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统购统销”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统购统销”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名词解释 统购统销、销售届。经常用的出现较多的成语有哪些、之前农民分地到户了怎么还要交公粮,交公粮是个什么制度,什么时候取消的,为什么现在不交了、论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及对三大改造的评价、1949-1956中国大事、粮食统购统销是53年吗公私合营是那年等

名词解释 统购统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回出了《关于答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

销售届。经常用的出现较多的成语有哪些

【不温不火】:指性格温和、或销售行情不火爆的意思。【统购统销】: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销售。【以售其伎】: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奸计。【以售其奸】: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奸计。【以售其术】: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谋术。【自产自销】:自己生产自己销售。节节走高。芝麻开花节节高。稳步攀升。一山更比一山高。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供不应求口碑载道家喻户晓。有市无货。望!

之前农民分地到户了怎么还要交公粮,交公粮是个什么制度,什么时候取消的,为什么现在不交了

交公粮就是农业税。2005年12月29全国人大十届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然后就取消农业税了。国家有钱了,而且比较重视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积极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综合各种考虑就取消了。这玩意自早期封建时代就有,胡锦涛那个时代把这废除了,不得不说是个壮举

论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及对三大改造的评价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的辨证统一,推动我国社会迅速地向社会主义飞跃。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个客观规律,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2)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本企业职工乃至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党和政府开展的打击投机倒把、调整和改组工商业、“五反”运动、粮食棉花的统购统销以及企业内部的工人监督生产等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和步骤,必然地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惟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3)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基础非常薄弱,工业十分落后。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完成以后,党中央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了“一五计划”。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国家对商品粮和原料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是,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和个体手工生产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任意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4)中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已经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政的国家手中,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因此,这个变化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5)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在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各种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实际上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在城市,在同资本主义经济反抗国家限制的不法行为的斗争中和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从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程度不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6)国际环境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理论与实践,也对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在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国际事务中敌对,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支持和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阵营不景气,社会主义国家则充满活力,显示了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样的世界格局,不能不促使我们党尽早考虑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它改变了原来十年、二十年以后一举转变的设想,形成了从现在起逐步过渡的现实构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愿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因为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公有制,而社会主义的特征就是公有制。所以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三大改造”的依据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因此,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与对三大改造的评价直接有关。对于这条路线有三种评价:一是龚育之提出的:“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二是薛暮桥提出的“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是林蕴晖提出的“战略思想的重大变更”,认为它离开了我国国情,离开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站在21世纪初期的历史高度看待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一种曾被视为绝对纯粹和完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它建立之后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而难以坚持下去,不得不让当年已经消灭了的经济成份重新复活起来,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问题不在于三大改造运动是快还是慢,是早还是迟,不在于是用15年完成还是用3-5年完成,问题在于通过三大改造运动建立的这种纯粹的“公有制”违反了经济发展的本性,问题在于运用国家力消灭了当初不该消灭的经济成份,从而也就消灭了经济的活力。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对于我国建国初期历史约7年之久的“三大改造”更多学者采取了实证性的分析研究。一方面,对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营金融业改造的必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指出改造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另一方面,将1953年以后的改造运动与当时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化的主客观环境联系起来,分阶段、分行业的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等等。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不同。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由于以往对于三大改造的两重性缺乏深入探索,将其中符合我国历史条件所采取的一些作法和“一五”期间宏观决策正确、实施合理所带来的成就,简单地套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摆脱私有生产关系束缚的一般原理加以解释;将针对特殊历史条件的部分具体作法上的意见分歧,简单地、普遍地归结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从而导致了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偏离。对于农业合作化的背景以及合作化的不同阶段也作了具体分析。对于不同行业特点的手工为改造予以了不同的评价,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象、改造的方式与阶段也开始作具体的分析与评价,并且正力求通过微观的实证分析使论证有充分的说服力。
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的全局而论,重要的是,无论早几年或几年,保留多少私有成分,经营管理上和计划方法上具有多大程度应有的灵活多样性,总之,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

1949-1956中国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全县各界代表集会、游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月,成立县堵口复堤指挥部,至年底完成土方20.9万立方米。
  12月25日,在城厢区召开南陵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至1953年5月28日止,共召开了九届。
  本年底统计,全县有64977户,278101人,其中农业61105户,246140人。
  1950年
  2月,全县设10区、149行政村、12街。
  2月,城区南陵中学、中山中学合并为皖南区南陵中学。
  3月,成立南陵县人民法院。
  5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办理结婚、离婚登记。
  6月,进行土地改革试点,10月在全县展开,至次年11月结束。依法没收、征收地主、富农土地318641亩,分给135016个无地少地的农民。
  夏,奚滩、东河始用柴油机提水抗旱。
  7月31日,召开第一次县妇女代表会议,成立县妇女民主联合会。
  8月,建立县收音站。
  9月15日,成立中苏友好协会。
  9月,城镇开始户口登记工作,建立常住、暂住、迁出、迁入、出生、死亡和变更等7项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秋,选水稻良种胜利籼推广,每亩可增产10~15%,60年代推广耐肥抗倒的矮杆品种。1976年组织农民至海南岛制成杂交稻种南繁种,在全县逐步推广。
  秋,开展财产保险, 为本县保险业务之始。
  10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952年底结束。
  11月中旬,县、区、村成立抗美援朝分会。12月,20万人在《和平宣言》上签名。次年6月,5983名青年被批准参加志愿军。
  12月,成立县烈军工暨荣退军人优抚委员会。
  1951年
  春,对全县儿童普种牛痘苗。
  4月,开办县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1955年学员增至235人,1959年停办。
  7月,开展抗美援朝捐献活动,全县人民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63241元。
  7月,成立中共南陵县委党训班。1959年8月更名为中共南陵县委党校。
  10月19日,县设立人民问事处,办理人民来信、来访工作。
  10月,在城东长乐地区创办农村信用社。1958年改为公社信用部,1962年复原。
  11月27日,成立木帆船联合运输社。 12月,查禁烟毒。取缔烟馆20户、查处烟案37起,50余人经教育后停止吸毒,2人被判刑。
  同年,开始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年底已达61个。
  同年,宣城县的汤家蓬街和曹家湾、西梅村、洲上村、新滩李、洪村章、汪家村、斗家村划归南陵县,南陵的蒋家村划归宣城县。
  同年,在蒲桥建成县农场。1963年更名县示范繁殖农场,以培育水稻良种为主要任务。
  同年,开始对芜青公路实行民工建勤制度。此制度坚持到1971年。
  1952年
  1月,全县各机关单位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至9月中旬结束。
  3月12日,柏山渠灌溉工程动工。1953年5月建成,灌田8.83万亩。
  3月,在县工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至9月中旬结束。
  4月,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工山乡吴举斋农业生产社成立。
  6月,创办泾南繁初级师范,校址在县城东门刘家祠堂,1956年改为南陵初级师范,1957年迁至十字街南,1958年更名南陵师范学校。
  7月,划乡建政,全县计10区、90乡、5镇。 7月,改供给制为工资分制,企业实行八级工资制。
  8月17日,在县城召开物资交流大会。
  10月,成立县识字运动委员会,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开展扫盲运动。
  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947万元,农业总产值4069万元,分别比1949年增长42.2%和9.7%。
  本年,开始拓宽城内街道,埋设下水管道。
  1953年
  1月1日,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制度。
  1月,依县城墙修筑城关西门至北门公路。
  1月,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南陵县支公司。
  2月1日,弋江镇发生火灾,烧毁房屋98间,伤6人。 2月,城厢区组建棉织生产合作社,为全省第一批发证的社。
  3月10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南陵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南陵县委员会。
  4月,取缔一贯道、先天道等反动道会门组织。
  4月,县残老孤儿教养院改为县生产教养院,至年底共收残老孤儿88人,1961年2月改为社会福利院。
  6月30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90127人。
  6月,建县基干民兵团。
  6月,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
  8月,基层选举开始,1954年3月结束。
  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李家发烈士特等功臣、授于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2月15日,朝鲜授予李家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颁发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11月,开始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12月,全县有私商1559户,资本26.3万元,销售额606万元,占商品销售总额41.4%。
  本年,全县基层供销社为国营公司代购粮食44650吨。
  1954年
  3月,农业推行旱改水,老品种改优良品种,一季改双季的“三改”办法。
  4月,发动群众认购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至1958年共93万元。 7月,特大水灾,淹没农田23.2万亩,冲倒房屋39421间,国家拨救济粮款,组织灾民至山区垦荒自救。
  8月7日至8日,召开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76名,无记名投票选举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2月,成立县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办公室,次年对私营商业和饮食业进行普查。
  1955年
  1月,开始建立农村户口登记制度。
  1月,成立中共南陵县委5人领导小组和审干办公室,对干部进行审查,1958年7月结束。
  2月,开始推广种植双季稻。
  3月1日,使用新人民币,收兑旧币,新币1元兑旧币1万元。
  6月,中国农业银行南陵县支行成立,与中国人民银行南陵县支行合署办公。
  7月,改志愿兵役制为义务兵役制。
  7月,成立肃反办公室,抽调第一批中、小学教师分别至宣城、芜湖参加肃反学习。
  8月,实行粮食“三定”即定产、定购、定销政策,定产、定购3年不变。
  11月,开始使用粮油票,实行分工种定量供应粮油。
  11月,铜陵县钟鸣区水村乡土勘上张、樱桃山、何家冲和九榔乡枫树余村划归本县大工乡。
  12月,成立县扫盲工作委员会,举办扫盲学习班,培训扫盲教师365人。
  同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1个,初级社1133个。
  1956年
  1月,全县调整为6个区、4个镇、50个乡。
  1月,设林业科,始集体造林1.6万亩。
  2月14日,成立县血吸虫病防治站,组织119名医务人员下乡查治。
  2月23日,成立县人民体育运动委员会。
  3月1日,修筑南弋(麒麟桥至弋江)公路,次年5月1日正式通车。
  4月,在蒲桥建立县气候站。
  7月,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8月,泾县的胡冲乡李家冲,宣城县的方家滩、嘴头上、下埠里、糟坊、侉子涝划归南陵县。
  8月,撤销城厢区,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
  秋,三里乡创办东山造纸厂。
  9月,进行工资改革。
  11月,县召开中医、中药商代表座谈会,征询对中药材生产、收购和满足市场需要等意见。
  12月,对19个圩坝加高培厚,完成土方405万立方米。
  12月,高级社发展到73个,初级社289个。
  12月,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私合营企业11个,合作商店(小组)78个,代销店19个。
  同年,大规模推广双季稻,年种43万亩,至1966年形成一年三熟为主的耕作制度。
  图片很难找,太多了。只知道这些。

粮食统购统销是53年吗公私合营是那年

1953年11月23日,政务院发布命令,各地在11月底都实现了统购统销。1954年9月2日政务院政务会议通过,1956年掀起高潮,基本改造完毕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tonggoutongxiao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