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浓抹淡妆”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浓抹淡妆”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淡妆浓抹总相宜。上一句是什么。、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全诗、淡妆浓抹的解释、淡妆浓抹是什么意思?等

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意思: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出处: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扩展资料
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
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淡妆浓抹总相宜。上一句是什么。

淡妆浓抹总相宜上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一、出处
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二、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二、赏析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
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什么意思?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是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共有两首,这是其二。这首礼赞西湖美景的绝唱,描绘的不是西湖的一处之景,或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写照和总体印象。
诗人没有将其继续隐寓在对水光山色生动细致的描绘中,而是遗貌取神,运用了“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样奇妙的比喻。
表面看来,西湖与西子同在越地,同冠以“西”字,同于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似乎是诗人产生这种联想的因子;实际上诗人真正的着眼点,却是两者都具有真正的自然美的风韵,又能随物赋形,气象万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全诗

一、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二、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淡妆浓抹的解释

词 目 淡妆浓抹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dàn zhuānɡ nónɡ mǒ 释 义 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出 处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示 例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8回:“衣裳着得也俏,~,总称他的高兴。”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两种打扮

淡妆浓抹是什么意思?

拟人手法表示西湖的美不分季节与天气、环境。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原文: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二、选择西施来比喻西湖的原因
1、西施的家乡在浙江,而且离西湖不远
2、西施和西湖,都有个“西”字。
3、压韵。称西施为西子,恐怕不仅是为了尊重,还与平仄有关系(第三句最后一个字要求仄声字,而“施”是平声字)。现在,西湖也叫西子湖,就是源于苏轼这首诗。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nongmodanzhuang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