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耳闻不如眼见”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耳闻不如眼见”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的意思。、"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赌的意思、耳闻不如眼见的闻什么意思、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这句话的意思等

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的意思。

百闻不如一见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出处】《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结构】主谓式。
【用法】形容了解事物不如亲自观察更为确实。一般被引用;独立成句。一般作谓语。
【正音】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百;不能写作“白”。
【近义词】耳闻不如目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反义词】 道听途说
【例句】
(1)我生平第一次过三峡;那瑰奇的景象令我激动不已;真是~。
(2)早就听说黄山风景好;这次去;果然景色如画;真是~。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

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亲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调查到的,自己调查到的不如亲手操作的。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原文(选段):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辨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
其辨博者,因而师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特闻从事。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译文:魏文侯派西门豹前往治理邺邑,告诉他说:“一定要完全成功取得美名传布道义。”西门豹说:“我斗胆请问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魏文侯说:“你去吧!因为没有哪一个城邑没有贤士豪杰雄辨博识的人,没有哪一个城邑没有喜好宣扬别人缺点,隐瞒别人优点的人。
前去一定要访问豪杰贤士,乘机亲爱他们;访问雄辩博识的人,趁此请他们做老师;访问那些喜好宣扬别人缺点,隐瞒别人优点的人,伺机详察他们的言论,不能只凭传闻办事。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亲脚踏到的,亲脚踏到的不如亲手辨认的;
人刚到任做官,如同进入昏暗的房间,时间长了就能越来越清楚了,心明眼亮就能治理好,治理好了政令就能畅通。”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说苑》,又名《新苑》,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二、赏析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说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说苑·政理

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赌的意思

就是说事情最好是耳闻目睹,听被人说,不如亲眼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呀!当然说是这样说的,事实上有好多东西只能从书本上、媒体里得知,因为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可以亲眼见到的,比如南极、月球、非洲.......不能因为没有去过就说没有这些地区呀!

耳闻不如眼见的闻什么意思

  耳闻不如眼见 注音: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释义:闻:听,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是什么意思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看到的不如自己去实践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示例: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如何理解“百闻不如一见,耳闻不如目睹”这句话的意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ewbryj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