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长城万里”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长城万里”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指什么事件、长城万里长城有多少厘米、对联:万里长城万里长、"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有一首歌,歌词是 万里长城,万里长、对联:万里长城万里长、"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全...、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指什么事件等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指什么事件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位时期,说的是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事件原文为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首先翦伯赞老先生赞扬汉武帝雄才大略,但更肯定了王昭君的功绩,虽然汉武帝使得汉朝得到安定和平,但是靠的是战争,怎么能比得上王昭君,一个人出塞,就让和平持续了五十多年,王昭君起到了使汉匈之间保持长期和平的目的,使两国百姓能够安定生活,对老百姓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谁愿意打仗呢。可是,如果没有汉武帝在汉朝强盛时打败打服一直欺压汉朝人民的匈奴,使匈奴元气大损,试想一下,作为蛮夷之地掠夺成性的匈奴人,是不是仍会年年侵扰汉朝的边境?那么到汉元帝时,正在走下坡路的西汉还有没有能力驱逐凶残的匈奴的

长城万里长城有多少厘米

长城(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1]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2]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3] 21000千米=21000000米=2100000000厘米=21亿厘米

对联:万里长城万里长

对联是有平仄要求的。“万里长城万里长”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只能作为下联,而不能作为上联。而相应的上联须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拟句如下: 千秋伟业千秋伟, 万里长城万里长。 如果一定要原句作上联,则原句应稍作调整,改为“万里长城长万里”,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拟句如下: 万里长城长万里, 千秋伟业伟千秋。 见笑。仅供参考。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

出自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作者:[清] 张廷玉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拓展资料:
张廷玉(1672~1755) 
中国清代大臣。字衡臣,号研斋。安徽 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康熙时历官内阁学士、吏部侍郎。世宗继位,擢礼部尚书,入直南书房,任《圣祖实录》副总裁,纂修缮写实录及起居注,深合上意,又任《明史》总裁。
廷玉为世宗所倚任,军国大事,多与参决,鸿典巨文,也多出其手。雍正四年(1726),晋大学士。七年,参赞军务。时为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手定。世宗死,与鄂尔泰同受顾命。乾隆初为总理大臣辅政,任《世宗实录》总裁官。
三年(1738),罢总理事务之名而以大学士掌机要如故。旋进封三等勒宣伯,与鄂尔泰同为三朝老臣,屡主顺天乡试及会试。姻亲子侄,门生故吏,布列中外,高宗忌之,时加裁抑。朝中在事诸臣及言官也屡加参劾,高宗对他日渐疏远,兼之年老,乃于乾隆十三年自请致仕,并求按世宗遗诏,死后配享太庙,高宗许之。
旋即以张廷玉未亲至宫门谢恩,严辞诘责,并削伯爵,罢配享之命。复以其姻亲犯法,追缴历来赏赐诸物。二十年三月卒,谥文和,仍命配享太庙。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
事迹: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新科进士叫张廷玉,在长城城墙上“涂鸦”,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诗句,碰巧被前来巡视的康熙看见了。康熙没有将其定性为“不稳定因素”,反而当众宣布大清朝从此永不筑长城,并对张廷玉委以重任。
这件事被史学家传为美谈,不可否认,满人康熙比汉人皇帝有足够的自信,不会因为一句诗句而搞文字狱,更重要的是满族统治者从汉人统治的失败中悟出一个道

有一首歌,歌词是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谣》
曲:刘雪庵
词:潘子农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骨肉流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家乡
大家拼命报故乡哪怕敌人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十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
万里长
万里长
新的长城万里

对联:万里长城万里长

对联是有平仄要求的。“万里长城万里长”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只能作为下联,而不能作为上联。而相应的上联须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拟句如下: 千秋伟业千秋伟, 万里长城万里长。 如果一定要原句作上联,则原句应稍作调整,改为“万里长城长万里”,即“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拟句如下: 万里长城长万里, 千秋伟业伟千秋。 见笑。仅供参考。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哪里?全...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是出自清代张廷玉《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原文:
南来北往走西东,人生杳杳在其中,天也来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
夜静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从头仔细思量起,便是南柯一梦中;
一场辛苦一场空,死后还归泥土中,身归泥土气随风,一片顽皮化臭胧;
在身置得万倾田,死后只得三步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沉舟侧畔轻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意思是:
长城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也的确发挥了相当的防御能力,但是当我们回顾历史,却发现,长城跟我们开了许多玩笑,秦朝始皇帝以全国之力修筑了宏伟长城。
但是秦朝仅二世就土崩瓦解,不是输给了长城外的匈奴人而是输给了内患,开端于陈胜吴广两个农民工的暴动,之后便是刘邦项羽的大军破城。明
王朝也不是毁于关外的草原枭雄,而是败在又一个农民工李自成的手下,之后吴三桂放满清入关。当年日寇突破山海关进军我华北,正是我国共内战正酣之时,国力日衰,才有了日寇的可趁之机。
所以,长城的防御功能是消极的,而往往是祸起萧墙之内,中华腐败衰弱之时,长城挡不住外敌的入侵,而中华强盛之时,我们实际上又不需要长城的保护,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果然是万里长城万里空啊!
扩展资料: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
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在清代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指什么事件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位时期,说的是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事件原文为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首先翦伯赞老先生赞扬汉武帝雄才大略,但更肯定了王昭君的功绩,虽然汉武帝使得汉朝得到安定和平,但是靠的是战争,怎么能比得上王昭君,一个人出塞,就让和平持续了五十多年,王昭君起到了使汉匈之间保持长期和平的目的,使两国百姓能够安定生活,对老百姓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谁愿意打仗呢。可是,如果没有汉武帝在汉朝强盛时打败打服一直欺压汉朝人民的匈奴,使匈奴元气大损,试想一下,作为蛮夷之地掠夺成性的匈奴人,是不是仍会年年侵扰汉朝的边境?那么到汉元帝时,正在走下坡路的西汉还有没有能力驱逐凶残的匈奴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changchengwanli.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