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措手不及”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措手不及”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措手不及 近义词、措手不及 是什么意思、“措手不及”的“措手”是什么意思?那“着手”呢?、措手不及和猝不及防 有什么区别吗?、形容措手不及的感觉、“措手不及”用英语怎么说等

措手不及 近义词

措手不及【拼音】:cuò shǒu bù jí【释义】: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咱今晚间,领着百十骑人马,偷营动寨,走一遭去,杀他个措手不及。”近义词:猝不及防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反义词:措置裕如从容不迫

措手不及 是什么意思

措手不及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cuò shǒu bù jí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措手不及”的“措手”是什么意思?那“着手”呢?

措手不及 ( cuò shǒu bù jí ) 解 释 :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 出 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幺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事情突然发生 1.触手;附着手上。 2.引申为棘手。 3.动手;开始(做)。 4.得手。 [put one’s hand to;set about] 开始动手进行 着手落实政策 1.触手;附着手上。 唐 王勃 《采莲赋》:“丝著手而偏遶,刺牵衣而屡襞。” 2.动手;开始做。 唐 韩愈 《石鼓歌》:“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书单前已见过,后又另见一种,计有百种之多,但一时不易搜集,因出所等,难以详知,故未能著手也。” 3.犹言用力。《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 || 1.触手;附着手上。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湘东王应令》:“烛下夜缝衣,春寒偏着手。” 2.引申为棘手。《红楼梦》第五二回:“你太性急了……你只静养几天,自然就好了。你越急越着手。” 3.动手;开始(做)。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那三句秘诀,总是在未曾着手之先,生发他小主钱财的意思。”如:这件工作我们已经在着手做了。 4.得手。《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李云 ]侧眼把那些人逐个个觑将去,内中一个果然衣领上挂着一寸来长短彩线头, 李云 晓得着手了。”《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 张公 自道着手了……接过银子,看一看,将来放在荷包里。” 犹上当,落入圈套。《水浒传》第四三回:“且说 朱贵 、 朱富 当夜煮熟了肉,切做大块,将药来拌了。连酒装做两担。带了二三十个空碗,又有若干菜蔬,也把药来拌了。恐有不吃肉的,也教他着手。”

措手不及和猝不及防 有什么区别吗?

1、解释不同
措手不及: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2、出处不同
措手不及:宋活本《错斩崔宁》:“魏生措手不及;通红了脸。”
白话释义:魏先生措手不及;脸都红了。
猝不及防: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既不炳烛;又不扬声;猝不及 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白话释义:既不点燃蜡烛;又不发声音;突然不及防范;突然相遇;这是先生冒犯了鬼;不是鬼冒犯先生。
3、使用对象不同
措手不及:“措手不及”的“措手“是着手应付”的意思,整个成语是“来不及应付”的意思,多形容情况紧急、事出突然或准备不足,临时慌张。
猝不及防:“猝不及防”的“猝”是突然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出乎意外,来不及防备“的意思、多形容遭遇到突然的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措手不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猝不及防

形容措手不及的感觉

就像你正和你爱人亲热,她突然告诉你要和你分手一样,就像你快饿死啦,你爸告诉你其实你家有上亿元!望!

“措手不及”用英语怎么说

be taken by surprisebe caught unawares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cuoshoubuji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