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国之四维”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国之四维”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是谁...、"国之四维"是指什么、“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真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谁说的、翻译 欧阳修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什么意思、“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彰,国乃灭亡”出自、国之四维是什么意思等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是谁...

这句话是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说的。翻译: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极易灭亡。
“四维”说出自《管子》一书。《管子·牧民·四维》称:“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国颂》指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归纳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张:展开,推行。意思是,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极易灭亡。
扩展资料:
四维: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国之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会倾侧;缺了两维,国家就会危殆;缺了三维,国家就会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1、“礼”指上下有节;有礼,就不会超越节度。
2、“义”指合宜恰当的行事标准;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
3、“廉”指廉洁方正;有廉,就不会掩饰恶行。
4、“耻”指知耻之心;有耻,就不会同流合污
因此,治国用此四维,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无巧诈、行为端正、邪事不生,于是国可守而民可治。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品读国有四维,礼义廉耻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国之四维"是指什么

“四维”说出自《管子》。 《管子》非常重视礼义伦理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在开篇《牧民》中开宗明义,提出了著名的“四维”说。其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仲把礼、义、廉、耻四种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故名四维(维,原指系物的大绳)。他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强调“饰四维”、“张四维”,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同时对礼的一些方面有所突破,诸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尊尊”、“刑不可知”等,以达“礼以导民”,任用贤能,及以法令作为人们言行之准则。官子在齐设立“三国五鄙制”,将齐人分成士、农、工、商四民,使四民分居定业。 齐桓公因用管子之谋,通过改革立法使邦国日渐强盛,并成为春秋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四维”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真正...

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在管仲看来廉耻是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管仲把礼义廉耻称为国之“四维”。他认为“礼”就是不能越出应有的节度,即思想行为不能超出道德规范;“义”,就是自己不推荐自己,即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廉”,就是不隐瞒自己的缺点错误,即廉洁不贪;“耻”就是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即要知羞耻。他认为“礼、义、廉、耻”与法相比,比法更为重要,把它们认作支撑国家大厦的四根柱子。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谁说的

是管仲说的。中国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的治国之“四纲”,即礼、义、廉、耻。语见《管子·牧民》。在他看来,礼指上下有节;有礼,人们就不会僭越等级限度。义指以法进仕;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廉指明察善恶;有廉,就不会掩饰恶行。耻是羞恶知耻;有耻,就不会顺从邪妄。管仲认为,治国用此四纲,就可使“上安位”、“民无巧诈”、“行自全”、“邪事不生”,于是国可守民可治。所以,“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后又提出“仓禀实而知礼节”之根本问题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和持儒家伦理思想的人,也曾提倡礼、义,主张廉、耻,却没有将其并列而作为治国之纲。蒋介石曾以“立国救民”之名,竭力推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并赋予它以“规规矩矩”、“合乎国家的纪律”等所谓“新义”,作为其“新生活运动”的“标的”和“中心”。【今译】治理国家有四种纲领:礼、义、廉、耻。失去一种国家就会产生动摇,失去两种国家就会发生危险,失去三种国家就会被颠覆,四种全部失去国家就灭亡了。动摇了可以扶正,危险了可以拯救,颠覆了还可以恢复起来,灭亡了就再也没有什么举措可以拯救了。

翻译 欧阳修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约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鐻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吾于辽东之事有感。 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礼仪是一个社会的根本制度,廉耻是一个人的根本原则.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这句话是管仲给齐恒公建议的第一句话.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彰,国乃灭亡”出自

“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出自《管子·牧民》右国颂:“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四维不彰,国乃灭亡”出自《史记·管仲列传》。原文: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国之四维是什么意思

释义:意思是指治国的纲纪准则。
读音:guó zhī sì wéi。
出处原文:《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原文释义:国有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倾斜可以扶正,危险可以挽救,倾覆可以再起,只有灭亡了,那就不可收拾了。什么是四维呢?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
扩展资料: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治国的纲纪。
成语繁体:国之四维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guozhisiwei.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