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二法门”的扩展资料

导读
- 1、不二法门什么意思?
- 2、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特殊的典故
- 3、什么叫不二法门?
- 4、“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 5、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 6、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 7、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 8、佛教说的不二法门是指什么?
目录一览:
不二法门什么意思?
【拼 音】: bù èr fǎ mén【解 释】: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出 处】: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示 例】: 他永远不能弄清他自己的地位;而他久而久之;也就以“弄不清’为~.(茅盾)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特殊的典故
1、不二法门,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原指不靠言语传授,只靠内心思考求得大彻大悟的修道门径。后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2、典故:文殊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离空有二边的含义相同。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问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萨,如何入不二法门,法自在等菩萨皆以二说明不二。最后维摩诘问文殊,文殊答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答完,反问维摩诘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此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奇哉奇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引文俱见《维摩诘所问经》卷中。《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无二品》文殊认为无二是指一切法性没有二相,接著他给二与不二这两个概念,下了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二?凡夫贪著我故,分别二耳。什么叫不二?虽种种分别为二,然实际无有二相。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别的核心,是指著我。无我即无分别,不二的境界则坦露现前。从此出发文殊答复梵天一些重要问题。什么是修道?答不分别是法是非法,离于二相,名为修道。什么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为道。道不能令人离生死至涅盘,不离不至,名为圣道。什么叫解脱?答言不坏缚著。什么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什么叫漏尽?答言: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名为漏尽。什么叫涅盘?涅盘无来处,无去处,不可得至。实际上文殊的不二法门,是离二边的即有而无,即无而有,亦有亦无的中道观。如善现问出世间法,文殊答曰:‘我觅世间相了不可得,子欲谁出?贪嗔痴,即平等法界,我于是中非已出离,非未出离。若出不出,则堕二见。文殊的离二边中道思想,为后来的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什么叫不二法门?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 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佛光山有个“不二门”,常有人问:什么意思? 佛光山座北朝南,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到了黄昏,又从西方下去;升也未曾升,下也未曾下。何以形容呢?“不二”之谓也。 人有生,也有死。太阳从东方升起,如人之生也;太阳从西方下去,如人之死也。生也未曾生,生了要死;死也未曾死,因为又会再生。所以,基本上,人生是“生死不二”也!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欧美文化指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重视人文精神,是为体;西方文化重在科学应用,是为用。东西文化,体用不二,是为“不二”也。 佛光山的“不二门”,取自于《维摩经》的“不二法门”之意。在《维摩经》记载,有一天,维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萨率领诸大菩萨前往探病,双方就在维摩丈室·讨论起“不二法门”之意来。 首先,在场的三十一位菩萨,各就所见,提出发言。最后文殊菩萨说:“照我的见解,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这才是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说后,反问维摩诘说:“现在换我来请问你,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此时维摩诘默然无对,众皆鄂然,唯有文殊菩萨智能超人,懂得此中奥秘,乃向大家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像这么奔放美丽的人生哲学,真是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在世间上,“善和恶”,善的不是恶,恶的也不是善,我们要分清楚;“是和非”,是不是非,非也不是是,我们要分清楚;好不是坏,坏不是好,我们要分清楚。等于大不是小,小不是大,因为这是世间法,必定要有一有二,要承认这个事实。 所谓“不二”,这是佛法上的出世法,佛法讲“烦恼即菩提”,理上是不二的。例如,原本酸涩的菠萝、柿子,经过和风的吹拂,阳光的照耀,就能成熟而变成滋味甜美的水果,可见酸即是甜,甜离不开酸。所以“烦恼即菩提”,这是出世法。 出世法看世间,是从理上来解悟,但是在还没有觉悟的时候,不可以在理上废事。我们可以用理来解事,可以因事而明理,能够“理事圆融”,那才是真正的“不二”。吾人若能将“不二法门”的哲学应用在生活上,自能“人我一如”、“自他不二”也!“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释义: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典故:文殊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离空有二边的含义相同。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问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萨,如何入不二法门,法自在等菩萨皆以二说明不二。最后维摩诘问文殊,文殊答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答完,反问维摩诘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此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奇哉奇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引文俱见《维摩诘所问经》卷中。《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无二品》文殊认为无二是指一切法性没有二相,接著他给二与不二这两个概念,下了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二?凡夫贪著我故,分别二耳。什么叫不二?虽种种分别为二,然实际无有二相。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别的核心,是指著我。无我即无分别,不二的境界则坦露现前。从此出发文殊答复梵天一些重要问题。什么是修道?答不分别是法是非法,离于二相,名为修道。什么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为道。道不能令人离生死至涅盘,不离不至,名为圣道。什么叫解脱?答言不坏缚著。什么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什么叫漏尽?答言: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名为漏尽。什么叫涅盘?涅盘无来处,无去处,不可得至。实际上文殊的不二法门,是离二边的即有而无,即无而有,亦有亦无的中道观。如善现问出世间法,文殊答曰:‘我觅世间相了不可得,子欲谁出?贪嗔痴,即平等法界,我于是中非已出离,非未出离。若出不出,则堕二见。文殊的离二边中道思想,为后来的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读音:[ bù èr fǎ mén ]
【出自】:《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不二法门:佛家语。谓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南朝梁沈约《佛记序》:’廓不二之法门,广一乘之长陌。’唐裴漼《少林寺碑》:’空心、元粹、惠性、淹远,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宋沈作喆《寓简》卷七:’三十一菩萨各说不二法门,至文殊独曰:’无言说’。’后用以指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
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原意:佛教用语,“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意思是说,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即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现意: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英文翻译:
1、he one and only way。
2、the only proper course to take。
出处:《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用语:偏正式;作主语、宾语。
示例:
1、 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2、但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
造句:勤奋刻苦是学习的不二法门。
扩展资料:
近义词: 独一无二 、必由之路。
反义词: 左道旁门、 旁门左道 、歪门邪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不二法门
上一条:成语“涂歌巷舞”的扩展资料
下一条:成语“罪上加罪”的扩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