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直言极谏”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直言极谏”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帮忙!古文翻译!1个句子!谢谢! (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苏轼被贬、《新唐书 戴胄传》翻译、请帮我找一下这些成语释义,谢谢、极组什么词、与谏言有关的成语、资冶通鉴第22卷文言文翻译、成语有什么极了等

帮忙!古文翻译!1个句子!谢谢! (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

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翻译:白马县的县令李云因直言劝谏(桓帝)而获罪,杨秉(为李云)争辩没有成功。词语知识点:令:名词,县令;以:因为,由于;受罪:受到罪责;得:获得结果,达到目的。为了便于阅读理解,可先划分节奏: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

苏轼被贬

提起苏轼,人们自然会记起他的很多为世人所传颂称赏的文学名篇,总会联想到他的那种笑对人生苦难的胸襟和他那种不屈不挠、自勉自强的坚韧,那份在逆流中前行的从容。林语堂曾不无深情地赞美“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的达士高人。综观苏轼一生,无论是他在顺境中的淡泊,还是在逆境中的从容,都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当我们今天再次站在这个文化巨人面前时,我们选择一个什么视角去观察他呢?对人生目的的关注和思考,将是我们重新认识苏轼的一个视角。
一、人生目的探寻与阙失
综观苏轼的一生,其“致君尧舜” 、“奋厉有当世志” 的淑世精神始终占据其一生的主导地位。对人生意义的关切和追寻是他生命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成其思想主体和艺术风貌的一个基本内核。
(一)经世济时的远大理想
苏轼生长于四川眉山一书香门第,“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家乡既有灵动不息的岷江水流,又有峥嵘峻秀的峨眉山峰,“介岷、峨之间,为江山秀气所聚”(《眉山县志》)。不仅如此。四川、特别是成都及其附近,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古代的四川素有“天下诗人皆入蜀”之称。陆游曾有诗赞眉山云:“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陆游《眉山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这样秀美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对苏轼的影响自然是极大的。这不仅孕育了苏轼的聪慧和灵秀,而且也酿成了苏轼既洒脱、旷放,又稳重、执着的个性。苏轼自幼深受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的影响,幼年时期便显出早熟和远大的志向。他八岁入小学,从道士张简易为师。有人从京师给张道士带来一本石介写的《庆历圣德诗》,苏轼从旁观看,出言不凡,对书中所歌颂的范仲淹、欧阳修等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十分钦羡;十岁在他母亲为他讲读《后汉书·范滂传》时,苏轼听罢问道:“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他母亲程氏夫人回答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良好的早年教育使苏轼从小便“奋厉有当世志”。成年后的苏轼更是以天下为己任,他广泛涉猎典籍,儒家的入世之道和治国之术均汲取于心,怀着满腔热情走上了人生旅途。
初仕后的宦途之顺,更加增强了苏轼有志于世的理想,增添了他一展宏图的信心。宋嘉佑二年(1057),苏轼与弟随父进京赶考,双双及第;四年之后他应制举,又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取入最高等级,由此而声誉鹊起。就其成名之早、之顺利、之知名度大,当时举世几无匹敌。因此他曾深得欧阳修、司马光的赏识、推举,备受当朝皇帝的宠爱、重用。这些都更加坚定了他经世济时的决心。于是苏轼便以“忘躯犯颜”“直言极谏”自许,也以“建功立业”“致君尧舜”自勉。嘉佑年间,苏轼赴京赶考,高唱道:“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屈原塔》);密州出猎,他在《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里表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为国立功的志愿;黄州贬谪期满,放归阳羡,仍惦记着“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满庭芳》(归去来兮);直到晚年,苏轼仍存建功立业之雄心,正如他在《千秋岁》(岛外天边)里所唱:“君命重,臣节在”。这些完全是一副舍身报国、豪迈进取、风节凛然的儒者面目。初入仕的苏轼所提出的“执法要严”、“君主要宽厚爱人”、“省事而后精”以及“训兵旅”、“练军实”、“任人唯贤”等主张,充分体现了他的经世治国的精神和澄清天下的宏伟抱负。
(二)不能知遇君王的忧伤
苏轼的思想虽是儒、释、道三家杂糅,但又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儒家“三不朽”的人生价值观及儒家传统上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始终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条基线,虽有起伏偏斜,却始终贯穿其中。然而,北宋社会终究未给苏轼提供一个施展雄才大略的机会。元丰二年(1079)的“乌台诗案”把苏轼从湖州任上逮捕,打入大狱,期间垢辱备至,可谓命如悬丝,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重大转折点。诗案发生后,幸得多方拯救,苏轼死里逃生,结案出狱,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朝廷仍责成地方官把他当“罪人”看管,不得随便走动,“不得签书公事”。且常常担心“有饥寒之忧”,苏轼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我谪黄冈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迅,疾病饥寒疑死矣”(《送沈逵赴广南》)。苏轼被贬黄州由被宠爱、受重用的当朝重臣,变为躬耕东坡的陋邦迁客,他的宏大理想破灭了,他的精神支柱被彻底摧垮了,他的情绪从而变得低落且沮丧,他的灵魂变得支离破碎苦不堪言。其实早在熙宁四年(1071)出任杭州通判时,苏轼的思想就已开始变得复杂和矛盾。仕途前景的曲折不平,他所憧憬的致君尧舜的理想也已有些遥远。
早在熙宁八年(1075),苏轼由杭州通判移知密州不久,做《超然台记》便开始思考人生的悲喜祸福:“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苏轼意识到了这一点,便能够“游于物之外”、“不为物役”、“无所往而不乐”。尽管密州“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他却“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但是,在经历了“乌台”炼狱贬居黄州后,苏轼的人生思考更加深沉了。元丰三年(1080)十二月,他在《答李端书》中写道:“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他对初仕时的“诵说古今,考论是非”的直言极谏行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苏轼苦苦挣扎在这庸俗、荒谬的黑暗空间中,感到彷徨无计,满怀沉重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在苏轼的追求中,我们可以察觉其追寻的悲苦和人生的幻灭感,人生目的在追寻中逐渐消弭。
苏轼既经顺境、复历逆境,得意时是誉满京师的新科进士,独当一面封疆大吏,赤绂银章的帝王之师;失意时是柏台肃深的狱中重犯,躬耕东坡的陋邦迁客,啖芋饮水的南荒流人。荣辱、祸福、穷达、得失之间反差的巨大和鲜明,使他咀嚼尽种种人生况味。希望和失望、亢奋和凄冷、轩冕荣华和踽踽独处,长时间的交替更迭,如环无端,不知所终,也促使他去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去探索在纷扰争斗的社会关系中个体生命存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新唐书 戴胄传》翻译

原文: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干局明强,善簿最。隋末,为门下录事,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厚礼之。为越王侗给事郎。王世充谋篡,胄说曰:“君臣大分均父子,休戚同之。公当社稷之任,与存与亡,正在今日。愿尊辅王室,拟伊、周以幸天下。”世充诡曰:“善。”俄肋九锡,胄又切谏,不纳。出为郑州长史,使与王行本守武牢。秦王攻拔之,引为府士曹参军,封武昌县男。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系,胄清直,其人哉。”即日命胄。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合。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论监门校尉不觉,罪当死,无忌赎。胄曰:“校尉与无忌罪均,臣子于尊极不称误。法著:御汤剂、饮食、舟船,虽误皆死。陛下录无忌功,原之可也。若罚无忌,杀校尉,不可谓刑。”帝曰:“法为天下公,朕安得阿亲戚!”诏复议,德彝固执,帝将可。胄曰:“不然。校尉缘无忌以致罪,法当轻;若皆误,不得独死。”繇是与校尉皆免。 时选者盛集,有诡资廕冒牒取调者,诏许自首;不首,罪当死。俄有诈得者,狱具,胄以法当流。帝曰:“朕诏不首者死,而今当流,是示天下不以信,卿卖狱邪?”胄曰:“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既臣,敢亏法乎?”帝曰:“卿自守法,而使我失信,奈何?”胄曰:“法者,布大信于人;言乃一时喜怒所发。陛下以一朝忿,将杀之,既知不可而寘于法,此忍小忿、存大信也。若阿忿违信,臣为陛下惜之。”帝大感寤,从其言。胄犯颜据正,数查,参处法意,至析秋毫,随类指擿,言若泉涌,帝益重之。迁尚书左丞。矜其贫,特诏赐钱十万。翻译:戴胄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生性坚定正直,办事聪明精干,最擅长文簿。隋朝末年,任门下录事,纳言苏威、黄门侍郎裴矩厚爱礼遇他。任越王杨侗给事郎。王世充谋划篡,戴胄游说他说:“君臣从大义上讲是父子,休戚与共。您担当国家重任,国家的存与亡,就在今天。希望您尊重辅佐王室,仿效伊尹、周公使天下逢凶化吉。”王世充欺骗他说:“好。”不久胁迫越王为他加九锡,戴胄又直言极谏,王世充没有。出任郑州长史,派他与王行本守卫武牢。秦王攻克武牢,引荐他任秦王府士曹参军,封为武昌县男。大理少卿空缺,太宗说:“大理少卿,是关系到人命的官职,戴胄清廉正直,正是这个人选。”当天就任命戴胄。长孙无忌受到召见,没有解下佩刀就进入东上合。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认为监门校尉没有发觉,应当处死刑;长孙无忌赎罪。戴胄说:“校尉与长孙无忌的罪相同,臣子对於皇帝不能说有失误。法令上注明:供奉皇帝的汤剂、饮食、舟船,即使於失误都是死罪。陛下念长孙无忌的功劳,原谅他可以。如果只惩罚长孙无忌,而杀死校尉,不能称之为刑法。”皇帝说:“法令是天下人的法令,朕怎麽能偏袒亲戚!”下诏重新议罪,封德彝坚持己见,皇帝准备依从。戴胄说:“不对,校尉因长孙无忌而获罪,依法应当从轻处理;如果都是失误,不应该处死他一个人。”因此长孙无忌与校尉都被免除死罪。当时应考的人云集京城,有人假称有资荫冒用谱牒以求受到选拔,下诏允许他们自首;不自首的,论处死罪。不久查出欺诈得逞的人,判案定罪,戴胄认为依法应当流放。皇帝说:“朕下诏不自首的人处以死刑,你如今却说应当流放,造就等於告诉天下人朕不讲信用,难道卿接受贿赂要减兑罪犯的刑罚吗?”戴胄说:“陛下当时就杀死他,臣管不上。既然交给臣处理,臣怎麽敢违反法令呢?”皇帝说:“你只管自己守法,而让我失信於人,怎麼办?”戴胄说:“法令,是向人宣扬大信;言语却是因一时的喜怒而随口说出的。陛下因一时的忿怒要杀他,既然知道不可行才交给法律部门,这是容忍小忿,保存大信。如果为了发泄一时的忿恨而违背信用,臣为陛下惋惜。”皇帝大为感动醒悟,听从了他的话。戴胄屡次冒犯圣上据理力争,参预处理案件以法令条文为依据,分析细致,逐条指出所犯的罪行,言如泉涌,皇帝更加重用他。升任尚书左丞。皇上怜悯他家裹贫穷,特地下诏赐钱十万。

请帮我找一下这些成语释义,谢谢

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潸(shan)然泪下:流泪的样子。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事倍功半:形容划分的劳力小,收到的成效大。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的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应运而生:泛指顺应时机。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

极组什么词

极为 极其 极度 极力 极限 极端 极致 极点 极地 极刑 极品 极至 极光 极乐 极化 极右 极乐世界 极目 极是 极盛 极处 极 极目远眺 极性 极目远望 极恶穷凶 极而言之 极顶 极圈 极天际地 极深研几 极深研几 极意 极坐标 极尊 极醉 极罪 极卒 极走 极着 极壮 极烛 极诛 极昼 极重难返 极重不反 极重 极众 极忠 极智穷思 极智 极致高深 极挚 极治 极值 极知 极正 极珍 极照 极战 极则必反 极则 极运 极愿尽欢 极远 极源 极欲 极娱 极于台 极游 极幽 极饮 极音 极诣 极役 极异 极已 极夜 极野 极养 极阳 极艳 极宴 极眼 极言 极选 极玄 极绪 极休 极性键 极性分子 极行 极星 极心 极写 极笑 极孝 极小 极相思 极限运动 极限艺术 极限量规 极武穷兵 极武 极问 极位 极微 极望 极往知来 极网 极推 极图 极头麻化 极头 极听 极眺 极天罔地 极天蟠地 极天 极谈 极态 极颂 极思 极数 极戍 极枢 极寿无疆 极寿 极视 极势 极时 极沈 极神 极赏 极膳 极杀 极塞 极荣 极日 极区 极情纵欲 极情尽致 极情 极亲 极且月 极切 极巧 极期 极谱分析 极谱 极浦 极盘 极能 极目四望 极目迥望 极亩 极明 极名 极庙 极妙 极美 极貌 极骂 极论 极虑 极路 极量 极丽 极乐园林 极乐土 极乐天 极乐鸟 极乐国 极劳 极览 极苦 极口项斯 极口 极精 极尽 极界

与谏言有关的成语

【主文谲谏】:zhǔ wén jué jiàn,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婉言规劝。
饰非拒谏】:shì fēi jù jiàn,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作谓语、定语;指人不听劝告。
【直言正谏】:zhí yán zhèng jiàn,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犯颜敢谏】:fàn yán gǎn jiàn,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谏鼓谤木】:jiàn gǔ bàng mù,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让百姓击鼓进谏;谤木:相传舜在交通要道立木牌,让百姓在上面写谏言。指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诽谤之木】:fěi bàng zhī mù,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作宾语;指让人写谏言的木牌。
杜绝言路】:dù jué yán lù,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直言正论】:zhí yán zhèng lùn,正直公道的言论。作主语、宾语;指公道话。
【直言切谏】:zhí yán qiē jiàn,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直言极谏】:zhí yán jí jiàn,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犯颜极谏】:fàn yán jí jiàn,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正谏不讳】:zhèng jiàn bù huì,谏:劝谏;讳:避讳。正言相劝,毫不隐讳。作定语、状语;指直说。
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zhì zú yǐ jù jiàn,yá zú yǐ shì fēi,智谋足以使人拒绝规劝,言辞足以使人拒绝过错。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犯言直谏】:fàn yán zhǐ jiǎn,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作谓语、定语;指直言规劝。
犯颜进谏】:fàn yán jìn jiàn,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资冶通鉴第22卷文言文翻译

有点长,超字数了,后面还有一些,原文就不贴了
没帮上的话请追问~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1]春,正月,乙丑,悼考庙灾。
  [1]春季,正月,乙丑(初一),史皇孙刘进的祭庙发生火灾。
  [2]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既失倚,离,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懑不食,道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者,皆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
  [2]石显调任长信中太仆,官秩为中二千石。石显已失去了靠山,又被调离中枢要职,于是丞相、御史上奏成帝,列数石显过去的罪恶。石显及其党羽牢梁、陈顺均被免官,石显与妻子儿女也被逐归原郡。石显忧郁愤懑,不进饮食,死在途中。那些因结交石显而得到官位的人,全部被罢黜。少府五鹿充宗被贬为玄菟郡太守,御史中丞伊嘉被谪调雁门都尉。
  司隶校尉涿郡王尊劾奏:“丞相衡,御史大夫谭,知显等颛擅势,大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后,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于是衡惭惧,免冠谢罪,上丞相、侯印绶。天子以新即位,重伤大臣,乃左迁尊为高陵令。然群下多是尊者。衡嘿嘿不自安,每有水旱,连乞骸骨让位;上辄以诏书慰抚,不许。
  司隶校尉、涿郡人王尊上书弹劾:“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明知石显等擅势,作威作福,是海内祸害,却不及时奏报皇上,予以惩罚,反而百般谄媚,曲意奉承,攀附臣下,欺瞒主上,心怀邪恶,迷惑君王,丧失大臣辅政的原则,都为大逆不道!这些罪恶发生在大赦之前,尚可不究。然而,在大赦之后,匡衡、张谭指控石显时,不自责不忠之罪,反而故意宣扬突出先帝任用倾覆小人的失误。妄言什么‘文武百官畏惧石显,超过了皇上’。这种卑君尊臣的言论,是不该说的,有失大臣体统!”于是匡衡惭愧恐惧,脱掉官帽谢罪,缴还丞相、侯爵的印信、绶带。成帝因新即位,不愿伤害大臣,就下令贬王尊为高陵县令。可是百官中很多人都认为王尊之言有道理。匡衡沉默而心不自安,每逢遇到水旱天灾,都接连请求退休让位。而皇上则下诏安抚慰留,不批准他辞职。
  [3]立故河间王元弟上群库令良为河间王。
  [3]汉成帝封已故河间王刘元的弟弟、上郡库令刘良为河间王。
  [4]有星勃于营室。
  [4]有异星出现于营、室二星旁。
  [5]赦天下。
  [5]大赦天下。
  [6]壬子,封舅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赐舅谭、商、立、根、逢时爵关内侯。夏,四月,黄雾四塞,诏博问公卿大夫,无有所讳。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皆以为“阴盛侵阳之气也。高祖之约,非功臣不侯;今太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外戚未曾有也,故天为见异。”于是大将军凤惧,上书乞骸骨,辞职;上优诏不许。
  [6]壬子(疑误),成帝封舅父诸吏、光禄大夫、关内侯王崇为安成侯;赐舅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夏季,四月,黄雾四起,遮天盖日。成帝下诏广泛地征求公卿大夫的意见,希望大臣们各谈因由,不得隐讳。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都认为:“是阴气太盛,侵抑阳气的缘故。高祖曾立约:臣非功臣不得封侯。如今太后诸弟全都无功而封侯,如此施恩外戚,是从未有先例的。因而上天为示警而显现异象。”大将军王凤闻奏恐惧,上书请求退休,辞去官职。成帝不准,下诏慰留。
  [7]御史中丞东海薛宣上疏曰:“陛下至德仁厚,而嘉气尚凝,阴阳不和,殆吏多苛政。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郡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及众庶。是故乡党阙于嘉宾之欢,九族忘其亲亲之恩,饮食周急之厚弥衰,送往劳来之礼不行。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隔,和气不通,未必不由此也!《》崐云:‘民之失德,干糇以愆。’鄙语曰:‘苛政不亲,烦苦伤思。’方刺史奏
  事时,宜明申敕,使昭然知本朝之要务。”上嘉纳之。
  [7]御史中丞、东海人薛宣上书说:“陛下至德仁厚,然而祥和之气仍然未通,阴阳不和,大概是因为官吏多实行苛政的缘故。被委派巡查地方的刺史,有人不遵循六条规则,随心所欲地行事,过多干预郡县行政。甚至开私门,听信谗言,来搜求吏民的过失。严辞呵责,对细微的过错也不放过;苛求吏民,而不考虑他们是否力所能及。郡县在压力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互相采取严厉苛刻的手段,流毒祸及百姓。因此,乡党邻里缺少和睦交往的欢悦,家族亲也忘了血缘之间的亲情。互相帮助、周济急难的淳厚风俗衰落了,送往迎来的礼节也不再实行。人情不通,那么阴阳自然阻隔,和气不通,未必不是由此而引起!《经》说:‘百姓失德,因小犯过。’俚语说:‘苛政之下无亲情,烦苦之中伤恩义。’陛下在刺史奏事时,应明确敕告他们,使他们明了本朝施政的切要所在。”成帝欣然。
  [8]八月,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
  [8]八月,清晨时,东方一上一下出现两个月亮。
  [9]冬,十二月,作长安南、北郊,罢甘泉、汾阴祠,及紫坛伪饰、女乐、鸾路、驹、龙马、石坛之。
  [9]冬季,十二月,汉成帝在长安南郊、北郊兴建祭天、祭地之所。下令撤除甘泉和汾阴两地的祭祀之所,以及甘泉泰紫坛的装饰、女子歌乐、鸾路、驹、龙马、石坛等。
二年(庚寅、前31)
  二年(庚寅,公元前31年)
  [1]春,正月,罢雍五及陈宝祠,皆从匡衡之请也。辛巳,上始郊祀长安南郊。郝奉效县及中都官耐罪徒;减天下赋钱,算四十。
  [1]春季、正月,撤除位于雍城的五帝祭坛及陈宝祠。这都是听从了匡衡建议的举动。辛巳(疑误),成帝初次到长安南郊祭天。赦免侍奉郊祀之县及在京师诸官府的保留鬓发的轻罪刑徒。减天下赋钱,原一百二十钱为一算,现每一算减少四十钱。
  [2]闰月,以渭城延陵亭部为初陵。
  [2]闰正月,成帝下令在渭城延陵亭兴建自己的陵墓。
  [3]三月,辛丑,上始祠后土于北郊。
  [3]三月,辛丑(十四日),成帝初次在长安北郊祭祀后土。
  [4]丙午,立皇后许氏。后,车骑将军嘉之女也。元帝伤母恭哀后居位日浅而遭霍氏之辜,故选嘉女以配太子。
  [4]丙午(十九日),成帝立许氏为皇后。许后是车骑将军许嘉的女儿。汉元帝哀悼母亲恭哀后在位时间很短而惨遭霍氏毒手,因此特选许嘉之女婚配太子。
  [5]上自为太子时,以好色闻;及即位,皇太后诏采良家女以备后宫。大将军武库令杜钦说王凤曰:“礼,一娶九女,所以广嗣重祖也;娣侄虽缺不复补,所以养寿塞争也。故后妃有贞淑之行,则胤嗣有贤圣之君;制度有威仪之节,则人君有寿考之福。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于高年。男子五十,好色未衰;妇人四十,容貌改前;以改前之容侍于未衰之年,而不以礼为制,则其原不可救而后徕异态;后徕异态,则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间适之心;是以晋献被纳谗之谤,申生蒙无罪之辜。今圣主富于春秋,未有适嗣,方乡术入学,未亲后妃之议。将军辅政,宜因始初之隆,建九女之制,详择有行义之家,求淑女之质,毋必有声色技能,为万世大法。夫少戒之在色,《小卞》之作,可为寒心。唯将军常以为忧!”凤白之太后,太后以为故事无有;凤不能自立法度,循故事而已。凤素重钦,故置之莫府,国家政谋常与钦虑之,数称达名士,裨正阙失;当世善政多出于钦者。
  [5]成帝从当太子时,就以好色出名。等到即位后,皇太后诏令挑选良家女子充实后宫。大将军、武库令杜钦劝王凤说:“按古礼,天子大婚,一次就娶九个女子,是为了让她们多生儿子,以对得起祖宗。其中有人死亡,虽空缺其位,也不再补充,为的是使君王保养长寿,也避免后宫争宠。因此皇后嫔妃有贞洁贤淑的德行,而子孙后裔就有圣贤之君。制度有严格的节制,君王就会有高寿之福。废弃而不采用这些古礼,君王就会沉湎于女色;沉湎于女色,就崐不会享有高寿。男子到了五十岁,好色之心仍未衰退;可是妇人到了四十岁,容貌便不同从前。以变丑了的容貌,去侍奉处在好色之心未衰年龄的君王,而不以古礼去约束克制,就不能挽救君王本来的好色,而后还要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发生不正常变化的结果是,正宫皇后自我猜疑,恐怕后位不稳,而庶妻宠妃产生夺嫡的野心。这正是晋献公被人指责谗言,使申生无罪而蒙受冤死的原因。现在圣主还很年轻,没有嫡子,刚刚开始研习学问,还没有因亲近后妃而受到批评。将军身为辅政大臣,应该趁着本朝初期的隆盛,建立九妻制度。仔细选择德行高尚的仁义之家,物色品貌端庄的淑女,不一定要有声色技能。把这个制度定为万世不改之法。年轻人要戒色。《诗经·小卞》这首诗,就是讽刺周幽王废申后立褒姒,哀伤太子被放逐,使人听了十分寒心。请将军常以此为忧!”王凤将杜钦之言转告皇太后,太后认为九妻之制,汉朝没有前例。王凤不能自立法度,只是因循惯例而已。王凤一向器重杜钦,因此把他安置在幕府作官,国家的政治大计,常与他一起研究考虑。杜钦多次称赞推荐有名望的士人,使他们补救改正政治上的欠缺和失误。当世的善政,多出于杜钦的建议和筹划。
  [6]夏,大旱。
  [6]夏季,大旱。
  [7]匈奴呼韩邪单于嬖左伊秩訾兄女二人;长女颛渠阏氏,生二子,长曰且莫车,次曰囊知牙斯;少女为大阏氏,生四子,长曰雕陶莫皋,次曰且麋胥,皆长于且莫车,少子咸、乐二人,皆小于囊知牙斯。又他阏氏子十馀人。颛渠阏氏贵,且莫车爱,呼韩邪病且死,欲立且莫车。颛渠阏氏曰:“匈奴乱十馀年,不绝如发,赖蒙汉力,故得复安。今平定未久,人民创艾战斗。且莫车年少,百姓未附,恐复危国。我与大阏氏一家共子,不如立雕陶莫皋。”大阏氏曰:“且莫车虽少,大臣共持国事。今舍贵立贱,后世必乱。”单于卒从颛渠阏氏计,立雕陶莫皋,约令传国与弟。呼韩邪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单于。复株累若单于以且麋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7]匈奴呼韩邪单于宠爱左伊秩訾的两位侄女。长女为颛渠阏氏,生二子:长子且莫车、幼子囊知牙斯。幼女为大阏氏,生四子:长子雕陶莫皋,次子且麋胥,二人都比且莫车年长。三子咸,四子乐,都比囊知牙斯年幼。此外还有其他阏氏所生的儿子十余人。颛渠阏氏的地位最高,长子且莫车也深受单于喜爱。呼韩邪病危将死,打算立且莫车为继承人。颛渠阏氏说:“匈奴内乱十余年,国家命脉象发丝一样勉强维持,依赖汉朝的力量,才重新转危为安。如今平定未久,人民畏惧战争。且莫车年少,不能令百姓心服归附,立他恐怕又会给国家带来危险。我与大阏氏是亲姐妹,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儿子,不如立雕陶莫皋。”大阏氏说:“且莫车虽年幼,但可由大臣们共同主持国事。如今舍弃高贵的嫡子,而立低贱的庶子,后世必然要发生内乱。”单于最后了颛渠阏氏的建议,立雕陶莫皋为继承人,并立约,命令雕陶莫皋将来传位给弟弟且莫车。呼韩邪死,雕陶莫皋即位,称复株累若单于。他任命且麋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复株累单于按照匈奴的习俗,再娶王昭君为妻,生下二女:长女云公主,嫁匈奴贵族须卜氏;小女嫁匈奴贵族当于氏。
三年(辛卯、前30)
  三年(辛卯,公元前30年)
  [1]春,三月,赦天下徒。
  [1]春季,三月,赦免天下囚犯。
  [2]秋,关内大雨四十余日。京师民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王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2]秋季,关内大雨连绵四十余日。京师百姓惊恐相告,传言洪水就要来到。百姓纷纷奔逃,混乱中互相践踏,老弱呼号,长安城中大乱。成帝亲临前崐殿,召集公卿商议。大将军王凤认为:“太后跟皇上以及后宫嫔妃可以登上御船。命令官吏百姓登上长安城墙,以避洪水。”群臣都附合王凤的意见,只有左将军王商说:“自古以来,即令是无道的王朝,大水都没有淹没过城郭。如今政治和平,世上没有战争,上下相安,凭什么会有洪水一天内突然涌来?这一定是谣言!不应该下令让官吏百姓登城墙,那样会更增加百姓的惊恐。”成帝于是作罢。不久,长安城中逐渐平定下来,经查问,果然是谣言。成帝因而对王商固守不动的建议十分赞赏,多次称赞。而王凤则大感惭愧,自恨失言。
  [3]上欲委任王凤,八月,策免车骑将军许嘉,以特进侯就朝位。
  [3]成帝打算把国家大事完全委托给王凤。八月,下策书免去车骑将军许嘉的官职,命他以特进侯的身分参加朝见。
  [4]张谭坐选举不实,免。冬,十月,光禄大夫尹忠为御史大夫。
  [4]张谭因举荐人才不真实而获罪,被免去官职。冬季,十月,擢升光禄大夫尹忠为御史大夫。
  [5]十二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其夜,地震未央宫殿中。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杜钦及太常丞谷永上对,皆以为后宫女宠太盛,嫉妒上,将害继嗣之咎。
  [5]十二月,戊申朔(初一),出现日食。当夜,未央宫殿中发生地震。成帝下诏,要求举荐贤良、方正和能直言规谏的人士。杜钦及太常丞谷永上书,都认为:“发生日食地震,都是因为后宫美女太盛,有人心怀嫉妒,使皇帝宠自己。这样下去,将会有危害皇位继承人的灾祸。”
  [6]越山崩。
  [6]越发生山崩。
  [7]丁丑,匡衡坐多取封邑四百顷,监临盗所主守直十金以上,免为庶人。
  [7]丁丑(三十日),匡衡因多取封邑土地四百顷,及手下官盗取所主管的财物价值十金以上而获罪,免官,贬为平民。
四年(壬辰、前29)
  四年(壬辰,公元前29年)
  [1]春,正月,癸卯,陨石于亳四,陨于肥累二。
  [1]春季,正月,癸卯(二十六日),有四颗陨石在亳县坠落,有两颗陨石在肥累坠落。
  [2]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五人。
  [2]撤销中书宦官。初次规定尚书定员为五人。
  [3]三月,甲申,以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为丞相。
  [3]三月,甲申(初八),任用左将军、乐昌侯王商为丞相。
  [4]夏,上悉召前所举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是时上委政王凤,议者多归咎焉。谷永知凤方见柄用,阴欲自托,乃曰:“方今四夷宾服,皆为臣妾,北无荤粥、冒顿之患,南无赵佗、吕嘉之难,三垂晏然,靡有兵革之警。诸侯大者乃食数县,汉吏制其柄,不得有为,无吴、楚、燕、梁之势。百官盘互,亲疏相错,骨肉大臣有申伯之忠,洞洞,小心畏忌,无重合、安阳、博陆之乱。三者无毛发之辜,窃恐陛下舍昭昭之白过,忽天地之明戒,听暗昧之瞽说,归咎乎无辜,倚异乎政事,重失天心,不可之大者也。陛下诚深察愚臣之言,抗湛溺之意,解偏驳之爱,奋乾刚之威,平天覆之施,使列妾得人人更进,益纳宜子妇人,毋择好丑,毋避尝字,毋论年齿。推法言之,陛下得继嗣于微贱之间,乃反为福;得继嗣而已,母非有贱也。后宫女史、使令有直意者,广求于微贱之间,以遇天所开右,慰释皇太后之忧愠,解谢上帝之谴怒,则继嗣蕃滋,灾异讫息!”杜钦亦仿此意。上皆以其书示后宫,擢永为光禄大夫。
  [4]夏季,皇上把前些时候被举荐的直言之士,都召集到白虎殿,进行考试,回答皇帝的策问。此时,成帝把国家大事都委托给王凤,直言之士在回答策问时,很多人将天变归咎于王凤。谷永知道王凤正受信用,掌握柄,想暗中投靠,于是上书说:“而今四方外族都已降服,均成为汉朝的臣。北方没有匈奴荤粥、冒顿那样的祸害,南方也没有赵佗、吕嘉的发难,三边晏然,没有战争的警报。大的诸侯国食邑不过数县,由朝廷委派的官吏控制那里的柄,使诸侯王不能有所作为,不会形成当年吴、楚、燕、梁等诸侯国尾大不掉的局势。文武百官互相交结制衡,与皇帝有亲戚关系的官员与没有亲戚关系的官员互相掺杂。皇亲国戚中有象申伯那样的忠臣,他们恭敬谨慎、小心翼翼,没崐有重合侯莽通、安阳侯上官桀、博陆侯霍禹那样的阴谋。以上三种人都没有丝毫的罪行,我担心陛下放过明显的错误,忽略天地的明显警告,听信愚昧盲目之言,归罪于无辜,把政事托附给不可靠的人,那将大失上天之心,是太不应该了。陛下如果能深思我的建议,抗拒沉溺之心,解除宠之爱,振奋起阳刚之威,将天子之恩平均施布,使后宫各位嫔妃得以人人轮流侍奉君王。增添选纳能生男孩的妇人,不挑剔美丑,不在意曾否嫁过人,也不论年龄。照古法推算来说,陛下若能使身份微贱的人生下皇嗣,则反而为福。目的只是要得到皇位继承人,勿论其母的贵贱。后宫女史、使令中若有皇上中意的女子,也可选纳,广泛地求嗣于微贱者之中,遇上天保佑,生下皇子,皇太后的忧虑和烦恼,因得到安慰而解除,上帝的谴责和愤怒也会平息化解,后代繁衍,灾异自然消除。”杜钦也仿效谷永的意思上书。成帝把他们两人的奏书都拿给后宫看,擢升谷永为光禄大夫。

成语有什么极了

没有与“极 了”相关的成语!单忧极瘁 指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殚精极虑 犹殚思极虑。竭尽智谋与精力。 殚思极虑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犯颜极谏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高官极品 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钩深极奥 指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 尽态极妍 尽:极好;态:仪态;妍:美丽。容貌姿态美丽娇艳到极点。 乐不极盘 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帡天极地包罗万象穷奢极侈 穷:极;奢、侈:奢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形容挥霍浪费,荒淫腐化。 穷奢极欲 穷:极;奢:奢侈;欲:享乐的观念。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 穷天极地 比喻极边远之处。 穷凶极恶 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穷幽极微 比喻深入探求玄奥的学问。亦作“穷纤入微”。 直言极谏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hiyanjijian.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