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补阙拾遗”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补阙拾遗”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左拾遗、右补缺”是什么意思?、“裨补阙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在古代左拾遗这种官职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隋唐时期 门下省 所设的左右补阙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其主要职能是什么?求助各位学长@_@!~、拾遗补缺是什么意思、成语后面两个字是拾遗、“拾遗补阙”是什么含义?、拾遗什么,成语等

“左拾遗、右补缺”是什么意思?

拾遗:官名。唐代谏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遗分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分左右,左拾遗门下省,右拾遗中书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建文帝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补缺: 递补官职。   清 昭连 《啸亭续录·姚中丞》:“凡州县候补署篆者,皆以弥补亏空之多寡为补缺先后,故人皆踊跃从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余今年亦三十九岁矣,自前年补缺回避,不复作使星王节之梦想。”《老残游记》第三回:“他的班次很远,怎样会补缺呢?” 应该是古代的官职的设置...

“裨补阙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近义词::查漏补缺、拾遗补缺、补过拾遗

在古代左拾遗这种官职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

在古代左拾遗这种官职相当于现代监察部长。
左拾遗即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封建时代设立谏诤机构,付薪水养了一批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司谏。 左右拾遗是唐武则天在垂拱元年设置的,设置左右拾遗分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
扩展资料
建文帝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宋初多出领外任,或兼领别司,不任谏职。太宗端拱元年改名左正言。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复置,任谏诤,不兼纠劾之职,隶中书门下省。
光宗绍熙二年 (1191) 复改左正言。辽朝置,为南面官,掌供奉讽谏,扈从乘舆,隶门下省左谏院。金朝正七品,隶谏院。明建文改官制,于通政使寺及六科之下置,成祖即位复洪武旧制,遂废。
到了蒙古族统治的元代,不但左右丞相和左右丞都是以右官居上,更是发展到连考科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左榜自然低于右榜。而到了明朝,又恢复了尚左的传统,他们的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这个官职不算大,大概居于七、八品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左拾遗

隋唐时期 门下省 所设的左右补阙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其主要职能是什么?求助各位学长@_@!~

bu quē唐武则天时置,其职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并举荐人才。左补阙门下省,右补阙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及元、明沿设,但时设时罢。低一级的称为左、右拾遗,合称“遗补”。

拾遗补缺是什么意思

您好, 【构】联合
遗:遗漏
阙:通缺,指空缺。拾取遗漏的,补充空缺的。
【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缺,招贤进能。”
【近】 补过拾遗
【同】 拾遗补阙
【英文】Shortage make-up

成语后面两个字是拾遗

成语后面两个字是拾遗是路不拾遗。【拼音】:lù bù shí yí【释义】: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例句】: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

“拾遗补阙”是什么含义?

含义: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节选: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译文: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山野隐居的贤士;对外,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
扩展资料
《报任安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内容极其丰富。司马迁向任安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能按照来信的要求去做,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为什么自甘受辱、愿意接受宫刑,以及在宫刑以后是什么信念支撑他顽强活下去的。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此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二段,从“仆之先”到“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段,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段,从“且负下未易居”到结尾,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馀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
“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这封书信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反映了司马迁的光辉性格和封建统治者的一些恶劣行为;第二,反映了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第三,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第四,揭露封建帝王对待史官的态度和自己写作《史记》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任安书

拾遗什么,成语

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褒义出 处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例 句夜不闭户,~,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近反义词近义词夜不闭户 拾金不昧 道不拾遗 霁月光风反义词浑水摸鱼 神州陆沉 见财起意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buqueshiyi.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