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忘战必危”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忘战必危”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忘战必危,忘学必废是什么意思、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什么意思?、翻译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高手解释解释?、“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意思是什么?、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等

忘战必危,忘学必废是什么意思

忽略国防和军队训练,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不持续地学习实践,人就会退步。才华就会荒废。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什么意思?

·国虽大,好战必亡:一个国家 无论再怎么强大,如果不断的进行战争 也会灭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虽然安定了 但要居安思危,不然 安逸享乐 就会出现危机·出处:《司马法》

翻译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一个国家 无论再怎么强大) 如果不断的进行战争 也会灭亡 (天下虽然安定了 但要居安思危) 不然 安逸享乐 就会出现危机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高手解释解释?

很明白啊国家即使很大,如果好战,则必亡。天下虽然安定,如果忘记战争,则必然危险。解释如下:战争打的是国力、财力、人力等综合国力,好战就会不断消耗国家实力,必然会阻碍本国经济发展,甚至生灵涂炭,引起社会动荡,长久来看,各种国内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一个国家在安定中发展,这是好事,如果不注意平时国防及军事力量,一旦外国入侵,势必仓促应战,这样国家就十分危险。宋朝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重文人轻无力,所以被元、金追着打。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 战:战备。危:危险,危机。(一个国家)忘记了战备就必然会有危险。
【出处】; 《司马法·仁本》
原文
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仁见亲,义见说智见恃,勇见方,信见信。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
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下大恺,春搜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治也。
其次,贤王制礼乐法度,乃作五刑,兴甲兵以讨不义。巡狩省方,会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乃告于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祷于后土四海神祗山川冢社,乃造于失王。然后冢宰征师于诸侯曰:’某国为不道,征之,以某年月日师至于某国,会天于正刑’。冢宰与百官布令于军曰:’入罪人之地,无暴圣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既诛有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立明,正复厥职。
王霸之所以治诸侯者六:以土地形诸侯,以政令平诸侯,以礼信亲诸侯,以礼力说诸侯,以谋人维诸侯,以兵革服诸侯。同患同利以台诸侯,比小事大以和诸侯。
会之以发禁者九。凭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禽兽行,则灭之。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失。 太宗曰:《司马法》言:“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亦攻守一道乎?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wangzhanbiwei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