成语词典 > 出尔反尔的解释

出尔反尔chū ěr fǎn ěr
词典解释
- [成语解释]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 [典故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成语举例]
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 [常用程度]
常用
- [感情色彩]
贬义词
- [语法用法]
出尔反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 [成语结构]
联合式
- [产生年代]
古代
- [成语正音]
尔,不能读作“ér”。
- [成语辨形]
尔,不能写作“耳”或“而”。
- [成语辨析]
出尔反尔和“反复无常”都形容常常变卦。但出尔反尔偏重在说话上;指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算数;“反复无常”偏重在表现上;强调行为变化无常。
- [成语谜面]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 歇后语 ]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英语翻译]
go back on one's words
- [日语翻译]
前言(ぜんげん)を翻(ひるが)えす
- [其他翻译]
<德>einmal so,einmal so
<法>volte-face -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