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用士”的扩展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求贤用士”的扩展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古代君主求贤的故事????、急求《燕昭王求贤》的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举火求贤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求贤昭是下行文吗?、“举火求贤”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求古代'求贤诗'、求贤令 翻译、庭燎求贤译文等
- 1、古代君主求贤的故事????
- 2、急求《燕昭王求贤》的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
- 3、举火求贤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 4、求贤昭是下行文吗?
- 5、“举火求贤”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
- 6、求古代'求贤诗'
- 7、求贤令 翻译
- 8、庭燎求贤译文
目录一览:
古代君主求贤的故事????
1、文王拉车西伯侯姬昌在羑里被殷纣王囚禁三年获释归国后,亟思访求贤才。闻姜尚隐居渭水河滨,遂驱车前去拜访,二人交谈中,姬昌见姜果然韬略盖世,便邀其出仕,辅佐周邦。
姜尚为考验姬昌求贤诚意,要姬昌为之拉车,方允登程。姬昌求贤心切,亲为姜尚拉车,于是君臣同离渭水。
姬昌拜姜子牙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姜子牙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 ,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2、秦孝公求贤令
秦孝公即位之后,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商鞅在此背景之下来到秦国。
卫国人商鞅在公叔痤死后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
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在商鞅的劝说下,秦孝公决定在秦国国内进行变法,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
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燕昭王求贤
燕昭王继位后,立志要使燕国重新强大起来。燕昭王登门拜访老臣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篇中国历史常识的。
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派人到处寻找,找了3年都没找到。
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1000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 1000两金子去买。
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 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 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过来?”
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是真的爱 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了这个故事,说:“大王要征求贤才治国,我愿意当马骨。”燕昭王大受启发,马上派人造了一座精致的大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为老师,礼遇丰厚。
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揽人才,纷纷赶到燕国,其中最出名的 就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一天天强大起来。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了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只一 仗,就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乐毅亲率大军,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
当时的齐国 国君齐湣王逃出都城不久就被人杀死了。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封乐毅为昌国君。
4、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
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5、曹操唯才是举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
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
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孝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昭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王拉车
急求《燕昭王求贤》的文言文句式,及词类活用
【原文】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土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评析】 人才对于一个人成就大业来说非常的重要,而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肯定为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非常谦恭的尊重人才、推崇人才、优待人才,才能招来人杰,云集才俊,也才能集思广益、凝聚力量成就伟业。象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最关键的是他能够招徕最佳人才而且善于驾驭最佳人才。一切正如刘邦自己说的:“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举火求贤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齐桓公①知宁戚②,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③之曰:“宁戚,卫人也,去④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而未晚也。”公曰:“不然⑤。问之,患⑥其有小恶⑦。以⑧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⑨失天下之士⑩也。”乃夜举火而爵⑪之为卿。(选自李贽的《初谭集》)
注释
①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②宁戚: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③谗:说坏话;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
④去:距离。
⑤然:这样。
⑥患:担心。
⑦恶:缺点。
⑧以:因为。
⑨所以:原因
⑩士:有才能的人。
⑪爵:大摆筵席。
译文
齐桓公很了解宁戚这个人,想要任用他管理国事。大臣们竞相说宁戚坏话:“宁戚,是卫国人,距离齐国不远。大王可以派人了解一下,了解后确实贤明,再用他也并不晚啊。” 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去了解情况,担心(会得知)他有一些小缺点。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于是连夜拿着火把把他请来,并封他为官。
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群臣争谗之曰
②去齐不远
③患其有小恶
④不然
⑤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2、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将任之以政
B以其小恶
C能以径寸之木
D以丛草为林
E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然”字与“不然”中的“然”字用法相同的是( )。
A豁然开朗
B父利其然也
C若听茶声然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4、翻译下面句子。 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5、简要评价齐恒公其人。 6、读了本文,谈谈你的收获。
答案:
1、①说坏话②距离③担心④这样⑤拜
2、AD
3、B
4、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
5、果断、思维敏捷、有独到的人才观。
6、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人,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缺点就否定一个有大长处的人。
求贤昭是下行文吗?
高帝求贤诏开头以周文王、齐桓公为例,认为他们的霸业成就离不开贤才的辅佐;进而笔锋一转,突出代代皆有贤人产生,关键在于人主的态度;因而顺理成章地表明自身依靠贤能的士大夫取得了天下,现在仍然需依靠士大夫治理天下、并赐予贤能的士大夫尊贵的地位和特别的礼遇。在末尾,诏令具体规定了求贤的具体做法和对人才的要求,并再次表明了求贤的决心。
汉代瓦当
高帝求贤诏仍然未成,但对西汉人才的延纳有重要作用,推动了正式选官制度(察举制)的形成;同时,高帝求贤诏行文简洁、具体明确,大量设问句的运用加强了语气,是文学史上的名篇;另外,它所体现的惜才爱才的态度与具体做法,对现今招揽人才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汉代简牍
参考文献:
1.马君儒,《高帝求贤诏〉简析》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求贤
求贤,汉语词汇。拼音:qíuxían,释义:指寻求贤能的人。
高帝
一九二八年生。江苏无锡人。擅油画。马鞍山向山硫铁矿。
“举火求贤”这篇文言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
1、阅读答案:1、①说坏话②距离③担心④这样⑤拜
2、AD
3、B
4、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良好的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
5、果断、思维敏捷、有独到的人才观。
6、要用辩证的眼光看人,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缺点就否定一个有大长处的人。
2、出处:选自李贽的《初谭集》
3、原文:
齐桓公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也,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问之而固贤,而未晚也。’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其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4、译文:
齐桓公很了解宁戚这个人,想要任用他管理国事。大臣们竞相说宁戚坏话:’宁戚,是卫国人,距离齐国不远。大王可以派人了解一下,了解后确实贤明,再用他也并不晚啊。’ 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去了解情况,担心(会得知)他有一些小缺点。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君主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的原因。’于是连夜拿着火把把他请来,并封他为官。
求古代'求贤诗'
求贤令① 自古受命②及中兴之君,曷尝③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④,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⑤。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⑥、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⑦!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⑧?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⑨?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⑩,唯才是举,变得而用之。 译文: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希望对你有帮助求贤令 翻译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qiuxianyongshi.html
上一条:“此起彼落”的扩展资料
下一条:“运斤如风”的扩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