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养生之道”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养生之道”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年轻人养生之道小窍门100条、年轻人养生之道小窍门100条、南怀瑾的一日养生之道、南怀瑾的一日养生之道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什么?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由于养生得法,健康地生活了101岁,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人对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很有兴趣,希望能从孙思邈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对自己的健康长寿有用的东西。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阐述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与《千金翼方(养性)》等文章中。本文尝试从这两篇文章中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的内核挖掘出来,供当代对健康长寿有兴趣的人参考。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将《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简称为《要方》,《千金翼方(养性)》简称为《翼方》。
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具体操作方法详见于《要方》一文,而《翼方》是为补《要方》之不足而作。《要方》一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全文共分为八节:1.养性序第一;2.道林养性第二;3.居处法第三;4.按摩法第四;5.调气法第五;6.服食法第六;7.黄帝杂忌第七;8.房中补益第八。通观《要方》全文,最值得注意的是,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之道称为养性而不称为养生。由此可见,孙思邈认为,养生的核心是养性。《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的所谓序第一就是说养生第一位的事情是养性,第二节“道林养性第二”则是介绍养性的方法。在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前题下,从第三节到第八节则介绍了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等各种辅助的养生方法。将养性放在第一位,再配以运动身体,饮食起居,营养药物等辅助的养生方法,就形成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完整系统。
《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论述了什么叫养性及养性的重要性。什么叫养性孙思邈认为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淡化对名利的追逐,做到“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这就是养性。关于养性的重要性,孙思邈认为能养性就能够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孙思邈的原话是“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皆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就是说,不重视养性,只在服食药物等各种养生方法上下功夫,绝达不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
在第一节“养性序第一”中强调了养性的重要性后,第二节“道林养性”则是介绍养性的具体方法。第二节“道林养性”将作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作为养性的具体方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即十二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即十二多。十二多恰好是十二少的反面,作到了十二少,就等于除掉了十二多,反之除掉了十二多也就等于做到了十二少。孙思邈认为:十二少仍养性之都契也,做不到十二少(也就是除不掉十二多)则必然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
孙思邈认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首先养性,养性就是调养自己的精神心性,使之常处于宁静祥和的境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但是人生的常态恰好是恶十二少,喜十二多。所以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但是,当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身体的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同时也能逐渐体会到身体健康的保持,重于身外的名利与追逐,就能够体会到孙思邈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养生之道的合理性,就有可能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并调养自己的心性,逐渐做到十二少与除去十二多。
孙思邈以嵇康与《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作为自己养生之道的理论依据,他在《要方》中所阐述的养生之道就是对嵇康与《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方》从嵇康的养生理论与《黄帝内经》中各引用了一段话作为自己将养性作为养生的第一位任务的理论根据:第一段话是,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第二段是,《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嵇康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心性修养到,去名利,除喜怒,去声色,绝滋味,少思虑,则不求长寿,自然能长寿。如果不能做到这五点,则无论吃何种滋补品,练何种功夫都不可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也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保持宁静祥和的心境,将外驰的精神收回来内守自身,真气就会畅通全身,身体就不会受到疾病的侵害。总之,两段话的精神是,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养性,忽视养性,只重视药物滋补、身体锻炼等养生方法,不可能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为什么养性(即修养自己的心性,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获得健康长寿的效果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嵇康《养生论》)。就是说人的精神制约着人的肉体,只要人的精神不躁于中(即只要精神保持祥和宁静),人的肉体(形骸)就不会生病、死亡(丧于外)。
嵇康与孙思邈以养性为主的养生理论,是他们本人的经验直觉,但是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身心医学”却以成果证明嵇康与孙思邈的经验直觉是正确的。当代“身心医学”的重要成果之一的“心理神经免疫学”证明,“祥和宁静”的健康心理能够提升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使身体保持健康,有力地支持了嵇康与孙思邈的养生首先要养性的养生理论。
孙思邈并不是单打一只讲养性,而是以养性为基础,再配以其它养生方法来养生。《要方》第三至第八节就介绍了养性以外的辅助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是居处、按摩、调气、服食、杂忌、房中六项。这六项养生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居处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按摩就是经常对四肢进行按摩;调气就是进行呼吸吐纳的修炼;服食就是注意适当的营养滋补及药物治疗;房中讲性生活要有节制;杂忌讲一些生活中的禁忌。可以这样说,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有主有从的较全面的养生之道,完全做到的确很不容易。但是你如果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愿意用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来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你就首先要时常调养心性,使自己的心境常保持宁静。然后再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适当的体育运动、适当的营养滋补及服用必要的药物,这样就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了。
《翼方》是对《要方》的补充,强调养性的大要是: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啬神、爱气指要节约神气的消费,是调养精神的具体要求。养形、导引是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和练气的吐纳。言论是慎语言。饮食是讲注意适当的营养,但又不追求口腹之欲。房室是讲性生活要节制。医药是讲有病要服药治疗,也可以常服用一些保健药品。禁忌讲一切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和事物都要避开。一般人都是追名逐利,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追求感观的刺激,而孙思邈养生之道恰好相反,淡薄名利,不追求口腹之欲,更不寻求感观的刺激,这些称为反俗。孙思邈以灯用小炷这样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他的养生之道,所谓灯用小炷,是说一盏油灯用细的灯芯,灯油就可以烧很长时间,如果用粗的灯芯,灯油很快就会烧完。养生就像灯用小炷,做到十二少就是节约能量的消耗,就是灯用小炷,就能延长生命,得到健康长寿。《翼方》还讨论了服饵(即服用保健药物),食疗等问题,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孙思邈养生之道的核心部分,我们就不作进一步的讨论了。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代表。中国传统养生与当今流行的养生(实即西方的养生)是两种不同的养生之道。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养生是以发泄能量为特征的养生,这种养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的特点就是向外发泄自身的能量。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积蓄或收敛能量为特征的养生,养神、调气、导引、少语、少动等,强调的都是一个啬字。啬即节约能量的消耗,也就是孙思邈所讲的灯用小炷。人是身心的统一体,从身与心两个方面来看,西方的养生,强调的是身体的运动与身体的滋补。是一种以养身为特征的养生,虽然名为养生,实为养身。而中国的传统养生,强调心理精神的调理,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养心之道。所以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称为养性,当然中国的传统养生并不是只讲养心或养性,而是在强调养性或养心的同时也讲养身(必要的肢体运动与身体的滋补)。但认为第一位是养心或养性,第二位才是养身。从表面上来看,西方的养生显现出一种向外积极进取的特点,符合人们积极向上精神,所以很受现代人的青睐。而中国传统养生则显现出一种向内收敛的消极特点,不符合现代人向外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不受现代人的青睐。的确,正在为自己的事业进行奋斗的人们,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很难接受以消极收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养生之道,我们也不向这部分人推荐中国的传统养生之道,但是过了中年,已经从事业的竞争中逐渐退出来的人,就应该将关注外界的心神收回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就能发现中国传统养生的确是一种能维护自己身心健康的科学的养生。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就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重要代表,值得关心养生问题的中老年朋友们研究、学习与实践。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什么?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由于养生得法,健康地生活了101岁,因此追求健康长寿的人对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很有兴趣,希望能从孙思邈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对自己的健康长寿有用的东西。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阐述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与《千金翼方(养性)》等文章中。本文尝试从这两篇文章中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的内核挖掘出来,供当代对健康长寿有兴趣的人参考。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将《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简称为《要方》,《千金翼方(养性)》简称为《翼方》。
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具体操作方法详见于《要方》一文,而《翼方》是为补《要方》之不足而作。《要方》一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理论与方法,全文共分为八节:1.养性序第一;2.道林养性第二;3.居处法第三;4.按摩法第四;5.调气法第五;6.服食法第六;7.黄帝杂忌第七;8.房中补益第八。通观《要方》全文,最值得注意的是,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之道称为养性而不称为养生。由此可见,孙思邈认为,养生的核心是养性。《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的所谓序第一就是说养生第一位的事情是养性,第二节“道林养性第二”则是介绍养性的方法。在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前题下,从第三节到第八节则介绍了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等各种辅助的养生方法。将养性放在第一位,再配以运动身体,饮食起居,营养药物等辅助的养生方法,就形成了孙思邈“养生之道”的完整系统。
《要方》的第一节“养性序第一”论述了什么叫养性及养性的重要性。什么叫养性孙思邈认为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淡化对名利的追逐,做到“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这就是养性。关于养性的重要性,孙思邈认为能养性就能够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孙思邈的原话是“性既自善,内外百病悉皆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孙思邈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就是说,不重视养性,只在服食药物等各种养生方法上下功夫,绝达不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
在第一节“养性序第一”中强调了养性的重要性后,第二节“道林养性”则是介绍养性的具体方法。第二节“道林养性”将作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作为养性的具体方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即十二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即十二多。十二多恰好是十二少的反面,作到了十二少,就等于除掉了十二多,反之除掉了十二多也就等于做到了十二少。孙思邈认为:十二少仍养性之都契也,做不到十二少(也就是除不掉十二多)则必然荣卫失度,血气妄行,丧生之本也。
孙思邈认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首先养性,养性就是调养自己的精神心性,使之常处于宁静祥和的境界。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但是人生的常态恰好是恶十二少,喜十二多。所以要做到十二少与除掉十二多是很难的事情,所以大多数人很难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但是,当一个人到了中年以后,身体的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同时也能逐渐体会到身体健康的保持,重于身外的名利与追逐,就能够体会到孙思邈将养性放在第一位的养生之道的合理性,就有可能接受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并调养自己的心性,逐渐做到十二少与除去十二多。
孙思邈以嵇康与《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作为自己养生之道的理论依据,他在《要方》中所阐述的养生之道就是对嵇康与《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要方》从嵇康的养生理论与《黄帝内经》中各引用了一段话作为自己将养性作为养生的第一位任务的理论根据:第一段话是,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第二段是,《黄帝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嵇康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将心性修养到,去名利,除喜怒,去声色,绝滋味,少思虑,则不求长寿,自然能长寿。如果不能做到这五点,则无论吃何种滋补品,练何种功夫都不可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也强调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能保持宁静祥和的心境,将外驰的精神收回来内守自身,真气就会畅通全身,身体就不会受到疾病的侵害。总之,两段话的精神是,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养性,忽视养性,只重视药物滋补、身体锻炼等养生方法,不可能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为什么养性(即修养自己的心性,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能获得健康长寿的效果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嵇康《养生论》)。就是说人的精神制约着人的肉体,只要人的精神不躁于中(即只要精神保持祥和宁静),人的肉体(形骸)就不会生病、死亡(丧于外)。
嵇康与孙思邈以养性为主的养生理论,是他们本人的经验直觉,但是一千多年后的现代“身心医学”却以成果证明嵇康与孙思邈的经验直觉是正确的。当代“身心医学”的重要成果之一的“心理神经免疫学”证明,“祥和宁静”的健康心理能够提升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使身体保持健康,有力地支持了嵇康与孙思邈的养生首先要养性的养生理论。
孙思邈并不是单打一只讲养性,而是以养性为基础,再配以其它养生方法来养生。《要方》第三至第八节就介绍了养性以外的辅助养生方法,这些方法是居处、按摩、调气、服食、杂忌、房中六项。这六项养生方法,用今天的话来说:居处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按摩就是经常对四肢进行按摩;调气就是进行呼吸吐纳的修炼;服食就是注意适当的营养滋补及药物治疗;房中讲性生活要有节制;杂忌讲一些生活中的禁忌。可以这样说,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有主有从的较全面的养生之道,完全做到的确很不容易。但是你如果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愿意用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来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你就首先要时常调养心性,使自己的心境常保持宁静。然后再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适当的体育运动、适当的营养滋补及服用必要的药物,这样就可以达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了。
《翼方》是对《要方》的补充,强调养性的大要是: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啬神、爱气指要节约神气的消费,是调养精神的具体要求。养形、导引是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和练气的吐纳。言论是慎语言。饮食是讲注意适当的营养,但又不追求口腹之欲。房室是讲性生活要节制。医药是讲有病要服药治疗,也可以常服用一些保健药品。禁忌讲一切有害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和事物都要避开。一般人都是追名逐利,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追求感观的刺激,而孙思邈养生之道恰好相反,淡薄名利,不追求口腹之欲,更不寻求感观的刺激,这些称为反俗。孙思邈以灯用小炷这样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他的养生之道,所谓灯用小炷,是说一盏油灯用细的灯芯,灯油就可以烧很长时间,如果用粗的灯芯,灯油很快就会烧完。养生就像灯用小炷,做到十二少就是节约能量的消耗,就是灯用小炷,就能延长生命,得到健康长寿。《翼方》还讨论了服饵(即服用保健药物),食疗等问题,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孙思邈养生之道的核心部分,我们就不作进一步的讨论了。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代表。中国传统养生与当今流行的养生(实即西方的养生)是两种不同的养生之道。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西方的养生是以发泄能量为特征的养生,这种养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的特点就是向外发泄自身的能量。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积蓄或收敛能量为特征的养生,养神、调气、导引、少语、少动等,强调的都是一个啬字。啬即节约能量的消耗,也就是孙思邈所讲的灯用小炷。人是身心的统一体,从身与心两个方面来看,西方的养生,强调的是身体的运动与身体的滋补。是一种以养身为特征的养生,虽然名为养生,实为养身。而中国的传统养生,强调心理精神的调理,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是一种养心之道。所以孙思邈将自己的养生称为养性,当然中国的传统养生并不是只讲养心或养性,而是在强调养性或养心的同时也讲养身(必要的肢体运动与身体的滋补)。但认为第一位是养心或养性,第二位才是养身。从表面上来看,西方的养生显现出一种向外积极进取的特点,符合人们积极向上精神,所以很受现代人的青睐。而中国传统养生则显现出一种向内收敛的消极特点,不符合现代人向外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不受现代人的青睐。的确,正在为自己的事业进行奋斗的人们,要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很难接受以消极收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养生之道,我们也不向这部分人推荐中国的传统养生之道,但是过了中年,已经从事业的竞争中逐渐退出来的人,就应该将关注外界的心神收回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就能发现中国传统养生的确是一种能维护自己身心健康的科学的养生。孙思邈的养生之道就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重要代表,值得关心养生问题的中老年朋友们研究、学习与实践。

年轻人养生之道小窍门100条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定要吃早饭。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多喝水,温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0.搓搓耳朵,刺激耳朵的穴位,能让脑袋更灵活。
21.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2.饭后不要马上喝水。
33.一日三餐,细嚼慢咽
34.每天晚上以热水泡脚。
35.坚持锻炼。
36.早睡早起。晚上10:30半之前尽量放下手机上床睡觉。
37.定期做身体检查,不要忽视任何小毛病。
38.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39.用醋洗头,可所以头发潇洒顺滑,简单打理而且还有去头皮屑的功效。一同洗头时,还能够在水中放少量盐,也能够避免掉发。
40.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天然脱落。
41.冬季是冻疮的依法时节,蜜柚皮煮水可治冻疮。用蜜柚皮煮水擦拭患处,天天洗1-2次,几回即可收效。还有香蕉皮也能够有用治冻伤,使用方法是用香蕉皮的内中悄悄磨擦冻伤处,直至发热,几回即可收效。除此之外,猪油蜂蜜膏液能医治冻疮。使用方法:取猪油20克,蜂蜜80克,放在一同调匀成膏,敷于患处每日3次,数日克康复。
42.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确如此,这时你能够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今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重复几回就不会牙痛。
43.睡觉时口含桔皮一块,含十五分钟后吐出3-5次可彻底治愈打呼咬牙。不仅如此,橘皮水洗脸可起到润肤的作用。用法是:用开水浸泡几片橘皮,待温度适宜后,用橘皮水洗脸,能润肤。
44.橘子带着“白丝”吃。许多人吃橘子时都会把橘子上的“白丝”剥掉。由于橘子皮里富含丰厚的黄酮类物质,对身体有很大的优点。
45.午、晚餐,吃够30分钟:用“短平快”形容现代人吃饭的节奏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一再压缩吃饭时间,也是在压缩我们的寿命。家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30分钟左右,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46.每天做家务45分钟:以走1000步消耗的热量为基准,拖8分钟地板或洗15分钟盘子能达到同样效果。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的日常活动量应该不少于“6000步”。
47.手机响5秒再接:只要短短的5秒,就可以大大降低得脑癌的风险。手机在拨出号码和刚接通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因此,接听电话最好等上5秒钟,再将手机贴近耳边,会减少很多辐射。
48.想发火忍耐10秒:高压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控制自己”。面对压力时,请在反应过激之前给自己10秒的缓冲,使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以生气应对压力的男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会比不爱生气的人高3倍。
49.绿茶可以预防肝癌。
50.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51.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52.胆固醇高者应少吃鱿鱼。
53.海蜇皮能够缓解高血压。
54.老人晨练宜先进食。
55.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56.服药不宜加糖。
57.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58.不宜用沸水煎药。
59.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60.空腹不宜喝蜂蜜。
61.喝蜂蜜可以解酒。
62.起床后不宜立刻叠被子。
63.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64.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65.刷牙宜用温水。
66.常常梳头有益于健康。
67.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68.经常微笑有益于健康。
69.冬季养生应多食热粥。
70.步行最有益于老年人健康。
71.刷牙出血是身体在报警。
72.更年期女性多吃豆腐可以强健骨骼。 
73.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份自信。 
74.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75.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6.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7.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78.对于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跳舞可延缓衰老。
80.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2.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83.干嚼食物能够健脑。 
84.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饭睡觉有几个人能顺其自然,有几个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正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这就是辩证法。 
85.女性多吃石榴有利于延缓衰老。
86.早餐一定要吃,并且尽量丰富。
87.什么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阴的制约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同样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这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约了。 
88.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9. 每天一两麦片粥,预防糖尿病。
90.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西红柿减少皮肤辐射损伤。
93.凝神定气,物我两忘。
94.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9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96.豆浆中打鸡蛋做法不科学。
97.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胆结石。
98.打包食物必须回锅。
99.空腹时不要吃番茄,最好饭后吃。
100.每顿只吃八分饱。
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生

年轻人养生之道小窍门100条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定要吃早饭。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多喝水,温开水是最好的饮品。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0.搓搓耳朵,刺激耳朵的穴位,能让脑袋更灵活。
21.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32.饭后不要马上喝水。
33.一日三餐,细嚼慢咽
34.每天晚上以热水泡脚。
35.坚持锻炼。
36.早睡早起。晚上10:30半之前尽量放下手机上床睡觉。
37.定期做身体检查,不要忽视任何小毛病。
38.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39.用醋洗头,可所以头发潇洒顺滑,简单打理而且还有去头皮屑的功效。一同洗头时,还能够在水中放少量盐,也能够避免掉发。
40.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天然脱落。
41.冬季是冻疮的依法时节,蜜柚皮煮水可治冻疮。用蜜柚皮煮水擦拭患处,天天洗1-2次,几回即可收效。还有香蕉皮也能够有用治冻伤,使用方法是用香蕉皮的内中悄悄磨擦冻伤处,直至发热,几回即可收效。除此之外,猪油蜂蜜膏液能医治冻疮。使用方法:取猪油20克,蜂蜜80克,放在一同调匀成膏,敷于患处每日3次,数日克康复。
42.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确如此,这时你能够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今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重复几回就不会牙痛。
43.睡觉时口含桔皮一块,含十五分钟后吐出3-5次可彻底治愈打呼咬牙。不仅如此,橘皮水洗脸可起到润肤的作用。用法是:用开水浸泡几片橘皮,待温度适宜后,用橘皮水洗脸,能润肤。
44.橘子带着“白丝”吃。许多人吃橘子时都会把橘子上的“白丝”剥掉。由于橘子皮里富含丰厚的黄酮类物质,对身体有很大的优点。
45.午、晚餐,吃够30分钟:用“短平快”形容现代人吃饭的节奏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一再压缩吃饭时间,也是在压缩我们的寿命。家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30分钟左右,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46.每天做家务45分钟:以走1000步消耗的热量为基准,拖8分钟地板或洗15分钟盘子能达到同样效果。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的日常活动量应该不少于“6000步”。
47.手机响5秒再接:只要短短的5秒,就可以大大降低得脑癌的风险。手机在拨出号码和刚接通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电磁辐射的功率最大。因此,接听电话最好等上5秒钟,再将手机贴近耳边,会减少很多辐射。
48.想发火忍耐10秒:高压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控制自己”。面对压力时,请在反应过激之前给自己10秒的缓冲,使自己慢慢冷静下来。以生气应对压力的男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会比不爱生气的人高3倍。
49.绿茶可以预防肝癌。
50.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51.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52.胆固醇高者应少吃鱿鱼。
53.海蜇皮能够缓解高血压。
54.老人晨练宜先进食。
55.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56.服药不宜加糖。
57.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58.不宜用沸水煎药。
59.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60.空腹不宜喝蜂蜜。
61.喝蜂蜜可以解酒。
62.起床后不宜立刻叠被子。
63.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64.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65.刷牙宜用温水。
66.常常梳头有益于健康。
67.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68.经常微笑有益于健康。
69.冬季养生应多食热粥。
70.步行最有益于老年人健康。
71.刷牙出血是身体在报警。
72.更年期女性多吃豆腐可以强健骨骼。 
73.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份自信。 
74.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75.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6.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7.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78.对于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跳舞可延缓衰老。
80.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1.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2.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83.干嚼食物能够健脑。 
84.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饭睡觉有几个人能顺其自然,有几个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正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这就是辩证法。 
85.女性多吃石榴有利于延缓衰老。
86.早餐一定要吃,并且尽量丰富。
87.什么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阴的制约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同样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这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约了。 
88.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9. 每天一两麦片粥,预防糖尿病。
90.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1.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2.西红柿减少皮肤辐射损伤。
93.凝神定气,物我两忘。
94.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9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96.豆浆中打鸡蛋做法不科学。
97.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胆结石。
98.打包食物必须回锅。
99.空腹时不要吃番茄,最好饭后吃。
100.每顿只吃八分饱。
扩展资料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养生学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中华中医学、康复学、营养学、美学、心理学、国学、物理学、化学、艺术、烹饪、运动学、佛学、道学、儒学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生

南怀瑾的一日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人体的健康长寿除药物的调节外,更重要的是养生之道。其实每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能够活到百岁的。但往往饮食不节,起居失调,寒暑相交,情志所伤等原因造成体弱.多病.早衰甚至夭亡。人们要想延年益寿,就重于防病的基础上下功夫。必须外避严寒酷暑,内扬正气,饮食有节,劳逸有时,心胸开朗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若人人都能做到如下几条则会健康长寿乃至百岁。   一.饮食有节:饮食是脏腑.气血.全身内外的营养源泉。但暴饮.暴食.偏食即可伤五脏,如饮食不节,气血生化之源会导致气血虚弱,五脏失养,故疾病由此而生。   二.劳逸结合:劳动和休息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过劳则伤气损血,过逸则气滞血淤。所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而保证气血充沛,运行无阻,身体自然健康。   三.注意情绪的调节:情绪是调节人的精神面貌,思维活动的主要因素。如情志调节好,则不会发生七情病变。所以一个人要坚定信念,广阔的心胸和无私的情操,要提高文化修养。   四.环境的变换:环境对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多种些花草,养鱼,养鸟等.都是可调节心情的新鲜剂。   五.注意气候的变化:冷热是调节人体各器官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季节之交,以确保阴阳.寒热的平衡,以防外邪侵。

南怀瑾的一日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人体的健康长寿除药物的调节外,更重要的是养生之道。其实每个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能够活到百岁的。但往往饮食不节,起居失调,寒暑相交,情志所伤等原因造成体弱.多病.早衰甚至夭亡。人们要想延年益寿,就重于防病的基础上下功夫。必须外避严寒酷暑,内扬正气,饮食有节,劳逸有时,心胸开朗才能防止疾病的发生。若人人都能做到如下几条则会健康长寿乃至百岁。   一.饮食有节:饮食是脏腑.气血.全身内外的营养源泉。但暴饮.暴食.偏食即可伤五脏,如饮食不节,气血生化之源会导致气血虚弱,五脏失养,故疾病由此而生。   二.劳逸结合:劳动和休息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过劳则伤气损血,过逸则气滞血淤。所以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而保证气血充沛,运行无阻,身体自然健康。   三.注意情绪的调节:情绪是调节人的精神面貌,思维活动的主要因素。如情志调节好,则不会发生七情病变。所以一个人要坚定信念,广阔的心胸和无私的情操,要提高文化修养。   四.环境的变换:环境对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多种些花草,养鱼,养鸟等.都是可调节心情的新鲜剂。   五.注意气候的变化:冷热是调节人体各器官阴阳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季节之交,以确保阴阳.寒热的平衡,以防外邪侵。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angshengzhidao.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