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忧国忘家”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忧国忘家”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三个典故的含义、文言文 新唐书孔戣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是谁说的?、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这句话的作者是谁?、上太行 译文、求田问舍是何意·出自于哪?等

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三个典故的含义

不止三个。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世说新语 言语》记载,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

文言文 新唐书孔戣传

试为解答如下:
新唐书孔戣传
【原文】
戣,字君严,擢进士第。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揔留务。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入为侍御史,累擢谏议大夫。条上四事:一、多冗官,二、吏不奉法,三、百姓田不尽垦,四、山泽榷酤为州县弊。宪宗异其言。中人刘希光受赇二十万缗,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为淮南监军。太子舍人李涉知帝意,投匦上言承璀有功不可弃。戣得副章,不肯受,面质让之。涉更因左右以闻,戣劾奏涉结近幸,营罔上听。有诏斥涉峡州司马,宦宠侧目,人为危之,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俄兼太子侍读,改给事中。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坐赃,狱寝不下;博陵崔易简杀从父兄,鞫状具。京兆尹左右之,翻其情。戣慷慨论正,贬少和,杀易简,夺尹三月俸。再迁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有司。”诏还御史台。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中人愈怒,故出为华州刺史。
明州岁贡淡菜蚶蛤之,戣以为自海抵京师,道路役凡四十三万人,奏罢之。历大理卿、国子祭酒。会岭南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既至,免州逋负十八万缗、米八万斛、黄金税岁八百两。先是,刺史俸率三万,又不时给,皆取部中自衣食。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南方鬻口为货,掠人为奴婢,戣峻为之禁。亲吏得婴儿于道,收育之,戣论以死,由是闾里相约不敢犯。
士之斥南不能北归与有罪之后百余族,才可用,用之,禀无告者,女子为嫁遣之。蕃舶泊步有下碇税,始至有阅货宴,所饷犀琲,下及仆隶,戣禁绝,无所求索。旧制,海商死者,官籍其赀,满三月无妻子诣府,则没入。戣以海道岁一往复,苟有验者不为限,悉推与。自贞元中,黄洞诸蛮叛,久不平。容、桂二管利虏掠,幸有功,乃请合兵讨之。戣固言不可,帝不听,大发江、湖兵,会二管入讨。士被瘴毒死者不胜计,安南乘之,杀都护李象古,而桂管裴行立、容管阳旻皆无功,忧死;独戣不邀一旦功,交、广晏然大治。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雅善韩愈,谓曰:“公尚壮,上三留,何去之果?”戣曰:“吾岂要君者?吾年,一宜去;吾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二宜去。”愈曰:“公无留资,何恃而归?”曰:“吾负二宜去,尚奚顾子言?”愈嗟叹,即上疏言:“臣与戣同在南省,数与戣相见,其为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衰,忧国忘家,用意至到。如戣辈,在朝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不留自助也。《礼》:大夫七十致仕,若不得谢,则赐之几杖安车,不必七十尽许致仕。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义,而有贪贤之美。”不报。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汉征士礼。卒,年七十三。赠兵部尚书,谥曰贞。
【译文】
孔戣,字君严,高中进士。郑滑人卢群征召他为判官,卢群死后,摄揔继续担任职务。监军杨志谦一向放纵任意,众人都很恐惧。孔戣邀请杨志谦到府上,与他对床睡卧起身,表示不疑之意,杨志谦非常忌惮不敢有所动。(后来孔戣)入京做侍御史,不断升迁做了谏议大夫。分条上疏四件事:一、多冗余的官员,二、官吏不守法,三、百姓田地不能完全开垦耕种,四、山泽的买卖为州县吏人控制成弊。宪宗对他的上疏感到很奇怪。内臣刘希光受贿二十万缗,被判死罪,吐突人承璀因为与他交好,被贬为淮南监军。太子舍人李涉了解皇帝的心意,就向皇帝上疏说承璀有功不可弃。孔戣看到了他奏章的副稿,不肯接受,当面质问责备他。李涉于是通过皇帝身边的近臣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于是孔戣上书弹劾李涉结交皇帝的近臣,迷惑欺骗皇上。于是皇帝有诏令斥责李涉辖制州司马,于是宦宠侧目自危,人人自危,孔戣从此以后释放自己的心志,很是得意。不就兼任太子侍读,改任给事中。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因为收受赃款,但是案件废止不下达;博陵人崔易简杀了叔父假的兄长,被告发到县里。京兆尹控制案情审理,翻了案。孔戣情绪激昂地论正,贬谪了李少和,杀了崔易简,侵夺了尹京兆三个月的俸禄。两次升迁担任了尚书左丞。信州刺史李位喜欢黄老之道,屡次设祠祷祝,部将韦岳告发李位集结方士图谋不轨,监军高重谦上书说他会很快发动事变,于是抓捕李位弹劾他并囚禁起来。孔戣上奏说:“刺史有罪,不能囚禁在署内,请把这案件交给有关官署(审查)。”于是诏令发还御史台(审理)。孔戣与三司一同审理,结果证实李位没有谋反的情形。韦岳因为诬陷罪被判死刑,贬李位为建州司马。内臣更加生气,所以出京做华州刺史。
明州每年上贡淡菜蚶蛤之类的东西,孔戣以为从海上到达京城,在路上役使的人一共要四十三万人,上奏停止这件事。历任大理寺卿、国子监祭酒。适逢岭南节度使崔咏死了,皇帝对裴度说:“曾经说要停止蚶菜上贡京城的人,是谁呢?他现在在哪里?这是可以前往任职的人,替朕找来这个人。”裴度回答说是孔戣,就授予他岭南节度使之职。至任以后,免去了所州内所拖欠的十八万缗钱、八万斛米、内年的黄金税八百两。在这之前,所的刺史俸禄大都是三万,又常常不能按时兑现,都从部内的俸禄来提供衣食。孔戣给他们俸禄加倍,约定对待百姓不能贪婪暴虐,并逐渐用法制来约束控制他们。南方(流行)买卖人口,抢掠人为奴婢,孔戣峻禁止此类习俗。亲近的官吏在路上见到婴儿,收留养育他们,孔戣就判他们死罪,因此乡里相互约定不敢触犯。
士人贬斥的南去之后不能北归和有罪的后人一百多族,才能可以用的,孔戣就任用他们,粮食无处求告的,女子就替他们嫁掉。蕃船停靠此境的要收取下碇税,刚到时有验货的宴会,所安排的饮食丰盛到有犀牛琲,向下延及到官府的衙役,孔戣都禁止了,没有什么所求的。按照旧制,死了的行海商人,官府就没他们的赀,满三个月没有妻子儿女到官府认领,就没收入府。孔戣以、认为海路行商内年一次往来,如果有验货的不设时限,全都推延时间给他们。
自从贞元年间以来中,黄洞诸蛮族反叛,长久不能平定。容、桂二州的官员以虏掠为利,幸而有功,就请求合兵讨伐他们。孔戣坚决上谏说不可,皇帝不听,大规模地征派江、湖部队,会同二官员入境讨伐。士兵遭受瘴毒而死的数不胜数,安南乘机杀了都护李象古,而桂管裴行立、容管阳旻都无功,忧惧而死;唯独孔戣不邀一旦之功,交州、广州平安无事,境内安然。穆宗即位,以吏部侍郎征召孔戣,改任右散骑常侍,回任左丞,因年老自求去职。一向与韩愈交好,韩愈对他说:“您还年轻,皇上再三挽留您,您为何离职之心如此果决呢?”孔戣说:“我难道是要挟皇帝吗?我的年龄,是第一点应当去职的;我做左丞,不能提拔贬退郎官,是第一点应当去职的。”韩愈说:“您没有留职的资历,靠什么离职回家呢?”孔戣说:“我有这两条应该离职的理由,还会考虑您的话吗?”韩愈感叹不已,就上疏说:“我与孔戣同在南省,多次与孔戣相见,他为人守节清苦,议论正直公平。年龄七十岁,筋力耳目没有衰退,忧心国事忘了家事,用心极其周到。像孔戣这样的人,在朝廷内不超过三五个人,陛下不应当顺从他的求辞,不留下他来帮助自己。《礼记》上说:大夫七十岁退职,如果不能去职,就赐给他几杖和安车,不一定七十岁就都答应他们退职。如今孔戣根据礼仪请求退职,陛下若不答应,也不会伤害礼仪,反倒有爱贤才的美名。”(韩愈的上书)没有得到回复。孔戣以礼部尚书之职退休,每年按照汉朝征士的礼仪赐予他羊、酒。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加赠兵部尚书,谥号为贞。
注:
原文参考《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 列传第八十八的孔巢父传后附孔戣传。

“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是谁说的?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这句话的作者是谁?

三国魏曹植《曹子建集》

上太行 译文

  上太行①
  西风落日草斑斑②,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③,马蹄又上太行山。[3]
  ①太行:太行山,位于山西与河北境内。作者自1430年(宣德五年)起担任河南山西巡抚十八年,这首诗即于此间所作。
  ②斑斑:草色间杂。
  ③霜华:形容如霜花一样花白。
  大意
  西风吹过,太阳落下,地上草色间杂,秋天的空中云淡淡的,鸟独自归来。千里客的两鬓如霜花一样花白,又一次骑着马上了太行山。
  这是一首行旅诗,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太行山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最先曝露读者眼帘的是“西风”两字,既点明上太行的季节,又突出身凌高山得到的第一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诗人登临眺望,只见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呢,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它不仅仅以其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也不仅仅以其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而更在于以其独还故巢寄寓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气氛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诗人自谓。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岁时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云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在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云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卒使人想起元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从语言到意境,与这首曲子的后三句是何等的相似。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毕竟不同于消极遁世的文人马致远,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他策马奔行、风尘仆仆地巡视太行,虽年事渐高,仍不倦地为国事到场奔忙。“又上”两字颇写出诗人的壮心,老骥伏枥自强不息,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也随着结句而完整地跃然于纸上。
  全诗意境如太行秋空辽远开阔,笔调如上山马蹄矫健有力。《四库全书总目》评于谦诗歌“风格遒上,兴象深远”,此诗很能体现出这一特点。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

求田问舍是何意·出自于哪?

求田问舍”的意思是买田置屋。人们用它来形容只求个人小利,没有远大的抱负的人。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东汉时期,有一个叫许汜的人,他是一个有名气的士人。一次,许汜与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做客,当大家谈起天下名士时,许汜说,陈登(字元龙)为人傲慢无礼。他去拜访陈登时,陈登几乎都不和他说话,并且自己还躺在大床上,却叫许汜睡在下床上。刘备不同意他的说法,他批评许汜说:“您在全国享有名士的声望,如今天下大乱,连君主都没有栖身之处,人们都希望您忧国忧民,树立救国济世的远大志向,而您却只顾购置田地房产,谈起话来庸俗不堪,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这正是陈登最讨厌的一点,因而根本不值得和您谈话?如果换成是我,还要躺在百尺高楼上,让您睡在地下,岂止是上下床之分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ouguowangjia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