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麟子凤雏”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麟子凤雏”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有关骐鲮的传说?字可能不正确,它是谁的座骑吗?、有个词语凤什么麟、麟字有什么含义、麟子凤雏的意思及成语解释、杨子悦这名字怎么样、耀麟这两个字什么意思、有关骐鲮的传说?字可能不正确,它是谁的座骑吗?、什么什么凤雏的成语等

有关骐鲮的传说?字可能不正确,它是谁的座骑吗?

  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一、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所谓“集美”,通俗地说是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事物上的一种表现。这种理念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所追求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因而,麒麟所选择的鹿、牛、马、鱼等吉祥动物进行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国于原始动物崇拜,并在古代一种帝王的象征,同时,还被纳入神学政治的范畴之中。《宋书·符瑞志》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瑞应图》亦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后来,当人们祟拜神仙时,白鹿又被当作仙家的神畜。中国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书中早有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中有《抓罗妈妈》鹿神神话。在养驯鹿的鄂伦春、鄂温克族和打猎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并以为萨满常化成鹿形出现,甚至于萨满巫术中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斗法,鹿胜则萨满胜,鹿死则萨满生命也终结。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兽的形象出现,在多种场合用以表达祝寿、祈寿的主题。此外,鹿还与“禄”谐音,象征福气、奉禄。
  牛,在上古时期就走向祭坛,成为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神圣物。民间传说牛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的天上神灵,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财富,而且它身上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也给人类以精神的财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民间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书记载战国时代的秦国己设有怒特祠祀神牛,这是古代最早记录的耕牛崇拜。象中国的纳西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都将牛视为创世神兽。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温克族、傣族等地区亦都有祭招神牛习俗。
  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而耐劳的动物,具有高贵、飘逸、优雅的气质。《易经》中将马象征天,即“乾为天”。马崇拜多流行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猎民族中,他们以马为主要乘运动力。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礼仪和修建马冲庙的记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师盟誓时常有以白马为祭马,认为白马阳,为天神所驱使。青牛阴,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护神时选神马、献神马的习俗。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用,可随处吃走,不准驱赶,甚至可以随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马多选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记。
  鱼,作为一类水生动物的总称,其身上的鳞皮被珍视为吉祥、美丽的装饰,“鱼鳞锦”,就是传统的吉祥纹样。鱼崇拜一直在中国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等民族广泛流传,许多神话中都有说大地是驮在巨大的鱼背上的故事传颂。,“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上的世界图像,也把人间大地放在两条巨大的鱼之上。鱼又与“余”谐音,成为生活富足、美满的象征。
  中国古人将以上几种吉祥动物创造性地进行组合,建构了麒麟这一神兽的形象,符合长期以来培养、铸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艺术欣赏力。
  二、麒麟的传承与儒家思想
  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因而被称为“仁兽”。西凉武昭王《麒麟颂》曰: “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宋书·符瑞志》曰:“含仁而戴义,不饮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说苑》亦有:“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的记载。体现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仁兽”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儒家学派是由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结构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以教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派,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较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学”,“仁’可以说是儒学中伦理学说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则,其主旨是“爱人”,亦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有“仁爱之心”,并以“爱人”与否这样一个道德标准来确定人们是否应该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秦始皇运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打击,但秦朝“二世而亡”。汉初尊崇黄老之学,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魏晋时代,玄学盛行,虽然嵇康公开倡言“非汤武而薄周礼”,但玄学家仍尊崇孔子为最高的圣人。隋唐时代,佛学昌盛,儒、释、道三教并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学说。宋代理学兴起,恢复了儒学的威地位,历宋、元、明、清,儒学受到统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运动,儒学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的主导地位和深远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在民间传说中,麒麟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说孔子降生的当天晚上,有麒麟降临的孔府阙里人家,并吐玉书,上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五,徵在贤明。”字样。既告众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素王”。孔子家人将一彩绣系在职角上,以示谢意。周敬王末年时,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时,竟挖出了那条当初系于麟角的彩绣。以后,人们又引申出玉书三卷,孔子精读后成为圣人。至今,在文庙、学宫中还以《麟吐玉书》为装饰,以示祥瑞降临,圣贤诞生。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动 荡不安。传说麒麟见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 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哲人的穷困,所写《春秋》于此 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
  三、麒麟的吉祥意义与人类的趋利心性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着并不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征。民族的不同,种族的不同,还使人类在形体、肤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又有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征。有关人类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理论,学术界称之为“心性同一说”。其中之一便是趋利心性。
  趋利心性的“利”,不可狭隘地理解为利益、钱财,它泛指对人类有利的一切事项,是人类向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万事万物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对事物的发展往往作有利于自身的解释或赋予其有利于自身的特征的一种心理特点。审视古往今来存在过、存在着的人们,不论何种民族、何种文化,他们都具备这样的心理。没有人向往灾难、祸患,没有人希望万事万物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基督教、佛教教义要求人们吃苦、禁欲,其指归也在于解脱原罪,了却前缘,导引人们进入天堂或极乐世界,体现了这种趋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样具备这样的心性。如同在传统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国叙事文艺作品“大团圆”的结局一样。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传不衰的主要缘故。
  传说汉武帝时曾得到过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获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为此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此外,他还修筑了麒麟阁(一说萧何造),赏赐群臣白金。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阁,以表其功。后世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又传宋太宗亦获麒麟,满朝称贺。由此可见,麒麟预示征兆的吉祥意义已被广泛认同。
  四、麒麟的造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麒麟,是上古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时的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像,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一)求子与育子 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希望早立于嗣,多生儿女,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并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视为最大的不孝。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无论从妇女怀孕,还是到婴儿降生、百晬儿、及其他庆贺活动,无不体现出人们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为麒麟曾降临过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因而人们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于是,以“麒麟送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见于图画、祝祷之语,而且也见于岁时活动,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意在祈求、祝愿早生贵子,子孙贤德。
  近代湖南长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举办耍龙灯活动。届时, 每当耍龙灯的耍到有不孕妇女的人家时,主家都要加送礼物,并 让龙围绕不孕妇女舞一圈,然后将龙身缩短,上面骑一小孩,在 堂前绕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东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祈子的方 式,是由不育妇女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 圈,亦有人将彩绣系于鳞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图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简。繁者或以童子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抱笙;或为童子骑麒麟,角挂一书:或为童子背后有一仕女护送,仕女张伞持扇。简者为童子骑麒麟,手持莲花。在民间画作品中,还多配吉祥联语“天上麒麟儿,地下状元郎”。
  (二)建筑装饰物 砖木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方式,题材丰富,刻工精良,赋予建筑造型以生动形象。砖雕多用于砖结构建筑贴面和木结构建筑的砖墙外檐;木雕除在建筑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于内檐装修。天津砖雕当砖雕艺术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还瓦作兼作的细活,砖雕艺人被称之为“刻花活儿”的。道光年间,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形成闻名于世的“天津刻砖”。而垂花门、内外据雀替、额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装饰上的木雕工艺亦堪称一绝。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盛行在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动物。有的在大门的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三)佩饰与纹样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质地有金、银、铜、玉等,尤其讲究为婴幼儿佩戴“麒麟锁”,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 此外,以麒麟的艺术造型为图案的传统纹样也被广泛使用。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名曰“麒麟袍”,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成为等级制度的标志。在民间剪纸、年画、刺绣、腊染等工艺美术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鲜活的影子。
  (四)赞语与祝词 民间多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陈书·除陵传》曰:“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侯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以“麟子凤雏”比喻贵族子孙;以“麟趾”祝颂子孙贤惠;以“麟趾呈样”作为结婚喜联的横批,祝颂生育仁厚的后代;以“麟肝凤髓”比喻极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凤嘴”、“凤毛麟角”称赞和说明物品珍贵。
  麒麟,虽说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那样括灵活现,历历在目深入人心,无论作为观念形态的,还是作为物化形态的,都以其为吉祥形象进行长期的表现,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国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体现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对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脱离物神祟拜的一种发展。麒麟,将是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麒麟(雄曰麒,雌曰麟)简称麟,是古人对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其形象大体上是羊头,鹿身,马足,狼蹄,牛尾,耸一只或一对肉角。在古人心目中,麒麟于仁瑞之兽,是’毛虫之长’、’毛类之俊’、’四灵之首’。它’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讲究姿容仪表;它’择土而践’,’不履生虫,不折生草’;品行高雅,当然也不会去冒犯什么陷阱和罗网。麒麟还罕见的长寿,少则活一千年,多则达三千岁。它还特别喜欢有德行的君王,’王者至,仁则出’。据说孔子曾为一只左腿被打断的麒麟而流泪。有人问他原由,孔子说:麟是有明王当政时才出来的,这只麟出来的不是时候,因而遭到伤害,我是为此而伤感的。于是,我们在史籍中看到了许多麒麟’有明王则见’的情形,如’黄帝时,麒麟游于郊薮’、’唐虞之世,麟凤游于田’、’禹时麒麟步于庭’、’成王时麒麟游苑’、’章帝时麟五十一见’等等。显然,麒麟崇拜和龙凤崇拜一样,也是古人对身外世界,尤其是对动物界疑惑、敬畏、理解、崇拜的产物,也总是寄托着、体现着古人对理想社会、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的向往和赞美。当然,这些’见’,是不会见到什么真麒麟的,因为麒麟是神物,自然界里本来就没有,见的都是麒麟的模糊集合对象--鹿、马、牛、羊之类。 人有人性,神物也有神性。麒麟的神性可以用兆瑞、通灵、秉德、体仁、显贵等来概括。吉祥嘉瑞是这些神性的集中表现。所谓’天下太平则至’,’德至鸟兽则麒麟臻’,’张网焚林则麒麟去’。相传孔子将生未生之时,有麒麟吐玉书(另说为玉石)于山东曲阜阙里人家,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明白这是祥瑞的征兆,就将一条绣绂(绂为古代系玺印的丝绳)系在麒麟的角上。麒麟便带着这条丝绳儿(是不是红颜色的绳儿呢?),在阙里歇宿了一夜,第二天才离去。不久,孔子,这位未来的大圣人就降临到人间。从此,便有了传统吉祥图案《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的说法。后世的人们多雕造、刺绣、绘制以’麒麟送子’为题材、为内容的金银项链、帽饰、裹肚、图画等,作为祝贺亲友得子的佳好礼品.
  《麒麟送子图》,一般是一个长相富态的胖娃娃,手中举着莲花、莲藕(喻’连生贵子’)、圆宝等,骑在一头麒麟身上。麒麟昂首翘角,抬蹄扬尾,身被鳞花叠叠,脚踩祥云朵朵,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江淮一带,旧时曾有在春节期间举办’麒麟送子会’的习俗,可视作’麒麟送子图’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由生气勃勃的小伙子们带着麒麟模型,或扮作麒麟,以灯笼绕引,走村串寨,表演各种舞蹈节目。近年也有一些地方挖掘传统文化题材,重新’舞’起了麒麟,寓求吉祥求幸福之意。 玉麒麟是用美玉雕刻成的麒麟,古人多用作随身佩戴的饰品。因麒麟稀有珍贵,又能示吉祥兆嘉瑞,帝王们就用金玉做成麒麟形状,用以馈赠亲,奖赏部下。这样,佩戴玉麒麟,就还有了显示身份和荣耀的意思。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被称作’麟趾’的金币的用途也如此。’麟趾’的字面意思是麒麟的足脚。《诗经》中有《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云云。意思是周文王的子孙都能像麒麟的脚步那样,该行则行,该止则止,以善德行世,从不做有犯周礼的事情。此后,’麟趾’便成为颂扬王室子弟德行佳好的用词汇。后世常以’麟趾呈祥’作为结婚喜联的横额,祝福生育仁厚的后代。 汉代铸造麟趾金始于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这年春天汉武帝出门转游了一圈,回长安后颁了一道诏书,称自己往年登西陇高原曾喜获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了天马,在泰山见到了黄金,可以根据这三件祥瑞之事,造一批麟足模样的金币。从此,汉代便有了主要用来赏赐臣的麟趾金。 麒麟还用于人名字号、地名、官署名、宫殿楼阁名、年号名、服装名、书名、产品名等。 用于人名字号的,如南朝陈时的徐陵,早慧,人称’麒麟儿’。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曾为其作诗:’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还有《水浒传》中的’河北玉麒麟’ 卢俊义,清代的彭玉麟、邹之麟等--能以麒麟为名者,一般都要具备麒麟之奇、麒麟之德、麒麟之瑞、麒麟之美。如那位坐了水泊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卢俊义,便是’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而且,绝技在身,武艺高强,’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从而’英名播满乾坤’。 用于地名的如唐时的麟州,故地在今天的陕北神木一带。还有陕西的麟游县,--相传隋文帝时,曾有一只毛色洁白的麒麟,在天台山离宫,即有名的’仁寿宫大宝殿’自由自在地游转,久久不去。隋朝君臣以为是天降祥瑞,就改原来的凤栖郡为麟游郡,并置麟游县,称名至今。 还有,掌管皇族事务的衙署,称’麟寺’;唐代的秘书省叫’麟台’。汉代有’麒麟殿’,唐代有’麟德殿’,尤其是汉宣帝时建的’麒麟阁’--将功臣的形象绘挂于阁内,供后人祭祀瞻仰,所谓’功成画麟阁’,’千载有雄名’。年号有晋时的’麟嘉’,唐时的’麟德’,均以有兆示祥瑞的所谓’麟见’而起。服装有’麒麟袍’、’麒麟补服’(明清武一品官礼服)等。书名有《麟经》、《麟史》(均指《春秋》,因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而得谓),以及唐人撰的《麟角集》、宋人著的《麟台故事》等。产品名有’麒麟菜’(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性海藻)、’麒麟如意’工艺品、’麒麟子’床垫等。 相比于龙凤,麒麟要更罕见一些。(事实是,作为神物的龙、凤、麒麟谁也无法见到,见到的只是艺术作品,或三种神物的种种取材对象。)《抱朴子》中有这样的话:’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的人,一万人之中能有一个人,比例都是多的。因此,’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还有’学如牛毛,成如麟角’的说法。意思相差不多,都是说努力奋斗者多,众多,真正成功者少,很少。于是,对那些珍贵而稀罕见到的人以及物,人们就常以’凤毛麟角’、’麟凤一毛’、’麟角凤嘴’来评说了。 那么,麒麟和龙,以及凤,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按我们的观点,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和云、电、虹等自然天象的模糊集合;麟是古人对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的模糊集合:二者在取材对象上有重合之处。从神性上看,麟有兆瑞、通灵、显贵的神性,龙亦有兆瑞、通灵、显贵的神性,这也就是说,麟身上有几分龙性,龙身上也有几分麟性。比较而言,由于龙将自然天象也纳入了集合范围,其神性当然要大一些了。 明代有一个人叫沈德符,他提出了一种’龙淫说’,认为,’龙极淫,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最为大地灾害。’有学者批评此说是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胡说八道。我却觉得它还有点可取之处。用模糊集合的观点来看,龙,麟,还有凤,都是各种动物’集合’、’融会’的产物,将这样’集合’和’融会’称为’杂交’,也似乎能说得过去。说龙与牛交而生麟,片面是片面,但也透示出麒麟与龙、与牛的亲密关系。我们看到的麒麟纹图,其身子是有些像牛的,而头和尾,则像龙。明代人夏原吉就认为麒麟具备着’龙首’、’凤臆’,和’龟文’,他在《麒麟赋》中描绘道:’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云拥凤臆。星眸眩兮 昆耀,龟文灿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风,麇身动兮散雪。蹴马蹄兮香尘接腕,耸肉角兮玉山贯额。’ 这样看来,将麒麟归入’龙族’,是不成问题的;说成是’龙子’,或龙的’化身’、’变体’,也是有道理的。湖南湖北一些地方,就常让龙扮演’麒麟送子’的角色。当龙灯舞到门前时,那些希望生子的妇女,往往加钱加物,让’龙’绕一绕自己的身体,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到龙背上(作’麒麟送子’状)绕着厅堂转一圈。对此,有人作诗道:’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1999年12月,’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在北京举行,河北省黄骅市的麒麟舞表演艺术团就参与了比赛,并获银奖。 麟麟和凤也有关系。《说文》讲凤是’鸿前麟后’,这’麟后’是说凤的后半部分和麒麟的后半部分相像。鹿、马、牛、羊是麒麟的主要取材对象,那么,’麟后’就是鹿、马、牛、羊之后了。比较鹿、马、牛、羊纹和凤纹,觉得并不怎么像,似乎有点’’凤’马牛不相及’。但是,只要想到古人用的是模糊思维,我们对上述说法就可以理解了。作为一种神物,一种瑞兽,麒麟参与凤的模糊集合,当然不成问题。但凤所吸取的,大概只是麒麟的卓而不群,仪态和雅,文质彬彬,吉祥嘉瑞而已。神性的相通、相融和互补,使麟和凤也能够常常配合、对应、比照着出现,所谓’麒麟在囿,鸾凤来仪’;’飞者宗凤,走者宗麟’;’凤凰来翔,麒麟吐哺’,以及’麟子凤雏’(喻贵族子弟),’麟角凤距’(喻珍贵却不合实用之物),’威凤祥麟’(喻非常卓越难得的人才),’凤毛麟角’(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等等。 麒麟和凤、龟、龙一起,组成古人眼中的’四灵’。为什么称’四灵’呢?因为’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化’。古人还认为,以龙为畜(即将龙养起来,--作为神物的龙、凤、麟当然都不能养,养的只是它们的模糊集合对象),鱼类在水中不会惊走;以凤为畜,树上的鸟儿不会惊飞;以麟为畜,地上的野兽不会惊跑;以龟为畜,人间的情义就不会丧失。 总体来说,麒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麒麟崇拜和龙凤崇拜一样,也是古人对身外世界,尤其是对动物界疑惑、敬畏、理解、崇拜的产物,也总是寄托着、体现着古人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今天,作为吉祥物,麒麟的形象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要排个位次的话,龙当坐第一把交椅,凤列第二,麒麟为老三。
  至于麒麟是谁的坐骑……问这个还不如问仙鹤是谁的坐骑好了呢!

有个词语凤什么麟

凤麟是什么成语——凤毛麟角凤鸣麟出凤雏麟子威凤祥麟.
  1、凤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
  【解释】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大奴固自有凤毛.”《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多用来强调某事物或人才极其难得.一般作宾语、定语.
  【辨形】凤;不能写作“风”;麟;不能写作“鳞”或“磷”;角;不能写作“脚”.
  【近义词】百里挑一
  【反义词】俯拾即是多如牛毛
  【辨析】~和“百里挑一”都具有出众;难得的意思.的应用范围不限于此;还可以形容具体的物品珍贵而稀少.语义也比“百里挑一”重.
  【例句】以前山村的孩子能上大学的几乎~,现在可大不一样了.
  【英译】phoenix feathers and unicorns horn;rare and precious things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谢灵运的孙子谢超宗很有才学,他担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常侍,他写各种文告十分精彩,孝武帝夸奖他有凤毛.右卫将军刘道隆听孝武帝夸他有凤毛,以为有稀罕之物,于是到谢家寻找,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2、凤鸣麟出fèng míng lín chū
  【解释】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
  3、凤雏麟子fèng chú lín zǐ
  【解释】比喻贵族子孙或称誉佳子弟.
  【出处】唐·李咸用《轻薄怨》诗:“凤雏麟子皆至交,春风相逐垂杨桥.”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麟子凤雏
  4、威凤祥麟wēi fèng xiáng lín
  【解释】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出处】《宋书·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难得的人才
  【近义词】祥麟威凤祥麟瑞凤
  【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遇见正人,任是贫寒求乞,她爱的也同威凤祥麟.”

麟字有什么含义

一、汉来字释义:
古代传源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
二、麟的读音:lín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部首:鹿
五、相关词组:
翠麟、麟旌、泣麟、麟殿、麟寺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横、竖提、点、撇、横、竖、撇、捺、撇、横撇/横钩、点、横、撇折、竖
二、词语释义:
1、翠麟
翠色麒麟。指良马。 
借喻杰出的人物。
2、麟旌
即麟斾。
3、泣麟
哀叹悲泣世衰道穷之典。 
4、麟殿
“ 麒麟殿 ”的省称。
5、麟寺
古代官署名。 宗人府的别称。

麟子凤雏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凤雏麟子,麟子:麒麟的幼兽。凤雏:凤凰​的幼鸟。比喻英俊少年。

杨子悦这名字怎么样

文化印象95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数理85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用字的意义:
子:儿,儿或女;意为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403,880次)
《说文解字》释云: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凡子之皆从子。(李阳冰曰:“子在襁緥中,足并也。”)
悦:愉快、舒畅、喜悦、高兴。象征顺利。(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44,540次)
总评:
子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悦此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子搭配。
字义子表示子谅、金子、西子;悦表示高兴、悦畅、悦义,意义优美。
音律杨、子、悦的读音是yáng、zǐ、yuè,声调为阳平、上声、去声,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杨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子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3画;悦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3-3-11,五格大吉。
意蕴成语鞠躬君子 怡情悦性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鞠躬君子 怡情悦性   骥子龙文 和颜悦色(解释)
扫眉才子 赏心悦目   麟子凤雏 和容悦色(解释)
趣味解释:
子谅 · 悦然
君子 · 怡悦
骄子 · 欣悦
学子 · 和悦
名言名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刘子歌: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冠军。
荀子:(约公元前325—约前235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他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也就是说,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苟悦:(148—209),字仲豫,东汉末政论家、史学家。
荀悦:(148—209),东汉末政论家、史学家。字仲豫。他以编年体改写,乃依《左传》体裁,撰成《汉纪》三十篇,时人称其“辞约事详”。另著有《申鉴》五篇,反对谶纬符瑞及土地兼并,反映其政治社会思想。
传统解析:五行八字、相、五格数理
五行、相分析:
温馨提示:由于您没有指定详细的出生日期和时间,故此信息无法获取。因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详细的生日信息才能进行推算!
五行相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数理解析:
结构解析外格 12
(阴木)  1杨 13子 3悦 11天格 14
(阴火)人格 16
(阴土)地格 14
(阴火)总格 27 (阳金)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14解析为人慷慨,施恩招怨,浮沉不定。
地格14解析为人慷慨,施恩招怨,浮沉不定。
人格16解析贵人相助兴家兴业的大吉数。
外格12解析意志薄弱,难酬志向,百忍尚可得和平。
总格27解析足智多谋先苦后甜数。
三才解析
(天人地)得上级提拔,享父母的余德易成功。心身健全,得长寿幸福的配置。
基础运解析
(人地)安定,能避开灾害,能获得意外进展。
成功运解析
(人天)有长辈、上级的爱护或者得到祖辈的余荫,可保平安无事
人际关系
(人外)外表温厚,富侠义之气,聚财而富,善于助人,但需小心被欺骗。
上述分析仅供参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耀麟这两个字什么意思

曜 yào 【名词】 (1) (形声。从日,翟( dí)声。本义:日光) (2) 同本义 曜,耀也,光明照耀也。——《释名·释天》 日出有曜。——《诗经·桧风·羔裘》 (3) 又如:光曜 (4) 日、月、星都叫曜,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 :麟”,麒麟的简称,繁体字为“麐”,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名> (形声。从鹿,粦(lìn)声。本义:大鹿) 喻皇族、显贵 [noble]。如:麟寺(掌管皇族事物的衙署);麟牒(王族的族谱);麟子凤雏(麒麟之子,凤凰之雏。古人用来比喻贵族的子孙) 喻稀有之物 [rare and precious things]。如:麟角(比喻世间罕有的俊才或难得的珍物);麟角凤毛(比喻稀有珍贵之物);麟凤一毛(比喻精细珍贵之物)曜:多才勤俭,贤能忠厚,中年平,晚年隆昌,环境良好麟:操守廉正,清雅荣贵,官运旺,中年成功隆昌,出国之格。

有关骐鲮的传说?字可能不正确,它是谁的座骑吗?

  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一、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所谓“集美”,通俗地说是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个事物上的一种表现。这种理念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所追求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因而,麒麟所选择的鹿、牛、马、鱼等吉祥动物进行组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鹿崇拜在中国于原始动物崇拜,并在古代一种帝王的象征,同时,还被纳入神学政治的范畴之中。《宋书·符瑞志》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瑞应图》亦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后来,当人们祟拜神仙时,白鹿又被当作仙家的神畜。中国的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书中早有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中有《抓罗妈妈》鹿神神话。在养驯鹿的鄂伦春、鄂温克族和打猎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并以为萨满常化成鹿形出现,甚至于萨满巫术中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斗法,鹿胜则萨满胜,鹿死则萨满生命也终结。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兽的形象出现,在多种场合用以表达祝寿、祈寿的主题。此外,鹿还与“禄”谐音,象征福气、奉禄。
  牛,在上古时期就走向祭坛,成为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神圣物。民间传说牛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的天上神灵,其在田野默默耕耘,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的财富,而且它身上所体现的奉献精神,也给人类以精神的财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民间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书记载战国时代的秦国己设有怒特祠祀神牛,这是古代最早记录的耕牛崇拜。象中国的纳西族、塔吉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及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都将牛视为创世神兽。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鄂温克族、傣族等地区亦都有祭招神牛习俗。
  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而耐劳的动物,具有高贵、飘逸、优雅的气质。《易经》中将马象征天,即“乾为天”。马崇拜多流行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猎民族中,他们以马为主要乘运动力。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礼仪和修建马冲庙的记述。另外在古代的祭天地和出师盟誓时常有以白马为祭马,认为白马阳,为天神所驱使。青牛阴,为地神所享用。在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都有祭天神或牲畜保护神时选神马、献神马的习俗。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用,可随处吃走,不准驱赶,甚至可以随意在田中啃吃青苗。神马多选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记。
  鱼,作为一类水生动物的总称,其身上的鳞皮被珍视为吉祥、美丽的装饰,“鱼鳞锦”,就是传统的吉祥纹样。鱼崇拜一直在中国汉族、满族、藏族、蒙古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等民族广泛流传,许多神话中都有说大地是驮在巨大的鱼背上的故事传颂。,“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上的世界图像,也把人间大地放在两条巨大的鱼之上。鱼又与“余”谐音,成为生活富足、美满的象征。
  中国古人将以上几种吉祥动物创造性地进行组合,建构了麒麟这一神兽的形象,符合长期以来培养、铸就的心理接受力和艺术欣赏力。
  二、麒麟的传承与儒家思想
  麒麟,在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优秀的品质,比如,说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因而被称为“仁兽”。西凉武昭王《麒麟颂》曰: “一角圆蹄,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翔而后处,不蹈陷阱,不罹罗罟。”《宋书·符瑞志》曰:“含仁而戴义,不饮池,不入坑阱,不行罗网。”《说苑》亦有:“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的记载。体现了麒麟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麒麟崇拜之所以能在发展传承中被广大民众和统治阶级所接受,正是因为这种“仁兽”所具备的品质正符合几千年来中国的礼教和儒家风范。
  儒家学派是由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就其目的、功用、宗旨和结构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以教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学派,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曾起过较大的积极作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学”,“仁’可以说是儒学中伦理学说的根本和最高道德准则,其主旨是“爱人”,亦即“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有“仁爱之心”,并以“爱人”与否这样一个道德标准来确定人们是否应该受到尊敬和重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秦始皇运用法家的学说统一天下,焚书坑儒,使儒学受到一次严重打击,但秦朝“二世而亡”。汉初尊崇黄老之学,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学正式居于统治地位。魏晋时代,玄学盛行,虽然嵇康公开倡言“非汤武而薄周礼”,但玄学家仍尊崇孔子为最高的圣人。隋唐时代,佛学昌盛,儒、释、道三教并尊,但政治法度仍是儒家学说。宋代理学兴起,恢复了儒学的威地位,历宋、元、明、清,儒学受到统治者的尊崇。直到五四运动,儒学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儒学独尊的格局一去不返了。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的主导地位和深远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在民间传说中,麒麟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说孔子降生的当天晚上,有麒麟降临的孔府阙里人家,并吐玉书,上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五,徵在贤明。”字样。既告众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孙,虽未居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素王”。孔子家人将一彩绣系在职角上,以示谢意。周敬王末年时,有人在曲阜掘土犁田时,竟挖出了那条当初系于麟角的彩绣。以后,人们又引申出玉书三卷,孔子精读后成为圣人。至今,在文庙、学宫中还以《麟吐玉书》为装饰,以示祥瑞降临,圣贤诞生。
  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社会动 荡不安。传说麒麟见于郊野,为人所贱,孔子喟叹麒麟“出非其 时”,标志着世界的日暮途穷和哲人的穷困,所写《春秋》于此 绝笔,故《春秋》又别称“麟史”、“麟经”。
  三、麒麟的吉祥意义与人类的趋利心性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深藏着并不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民族民俗特征。民族的不同,种族的不同,还使人类在形体、肤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又有着一些共同的基本生理、心理特征。有关人类基本心理特征相同的理论,学术界称之为“心性同一说”。其中之一便是趋利心性。
  趋利心性的“利”,不可狭隘地理解为利益、钱财,它泛指对人类有利的一切事项,是人类向往、追求吉祥、幸福,希望万事万物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对事物的发展往往作有利于自身的解释或赋予其有利于自身的特征的一种心理特点。审视古往今来存在过、存在着的人们,不论何种民族、何种文化,他们都具备这样的心理。没有人向往灾难、祸患,没有人希望万事万物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基督教、佛教教义要求人们吃苦、禁欲,其指归也在于解脱原罪,了却前缘,导引人们进入天堂或极乐世界,体现了这种趋利心性。麒麟崇拜也同样具备这样的心性。如同在传统文化反思中提出的中国叙事文艺作品“大团圆”的结局一样。这也是麒麟之所以久传不衰的主要缘故。
  传说汉武帝时曾得到过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获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为此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此外,他还修筑了麒麟阁(一说萧何造),赏赐群臣白金。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阁,以表其功。后世多以“麒麟阁”或“麟阁”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又传宋太宗亦获麒麟,满朝称贺。由此可见,麒麟预示征兆的吉祥意义已被广泛认同。
  四、麒麟的造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麒麟,是上古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时的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像,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一)求子与育子 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希望早立于嗣,多生儿女,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并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视为最大的不孝。这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无论从妇女怀孕,还是到婴儿降生、百晬儿、及其他庆贺活动,无不体现出人们为此所做的不懈的祈福努力。因为麒麟曾降临过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因而人们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于是,以“麒麟送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见于图画、祝祷之语,而且也见于岁时活动,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意在祈求、祝愿早生贵子,子孙贤德。
  近代湖南长沙每逢新正之月,都要举办耍龙灯活动。届时, 每当耍龙灯的耍到有不孕妇女的人家时,主家都要加送礼物,并 让龙围绕不孕妇女舞一圈,然后将龙身缩短,上面骑一小孩,在 堂前绕行一周,以示麒麟送子。山东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祈子的方 式,是由不育妇女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 圈,亦有人将彩绣系于鳞角,以求麒麟送子。
  就《麒麟送子》的图案而言,既有繁,又有简。繁者或以童子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抱笙;或为童子骑麒麟,角挂一书:或为童子背后有一仕女护送,仕女张伞持扇。简者为童子骑麒麟,手持莲花。在民间画作品中,还多配吉祥联语“天上麒麟儿,地下状元郎”。
  (二)建筑装饰物 砖木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方式,题材丰富,刻工精良,赋予建筑造型以生动形象。砖雕多用于砖结构建筑贴面和木结构建筑的砖墙外檐;木雕除在建筑外檐使用外,更多地用于内檐装修。天津砖雕当砖雕艺术之佼佼者,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还瓦作兼作的细活,砖雕艺人被称之为“刻花活儿”的。道光年间,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形成闻名于世的“天津刻砖”。而垂花门、内外据雀替、额枋、花罩和四扇屏、花板、花牙等装饰上的木雕工艺亦堪称一绝。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盛行在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动物。有的在大门的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三)佩饰与纹样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以麒麟的工艺造像作为护身符佩戴在身上,其质地有金、银、铜、玉等,尤其讲究为婴幼儿佩戴“麒麟锁”,以此为孩子祈祷长命百岁。 此外,以麒麟的艺术造型为图案的传统纹样也被广泛使用。唐代武则天时,以麒麟作纹饰绣于袍服,名曰“麒麟袍”,门赏赐给三品以上的武将穿用。清代时,将麒麟绣于武官一品的“补子”上,成为等级制度的标志。在民间剪纸、年画、刺绣、腊染等工艺美术品中,都留下了麒麟那鲜活的影子。
  (四)赞语与祝词 民间多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陈书·除陵传》曰:“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侯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以“麟子凤雏”比喻贵族子孙;以“麟趾”祝颂子孙贤惠;以“麟趾呈样”作为结婚喜联的横批,祝颂生育仁厚的后代;以“麟肝凤髓”比喻极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凤嘴”、“凤毛麟角”称赞和说明物品珍贵。
  麒麟,虽说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那样括灵活现,历历在目深入人心,无论作为观念形态的,还是作为物化形态的,都以其为吉祥形象进行长期的表现,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国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体现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对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脱离物神祟拜的一种发展。麒麟,将是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麒麟(雄曰麒,雌曰麟)简称麟,是古人对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其形象大体上是羊头,鹿身,马足,狼蹄,牛尾,耸一只或一对肉角。在古人心目中,麒麟于仁瑞之兽,是’毛虫之长’、’毛类之俊’、’四灵之首’。它’含信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讲究姿容仪表;它’择土而践’,’不履生虫,不折生草’;品行高雅,当然也不会去冒犯什么陷阱和罗网。麒麟还罕见的长寿,少则活一千年,多则达三千岁。它还特别喜欢有德行的君王,’王者至,仁则出’。据说孔子曾为一只左腿被打断的麒麟而流泪。有人问他原由,孔子说:麟是有明王当政时才出来的,这只麟出来的不是时候,因而遭到伤害,我是为此而伤感的。于是,我们在史籍中看到了许多麒麟’有明王则见’的情形,如’黄帝时,麒麟游于郊薮’、’唐虞之世,麟凤游于田’、’禹时麒麟步于庭’、’成王时麒麟游苑’、’章帝时麟五十一见’等等。显然,麒麟崇拜和龙凤崇拜一样,也是古人对身外世界,尤其是对动物界疑惑、敬畏、理解、崇拜的产物,也总是寄托着、体现着古人对理想社会、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的向往和赞美。当然,这些’见’,是不会见到什么真麒麟的,因为麒麟是神物,自然界里本来就没有,见的都是麒麟的模糊集合对象--鹿、马、牛、羊之类。 人有人性,神物也有神性。麒麟的神性可以用兆瑞、通灵、秉德、体仁、显贵等来概括。吉祥嘉瑞是这些神性的集中表现。所谓’天下太平则至’,’德至鸟兽则麒麟臻’,’张网焚林则麒麟去’。相传孔子将生未生之时,有麒麟吐玉书(另说为玉石)于山东曲阜阙里人家,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明白这是祥瑞的征兆,就将一条绣绂(绂为古代系玺印的丝绳)系在麒麟的角上。麒麟便带着这条丝绳儿(是不是红颜色的绳儿呢?),在阙里歇宿了一夜,第二天才离去。不久,孔子,这位未来的大圣人就降临到人间。从此,便有了传统吉祥图案《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的说法。后世的人们多雕造、刺绣、绘制以’麒麟送子’为题材、为内容的金银项链、帽饰、裹肚、图画等,作为祝贺亲友得子的佳好礼品.
  《麒麟送子图》,一般是一个长相富态的胖娃娃,手中举着莲花、莲藕(喻’连生贵子’)、圆宝等,骑在一头麒麟身上。麒麟昂首翘角,抬蹄扬尾,身被鳞花叠叠,脚踩祥云朵朵,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江淮一带,旧时曾有在春节期间举办’麒麟送子会’的习俗,可视作’麒麟送子图’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由生气勃勃的小伙子们带着麒麟模型,或扮作麒麟,以灯笼绕引,走村串寨,表演各种舞蹈节目。近年也有一些地方挖掘传统文化题材,重新’舞’起了麒麟,寓求吉祥求幸福之意。 玉麒麟是用美玉雕刻成的麒麟,古人多用作随身佩戴的饰品。因麒麟稀有珍贵,又能示吉祥兆嘉瑞,帝王们就用金玉做成麒麟形状,用以馈赠亲,奖赏部下。这样,佩戴玉麒麟,就还有了显示身份和荣耀的意思。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被称作’麟趾’的金币的用途也如此。’麟趾’的字面意思是麒麟的足脚。《诗经》中有《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云云。意思是周文王的子孙都能像麒麟的脚步那样,该行则行,该止则止,以善德行世,从不做有犯周礼的事情。此后,’麟趾’便成为颂扬王室子弟德行佳好的用词汇。后世常以’麟趾呈祥’作为结婚喜联的横额,祝福生育仁厚的后代。 汉代铸造麟趾金始于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这年春天汉武帝出门转游了一圈,回长安后颁了一道诏书,称自己往年登西陇高原曾喜获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了天马,在泰山见到了黄金,可以根据这三件祥瑞之事,造一批麟足模样的金币。从此,汉代便有了主要用来赏赐臣的麟趾金。 麒麟还用于人名字号、地名、官署名、宫殿楼阁名、年号名、服装名、书名、产品名等。 用于人名字号的,如南朝陈时的徐陵,早慧,人称’麒麟儿’。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曾为其作诗:’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还有《水浒传》中的’河北玉麒麟’ 卢俊义,清代的彭玉麟、邹之麟等--能以麒麟为名者,一般都要具备麒麟之奇、麒麟之德、麒麟之瑞、麒麟之美。如那位坐了水泊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卢俊义,便是’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而且,绝技在身,武艺高强,’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从而’英名播满乾坤’。 用于地名的如唐时的麟州,故地在今天的陕北神木一带。还有陕西的麟游县,--相传隋文帝时,曾有一只毛色洁白的麒麟,在天台山离宫,即有名的’仁寿宫大宝殿’自由自在地游转,久久不去。隋朝君臣以为是天降祥瑞,就改原来的凤栖郡为麟游郡,并置麟游县,称名至今。 还有,掌管皇族事务的衙署,称’麟寺’;唐代的秘书省叫’麟台’。汉代有’麒麟殿’,唐代有’麟德殿’,尤其是汉宣帝时建的’麒麟阁’--将功臣的形象绘挂于阁内,供后人祭祀瞻仰,所谓’功成画麟阁’,’千载有雄名’。年号有晋时的’麟嘉’,唐时的’麟德’,均以有兆示祥瑞的所谓’麟见’而起。服装有’麒麟袍’、’麒麟补服’(明清武一品官礼服)等。书名有《麟经》、《麟史》(均指《春秋》,因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而得谓),以及唐人撰的《麟角集》、宋人著的《麟台故事》等。产品名有’麒麟菜’(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性海藻)、’麒麟如意’工艺品、’麒麟子’床垫等。 相比于龙凤,麒麟要更罕见一些。(事实是,作为神物的龙、凤、麒麟谁也无法见到,见到的只是艺术作品,或三种神物的种种取材对象。)《抱朴子》中有这样的话:’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的人,一万人之中能有一个人,比例都是多的。因此,’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还有’学如牛毛,成如麟角’的说法。意思相差不多,都是说努力奋斗者多,众多,真正成功者少,很少。于是,对那些珍贵而稀罕见到的人以及物,人们就常以’凤毛麟角’、’麟凤一毛’、’麟角凤嘴’来评说了。 那么,麒麟和龙,以及凤,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按我们的观点,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和云、电、虹等自然天象的模糊集合;麟是古人对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的模糊集合:二者在取材对象上有重合之处。从神性上看,麟有兆瑞、通灵、显贵的神性,龙亦有兆瑞、通灵、显贵的神性,这也就是说,麟身上有几分龙性,龙身上也有几分麟性。比较而言,由于龙将自然天象也纳入了集合范围,其神性当然要大一些了。 明代有一个人叫沈德符,他提出了一种’龙淫说’,认为,’龙极淫,遇牝必交。如得牛则生麟,得豕则生象,得马则生龙驹,得雉则结卵成蛟,最为大地灾害。’有学者批评此说是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胡说八道。我却觉得它还有点可取之处。用模糊集合的观点来看,龙,麟,还有凤,都是各种动物’集合’、’融会’的产物,将这样’集合’和’融会’称为’杂交’,也似乎能说得过去。说龙与牛交而生麟,片面是片面,但也透示出麒麟与龙、与牛的亲密关系。我们看到的麒麟纹图,其身子是有些像牛的,而头和尾,则像龙。明代人夏原吉就认为麒麟具备着’龙首’、’凤臆’,和’龟文’,他在《麒麟赋》中描绘道:’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云拥凤臆。星眸眩兮 昆耀,龟文灿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风,麇身动兮散雪。蹴马蹄兮香尘接腕,耸肉角兮玉山贯额。’ 这样看来,将麒麟归入’龙族’,是不成问题的;说成是’龙子’,或龙的’化身’、’变体’,也是有道理的。湖南湖北一些地方,就常让龙扮演’麒麟送子’的角色。当龙灯舞到门前时,那些希望生子的妇女,往往加钱加物,让’龙’绕一绕自己的身体,并让一个小男孩骑到龙背上(作’麒麟送子’状)绕着厅堂转一圈。对此,有人作诗道:’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1999年12月,’国安杯中华舞龙大赛’在北京举行,河北省黄骅市的麒麟舞表演艺术团就参与了比赛,并获银奖。 麟麟和凤也有关系。《说文》讲凤是’鸿前麟后’,这’麟后’是说凤的后半部分和麒麟的后半部分相像。鹿、马、牛、羊是麒麟的主要取材对象,那么,’麟后’就是鹿、马、牛、羊之后了。比较鹿、马、牛、羊纹和凤纹,觉得并不怎么像,似乎有点’’凤’马牛不相及’。但是,只要想到古人用的是模糊思维,我们对上述说法就可以理解了。作为一种神物,一种瑞兽,麒麟参与凤的模糊集合,当然不成问题。但凤所吸取的,大概只是麒麟的卓而不群,仪态和雅,文质彬彬,吉祥嘉瑞而已。神性的相通、相融和互补,使麟和凤也能够常常配合、对应、比照着出现,所谓’麒麟在囿,鸾凤来仪’;’飞者宗凤,走者宗麟’;’凤凰来翔,麒麟吐哺’,以及’麟子凤雏’(喻贵族子弟),’麟角凤距’(喻珍贵却不合实用之物),’威凤祥麟’(喻非常卓越难得的人才),’凤毛麟角’(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等等。 麒麟和凤、龟、龙一起,组成古人眼中的’四灵’。为什么称’四灵’呢?因为’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化’。古人还认为,以龙为畜(即将龙养起来,--作为神物的龙、凤、麟当然都不能养,养的只是它们的模糊集合对象),鱼类在水中不会惊走;以凤为畜,树上的鸟儿不会惊飞;以麟为畜,地上的野兽不会惊跑;以龟为畜,人间的情义就不会丧失。 总体来说,麒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麒麟崇拜和龙凤崇拜一样,也是古人对身外世界,尤其是对动物界疑惑、敬畏、理解、崇拜的产物,也总是寄托着、体现着古人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今天,作为吉祥物,麒麟的形象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要排个位次的话,龙当坐第一把交椅,凤列第二,麒麟为老三。
  至于麒麟是谁的坐骑……问这个还不如问仙鹤是谁的坐骑好了呢!

什么什么凤雏的成语

麟子凤雏伏龙凤雏龙驹凤雏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linzifengchu.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