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两鬓如霜”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两鬓如霜”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两鬓如霜的拼音、苏轼的江城子诗里“鬓如霜”,有的地方是“絷如霜”,不知哪个是对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什么意思、两鬓如霜 出自宋代哪首词?、解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何不同等

两鬓如霜的拼音

liang三声 bin四声 ru二声 shuang一声

苏轼的江城子诗里“鬓如霜”,有的地方是“絷如霜”,不知哪个是对的?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有的博客载“絷如霜”。
“絷如霜”说不通。
絷是形声字兼会意字,糸为形,执为声,絷兼表意,表示抓住,使不能活动。又写作絷的本意是指用绳索绊住马脚,引申指绊马索,又指马缰绳。絷还引申为拴住或捆起来。也有拘禁、拘捕的意思。
絷与霜,不关联。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什么意思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两鬓如霜 出自宋代哪首词?

出自宋朝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词:“不觉新凉似火,相思两鬓如霜。”

解析: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梦话凄凉——苏轼《江城子》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何不同

一个是无奈,一个是自愿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liangbinrushuang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