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未定之天”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未定之天”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天成语、阿尔斯通为什么被称为"街球王"?、人的灵魂真的有吗、金庸小说的名言好句?、人的灵魂真的有吗、有谁知道这句话的出处?等

什么天成语

踣地呼天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棘地荆天 到处是荆棘。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蹐地跼天 形容戒慎小心
揭地掀天翻天覆地
潦原浸天 淹没天地
历井扪天 井:星宿名。手能触天,形容极高
女娲补天 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昂首望天 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抱恨终天 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别有洞天 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不共戴天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怆地呼天 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寸地尺天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戴盆望天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胆大包天 形容胆子极大。
沸反盈天 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烽火连天 形容战火遍及各地。
伏而咶天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福寿齐天 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覆地翻天 指发生极大的事。也比喻亡国。
福地洞天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呵壁问天 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洪福齐天 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患至呼天 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鸡犬升天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火光烛天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际地蟠天 形容遍及天地间。
叫苦连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开雾睹天 比喻使人豁然开朗
炼石补天 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
锣鼓喧天 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民以食为天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平步登天 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炮火连天 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怒气冲天 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气焰熏天 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杞人忧天 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热火朝天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人命关天 关天:比喻关系重大。指有关人命的事情关系及重大。
三星在天 指新婚。
人众胜天 聚集众人的力量,可以战胜大自然。
如日中天 好象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人定胜天 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日月丽天 丽:附着。象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入井望天 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手眼通天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四脚朝天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送佛送到西天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未定之天 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
无法无天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雪窖冰天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仰面唾天 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仰不愧天 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一手遮天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一手托天 比喻无法办到的事。
一柱擎天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湛湛青天 湛湛:厚重的样子。比喻正义和公正。
以管窥天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义薄云天 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坐井观天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怨气冲天 形容怨恨情绪极大。
罪恶滔天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扑地掀天 形容闹得很凶。
祸乱滔天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天外有天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白浪掀天 掀:翻腾。形容风大浪高。
鼻孔朝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鼻孔辽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鼻孔撩天 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不同戴天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触地号天 呼天抢地。形容悲痛之极。
胆大泼天 同“胆大包天”。
动地惊天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沸反连天 见“沸反盈天”。
飞龙在天 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感戴二天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诟龟呼天 原意为占卜不吉,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古木参天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鼓乐喧天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撼地摇天 撼:摇动。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黑地昏天 形容极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
化日光天 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
甲第连天 甲第:富豪显贵的宅第。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
蹇人上天 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蹇人升天 见“蹇人上天”。
脚心朝天 死的隐语。
金鼓连天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连天:响彻云霄。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酒地花天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局地扣天 见“局天扣地”。
局地钥天 惶恐不安貌。
开云见天 见“开云见日”。
另有洞天 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
漫地漫天 漫:满。充满天地之间。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亦作“漫天漫地”。
昧地瞒天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昧地谩天 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用谎言欺骗他人。亦作“昧地瞒天”。
难如登天 形容难办的事
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杞国忧天 同“杞人忧天”。
抢地呼天 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人强胜天 人的力量强盛,可以战胜自然。
日月经天 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射鱼指天 向天射鱼。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誓日指天 见“誓天指日”。
食为民天 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势焰熏天 形容势力大,气焰高,很可怕。
顺人应天 同“顺天应人”。
舜日尧天 见“舜日尧年”。
说地谈天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
蹐地局天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局天”形容戒慎小心。
铜臭熏天 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席地幕天 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卧。
性命关天 犹言性命交关
雪窑冰天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烟炎张天 烟火遮满天空。炎:同焰。
一步登天 登:上。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一飞冲天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
以筦窥天 见“以管窥天”。
遗恨终天 谓终身感到悔恨。
一画开天 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干卦三之第一画,干为天,故谓“一画开天”。
一柱承天 见“一柱擎天”。
用管窥天 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玉柱擎天栋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
云开见天 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遮地盖天 同“遮天盖地”。
遮地漫天 同“遮天盖地”。
知地知天 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转海回天 同“转日回天”。
转日回天 见“转日回天”。
邹衍谈天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坐井窥天 见“坐井观天”。
拔地参天 〖解释〗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拔地参天 〖解释〗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白日青天 〖解释〗白天。表示强调。
蔽日遮天 〖解释〗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
拨云雾见青天 〖解释〗只有推开密布的云雾才能看到湛湛蓝天。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色胆迷天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吴氏经过儿子几番道儿,也该晓得谨慎些,只是色胆迷天,又欺他年小,全不照顾。” 【解释】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示例】 【故事】
素面朝天
得见青天 “得见青天”指冤屈得到伸张。
一木破天 指时机尚未成熟。比喻谋逆未成
囊血射天 囊血:盛满血的皮囊;射:射击。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乱

阿尔斯通为什么被称为"街球王"?

  因为阿尔斯通原来是美国著名的街球手。  阿尔斯通成名于街球圣地纽约洛克公园,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篮球天赋,15岁就参加了洛克公园18岁以及以上年龄组的比赛。其出神入化的街球技艺很快风靡哈林和全美。  阿尔斯通(Rafer Alston),美国篮球运动员。1998年,雄鹿队在选秀第二轮第九位选中了阿尔斯通,随后NBA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先是在98-99赛季被下放NBDL球队锻炼,01年遭雄鹿队解约;02年短暂加盟了金州勇士队1个月时间,03年1月才跟猛龙队先签了10天短合同,随后延长到赛季结束;03年年底加盟热队,04年再回到猛龙。在05-06赛季加盟火箭。在2010年退役。

人的灵魂真的有吗

  活人也有灵魂阿..........
  =================================
  死后的神识可以生成一个过渡的身体
  勉强说是灵魂吧!
  可以参考 《西藏生死书》《中阴身救度法》
  1.可见提问者之深思与对生命的热爱.
  2.何谓生命,可以参考一下什么是命根!
  佛教认为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个要素:寿、暖、识。“寿”就是寿命,维持寿命的功能谓之“命根”,从梵语jivta而来。
  命根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所生的。
  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色心不断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动延续不断。
  《俱舍论》卷五指出:“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暖”是以体温为标志的生理活动,“识”是以认识为标志的心理活动。命根能维持暖和识,并以暖和识为其存在的依据。死去或被杀,称为断命根。
  如《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王变文》:“罗睺大臣近生要恶逆,谋夺国位。杀父王竟,寻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断命根。”后来,俗语中称及其重视的人或物为命根子。如
  《红楼梦》第二回:“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此命根指贾宝玉,是史老太君(贾母)最疼爱的小辈。又如秦牧《花城·土地》:“呵,这宝贵的土地……而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作命根子。”此指劳动者珍视的土地。(李明)
  3.由2我们知道了生命施如何维持的,即色心(不是好色的色心) 不断. 但在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之后的情况如何呢,见4--中阴身.
  4. 中阴身
  南怀瑾:
  中阴身略述
  佛法基本,在说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可畏,故所期在了生脱死,而修解脱道。三世者,指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言。六道者,指分段生死之种类言。而空间则无量无边,涵在其中矣。今论死生之际,为便于说明,使易于了解,顺现实人生由生而至于老死,首先说明死之现状与过程。夫人之由生而至于死,古人谓之大事。致死之由,约为二类:一、顺天年而老死。二、遭意外而暴亡。前者谓之善终,后者谓之横折。兹分述其情状。
  临 命 终 时
  临命终时,经谓先由地大分离,所谓地大,即筋、骨、肢体等生理固体之机能。此时临终之人,必感觉身体之骨节四肢,初如重物下压,痛楚难言,或麻木不仁,渐失其知觉运用之功能。眼之瞳孔放大,耳之听觉渐失,视目前物,或分裂为二为多,或大而为小,小而为大,渐离渐远。耳边之声,虽近如远,或骤闻崩裂之巨声,极为惊怖,此即地大分离现状。然如业命未断,犹可为医药所强支,如业命临断,则非医药所能为力矣。次则水大分离,所谓水大者,即血、汗、涕、唾、便、溺等。此时身发冷汗,或任意便溺,一切知觉已渐丧失;或闻波涛巨浪汹涌之声。再次,乃火大与风大分离。所谓火者,即身中暖热。风者,即呼吸气息。此之二者,相依为命。息之所在,热亦随之,气息一断,暖热顿消,发生冷觉,或感风骤寒生,异常懔悸。火大分离时,与气息同时消失。常言所谓人在命终时,叹出最后一口气,全身之热力亦失。死之情状,约略如此。
  中阴身缘起
  唯死者,神识至临死一刹那间的解释'>一刹那间,其与躯体之关系,有如遗蜕者然。觉一切痛苦消失,轻快安乐无比。但如石火电光,刹那即逝,完全入于不知不觉死寂之境。忽尔如梦初觉如醉方醒,有如梦中身之存在。一切见、闻、觉、知,皆历历如故。闻人之哭泣呼号,或自发回忆感觉,乃知吾身已死。虽亦如人之有声音笑貌,但非生人所可感知,此即所谓中阴身,亦有称为中有身者,即俗所谓人死为鬼之鬼身也。所谓中有者,即舍此而未入彼,中间存在之身,乃意识所生也。经云:由死寂境而至中阴身之生起,约人间时计一昼夜。有云:约人世三日又半,或四日。此中时间之长短,殆无一定之计数。而由临终死寂境至中阴身生起阶段,其中有几种现象:当此之时,忽有一道强烈之光明现前,其光非如世间日月电灯等可比,其强度甚大,晃耀至烈。当此光明现前时,必生起一极度恐怖之感觉,由此感觉,复。入于一昏迷状态,经时不久。如素习佛法,或平生修持于戒定慧之力有成就者,认知一切色象之光明现前,皆如定中所习见之自性所生幻想光明。一念灵明照了,迅断念力之流,寂然入此光明本体之无相定中,即可顿断生死。然去究竟菩提、无上之果,尚不可以道里计。但常人之中阴身,未有不随此强烈之光明而旋转者。或有于此种光明照耀之中,回忆生前或往世所为善恶等事,一如世间之影戏然,则于此中自起理性之审判,随业转身矣。然此所述,犹为平生修善道,或稍具定力现象。如为通常之人,当临终各种痛苦恐怖之现象发生时,意识完全慌乱,或奔驰逃逸,即受他道之轮转。如遇险峻之峭壁,或见各种颜色之境象,俯视莫穷其底,偶一不慎,即坠于中,即入三恶道之轮回中矣。堕白色峭壁者,生于天趣。红色者,生于饿鬼趣。黑色者,生于地狱趣。或谓此之三色道,即由于贪、嗔、痴三业力之所感。又或现五种光明径道,如平生修习有素者,此时现前,即知了别。如白色光径,乃导入天道者。如烟雾光径,乃导入地狱道者。黄色光径,乃导入人道者。红色光径,乃导入饿鬼道者。绿色光径,乃导入阿修罗(魔)道者。此外,尚有其他种种现象,亦常发生,如见强烈之巨光,夹杂无边之火焰,喷射炽烈。或见闻中有极可怖之狂风暴雨,交迫而至。或出现狰狞丑恶之鬼物,来相攫啖。或见地狱境相中,阎罗恶鬼,惨刑迫害。或见种种极可怖恶之地狱现相,一生恐惧、避免之情,即不期然而随业往生。如堕湖中,水面有雁类游行者,即生“东胜神洲”。若湖岸有牛啮草而食者,即生“西牛贺洲”。若岸际有马啮草者,即生“北俱卢洲”。若见有房舍,其中有男女正行房事者,即生“南赡部洲”。若见天宫辉煌庄严,喜爱而入者,即得生天趣矣。凡此之类,皆根于自心三世业力所现,随因缘业力而生。(具如经说)
  中阴至此时期,求生之趣,极为炽盛。若独简人中趣生者,则于此时,随其光象因缘业力之所牵引,见有男女房事,如磁电吸力,骤尔亲近,不见男女之相,唯见二根。于男生贪,即自感为女身。反之,即为男身。以此中阴凝合男女精血,三缘和合,即尔入胎。初入胎时,又入极昏迷状态。将满十月而出产门,又经一极大痛苦。且住胎期间,七日一变,种种现象,具如佛为阿难所说《入胎经》所述。唯人中趣生,或不定现此种景象。如忽于中阴境时,感狂风暴雨而避,或见天日晴和而游林园等境,亦即可托生。或当生畜生道者,见彼欲事,亦同人间,随业感召,即入斯类;种种现象,不一而足。穷通富贵,随业而转。既无主宰之者,又非自然之力,乃因缘力之所生。业由心造,心赅时间之三世、空间之无边,六道生趣,皆自心体性之所变现。随累积之业力而自个别于果报之不同。业力为因,趣生为果也。
  善根至熟,当生天道。恶业至深,当入地狱。皆无中阴身阶段。当此命终,即往生彼。如修净土法门,或
  志往生他方佛土者,临终即应念而生。中阴身者,乃意识所生之身。经七日一生死,至多为七个七日,未有不转生者。若生于鬼趣,或修罗道中所摄,或饿鬼道中所摄,则于多生之事,仍可记忆。故俗称鬼神者,能记前生,非无因也。中阴身不若吾人为色身业力所囿,一得其身,即具五通之力。唯力有强弱,独无漏尽通耳。故曰:中阴身可自在至一切处,唯有二处不能入,一者菩提道中,一者产门。盖中阴若入菩提道中,即正觉无漏。若入产门,即生他趣矣。中阴之神识力量,自由自在,山河金石,所不能阻碍。倘一时尚未能转胎,往来一大千世界,随其念力,随想即能。且在中阴境中,彼此之因缘业力相同者,亦可相见,如人间世之对晤然。若生天趣,自然报得神通,于其宿命,更所知晓。唯是有限神通,非为无限。中阴境中,唯以香嗅为食,界中日月不见,故无昼夜,常处于似明似暗中,如天之将曙,或黄昏时之景象。
  人当临命终时,乃至中阴将生未生时期,依诸经教,其所趣生,可以验知。如由下部渐冷至头面,或眼部热力最后灭者,即生天道或阿修罗道。唯此中有别,生于天道者,死状吉祥,临终洁净,或无疾而终。若入修罗道者,则临终有起嗔恚忿怒之容。如心胸部分,热力最后灭者,即生人中,且现象亦佳,于人世间事,大多有留恋意者。如腹部热力后灭者,则生饿鬼。膝部如此,则至旁生(畜生)。足心如此,即入地狱。而下三道现象,极为丑恶,或昏迷狂号,屎溺满身。至若暴横夭折,虽急骤无此现象,趣生与中阴之理,应无异也。故佛诫在临命终时,切勿骤为沐浴移动。因其余命未断,知觉尚未全失,一遇动触,痛苦难言,必使其起嗔恨之念。复诫人对于死者,不可悲号。盖生死乃必然之事,悲泣何益。但在耳边或顶上,为说法要,最好嘱其提起正念,念佛求生西方。因此时悲号,中阴之见、闻、觉、知依然,徒增其意念之乱。若平时于佛法薰修有素,或念佛志者,临终由顶超出,即随念往生佛国,不在此例矣。凡此生死之间,与中阴现状,可参究“唯识”诸论,及藏密中之中阴身救度密法,及六种成就法(此二种皆有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纂集,张妙定居士译本),佛与阿难所说《入胎经》等。
  生 死 决 疑
  俗谓人死如灯灭,他生来世,因果业报之说,皆诞言也。佛称此为断见。今世信唯物论者,率皆类此。或有问曰:果有三世轮回之说,人何不自知耶?曰:转世不迷,世间此类事实亦随在而有。唯言之者,人非目为诞而不言,即一人一时一地见之闻之,亦无法使千万人同时得见得闻。兹依理而言,科学犹称质量互变。唯今日科学尚在进步,未可遽以为确定之真理;况现代学者,亦有灵魂不灭之说。欲明乎此,首当了解佛法所称业力之究为何物?佛说业而曰力,亦曰念力。所谓业者,若善若恶,或非善非恶,凡有意识思维之言行动作,皆谓之业。业者,事也,由心意识之所生。西洋哲学家笛卡儿见仅及此,故曰:“吾思则吾存。”此吾思吾存者,业力也,念力也。吾人与宇宙万有同体,此之谓体,即心物一元本体之体性也。在人具于一心。身者,心之附庸,佛说为依报,物也。体性能生万法,具足一切。故心身亦具足一切,亦能生万法。人之所不能者,心意识之念力,如轮之旋转,无时或已,率染于外境他物之力而囿于物矣。故此心念之业力,即同电磁之力。唯电磁为物质,异性相吸,同性相排,人之于男女亦然。人之于事物,有同具电磁为力之用,其现象不仅止于同异性之相吸排。或有心念业力之强者,排时同异性俱排,吸时同异性俱吸。世间事物之例如此者固多。凡此业力,亦如电磁之在空间,虽不见其形,实能起用,不受时空所限。当因缘遇会之时,即随业生矣。中阴之存在,如强以科学名词解释,殆如纯为阴性磁电乎?唯昔时英国有菩提学会,有根据佛法所说,研究中阴问题者,名曰“死的科学之研究”。终经证明中阴存在之有。且谓男女精血若无中阴神识之加入,不能受胎云云。唯彼另取以名曰:此非物质,亦非精神,姑名之曰“超等的电磁波”。今于此学,当尚在继续研究之中,姑俟其新说。然则人之生死,何以不能自知耶?曰:吾人昨日所为之事,今日尚忘。不但经昼夜而忘,且时刻而忘。人于过去之事,能历历分明,如对当前之境者,能有几耶?且人受刺激,或遭外境之大变故者,往往变易心理,如痴如呆。现代心理学所谓之人格变换者,其故又安在?故佛说善恶二性外,尚有无记性也。神识于生死间,中阴几度昏迷,入胎长住十月,出胎又经剧烈之痛苦,皆能使记忆丧失,人于无记,庸有何疑!故经称罗汉有隔阴之迷,圣者如斯,其他何论。欲有转生而不迷,非仗戒、定、慧薰修之力,终不可得。此中禅定法门,犹须依特别教授,非浅见所知也。又曰:依诸科学,人从物种嬗变而生,遗传所禀,今乃云有中阴神识之加入,殊难置信。曰:若纯为遗传,则尧之子何以有丹朱,舜之何以有父瞽瞍。谚云:“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此又何故耶?何其遗传之各别如此。曰:此视受胎时之环境思想等等,以为区别也。曰:理虽近似,终非究竟之旨。佛说入胎时,即第八阿赖耶识(种子识)和合男女精血而成。如无此神识持种住胎,胎必死坠。婴儿初生,唯有赖耶与第七末那识(俱生我执)。色身日长,六根之用日具,方渐有意识及前五识分别起用。故曰:赖耶种子本识,为“亲因缘”;男女精血合成形身,为“所缘缘”;遗传影响等为“增上缘”;生生不已,为“等无间缘”。万事万物,相资为生者,因缘互为因果,统名之曰因缘所生。故极称无主宰,非自然。人也,物也,固皆如此。唯其体性功能,如来藏性之本然,则非自然、非因缘之所及,强名之曰真如。顺世俗之见而谓其为宇宙万有之主者。理析玄微,事通幽奥,宁非至理乎?又曰:道家所谓,人在母胎,犹为一囫囵先天之太极全体一出娘胎,脐带剪断,一点灵光,方入其窍,岂不近于科学耶?曰:科学之为学,今尚在未定之天,何必以近似科学为真耶?其迷也孰甚!即依此论,先天之性与后天之性,宁非一体乎?若为二者,各不相干。若为一者,分而为二之阶段,体宁非同?其说含糊,不值一辩。此皆后世方士之托言,非至论也。
  了 生 脱 死
  如来藏性,常寂光往。耀明力久,动而暗生。灵知之性,本了明耀。一念之动,变易而为无明。无明为用,不知返于本然体性,随念力而行,故曰无明缘行。行者,念也,亦名为识,故曰行缘识。心识遇缘,即住生趣。生之为用,依附于物体而得。即依附于物体,有其名,即有色。色者,物之总称也。故曰识缘名色。名色既得,六根以生。故曰名色缘六入。六入所用,即发感触,故曰六入缘触。触之感者,必有受,故曰触缘受。受之贪者,必有爱,故曰受缘爱。爱难以舍,数取不失,故曰爱缘取。有取因有物,故曰取缘有。有则方生,故曰有缘生。有生则有老死,故曰生缘老死。此佛说十二因缘。凡人与物之生住异灭,皆可循此因缘旋转不息之定律以说明之。老死而又缘无明而至生,故见人世之生生不已。今脱此生之力,必须了其死之阶段。故曰了生脱死。若得不生,何死之有?如前述生死中阴之义,例彼可知。故谓无明缘行为过去阶段之“因”。识至受为现阶段之“果”。爱至有为现阶段之因。生缘老死为未来世之果。故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不但三世因缘、生死之间若此,即吾人日常之间,念念迁流,皆可以例此而观。若依佛所教,奉行修习,即此之生,渐薄生缘,断念力之流,住于寂灭之定,则现前即得不生。现前念力不生,寂灭现前。依此定力薰习既久,业力习气,渐可自在控制。待报尽身离,现前寂然,即入不生之常住定矣。纵有如中阴光色发现,概知为体性自心所变化,性光寂现,不循无明业力,顿断念流,则不循业以生,顿时近其寂灭矣。故曰:“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此即二乘极果之工用见地。然犹非究意也。若大乘道者,证知本自无生, (究意?)虽生而常寂。本自无灭,虽灭而犹生,生灭之间,了无一法可得。万象森罗,既不可舍,又不可取。不死生涅盘之羁锁,故能不畏生死,不入涅盘。行于梦幻生死之道,随流不止,而常流归性海。广度众生,作彼佛事。固已自证自知其生死涅盘皆如昨梦矣!虽然,此岂思议中事,稍有未实,是谓自欺。若为出格超人,冷暖自知,则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大地众生,亟待援手,此之所云,皆如呓语耳!
  回答者:zhuao1997 - 举人 五级 10-15 08:33
  签名zhuao1997: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戕人慧命,甚于砍人脑袋/
  如能随顺诸位之愿望,甚至启发道心,实乃诸佛菩萨之加庇/
  其功德尽皆回向一切众生,若有错误,还望诸位善知识指正/
  1 活着做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生:本来清静圆明,为何产生世界: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文殊
  3 死:A业果成熟直接去净土或地狱
  B 其余,先经过中有身(免强说是灵魂)大约最长49天,再投胎或化生。
  C 去净土的学业成就,还要回来度众生;去地狱的灵光闪现,还会上来重新修行。
  4 梦为何物——独影意识——第六意识的反面
  5 学人为什何不能有显著的成就——玩弄佛法,拿佛法来消遣。
  6 菩萨:大道心众生,古译;玄奘以后翻作觉有情。大心凡夫就是菩萨。
  觉有情:有情就是有烦恼;觉悟,是方向对准。航海,方向准,暂不见彼岸,必到彼岸。
  7本愿:世世都发这个愿。本是真如本性。没见性人,从识里面建立愿心。法身菩萨本愿,不为外境所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也如如不动。
  8如想去除病痛,摆脱烦恼,实现愿望,乃至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内圣外王请先阅读
  南怀瑾,净空法师的著作/因为容易看进去,然后再阅读原文大藏经!

金庸小说的名言好句?

1.最爱的诗句: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单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我的理由是:这是黄蓉相答樵子时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曲中之词有视富贵如浮云的豪气,又有隐居山林不求功名的洒脱。最后一句“贫,气不改!达,志不改!”更说明人不可因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心志,颇似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单瓢亦乐哉”一句,更有古人颜回之风,安贫乐道不为富贵贫穷所困,这也是我所向往的境界,与其汲汲营营于名利,求取荣华富贵,倒不如隐居山林做个闲云野鹤之人来得潇洒! 2.最爱的诗句: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我的理由是:说《神雕》的结局很“郭襄”,应是无人置疑。 郭襄给人的感动,是处在武林诡谲的氛围中,还能保住纯真的心、质朴的气,读郭襄,就像在将窒息的空气里闻到清新。然而,神雕侠的三枚金针打开了小小女孩的心扉,情窦初开的新蕊,还没得到爱情滋养,就悄悄葬了心。 我特别爱吟咏“此时此夜难为情”一句,感慨金庸给了郭襄生命,却又难为了她的似水柔情。 3.最爱的诗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我的理由是:元好问的经典名句,由大魔头李莫愁吟出,特别教人震撼。 不过,回头想想,如果是黄蓉、小龙女、赵敏来吟,就单单是甜蜜的少女初恋情怀了。金庸把名词给了李莫愁,正因为李莫愁杀人如麻,但在冷酷的表相下,隐藏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即使在多年以后,陆展元都已成白骨,仍在午夜梦回时挑动李莫愁的芳心,更是让她魂萦梦系。 “生死相许”是多少男女一生都在追求的梦,就算是女魔头,心里也有爱情的诗。 4.最爱的诗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我的理由是:主宰一部《天龙八部》的,不是豪迈的帮主乔峰,不是倜傥的公子哥儿段誉,当然也不是幸运的小和尚虚竹,真正的主宰,是无常的“命运”。 乔峰以一腔血气,欲缉杀父母之凶,却误杀了情人阿朱;段誉不爱江山,只求语嫣的爱情,却不料求来的是亲妹妹;虚竹一心只想做个好和尚,却是武功、美女、掌门,无从可却地送上门来。 扫地僧该扫的,怕不是两代的武林情仇,而是人心中对无常世界的有意执着,一切都“如梦幻泡影”,那怕你是英雄、太子或高僧? 5.最爱的诗句: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悲天悯人,慷慨悲壮,闻之不觉涕下! 6.最爱的诗句: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我的理由是:这是杨过在绝情谷拒绝裘千尺提亲时所吟之诗,它总让我联想到杜甫的名句:“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巧的是,这十六个字正是因古代美男子窦玄贪新忘旧,而他的糟糠妻在悲愤之余所写下的。 然而杨过跟窦玄,是何等不同?尽管面临生死之危,他对小龙女依旧不离不弃,非卿莫娶。小龙女何其有幸?窦玄妻何其不幸?而公孙绿萼爱上杨过这样心有别却又深情一之人,又不知该归类为何项?总之,杨过不顾情花毒而吟出这首诗的气概,实足以令天下薄情郎汗颜。 7.最爱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我的理由是:这是一篇祝贺女子出嫁的民歌,在《神雕侠侣》中,杨过跟程英、陆无双对抗李莫愁时,程英所唱的曲子。程英一生孤苦,当时以为会死,但她可以死在杨过身边,她就十分心满意足了。写得乐观、轻快,是《神雕侠侣》中少有的欢愉诗词,所以我很喜欢。 8.最爱的诗句: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我的理由是:明教这个革命团体,最浪漫的地方,在于团体性地朝革命目标前进,一但知其不可为,仍然执着化生命为醒世之大爱。《倚天屠龙记》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是明教在光明顶遭六大派围剿,全体教众面对身死教灭,依然端坐颂咒,悲怜世人哀苦的庄严场面。佛教说同体大悲,展书及此,谁能自持。也就因这股傻劲,明教的革命,神圣,却也可爱。 9.最爱的诗句: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我的理由是:金庸善长以剑喻人,寥寥数语,道尽武林辛酸,为了漫漫至尊路,岳不群自残、欧阳锋鄙行、金轮法王失佛心志成武学龙象。令至尊梦扼腕的是,武林中多共生的瑜亮,因此号令天下,终成南柯,倚天一出,则鹿鼎争逐。宝刀神剑,谁能胜出,犹在未定之天;至尊梦却是一代复一代,一书又一书,捧书自省,展望白云苍狗,感慨至深。 10.最爱的诗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我的理由是:瑛姑的爱情,是“不爱帝王爱顽童”的少女恋爱憧憬。 段皇爷可以给的,是绫罗绸缎,是金璧辉煌,却就是少了少女幻想相印的一颗心;周伯通闯入了这个等待的寂寞,却匆匆地要燕渡寒潭,不留影痕地走,可不知人可以走,心却如何忍分离? “可怜未老头先白”,织锦鸳鸯留不住顽童,瑛姑却把心驻足在少女的梦中了,跨越漫漫一生,华发已生,等待却不知尽头;执着一生,美丽只留给伊人。 11.最爱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的理由是:每每读至此诗,便不由泪流满面,反覆咀嚼诗意,但感无限凄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心酸惟自知;与梦中妻相对无言,思念惟藉泪千行来抒解。然而世间多少人如此情痴?知音真爱皆难寻,抓住了时机,好好把握,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在怨悔,为时若已晚,只会心碎。 分手三年,比起东坡的十年、杨过的十六年,时间上是少了许多的,但本质上的萧索落寞、孤寂悲怆之感,与苏杨两人相去不远。 一位豪情大诗人,亡妻十年而情深意在;一位重情大侠客,爱妻十六年杳无音讯而坚守信诺、此爱不渝;平凡如我,三年飞逝,日夜思量,反复难忘。今日孤身一人,鬓虽无霜,泪已千行,不见短松立山岗,仅明月伴我自心伤。 12.最爱的诗句: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我的理由是:金庸一定爱极杜甫、白居易、陆游的诗与词,也一定极仰慕岳飞、袁崇焕的英雄之风。 对我这一代人,“国仇家恨”只能在书上摸索,但对金大侠这般的祖辈耆老,烽火争战,其实就是生活。我相信,金庸在写边关外恣意强夺的辽人,或是铁蹄入侵、蔑视汉族的蒙古人,甚至在大清初年、一直做“意识型态”斗争的满汉族群时,心里必然浮现日寇侵华,或者国共争逐的兵灾连年、生民流离画面。 也因此,金庸笔下的大侠,从乔峰到陈家洛,在他们伟伟的侠骨与绵绵的柔情外,总是在心里,装着一份同体的大悲,对国家、对民族、对同胞。 13.最爱的诗句: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我的理由是:这首诗浅白易懂,但由袁紫衣这样一位出家人的口中念出来,实在让人觉得格外讽刺。她与胡斐发生感情,却为了一个誓言而不愿还俗,结果虽是辜负年华,长伴青灯,情思却仍然系念着心上人。我不晓得这样的出家有何意义,实在是可悲又可叹。 人人皆知离爱即可无忧无怖,然“情”之一字却往往让人身不由己无可奈何。金庸在书末引用这首诗,除了反映袁紫衣与胡斐的愁苦之外,看着看着,身为读者的我,心情竟也随之黯然。 14.最爱的诗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我的理由是:虽然我对金书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单纯的喜欢,可是这句词,却让我印象深刻。李莫愁之所以杀人如麻,是因为痴心错付。虽然这不代表那是值得原谅的,可是剥开魔头的面具,李莫愁却是一个为情所困的苦女子。一个情字可以叫人往好的方向走,也可以叫人往坏的方向走。爱情这两个字,真的叫人好辛苦。就如此词所诉,直叫人生死相许啊! 一个女子,一生当中,梦寐以求的不过是一份完整的感情及一个全心全意爱她的人,而李莫愁也不例外,可惜的是这两项她都欠缺。正因为她不曾体会生死相许的感情,她并不真正懂得情为何物,而将对陆展元的感情及怨怼,全报复在陆家人身上。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它让我了解到情爱对人生的另一种影响。李莫愁她始终都不快乐,因为她将感情变成她人生中的负担,而将报仇视为人生的目的,进而造就她悲剧的一生,这又何苦来哉?又怎能不令人为之难过? 15.最爱的诗句: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我的理由是:这是袁紫衣离去时,最后对胡斐所说的话,一句“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就要慧剑斩情丝,要胡斐忘了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她对胡斐的感情又何尝不是难以割舍?如果说忘就能忘,又何来“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呢?这八句话正说明了人看不破情爱的纠葛,但也深藏着袁紫衣对胡斐矛盾的感情,彷佛注定他们俩有缘无份的结局,怎不教人为之泪流。   16.最爱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我的理由是:周公竭力辅佐成王,却惹来不利孺子的谣言。王莽为求位,公孙布被,矫饰求誉,最后果真让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在《倚天》中,对于杀害殷离的凶手,张无忌怀疑赵敏,甚至谢逊,却偏偏想不到周芷若身上。老实如张无忌,他怎想的到怀中乖巧柔顺的美人,竟有这般高明的伪装、这样狠辣的手段。可惜,世人多以片刻作为,来凭决一人的忠奸善恶。其实,一个人真面目到底如何,就像郭靖所言:“一个人要面临大事,真正的品性才显得出来。”而这首诗,正充分阐释这个道理。   17.最爱的诗句: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我的理由是:每每读到这首诗时,总能体会到陈家洛心里的感受,为了光复汉业,不惜离开自己心爱的女人,到了最后,非但光复汉业失败,连香香公主也为了救自己而牺牲,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未解此时真亦幻,欲语才觉杳芳踪。评论 | 17 0举报| 2013-03-29 12:35热心网友,“区区在下是八步赶蟾、赛诸、踏雪无痕、独脚水上飞、双刺盖七省盖一鸣!” 《鸳鸯刀》 这个空前绝后的绰号,引无数人捧腹大笑,一个武艺不精的小角色,却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是这个绰号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句话也为《鸳鸯刀》添色不少,堪称经典 ! 九,“可是哈卜拉姆再聪明、再有学问,有一件事却是他不能解答的,因为包罗万有的《可兰经》上也没有答案;如果你深深爱著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甚麽法子?” 《白马啸西风》 世间真情难寻,两情相乐,更是难得,往往就想书中说的“你深深爱著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这可能最痛苦的,初读此句时,便感到无比惆怅,不禁叹息。可什么人都不会解答得了这件事,只得自己忍耐。令狐冲这样放任不羁的人都会如此,可见此事伤神之至。对此句最好的评论是:哎……(一声长叹) 八,“赵敏嫣然一笑,说道:‘我的眉毛太淡,你给我画一画。这可不违反武林侠义之道罢?’” 《倚天屠龙记》 真情其实就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并不需要多少惊天动地之事,但要得到真情,并非易事,若得到,更应珍惜。赵敏这个人物,我个人认为,胜过黄蓉,可能是黄蓉在神雕中的行为,令人厌恶,赵敏却未令人厌烦过,可爱之处,也是体现在此。 七,说着伸手过去,扣住令狐冲的手腕,叹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终身和一只大马猴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说着嫣然一笑,娇柔无限。 《笑傲江湖》 这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比较完美的结局,这“嫣然一笑,娇柔无限”一句,更显任盈盈的美丽,令狐冲喜欢逍遥自在,可任盈盈还会这样想,可见二人都是放任不羁者。我信道教,对《笑傲江湖》情有独钟,崇尚自然。所以将此排为第七。喜剧精神也应推广。不要光让大家哭! 六,“万里霜烟回绿鬓,十年兵甲误苍生” 《碧血剑》 世间枭雄无数,乱世中甚繁,看过《百家讲坛》的朋友应都知道阎崇年这个人,他讲的“明末清初六十年”受到大家喜爱,明末清初六十年与《碧血剑》的历史时期正好吻合,建议大家一看,无论乱世之中还是太平盛世,受苦的还是百姓苍生,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自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骄傲自大骄奢淫逸,败有余辜。真正为人民着想的统治者,应像道家一样,这样便可功成事遂,但一定要功成身退啊! 五,“你即无心我便休” “革囊众秽,尔来何为?” 《书剑恩仇录》 这两句我一起点评,因为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叫人戒色的,但看语句,不会使人明白其意,须结合小说故事情节,才会使人明白其道理。情令人难以捉摸,往往想得到却怎么也无法得到。想得到心仪的人,可她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正像《白马……》中说的一样。消除这一心事的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清心寡欲,“你即无心我便休”,或把女人看成隔着皮革的烂肉罢了。但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几何?和尚高僧做到都很难,更何况我们这些世俗之人呢? 四,“ 四张机,鸯鸳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射雕英雄传》 一块鸯鸳锦帕 ,一辈子的恩恩怨怨,为的还是一个“情”字,江湖恩怨,何时了啊!德高望重的一灯大师,也曾被情所扰,也怕带绿帽子,慈悲为怀,但不救一个小童。当然,谁都有年少轻狂之时,做错事的时候,但改了还是好同志嘛!一灯大师认错态度好,主动当了和尚,抛弃名利皇位。但一灯大师当和尚的起因,不还是“情”嘛。 三,“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 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 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飞狐外传》 每个人都不想伤心,但一定也不要让别人上,我们要珍惜身边每一个人,在一起便是缘,像《大话西游》的名句,(在此便不说了),一定不要辜负别人,否则追悔莫及啊!这首歌在小说中出现了2次,每一次都令我感受不同,特别是灵素为救胡斐而舍身救他性命,着实令人感动,只有读过小说,才会深有体会啊。 二“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书剑恩仇录》 又是爱情的悲剧,我记得在我看《书剑恩仇录》时,当我看到香香公主自杀的那一段,我心中无比沉重,差点哭了。那天晚上,我没有睡着觉,一直在想,如果陈家洛没有把香香公主给乾隆的话,会怎样呢?我又不禁痛骂陈家洛,只为光复汉业,却牺牲了一个回族公主的一生,陈家洛简直太自私了!可还是这个“情”字啊! 一,“问世间情为和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神雕侠侣》 我想,这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我的评点也并不一定很好,毕竟我只有14岁,对情的认识很浅,所以,我不对其多加评论,只说一下《神雕侠侣》是根据苏轼的《江城子》改编,却丝毫没有痕迹,金庸的水平可见一斑啊!值得大家借鉴之处很多。 韦小宝对此的评语:你爷爷的,老子我的名言怎么没有呢?没有也算了,连追女孩都不会,你个笨蛋,老子我教你。鲁迅老弟曾以咱的经验,总结为一句话,“跟随似怨鬼,缠绕如毒蛇。”……(后面骂人的话先不说了)。 韦小宝之所以可以取得这么多姑娘的芳心,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要脸,他升官发财的原因亦是如此,他追女孩就像鲁迅说的,“ 跟随似怨鬼,缠绕如毒蛇。” 在封建王朝,当官闭先学会当狗,拍马屁的本领必须精湛,韦小宝这几项都具有了,他怎能不会名利、色欲都有呢? 但像我们这样的人,这种手段不甚可取。韦小宝的“精神”,是我道家所不容的,为了功名利禄和自己的欲望,而做出此等事宜,不得不令人厌恶。

人的灵魂真的有吗

  活人也有灵魂阿..........
  =================================
  死后的神识可以生成一个过渡的身体
  勉强说是灵魂吧!
  可以参考 《西藏生死书》《中阴身救度法》
  1.可见提问者之深思与对生命的热爱.
  2.何谓生命,可以参考一下什么是命根!
  佛教认为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个要素:寿、暖、识。“寿”就是寿命,维持寿命的功能谓之“命根”,从梵语jivta而来。
  命根是由过去世的业力所生的。
  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说:“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色心不断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动延续不断。
  《俱舍论》卷五指出:“命根体即寿,能持暖及识。”“暖”是以体温为标志的生理活动,“识”是以认识为标志的心理活动。命根能维持暖和识,并以暖和识为其存在的依据。死去或被杀,称为断命根。
  如《敦煌变文汇录·频婆娑王变文》:“罗睺大臣近生要恶逆,谋夺国位。杀父王竟,寻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断命根。”后来,俗语中称及其重视的人或物为命根子。如
  《红楼梦》第二回:“政老爷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此命根指贾宝玉,是史老太君(贾母)最疼爱的小辈。又如秦牧《花城·土地》:“呵,这宝贵的土地……而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作命根子。”此指劳动者珍视的土地。(李明)
  3.由2我们知道了生命施如何维持的,即色心(不是好色的色心) 不断. 但在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之后的情况如何呢,见4--中阴身.
  4. 中阴身
  南怀瑾:
  中阴身略述
  佛法基本,在说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可畏,故所期在了生脱死,而修解脱道。三世者,指过去、现在、未来之时间言。六道者,指分段生死之种类言。而空间则无量无边,涵在其中矣。今论死生之际,为便于说明,使易于了解,顺现实人生由生而至于老死,首先说明死之现状与过程。夫人之由生而至于死,古人谓之大事。致死之由,约为二类:一、顺天年而老死。二、遭意外而暴亡。前者谓之善终,后者谓之横折。兹分述其情状。
  临 命 终 时
  临命终时,经谓先由地大分离,所谓地大,即筋、骨、肢体等生理固体之机能。此时临终之人,必感觉身体之骨节四肢,初如重物下压,痛楚难言,或麻木不仁,渐失其知觉运用之功能。眼之瞳孔放大,耳之听觉渐失,视目前物,或分裂为二为多,或大而为小,小而为大,渐离渐远。耳边之声,虽近如远,或骤闻崩裂之巨声,极为惊怖,此即地大分离现状。然如业命未断,犹可为医药所强支,如业命临断,则非医药所能为力矣。次则水大分离,所谓水大者,即血、汗、涕、唾、便、溺等。此时身发冷汗,或任意便溺,一切知觉已渐丧失;或闻波涛巨浪汹涌之声。再次,乃火大与风大分离。所谓火者,即身中暖热。风者,即呼吸气息。此之二者,相依为命。息之所在,热亦随之,气息一断,暖热顿消,发生冷觉,或感风骤寒生,异常懔悸。火大分离时,与气息同时消失。常言所谓人在命终时,叹出最后一口气,全身之热力亦失。死之情状,约略如此。
  中阴身缘起
  唯死者,神识至临死一刹那间的解释'>一刹那间,其与躯体之关系,有如遗蜕者然。觉一切痛苦消失,轻快安乐无比。但如石火电光,刹那即逝,完全入于不知不觉死寂之境。忽尔如梦初觉如醉方醒,有如梦中身之存在。一切见、闻、觉、知,皆历历如故。闻人之哭泣呼号,或自发回忆感觉,乃知吾身已死。虽亦如人之有声音笑貌,但非生人所可感知,此即所谓中阴身,亦有称为中有身者,即俗所谓人死为鬼之鬼身也。所谓中有者,即舍此而未入彼,中间存在之身,乃意识所生也。经云:由死寂境而至中阴身之生起,约人间时计一昼夜。有云:约人世三日又半,或四日。此中时间之长短,殆无一定之计数。而由临终死寂境至中阴身生起阶段,其中有几种现象:当此之时,忽有一道强烈之光明现前,其光非如世间日月电灯等可比,其强度甚大,晃耀至烈。当此光明现前时,必生起一极度恐怖之感觉,由此感觉,复。入于一昏迷状态,经时不久。如素习佛法,或平生修持于戒定慧之力有成就者,认知一切色象之光明现前,皆如定中所习见之自性所生幻想光明。一念灵明照了,迅断念力之流,寂然入此光明本体之无相定中,即可顿断生死。然去究竟菩提、无上之果,尚不可以道里计。但常人之中阴身,未有不随此强烈之光明而旋转者。或有于此种光明照耀之中,回忆生前或往世所为善恶等事,一如世间之影戏然,则于此中自起理性之审判,随业转身矣。然此所述,犹为平生修善道,或稍具定力现象。如为通常之人,当临终各种痛苦恐怖之现象发生时,意识完全慌乱,或奔驰逃逸,即受他道之轮转。如遇险峻之峭壁,或见各种颜色之境象,俯视莫穷其底,偶一不慎,即坠于中,即入三恶道之轮回中矣。堕白色峭壁者,生于天趣。红色者,生于饿鬼趣。黑色者,生于地狱趣。或谓此之三色道,即由于贪、嗔、痴三业力之所感。又或现五种光明径道,如平生修习有素者,此时现前,即知了别。如白色光径,乃导入天道者。如烟雾光径,乃导入地狱道者。黄色光径,乃导入人道者。红色光径,乃导入饿鬼道者。绿色光径,乃导入阿修罗(魔)道者。此外,尚有其他种种现象,亦常发生,如见强烈之巨光,夹杂无边之火焰,喷射炽烈。或见闻中有极可怖之狂风暴雨,交迫而至。或出现狰狞丑恶之鬼物,来相攫啖。或见地狱境相中,阎罗恶鬼,惨刑迫害。或见种种极可怖恶之地狱现相,一生恐惧、避免之情,即不期然而随业往生。如堕湖中,水面有雁类游行者,即生“东胜神洲”。若湖岸有牛啮草而食者,即生“西牛贺洲”。若岸际有马啮草者,即生“北俱卢洲”。若见有房舍,其中有男女正行房事者,即生“南赡部洲”。若见天宫辉煌庄严,喜爱而入者,即得生天趣矣。凡此之类,皆根于自心三世业力所现,随因缘业力而生。(具如经说)
  中阴至此时期,求生之趣,极为炽盛。若独简人中趣生者,则于此时,随其光象因缘业力之所牵引,见有男女房事,如磁电吸力,骤尔亲近,不见男女之相,唯见二根。于男生贪,即自感为女身。反之,即为男身。以此中阴凝合男女精血,三缘和合,即尔入胎。初入胎时,又入极昏迷状态。将满十月而出产门,又经一极大痛苦。且住胎期间,七日一变,种种现象,具如佛为阿难所说《入胎经》所述。唯人中趣生,或不定现此种景象。如忽于中阴境时,感狂风暴雨而避,或见天日晴和而游林园等境,亦即可托生。或当生畜生道者,见彼欲事,亦同人间,随业感召,即入斯类;种种现象,不一而足。穷通富贵,随业而转。既无主宰之者,又非自然之力,乃因缘力之所生。业由心造,心赅时间之三世、空间之无边,六道生趣,皆自心体性之所变现。随累积之业力而自个别于果报之不同。业力为因,趣生为果也。
  善根至熟,当生天道。恶业至深,当入地狱。皆无中阴身阶段。当此命终,即往生彼。如修净土法门,或
  志往生他方佛土者,临终即应念而生。中阴身者,乃意识所生之身。经七日一生死,至多为七个七日,未有不转生者。若生于鬼趣,或修罗道中所摄,或饿鬼道中所摄,则于多生之事,仍可记忆。故俗称鬼神者,能记前生,非无因也。中阴身不若吾人为色身业力所囿,一得其身,即具五通之力。唯力有强弱,独无漏尽通耳。故曰:中阴身可自在至一切处,唯有二处不能入,一者菩提道中,一者产门。盖中阴若入菩提道中,即正觉无漏。若入产门,即生他趣矣。中阴之神识力量,自由自在,山河金石,所不能阻碍。倘一时尚未能转胎,往来一大千世界,随其念力,随想即能。且在中阴境中,彼此之因缘业力相同者,亦可相见,如人间世之对晤然。若生天趣,自然报得神通,于其宿命,更所知晓。唯是有限神通,非为无限。中阴境中,唯以香嗅为食,界中日月不见,故无昼夜,常处于似明似暗中,如天之将曙,或黄昏时之景象。
  人当临命终时,乃至中阴将生未生时期,依诸经教,其所趣生,可以验知。如由下部渐冷至头面,或眼部热力最后灭者,即生天道或阿修罗道。唯此中有别,生于天道者,死状吉祥,临终洁净,或无疾而终。若入修罗道者,则临终有起嗔恚忿怒之容。如心胸部分,热力最后灭者,即生人中,且现象亦佳,于人世间事,大多有留恋意者。如腹部热力后灭者,则生饿鬼。膝部如此,则至旁生(畜生)。足心如此,即入地狱。而下三道现象,极为丑恶,或昏迷狂号,屎溺满身。至若暴横夭折,虽急骤无此现象,趣生与中阴之理,应无异也。故佛诫在临命终时,切勿骤为沐浴移动。因其余命未断,知觉尚未全失,一遇动触,痛苦难言,必使其起嗔恨之念。复诫人对于死者,不可悲号。盖生死乃必然之事,悲泣何益。但在耳边或顶上,为说法要,最好嘱其提起正念,念佛求生西方。因此时悲号,中阴之见、闻、觉、知依然,徒增其意念之乱。若平时于佛法薰修有素,或念佛志者,临终由顶超出,即随念往生佛国,不在此例矣。凡此生死之间,与中阴现状,可参究“唯识”诸论,及藏密中之中阴身救度密法,及六种成就法(此二种皆有美国伊文思温慈博士纂集,张妙定居士译本),佛与阿难所说《入胎经》等。
  生 死 决 疑
  俗谓人死如灯灭,他生来世,因果业报之说,皆诞言也。佛称此为断见。今世信唯物论者,率皆类此。或有问曰:果有三世轮回之说,人何不自知耶?曰:转世不迷,世间此类事实亦随在而有。唯言之者,人非目为诞而不言,即一人一时一地见之闻之,亦无法使千万人同时得见得闻。兹依理而言,科学犹称质量互变。唯今日科学尚在进步,未可遽以为确定之真理;况现代学者,亦有灵魂不灭之说。欲明乎此,首当了解佛法所称业力之究为何物?佛说业而曰力,亦曰念力。所谓业者,若善若恶,或非善非恶,凡有意识思维之言行动作,皆谓之业。业者,事也,由心意识之所生。西洋哲学家笛卡儿见仅及此,故曰:“吾思则吾存。”此吾思吾存者,业力也,念力也。吾人与宇宙万有同体,此之谓体,即心物一元本体之体性也。在人具于一心。身者,心之附庸,佛说为依报,物也。体性能生万法,具足一切。故心身亦具足一切,亦能生万法。人之所不能者,心意识之念力,如轮之旋转,无时或已,率染于外境他物之力而囿于物矣。故此心念之业力,即同电磁之力。唯电磁为物质,异性相吸,同性相排,人之于男女亦然。人之于事物,有同具电磁为力之用,其现象不仅止于同异性之相吸排。或有心念业力之强者,排时同异性俱排,吸时同异性俱吸。世间事物之例如此者固多。凡此业力,亦如电磁之在空间,虽不见其形,实能起用,不受时空所限。当因缘遇会之时,即随业生矣。中阴之存在,如强以科学名词解释,殆如纯为阴性磁电乎?唯昔时英国有菩提学会,有根据佛法所说,研究中阴问题者,名曰“死的科学之研究”。终经证明中阴存在之有。且谓男女精血若无中阴神识之加入,不能受胎云云。唯彼另取以名曰:此非物质,亦非精神,姑名之曰“超等的电磁波”。今于此学,当尚在继续研究之中,姑俟其新说。然则人之生死,何以不能自知耶?曰:吾人昨日所为之事,今日尚忘。不但经昼夜而忘,且时刻而忘。人于过去之事,能历历分明,如对当前之境者,能有几耶?且人受刺激,或遭外境之大变故者,往往变易心理,如痴如呆。现代心理学所谓之人格变换者,其故又安在?故佛说善恶二性外,尚有无记性也。神识于生死间,中阴几度昏迷,入胎长住十月,出胎又经剧烈之痛苦,皆能使记忆丧失,人于无记,庸有何疑!故经称罗汉有隔阴之迷,圣者如斯,其他何论。欲有转生而不迷,非仗戒、定、慧薰修之力,终不可得。此中禅定法门,犹须依特别教授,非浅见所知也。又曰:依诸科学,人从物种嬗变而生,遗传所禀,今乃云有中阴神识之加入,殊难置信。曰:若纯为遗传,则尧之子何以有丹朱,舜之何以有父瞽瞍。谚云:“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此又何故耶?何其遗传之各别如此。曰:此视受胎时之环境思想等等,以为区别也。曰:理虽近似,终非究竟之旨。佛说入胎时,即第八阿赖耶识(种子识)和合男女精血而成。如无此神识持种住胎,胎必死坠。婴儿初生,唯有赖耶与第七末那识(俱生我执)。色身日长,六根之用日具,方渐有意识及前五识分别起用。故曰:赖耶种子本识,为“亲因缘”;男女精血合成形身,为“所缘缘”;遗传影响等为“增上缘”;生生不已,为“等无间缘”。万事万物,相资为生者,因缘互为因果,统名之曰因缘所生。故极称无主宰,非自然。人也,物也,固皆如此。唯其体性功能,如来藏性之本然,则非自然、非因缘之所及,强名之曰真如。顺世俗之见而谓其为宇宙万有之主者。理析玄微,事通幽奥,宁非至理乎?又曰:道家所谓,人在母胎,犹为一囫囵先天之太极全体一出娘胎,脐带剪断,一点灵光,方入其窍,岂不近于科学耶?曰:科学之为学,今尚在未定之天,何必以近似科学为真耶?其迷也孰甚!即依此论,先天之性与后天之性,宁非一体乎?若为二者,各不相干。若为一者,分而为二之阶段,体宁非同?其说含糊,不值一辩。此皆后世方士之托言,非至论也。
  了 生 脱 死
  如来藏性,常寂光往。耀明力久,动而暗生。灵知之性,本了明耀。一念之动,变易而为无明。无明为用,不知返于本然体性,随念力而行,故曰无明缘行。行者,念也,亦名为识,故曰行缘识。心识遇缘,即住生趣。生之为用,依附于物体而得。即依附于物体,有其名,即有色。色者,物之总称也。故曰识缘名色。名色既得,六根以生。故曰名色缘六入。六入所用,即发感触,故曰六入缘触。触之感者,必有受,故曰触缘受。受之贪者,必有爱,故曰受缘爱。爱难以舍,数取不失,故曰爱缘取。有取因有物,故曰取缘有。有则方生,故曰有缘生。有生则有老死,故曰生缘老死。此佛说十二因缘。凡人与物之生住异灭,皆可循此因缘旋转不息之定律以说明之。老死而又缘无明而至生,故见人世之生生不已。今脱此生之力,必须了其死之阶段。故曰了生脱死。若得不生,何死之有?如前述生死中阴之义,例彼可知。故谓无明缘行为过去阶段之“因”。识至受为现阶段之“果”。爱至有为现阶段之因。生缘老死为未来世之果。故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不但三世因缘、生死之间若此,即吾人日常之间,念念迁流,皆可以例此而观。若依佛所教,奉行修习,即此之生,渐薄生缘,断念力之流,住于寂灭之定,则现前即得不生。现前念力不生,寂灭现前。依此定力薰习既久,业力习气,渐可自在控制。待报尽身离,现前寂然,即入不生之常住定矣。纵有如中阴光色发现,概知为体性自心所变化,性光寂现,不循无明业力,顿断念流,则不循业以生,顿时近其寂灭矣。故曰:“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此即二乘极果之工用见地。然犹非究意也。若大乘道者,证知本自无生, (究意?)虽生而常寂。本自无灭,虽灭而犹生,生灭之间,了无一法可得。万象森罗,既不可舍,又不可取。不死生涅盘之羁锁,故能不畏生死,不入涅盘。行于梦幻生死之道,随流不止,而常流归性海。广度众生,作彼佛事。固已自证自知其生死涅盘皆如昨梦矣!虽然,此岂思议中事,稍有未实,是谓自欺。若为出格超人,冷暖自知,则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大地众生,亟待援手,此之所云,皆如呓语耳!
  回答者:zhuao1997 - 举人 五级 10-15 08:33
  签名zhuao1997: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戕人慧命,甚于砍人脑袋/
  如能随顺诸位之愿望,甚至启发道心,实乃诸佛菩萨之加庇/
  其功德尽皆回向一切众生,若有错误,还望诸位善知识指正/
  1 活着做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生:本来清静圆明,为何产生世界: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文殊
  3 死:A业果成熟直接去净土或地狱
  B 其余,先经过中有身(免强说是灵魂)大约最长49天,再投胎或化生。
  C 去净土的学业成就,还要回来度众生;去地狱的灵光闪现,还会上来重新修行。
  4 梦为何物——独影意识——第六意识的反面
  5 学人为什何不能有显著的成就——玩弄佛法,拿佛法来消遣。
  6 菩萨:大道心众生,古译;玄奘以后翻作觉有情。大心凡夫就是菩萨。
  觉有情:有情就是有烦恼;觉悟,是方向对准。航海,方向准,暂不见彼岸,必到彼岸。
  7本愿:世世都发这个愿。本是真如本性。没见性人,从识里面建立愿心。法身菩萨本愿,不为外境所动。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他也如如不动。
  8如想去除病痛,摆脱烦恼,实现愿望,乃至明心见性,了脱生死,内圣外王请先阅读
  南怀瑾,净空法师的著作/因为容易看进去,然后再阅读原文大藏经!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出处?

这是元代宋方壶写的一支小令《山坡羊·道情》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废谁家败, 陋巷箪瓢亦乐哉! 贫,志不改;达,志不改。 译成白话:“我爱青山,愿与它相伴;我爱白云,想让它相陪。做梦也梦不到穿上紫罗袍系了黄金带。只要有一间茅屋,四周围野花盛开,管他谁家兴旺,谁家衰败。过着穷日子,我也挺愉快。贫穷时,骨气不丢;富贵了,志气不改。”表现出安于清贫的情态,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洁志向。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weidingzhitian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