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鼎成龙升”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鼎成龙升”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鼎”字的成语。都是什么意思也写出来行吗????、带鼎字的成语有什么、含鼎的四字成语及意思、鼎是什么意思?、含鼎的四字成语及意思、鼎是什么意思?、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鼎足三分什...、鼎的意思是什么等

“鼎”字的成语。都是什么意思也写出来行吗????

拔山扛鼎 (bá shān gāng dǐng)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尝鼎一脔 (cháng dǐng yī luán)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刀锯鼎镬 (dāo jù dǐng huò) 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调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鼎铛有耳 (dǐng chēng yǒu ěr)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鼎铛玉石 (dǐng chēng yù shí)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鼎鼎大名 (dǐng dǐng dà míng) 形容名气很大。 鼎镬刀锯 (dǐng huò dāo jù) 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鼎镬如饴 (dǐng huò rú yí)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鼎鱼幕燕 (dǐng yú mù yàn)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足而三 (dǐng zú ér sān)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鼎足三分 (dǐng zú sān fēn)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革故鼎新 (gé gù dǐng xīn) 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九鼎不足为重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九鼎大吕 (jiǔ dǐng dà lǚ) 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举鼎拔山 (jǔ dǐng bá shān) 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举鼎绝膑 (jǔ dǐng jué bìn)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扛鼎抃牛 (káng dǐng biàn niú)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列鼎而食 (liè dǐng ér shí)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牛鼎烹鸡 (niú dǐng pēng jī)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群情鼎沸 (qún qíng dǐng fèi)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三分鼎足 (sān fēn dǐng zú)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三牲五鼎 (sān shēng wǔ dǐng) 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三足鼎立 (sān zú dǐng lì)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四海鼎沸 (sì hǎi dǐng fèi)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言重九鼎 (yán zhòng jiǔ dǐng)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钟鸣鼎食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就这么多了

带鼎字的成语有什么

一、24个在第一位: 鼎铛有耳鼎铛玉石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鼎分三足鼎湖龙去鼎镬刀锯、鼎镬如饴 鼎鼐调和、鼎食鸣钟、鼎食鸣锺鼎食钟鸣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鼎玉龟符、鼎折覆餗、鼎折餗覆、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鼎足而三鼎足三分鼎足之势 二、23个在第二位: 鼎铛有耳鼎铛玉石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鼎分三足鼎湖龙去鼎镬刀锯、鼎镬如饴 鼎鼐调和、鼎食鸣钟、鼎食鸣锺鼎食钟鸣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鼎玉龟符、鼎折覆餗、鼎折餗覆、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鼎足而三鼎足三分鼎足之势、尝鼎一脔 鼎鼎大名鼎鼎有名禁鼎一脔九鼎不足为重九鼎大吕 九鼎一丝举鼎拔山、举鼎绝膑、扛鼎拔山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列鼎而食、牛鼎烹鸡问鼎轻重问鼎中原 五鼎万钟夏鼎商彝、彝鼎圭璋、折鼎覆餗、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钟鼎之家 三、22个在第三位: 鼎铛有耳鼎铛玉石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鼎分三足鼎湖龙去鼎镬刀锯、鼎镬如饴 鼎鼐调和、鼎食鸣钟、鼎食鸣锺鼎食钟鸣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鼎玉龟符、鼎折覆餗、鼎折餗覆、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鼎足而三鼎足三分鼎足之势、尝鼎一脔 鼎鼎大名鼎鼎有名禁鼎一脔九鼎不足为重九鼎大吕 九鼎一丝举鼎拔山、举鼎绝膑、扛鼎拔山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列鼎而食、牛鼎烹鸡问鼎轻重问鼎中原 五鼎万钟夏鼎商彝、彝鼎圭璋、折鼎覆餗、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钟鼎之家春秋鼎盛大名鼎鼎刀锯鼎镬 调和鼎鼐革故鼎新、革旧鼎新、瓜分鼎峙海内鼎沸 击钟鼎食、龙去鼎湖幕燕鼎鱼群情鼎沸人声鼎沸 三分鼎立三分鼎足三足鼎立、笙歌鼎沸、四海鼎沸 一代鼎臣、钟鸣鼎列、钟鸣鼎食、钟鸣鼎重 四、16个在第四位: 鼎铛有耳鼎铛玉石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鼎分三足鼎湖龙去鼎镬刀锯、鼎镬如饴 鼎鼐调和、鼎食鸣钟、鼎食鸣锺鼎食钟鸣鼎新革故 鼎鱼幕燕鼎玉龟符、鼎折覆餗、鼎折餗覆、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鼎足而三鼎足三分鼎足之势、尝鼎一脔 鼎鼎大名鼎鼎有名禁鼎一脔九鼎不足为重九鼎大吕 九鼎一丝举鼎拔山、举鼎绝膑、扛鼎拔山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列鼎而食、牛鼎烹鸡问鼎轻重问鼎中原 五鼎万钟夏鼎商彝、彝鼎圭璋、折鼎覆餗、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钟鼎之家春秋鼎盛大名鼎鼎刀锯鼎镬 调和鼎鼐革故鼎新、革旧鼎新、瓜分鼎峙海内鼎沸 击钟鼎食、龙去鼎湖幕燕鼎鱼群情鼎沸人声鼎沸 三分鼎立三分鼎足三足鼎立、笙歌鼎沸、四海鼎沸 一代鼎臣、钟鸣鼎列、钟鸣鼎食、钟鸣鼎重、拔山举鼎 拔山扛鼎大名鼎鼎负衡据鼎、击钟陈鼎、力能扛鼎 鸣钟列鼎鸣钟食鼎染指于鼎三牲五鼎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言重九鼎一言九鼎鱼游沸鼎、重裀列鼎

含鼎的四字成语及意思

含有鼎的四字成语:“鼎”字开头的成语:(共24则) [d]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餸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折餸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第二个字是“鼎”的成语:(共23则) [c] 尝鼎一脔 [d]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g] 扛鼎拔山 [j] 举鼎拔山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k]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l] 列鼎而食 [n] 牛鼎烹鸡 [w]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x] 夏鼎商彝 [y] 彝鼎圭璋 [z] 折鼎覆餸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第三个字是“鼎”的成语:(共22则) [c] 春秋鼎盛 [d]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g]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h] 海内鼎沸 [j] 击钟鼎食 [l]龙去鼎湖 [m] 幕燕鼎鱼 [q] 群情鼎沸 [r] 人声鼎沸 [s]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足鼎立 [t] 调和鼎鼐 [y] 一代鼎臣 [z]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 “鼎”字结尾的成语:(共15则) [b]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c] 重裵列鼎 [d]大名鼎鼎 [f] 负衡据鼎 [j] 击钟陈鼎 [l] 力能扛鼎 [m]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r] 染指于鼎 [s]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y] 一言九鼎 言重九鼎

鼎是什么意思?


拼音: dǐng, 笔划: 12
部首: 鼎 五笔输入法: hndn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的九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带“鼎”的成语: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餗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折餗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负衡据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
发展历程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易经中一卦:
鼎:元吉,亨。
【白话】《鼎卦》象征革故鼎新:十分吉祥,亨通。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白话】《象辞》说:《鼎卦》的卦象是巽(木)下离(火)上,为木上燃着火之表象,是烹饪的象征,称为鼎;君子应当像鼎那样端正而稳重,以此完成使命。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白话】初六,烹饪食物的鼎足颠翻,却顺利地倒出了鼎中陈积的污秽之物;就好像娶妾可以生子一样,不会发生灾祸。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白话】《象辞》说:“烹饪食物的鼎足颠翻”,看似反常,实则不然;“却顺利地倒出了鼎中陈积的污秽之物”,便于除旧布新,反常的现象得以向好的方面转化。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白话】九二,鼎中盛满了烹饪的食物,好比一个人有才干;我的对立面嫉妒我,却不能把我怎么样,是吉祥的。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鼎中盛满了烹饪的食物,好比人有才干”,应该谨慎行事,不要走错方向;“我的对立面嫉妒我”,但因无隙可乘,故终将无所怨尤。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白话】九三,鼎器的耳部发生了变化,无法将插杠插入鼎耳移鼎,精美的野鸡肉不能得到无法食用;待到阴阳调和,润雨出现才能消释悔恨,最终还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白话】《象辞》说:“鼎器的耳部发生了变化”,鼎无法移动,也就失去了它虚中纳物的意义。
九四,鼎折足,覆公诉,其形渥,凶。
【白话】九四,鼎的足折断了,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鼎身被玷污,凶险。
《象》曰:“覆公诉”,信如何也!
【白话】《象辞》说:“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哪里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呢!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白话】六五,鼎配上黄色的鼎耳,插上坚固的扛鼎之器,利于坚守正道。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白话】《象辞》说:“鼎配上黄色的鼎耳”,是由于六五爻居中,自然可获得实惠。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白话】上九,鼎配上玉制的鼎杠,十分吉祥,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白话】《象辞》说:“玉制的鼎杠高处上方,表明刚柔相济,互相调节。

含鼎的四字成语及意思

含有鼎的四字成语:“鼎”字开头的成语:(共24则) [d]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餸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折餸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第二个字是“鼎”的成语:(共23则) [c] 尝鼎一脔 [d]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g] 扛鼎拔山 [j] 举鼎拔山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k]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l] 列鼎而食 [n] 牛鼎烹鸡 [w]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x] 夏鼎商彝 [y] 彝鼎圭璋 [z] 折鼎覆餸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第三个字是“鼎”的成语:(共22则) [c] 春秋鼎盛 [d]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g]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h] 海内鼎沸 [j] 击钟鼎食 [l]龙去鼎湖 [m] 幕燕鼎鱼 [q] 群情鼎沸 [r] 人声鼎沸 [s]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足鼎立 [t] 调和鼎鼐 [y] 一代鼎臣 [z]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 “鼎”字结尾的成语:(共15则) [b]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c] 重裵列鼎 [d]大名鼎鼎 [f] 负衡据鼎 [j] 击钟陈鼎 [l] 力能扛鼎 [m]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r] 染指于鼎 [s]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y] 一言九鼎 言重九鼎

鼎是什么意思?


拼音: dǐng, 笔划: 12
部首: 鼎 五笔输入法: hndn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的九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带“鼎”的成语: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餗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折餗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负衡据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
发展历程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易经中一卦:
鼎:元吉,亨。
【白话】《鼎卦》象征革故鼎新:十分吉祥,亨通。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白话】《象辞》说:《鼎卦》的卦象是巽(木)下离(火)上,为木上燃着火之表象,是烹饪的象征,称为鼎;君子应当像鼎那样端正而稳重,以此完成使命。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白话】初六,烹饪食物的鼎足颠翻,却顺利地倒出了鼎中陈积的污秽之物;就好像娶妾可以生子一样,不会发生灾祸。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白话】《象辞》说:“烹饪食物的鼎足颠翻”,看似反常,实则不然;“却顺利地倒出了鼎中陈积的污秽之物”,便于除旧布新,反常的现象得以向好的方面转化。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白话】九二,鼎中盛满了烹饪的食物,好比一个人有才干;我的对立面嫉妒我,却不能把我怎么样,是吉祥的。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鼎中盛满了烹饪的食物,好比人有才干”,应该谨慎行事,不要走错方向;“我的对立面嫉妒我”,但因无隙可乘,故终将无所怨尤。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白话】九三,鼎器的耳部发生了变化,无法将插杠插入鼎耳移鼎,精美的野鸡肉不能得到无法食用;待到阴阳调和,润雨出现才能消释悔恨,最终还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白话】《象辞》说:“鼎器的耳部发生了变化”,鼎无法移动,也就失去了它虚中纳物的意义。
九四,鼎折足,覆公诉,其形渥,凶。
【白话】九四,鼎的足折断了,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鼎身被玷污,凶险。
《象》曰:“覆公诉”,信如何也!
【白话】《象辞》说:“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哪里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呢!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白话】六五,鼎配上黄色的鼎耳,插上坚固的扛鼎之器,利于坚守正道。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白话】《象辞》说:“鼎配上黄色的鼎耳”,是由于六五爻居中,自然可获得实惠。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白话】上九,鼎配上玉制的鼎杠,十分吉祥,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白话】《象辞》说:“玉制的鼎杠高处上方,表明刚柔相济,互相调节。

鼎成龙去、鼎成龙升、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鼎足三分什...

鼎成龙去  dǐng chéng lóng qù   成语:鼎成龙去   【解释】:指帝王去世。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示例】: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 ◎宋·刘克庄《水龙吟》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帝王去世‘鼎成龙升  【名称】: 鼎成龙升   【拼音】: dǐng chéng lóng shēng   【释疑】: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出处】: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高庙鼎成龙升之日,建文即位,成祖以燕王来,奔而不朝,盖以叔不拜侄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帝王去世鼎鼎大名  【词目】鼎鼎大名   【发音】dǐng dǐng dà míng   【释义】 形容一个人的名气、声望很大。 鼎鼎,形容盛大的样子。 也作“大名鼎鼎”,同“赫赫有名”。   【出典】《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事例】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例句】不会吧,你居然不认识她?她可是响誉国际鼎鼎大名的小提琴家耶!鼎鼎有名  【名称】鼎鼎有名   【拼音】dǐng dǐng yǒu míng   【解释】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用于人和事物   【示例】 鲁迅《伪自由书·人话》:“这毛病,是连法布尔做的~的《昆虫记》也是在所不免。”   【近义词】 赫赫有名名扬天下举世闻名鼎鼎大名大名鼎鼎   【反义词】 默默无闻、无名鼠辈、无声无息鼎足三分  发 音 dǐng zú sān fēn   释 义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鼎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 dǐng, 笔划: 12
部首: 鼎 五笔输入法: hndn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的九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带“鼎”的成语: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餗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折餗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负衡据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幕燕鼎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
发展历程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易经中一卦:
鼎:元吉,亨。
【白话】《鼎卦》象征革故鼎新:十分吉祥,亨通。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白话】《象辞》说:《鼎卦》的卦象是巽(木)下离(火)上,为木上燃着火之表象,是烹饪的象征,称为鼎;君子应当像鼎那样端正而稳重,以此完成使命。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白话】初六,烹饪食物的鼎足颠翻,却顺利地倒出了鼎中陈积的污秽之物;就好像娶妾可以生子一样,不会发生灾祸。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白话】《象辞》说:“烹饪食物的鼎足颠翻”,看似反常,实则不然;“却顺利地倒出了鼎中陈积的污秽之物”,便于除旧布新,反常的现象得以向好的方面转化。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白话】九二,鼎中盛满了烹饪的食物,好比一个人有才干;我的对立面嫉妒我,却不能把我怎么样,是吉祥的。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鼎中盛满了烹饪的食物,好比人有才干”,应该谨慎行事,不要走错方向;“我的对立面嫉妒我”,但因无隙可乘,故终将无所怨尤。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白话】九三,鼎器的耳部发生了变化,无法将插杠插入鼎耳移鼎,精美的野鸡肉不能得到无法食用;待到阴阳调和,润雨出现才能消释悔恨,最终还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白话】《象辞》说:“鼎器的耳部发生了变化”,鼎无法移动,也就失去了它虚中纳物的意义。
九四,鼎折足,覆公诉,其形渥,凶。
【白话】九四,鼎的足折断了,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鼎身被玷污,凶险。
《象》曰:“覆公诉”,信如何也!
【白话】《象辞》说:“王公鼎里的粥饭倾倒出来了”,哪里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呢!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白话】六五,鼎配上黄色的鼎耳,插上坚固的扛鼎之器,利于坚守正道。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白话】《象辞》说:“鼎配上黄色的鼎耳”,是由于六五爻居中,自然可获得实惠。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白话】上九,鼎配上玉制的鼎杠,十分吉祥,不会有什么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白话】《象辞》说:“玉制的鼎杠高处上方,表明刚柔相济,互相调节。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ingchenglongsheng.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