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一谷不登”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一谷不登”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一()不()的拟声词有那些?、“今岁或不登,名食颇寡,其咎安在”的出处、一谷不登, 则饥馁流死是什么意思、一什么不什么的成语、一()不();不()而()、一谷不登, 则饥馁流死是什么意思等

一()不()的拟声词有那些?

一()不(),没有这种格式的拟声词,有这种格式的成语(忽略序数):
1581 一笔不苟
1582 一病不起
1583 一尘不到
1584 一尘不染
1585 一尘不缁
1586 一成不变
1587 一成不易
1589 一跌不振
1590 一丁不识
1591 一定不移
1592 一定不易
1594 一谷不登
1595 一谷不升
1596 一毫不差
1597 一毫不苟
1598 一毫不染
1599 一虎不河
1600 一脚不移
1601 一介不苟
1602 一介不取
1603 一蹶不兴
1604 一蹶不振
1606 一孔不达
1608 一毛不拔
1609 一暝不视
1610 一瞑不视
1612 一钱不名
1613 一钱不值
1614 一窍不通
1615 一去不返
1619 一声不响
1620 一事不知
1621 一丝不苟
1622 一丝不挂
1623 一丝不乱
1624 一丝不紊
1625 一文不名
1626 一文不值
1627 一卧不起
1628 一物不知
1630 一言不发
1633 一字不苟
1634 一字不落
1635 一字不识
1636 一字不易

“今岁或不登,名食颇寡,其咎安在”的出处

如今如果年景不好(不能丰收),人民的食物非常缺乏,那过错在谁的身上? 登:谷物丰收. 咎:过错. 不知道出自哪里。满意请

一谷不登, 则饥馁流死是什么意思

不登: 歉收。 岁凶,年谷不登。 《礼记·曲礼下》 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 《汉书·元帝纪》饥馁;饥饿流:逃难 流放一谷不登, 则饥馁流死:如果一种粮食歉收,那么就会有有人挨饿 逃难 甚至死亡。

一什么不什么的成语

一笔不苟 不苟:不苟且。连一笔都不马虎。
一病不起 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一尘不到 形容清净纯洁。
一尘不染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一尘不缁 犹一尘不染。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一成不变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不再改变。
一成不易 一经形成,不再改变。同“一成不变”。
一跌不振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一丁不识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一定不移 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同“一定不易”。
一定不易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一谷不登 指歉收。同“一谷不升”。
一谷不升 指歉收。
一毫不差 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一毫不苟 指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一毫不染一尘不染
一虎不河 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一脚不移 借喻坚定不移
一介不苟 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同“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一蹶不兴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一蹶不振 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一孔不达一窍不通
一毛不拔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一暝不视 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一瞑不视 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一钱不名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一钱不值 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一窍不通 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一事不知 比喻知识尚有欠缺。同“一物不知”。
一丝不苟 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一丝不挂 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
一丝不紊 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一文不名 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一文不值 指毫无价值。
一卧不起 指一生病就没有好转。
一物不知 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一字不苟 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一字不易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者一字不改地照别人的文章。

一()不();不()而()

一笔不苟一病不起一不扭众一尘不到
一尘不染、一尘不缁、一成不变一成不易一跌不振
一丁不识一定不移一定不易一谷不登一谷不升
一毫不差一毫不苟一毫不染一虎不河一脚不移
一介不苟、一介不取、一蹶不兴一蹶不振一孔不达
一毛不拔一暝不视、一瞑不视、一钱不名一钱不值
一窍不通、一事不知、一丝不苟一丝不挂一丝不紊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一卧不起、一物不知、一言不发
一字不苟一字不易
不得而知】无从知道。《后汉书?桓谭传》:“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不恶而严】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周易?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不欢而散】不愉快地分手。明?冯梦龙《醒世通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众客咸不欢而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
【不教而诛】见“不教而杀”。《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
不胫而走】胫jìng:同“胫”,小腿。形容事物传布迅速,风行一时。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东西,检点一番;别的一样不缺,只有金银首饰和钞票洋钱,却一概~。”
不劳而成】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劳动的成果。《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不了而了】犹不了了之
不期而会】见“不期而遇”。
不期而然】没有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表示意外。宋?郑樵《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盖磁石取铁,以气相合,固有不期然而然者。”清?吴研人《糊涂世界?序》:“名山大川之间,赤县神州之外,无远勿届,~。”
不期而同不约而同
不期而遇】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九回:“前在公主府内,也是我们姐妹三十三个先会面;今日~,又是如此。”
【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多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拥护。形容具有崇高的威望。《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尧舜之世,正百官而诸侯服,去四凶而天下安,~,不怒而威。”
不言而喻】亦作“不言而谕”。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显明。《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了。”
【不言而谕】见“不言而喻”。
不药而愈】不吃药病会好。《野叟曝言》三七回:“老伯不必多虑,世妹之病,人约可以不药而愈。”叶圣陶《马铃瓜》:“刚才着了凉的不爽快,也就~了。”
不一而足】亦作“不壹而足”。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汉书?陈汤传》:“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颜师古注:“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后用以表示所言事物不能尽举。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两边摆地摊,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
不壹而三】再三;多次。
不壹而足】见“不一而足”。
不翼而飞】①形容运行或传播迅速。语本《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②比喻东西突然消失。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足足的一百六十块钱就那样便~了。”
不约而同】谓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完全一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中军元帅栾书,~,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

一谷不登, 则饥馁流死是什么意思

一点粮食都不吃,肯定会死的,表现人对粮食的必需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igubudeng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