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文房四侯”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文房四侯”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文房四宝指……?、文房四宝中安徽人民创造的其中三宝有哪些?、关于文房四宝的成语有哪些?、文房四保的历史、文房四宝的雅称即漆妃,管城候和*******、文房四友指什么?、带“文”字的成语和词有哪些?、文房四友指什么?等

文房四宝指……?

人类文明自诞生时起,人们便以各种方式将文明的果实保留下来,使我们能够领略到先辈的风采与创造,同时也使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房用品尤其是“文房四宝”,作为文明的载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很早就已有“文房”之称,笔、墨、纸、砚则被誉为“文房四宝”。在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工具中,仅这四样宝,就已备受文人的喜爱和珍藏。 笔、墨、纸、砚,雅称“文房四宝”或“文房四士”。前者源于梅尧臣《再和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后者出自陆游《笔砚纸墨戏作》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由于文人雅士珍爱文房四宝,所以给它们送了许多雅号。 先说笔(毛笔)。笔的使用在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今天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由于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故雅号、戏称也多。最早的当推《诗经·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里称笔为“管”。曹植则称笔为“寸翰”,其《薤露行》云:“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左思称笔为“柔翰”,如《咏史》诗:“弱冠异柔翰,卓荦观群书。”韩愈更为笔立传封爵,其拟人化寓言《毛颖传》云:“毛颖者,中山人也,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呼为中书君,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会稽楮先生友善。”此传问世后,毛颖、管城子、中书令、中书君,便成了笔的雅称;而陈玄、陶泓、楮先生则成了墨、砚、纸的别名。白居易称笔为“毫锥”,故《寄微之》诗云:“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陆游则称笔为“毛锥”,其《醉中作》诗云:“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此外,笔尚有“龙须友”、“墨曹都统”、“毫州刺史”等诸多雅号。 次说墨。三千年前,墨就产生了,并与笔相提并论,如《庄子·田子方》所云:“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引唐人文嵩《松滋侯元光传》云:“易元光,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才干,封松滋侯。”易水盛产名墨,故墨姓易,墨黑而有光,故名“元光”。墨系用松烟制成,故称其先人为“青松子”。这样,“元光”、“青松子”、“松滋侯”,便成了墨的雅号或戏称。墨色黑而形似圭,故又称“玄圭”,如杨万里《春兴》诗:“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另外,墨还有“乌金”、“组圭”、“龙宾”、“龙香剂”、“黑松使者”、“松烟都护”、“玄香太守”等雅号,语出唐冯贽《云个杂记·墨封九锡》:“薛稷又为墨封九锡,拜松烟都护、玄香太守、兼毫州诸郡平章事。” 再说纸。纸的应用要晚于笔和墨,产生于东汉。《文房四谱·纸谱》引文嵩《好畤侯传》云:“楮之白,字守玄,华阴人,中常侍蔡伦搜访得之于耒阳,贡于天子,封好畤侯。”楮皮白,可造纸,故称为“楮知白”,亦称“楮先生”,简化为“楮生”。纸还有“云肪”、“云蓝”之称,如米芾《寄薛郎中》诗:“象管钿轴映瑞锦,玉麟棐几铺云肪”。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胸中多少英雄泪,洒上云蓝纸不知。” 后说砚。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黄庭坚《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诗:“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苏轼则称砚为“黑白月”,其《龙尾石月砚铭》云:“萋萋兮雾毂石,宛宛兮黑白月。”砚形似月,分割为磨墨和盛水两部分,前者黑,后者白,故有此称。

文房四宝中安徽人民创造的其中三宝有哪些?

文房四宝中安徽人民创造的不是其中三宝,文房四宝都与安徽有关,分别为宣笔、徽墨、宣纸和宣砚。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扩展资料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宝文人墨客眼中不仅是工具,更是陪伴,这样的陪伴历经岁月,日久弥新。如果追根溯源,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安徽省宣城市,这里的文房四宝文化积淀深厚,影响深远,由古至今,一直是宣纸、宣笔、徽墨、宣砚的原产地和重要集散地。
1、笔:落纸惊风起 摇空滴露浓
拿宣笔为例,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蒙恬造笔的传说流传下来,于是便有了“江商石上有老兔,吃刘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的诗句。
“宣笔的品种现在增加了,由以前的两百多种发展至今天的六百多种,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书画艺术市场的需求。”一支高级宣笔,选毫尤为精严,制作程序也十分繁杂,非一人一手或一朝一夕可就。从选毫到成笔,还须经过水盆、装套、修笔,检验、装球等五个车间十几道工序,“一支上品宣笔至少要修整二次, 并用放大镜检查,足见空笔制作之精湛和笔工艺人之辛苦。”
2、墨:妙句之来墨妙同,信知吾道未全穷
如果你想目睹一块徽墨的形成,至少要花上一周时间。制墨堪比淘金,一间20平米左右的漆黑的炼墨房,30多个灯油,灯油上面盖上碗,不能扣死,否则灯火会灭。过了几十上百个小时,倒扣的碗底终于形成薄薄一层煤灰,这便是徽墨的原料。30个碗里刮出的煤灰,也不见得做出一块徽墨的二分之一。
“制墨是件苦差事,工序繁多,还有这一定的危险性。”现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绩溪县良才墨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的冯良才深有感触,制作墨粉需要炼烟,油烟材料主要是桐油加猪油,桐油加香油,桐油加生漆。整个手续非常繁杂。一次制作过程下来,整个人除了眼睛和牙齿以外,身体其他部位全部会被熏黑。
3、纸:宣纸走笔搁一半,静等圣贤泼墨还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而形成一张宣纸,要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才可成型。
安徽泾县双鹿宣纸有限公司总经理、光华宣纸工艺厂厂长曹光华仅凭感官便知纸的好坏,“一眼观手摸,好宣纸一定是洁白的。二听声音,好宣纸发出的声音是柔和的。三用笔试,好宣纸有良好的吸附性,吸水性大而迅速,既能较快地吸收墨液,又能保持墨粒,有适当扩散墨液的能力。”
4、砚:笺麻素绢排数厢 ,宣州石砚墨色光
宣砚不仅做工考究,且原材料稀少。李白诗云,“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这是最早关于宣砚的记载。享有“歙砚国手”之誉的王祖伟介绍,古人对砚的保养十分讲究,“宁愿三日不洗脸,不可一日不洗砚”。
因为砚石原材料稀少,曾经受原材料影响宣砚生产曾中断数百年,近年来,绩溪县和旌德县境内均发现砚矿石资源。2012年,旌德县在宣砚历史挖掘和品牌开发上取得突破。但直至今日,宣城市乃至安徽省文人墨客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尽快找到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歌赞颂的宣砚石矿,彻底结束安徽缺少优质砚石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房四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文房四宝:穿越古今的文化名片

关于文房四宝的成语有哪些?

文房四侯[ wén fáng sì hòu ]
释义:指笔、砚、纸、墨。 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例句:文房四侯很少人能数全。
文房四士[ wén fáng sì shì ]
释义:俗指笔、墨、纸、砚。 同“文房四宝”。
例句:文房四士独相依。
文房四物[ wén fáng sì wù ]
释义: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例句:张、李氏之墨,吴、唐、蜀、闽、两越之纸,端溪、歙穴之砚,鼠须栗尾狸毫兔颖之笔,所谓文房四物
纸墨笔砚[ zhǐ mò bǐ yàn ]
释义:泛指毛笔、黑墨、宣纸、砚台。
例句:所需纸墨笔砚必须开光,书符时、罡步、指法、法诀,缺一不可

文房四保的历史

  砚
  砚虽然在“笔墨纸砚”的排次中位居殿军,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却居领衔地位,所谓“四宝”砚为首,这是由于它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的缘故。所以,现今社会上收藏“四宝”以砚最为多见,受人喜爱的范围也最为广泛。
  中国最早的砚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砚台有何区别呢?
  砚的历史同墨一样悠久。七十年代末,在陕西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有石砚、研棒及砚盖,距今约7000年左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墨砚,是用鹅卵石打磨制成。不过,那时的墨为天然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古砚除了石砚外,还有用陶土烧成的陶砚,著名的唐代问世的’澄泥砚’即是陶砚中的名品;瓷砚,有南北朝时期青瓷砚,宋时的影青瓷砚、绿瓷砚、龙泉瓷砚、建窑墨瓷砚等。除此之外,还有以汉魏宫殿瓦制成的瓦砚等。
  砚历来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因而也就有了’石虚中’、’即墨侯’、’万石君’、’石乡侯’、’铁面尚书’等别号。
  种类
  石砚的品种很多,其中以端砚、歙砚最为名贵。
  端砚是砚中极品,因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而得名,大约问世于唐武德年间(618-626)。《端溪砚史》称赞它’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它的优点是既不损笔毫,又易发墨。除此之外,端石还有着美丽的纹理,著名的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冰纹、石眼等。端砚从最初的讲求实用逐渐走向审美观赏,加工日愈繁细,除了形式多样的形质,还依其纹理雕刻以山水、人物、花草、鸟兽等等各种图案。
  歙砚约产生于唐开元年间(713-741),也因产地歙州(今江西)而得名。因砚材产于婺源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龙尾砚’。其石呈青灰色,质地较端溪石软一些,发墨也逊于端砚,较易干。著名的品种有龙尾、罗纹、金星、眉子等。
  除此之外,还有秦砖,汉瓦,玉砚,陶砚等。
  使用要点
  用时注水,不用时须洗涤干净。洗砚宜用温水或冷水,不可用沸水。以丝瓜络擦之最宜。
  磨墨后不可将墨放置砚上,容易伤损砚面。
  选砚方法
  砚的形式,不论方形圆形,一要“石理细腻”,石质能发,磨时快而细且不坏笔。二要砚心凹进,可以多贮墨汁。
  纸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
  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 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再后,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同时,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记事材料外,还发现了刻于石头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 “石鼓文”。
  一般人们皆知,纸是在东汉由蔡伦发明的。纸的发明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蔡伦也因此被当代美国学者评选为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一百位历史人物之一。东汉刘珍等人编著的《东观汉记》最早记载了蔡伦造纸的事迹。蔡伦造的纸以树皮、破布、鱼网为原料,翻开了植物纤维造纸的历史。他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但近年的考古发掘,却对此提出了疑问。随着西北丝绸之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进展,许多西汉遗址和墓葬被发现,其中也不乏纸的遗物。这些纸均据其出土的地点而被冠名.这些纸不但都早于蔡伦纸,而且有些纸上还有墨迹字体,说明已用于文书的书写。 从目前出土古纸自身的年代顺序,可以分别排列为: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马圈湾纸、居延纸,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
  隋唐五代,造纸术进一步得到发展,不仅原料扩大了,产地和品种也日益增多。
  影响深远,驰名中外的宣纸,始于唐代,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主要原料为青檀树皮,辅以砂田稻草,既坚韧又柔软,寿命又长,有’纸中寿千年’的美誉,宜于书画。明清时成为宫廷及官府公文用纸和书画用纸,至今盛誉不衰,成为书画家首选用纸。
  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种类
  宣纸品类繁多,从配料来说,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皮三种;从厚薄分,又有单宣、夹宣、二层贡、三层贡等;从加工制作工艺又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化(生宣吸水性强;熟宣是生宣加以明矾等加工而成,质硬而不吸水;半熟宣能够吸水,但不像生宣那么易于渗化)。
  书法用纸还有毛边纸,竹帘纸,白关纸,七都纸,六吉宣纸,虎皮宣纸,腊笺,泥金笺,高丽笺等。
  使用要点
  练习写小字用毛边纸,大字用浅黄色七都纸,书写屏联肚宣纸及冷金笺。
  初学写字用吸墨的毛面粗纸,练习日久,遇到纯细光泽之纸,自然格外觉 得易写。
  摹帖宜用油光纸,取其纸薄透明,容易钩摹。
  临帖宜用田字格、九宫格、回宫格纸,取其易于布置结构。
  硬纸用软笔,软纸用硬笔,此即「弱者强之,强者弱之」刚柔相济的中道 要诀。
  选纸方法:
  宣纸选择以吸水性较好,又与笔墨配合为原则。切忌用光滑的纸,即不渗墨, 又不驻笔,更写不出力量来.
  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
  人工制墨究竟始于何时,史料并没有准确的记载。相传第一个造墨的人,是周宣王时的邢夷。明罗欣《物源》上记载:’邢夷作墨,史籀始墨书于帛’。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
  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制墨人是三国时的韦诞(字仲将),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美誉,他不仅是制墨家,还是书法家。
  制墨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改进,唐代还设有制墨官。最为著名的制墨人要数易水奚鼐、奚鼎兄弟。他们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前人方法,以鹿角胶蒸而和之,制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奚氏从南唐定居安徽,南唐后主李煜因喜其墨而赐国姓李。他们所制的墨称为’李墨’,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李墨就是后来著名的’李廷珪墨’。
  明代制墨业大多集中于皖南地区,形成歙县和休宁县两派。歙县派程君房创造’漆烟’制漆法,方于鲁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九玄三极墨’。休宁县的汪中山则是’集锦墨’的创始人,使墨除了实用外,又成为了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到了清代,墨更加注重审美性,大多图案设计、铭文款识都精美细致,具有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种类
  松烟墨 用松树枝烧烟,再配以胶料、香料而成,墨色浓而无光,入水易化。
  油烟墨 用油烧烟(主要是桐油,并和以麻油或猪油等),再加入胶料、麝香、冰片等制成,墨色乌黑有光泽。油烟墨以质细而轻,上砚无声者为佳。
  使用要点
  磨墨时先洗净砚中宿墨。
  磨墨要有耐心 ,磨墨需用力,磨时要匀整不偏,轻重相等,疾徐有节。
  磨墨须浓淡适中,过浓则笔滞,运用不灵活;过淡则易渗沁而色浅,写出来的字缺少神采。
  墨须每日新磨,磨成后,应即使用,隔日则胶煤脱离,不宜再用。
  选墨方法
  什么样的墨是上品呢。第一,质地坚细。所谓坚细是指质地紧实,磨出的颗粒细腻。第二,色泽黑亮,以黑得泛紫光为最上乘,纯黑次之,青光又次之。第三,胶质适中,太重粘笔,太轻则不浓。
  选墨以质地细洁,色泽光润,胶水不重,上砚无声者为佳。若胶重有杂质则不宜。初学写字,为节时省事,不妨改用上等墨汁,但墨汁也要渗少许水用墨条磨一磨,以分散其渣滓。如写宣纸屏幅,则必须磨墨,写时可以挥洒自如,裱时亦不易涨墨。钢笔墨水不可用。
  笔
  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是毛笔。相传毛笔是秦代大将蒙恬创造的。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上就有’蒙恬造笔’的记载;南朝周兴嗣《千字文》中也有“恬笔伦纸”之说,都把蒙恬作为制造毛笔的始祖。近几十年,随着考古新发现,毛笔的产生,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古居延地区的汉笔等都有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据1975年,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三支毛笔看,蒙恬时代的笔,制作已非常精良考究。蒙恬创笔未曾见诸正式的史书,据《史记》记载,他在做大将之前,“尝书狱典文字”。唐韩愈《毛颖传》中说蒙将军南伐楚国,曾猎山兔而制笔,献于始皇。毛笔因此有了“管城子”和“中书君”的别称。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蒙将军是一位制笔家,在工艺改革上负有盛名。
  传统的毛笔不仅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 具,而且在表达中国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 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凤毛麟角
  我国毛笔产地很多,依产地和制作工艺不同,大致分为’湖笔’和’湘笔’两个流派。浙江、江苏、上海、安徽以至北京所产均’湖笔’系列;江西以南大体上’湘笔’系列。
  种类
  1.笔的大小分为:
  按笔头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除一般的大、中、小楷外,再大的有京楂、斗笔、提笔、屏对等,再小的则有圭笔。
  2.笔毫的原料上分为:
  依据制笔的原料不同分为羊毫笔、狼毫笔、紫毫笔、兼毫笔几种。
  (1)羊毫类。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经久耐用。此类笔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常见的有大楷笔、京提(或称提笔)、联锋、屏锋、顶锋、盖锋、条幅、玉笋、玉兰蕊、京楂等。
  (2)狼毫笔。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3)紫毫。笔头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此种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微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
  (4)兼毫。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常见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种类有调和式、心被式。
  除此之外,还有用鸡毫、山马、鼠须、猪鬃等制成的笔。还有白羊毛、青羊毛、黄羊毛、羊须、马毛、鹿毛、麝毛、獾毛、狸毛、貂鼠毛、鼠须、鼠 尾、虎毛、狼尾、狐毛、獭毛、猩猩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茅草等。
  3.笔毛长短分为:
  长锋,中锋,短锋。
  4.笔管的质地分为,
  有水竹、鸡毛竹、斑竹、棕竹、紫擅木、鸡翅木、檀香木、楠木、花梨木、况香木、雕漆、绿沉漆 、螺细、象牙、犀角、牛角、玳瑁、玉、水晶、琉璃、金、银、瓷等,不少珍贵的材料。
  5.按笔的用途,还冠以雅号的有:
  冰清玉洁珠圆玉润、右军书法等等,此类笔多数质量较好,大小适中,有数十种之多。
  性质
  1.硬性之笔毛如:
  鬃毛笔,紫毫笔,狼毫笔,鼠毫笔。
  2.软性之笔毛如:
  羊毫笔,鸡毫笔。
  3.中性之笔毛如:
  兼毫。(如三紫七羊毫、五紫五羊毫、七紫三羊毫。)
  使用要点
  写大字用大楷羊毫,写小字用紫毫,狼毫,及兼毫(如能用小楷羊毫写 小楷者更好)。写行书隶书用羊毫。
  写甲骨宜用硬毫,写篆书隶书宜用羊毫。
  用过之笔,必须随时用清水洗净,不可稍留宿墨。
  选笔方法
  以“尖、齐、圆、健”为原则。即笔毫聚拢时要尖;压扁时要齐,书写时四面都能铺开,不扁不散为圆;笔毫弹性好,久写不退为健。羊毫倘若肥钝难写,初学时可选笔锋稍薄者。至於普通水笔,则绝对不能使用。

文房四宝的雅称即漆妃,管城候和*******

漆妃:墨的别称。管城侯:韩愈《毛颖传》说秦始皇封笔为管城子。而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里称其为“管城侯”。笔的别称有:聿、不律、弗、毛颖、毛锥子、管城子、墨曹都统、中书君、尖头奴、玉管、玉箸墨的别称有:麋丸、漆妃、玄香太守纸的别称有:楮先生、楮知白、好、侯、楮待制、剡溪遗老、楮国公、尺二冤家、文庙、云舫。砚的别称有:砚台、砚池、陶泓、墨器、墨海、石虚中、即墨侯、石端明、岩屋上人、离石乡侯、铁面尚书、润色先生、壁龙、石灰、石泓、宝泓、玉带生

文房四友指什么?

文房四友:笔 墨 纸 砚 文人四友:琴 棋 书 画
毛笔字的书写用具,主要是笔、墨、纸、砚,通常称“文房四宝”。要学书法,就得了解这些文具,知道如何选择,怎样保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十分必要的。

  毛笔,相传是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也有的说“虞舜造笔”。
  其实,毛笔的历史比蒙恬、虞舜都早得多。原始文化的仰韶彩陶上,就有用毛笔绘制的纹饰,露锋之处,一根根笔毛的痕迹都清清楚楚。它的历史比文字还早,距今至少有6000多年了。
  汉字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且饮誉世界,同采用了毛笔这种特制的书写用具有莫大关系。毛笔笔头是用羊、狼、鼠、兔等的须毛制成,因其柔软,可轻可重,可粗可细,方才可能写出天成人妙的奇异点画,形成出神入化的艺术妙境。毛笔其他质料的工具,也可以写出各种漂亮的字体,但是却难以取得有如毛笔书法这样高的艺术成就。
  毛笔制作积几千年之经验,而最负盛名的当推湖笔。湖笔因产于古代湖州而得名,创始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历史。
  毛笔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之分。
  软毫:性柔软,易濡墨;制作原料多选取羊毛,故俗称羊毫。书家有的认为用羊毫易练出笔力,主张初学者以选用羊毫为宜。我的体会是,中小学生习字,多从中楷开始,宜先求工整。羊毫虽佳,却难掌握,用兼毫较为合适。
  硬毫:性强劲,不能多含墨;选取黄鼠狼尾毫为主制成,故俗称狼毫。练习小字,为求工整,宜用硬毫。
  兼毫:中性,刚柔兼济,是兼用羊毫与其他兽毫配制成的。野兔豪毛色近于紫,故兔豪又称紫毫。依比例,有七紫三羊、三羊七紫、五羊五紫,则称紫羊兼。
  如何选笔?
  一是大小软硬要合于实用。一般说,写大字用大笔、软笔;写小字用小笔、硬笔。
  二是笔尖要圆如锥,捺如凿,具备圆、尖、齐、健四个特点。圆,是笔头圆聚饱满;尖,是指笔尖锋颖如锥;齐,是将笔尖润开捺平即捏扁,锋如凿刃一样平齐;健,指笔锋有弹性,劲健有力。可将新笔蘸些唾液润开,在大拇指甲上来回绕圈儿。若圆转自如,绕罢提起,笔尖自然收束,回复尖挺,就可以。
  如何护笔?
  新笔启用,笔头上有胶,须先用温水(不能用热水)浸泡,让其发开,名曰发笔。注意不可硬捻,更不能用牙咬开。小楷笔可发开笔头的2/5,中楷笔可发开1/2,大楷笔可发开2/3。一般说,毛笔不宜全发开,全发开则软弱无力。发开多少合适,终归要看使用起来是否合适。
  毛笔用过后,大字笔要用清水洗净,不留宿墨,再将笔头理顺,笔头向下,悬挂起来。小字笔,要用笔套保护起来,以防笔豪胶结。若长期不用,则要放入匣或囊中,放入樟脑,以防虫蛀。

  墨,相传周宣王时“邢夷始制墨”。有学古考证,邢夷当为刑夷,换言之,即古代有了刑罚之后就有了墨。古籍记载,舜时有五刑,其中之一为墨,就是在犯人额上刺绞,用墨涂上,也称黥刑。这样,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墨了,约有4000年历史。商代甲骨背面也发现多有墨书。秦汉墨丸也有出土。
  古代用墨非常考究。汉代隃麋(今陕西千阳)以制墨而闻名,故隃麋成为古墨的代称。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所著《笔陈图》说:“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10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当时制墨,不仅讲究墨烟,讲究用胶,还要放入珍珠、麝香等药物,以增强墨的光泽,颜色,除祛异味,令有香气。唐末出现了以制墨而名闻于世的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
  奚氏后南迁安徽歙县,奚廷圭被南唐后主李煜任命为皇家的墨务官,赐姓李,故后世又称李廷圭。李廷圭所制之墨,香味浓郁,光泽如漆,当时就与黄金等价。宋时已成为文林珍宝,已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感叹了。宋人何薳著《墨记》、晁贯之著《墨经》,出现了制墨的著。近世有人统计,历代古人制墨所用药物,仅见诸记载的就有50多种。不难想见,古人是多么重视墨这一用品了。
  墨的常见品种,按制作用的主要原料,大致可分为三类:
  松烟墨。主要是用松木烧烟,掺入适量的胶、药材和香料制成。而松烟墨又以徽墨为上上之品。
  油烟墨。即用油类烧烟制成,通常多用桐油、麻油、菜籽油,以及石油。制墨时亦掺入适量的胶、药材、香料。
  油松墨。以油烟及松烟混合制成。由于混合的比例不同,墨质有所不同。
  如何选墨?
  墨质优劣,从色泽与声音可以分辨出来。色泽以紫光为上,墨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轻轻击墨,音清者为上,音浊者为下。研于砚,其声细者为佳,粗者为次。
  如何磨墨?
  磨墨要用清水。清水以含有微量盐灰的水为优,次井水,次自来水,次蒸馏水。注意不要用茶水,也不要用热水。
  研磨时,墨要保持平正,要重按轻推,圈大力匀,平稳而缓慢。初研,水宜少,磨浓了,再加水,再磨浓。墨磨得要浓淡适度,太浓易使笔锋胶涩难用,太淡又易透纸。
  墨湿而再干,则易碎裂。可在墨外裹上一两层纸。用时不污手指,也可保护墨不碎裂。
  平时练字,为了方便,多用墨汁。墨汁过浓。可倒出少许与清水在砚中调和。注意不要往墨汁瓶中加水,那会使墨汁中的胶质腐坏发臭。

  纸,相传为东汉蔡伦所发明。考古发现,早在蔡伦之前200年,西汉初期已有粗糙的麻纸了。但在已发现的多种古纸中。凡比蔡伦时代为早的纸,如西安灞桥纸、陕西扶风纸,名为麻纸,实为絮团,上面都没有写字;而在蔡伦之后的纸张,如新疆罗丰泊纸,甘肃武威旱滩坡纸,却都是用之于书写的,上有墨迹可证。因而可以说、蔡伦是古代造纸术的革新家,古麻纸经蔡伦革新制作技术,才便于书写了。称其为纸的发明者,也是不过分的。
  纸的品类多不胜举,但用之于毛笔书法的纸张,历来以宣纸最著名。
  据考证,宣纸创始于南朝,当时有凝霸、银光之名。
  宣纸的集中产地在安徽泾县。泾县唐时宣州管辖。后世泾县等地纸张也集中到宣城外销,故有宣纸之名。
  宣纸质地绵纫,纹理细密,宜于表达书画艺术的妙趣。同时,抗拉力强,不易虫蛀,便于长期保存,故有“千年寿纸”之誉。
  宣纸品类名称很多,如单宣、夹宣、罗纹宣以及珊瑚宣、虎皮宣、玉宣等等。以纸质区别,可概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类。
  生宣,易吸水,渗墨,同时要注意墨的浓淡相宜。
  熟宣,是生宣经加明矾、骨胶等处理而成,不易吸水,纸质较硬。
  半熟宣,也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介于中性,能吸水,而不易渗化。
  宣纸是书画用的较为贵重的纸,初学写字,用纸不必太考究,要选用比较糙而涩的纸为好,通用的有元书纸、毛边纸、白麻纸均可。但不宜用过于光滑的纸张,如油光纸、拷贝纸等。纸糙涩容易练出笔力,光滑则用于练笔不利。

  砚,始于何时?古人不知,就将之归功于人文初祖的黄帝。东汉李尤撰《墨砚铭》就说:“书契既造,砚、墨乃陈。”意思是发明了文字,就有了砚和墨。其实,在世上还没有文字之前,已有了砚。砚,最初是用于绘画,用以研磨颜料的。西安半坡发现有先民制陶时用以研磨颜料的石磨盘,且有研磨痕迹。这是已知的原始石砚,距今约六七千年。比古史传说的黄帝时代还要早一两千年呢!
  1.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那里有座斧柯山,山下有水名端溪,山上出端石,制砚最佳,名曰端砚。
  端砚,以紫色者为佳,紫如猪肝者最佳。发墨快,不损毫,有墨不易干,天寒不易冻。
  2.歙砚
  歙砚,因所用砚材出之于唐代歙州而得名。歙州所辖多县均产歙石,但以龙尾山(在今江西婺源)所产歙石最佳,故又称歙砚为龙尾砚。
  歙石一般色泽黝黑,略显青碧,用碧云形容其色泽是很贴切的。歙石中质地优异的多有金星、金晕等。金星、金晕,大的似豆,小的似鱼子。这金色的星、晕,是硫化铁的点滴物,硬度大,既易挫墨,又易伤笔,但光泽闪耀,灿若飞星,惹人爱怜。砚工精心布置,妙用瑕瑜,将星晕处雕作砚床,而将无星晕之中心雕为砚堂。有若俏色玉雕,变瑕为瑜,相得益彰
  3.洮砚
  产于古代洮州。今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为洮砚的集中产地。洮砚是以洮石制成的。洮石出之于临洮大河中,故以洮名。洮砚石质坚而润,发墨快,蓄墨久而不下,固之成为名砚之一。
  洮砚以绿洮、红洮最为著名。绿洮是用绿漪石制成。深绿的称鹦哥绿,淡绿的称柳叶青,色绿带波,优美自然。红洮古称野鸭血:今称玫瑰红。色红雅丽,细润纯净。
  三大名砚的共同特点:砚石质地坚润而细腻,坚而不燥,腻而不滑。
  坚润不燥则易于发墨。细腻不滑则出墨块。
  初学写字,选购石砚,只要石质不大光滑,而又不过于粗糙,就可以使用。但要选有砚盖的砚。这样的砚,便于蓄墨,可免于风吹墨汁干涸。砚用后,要洗净。在砚心少贮清水以养砚。尤要防沾油污。

带“文”字的成语和词有哪些?

文笔流畅
文炳雕龙
文不对题
文不加点
文不尽意
文才武略
文采炳焕
文采风流
文采缘饰
文彩四溢
文场笔苑
文公
文弛武玩
文川武乡
文从字顺
文德武功
文觌武匿
文东武西
文牍主义
文房四宝
文房四侯
文房四士
文房四物
文房四艺
文风不动
文轨攸同
文贵天成
文过其实
文过饰非
文过遂非
文籍满腹
文籍先生
文奸济恶
文江学海
文经武略
文经武纬
文君司马
文君新寡
文君新醮
文君早寡
文婪武嬉
文理不通
文理俱惬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文鸟之梦
文期酒会
文齐福不齐
文情并茂
文人墨客
文人墨士
文人无行
文人相轻
文人学士
文人雅士
文如春华
文如其人
文弱书生
文山会海
文擅雕龙
文身断发
文身剪发
文身翦发
文深网密
文丝不动
文思敏捷
文思敏速
文似其人
文搜丁甲
文韬武略
文韬武韬
文恬武嬉
文通残锦
文通武达
文无点易
文无定法
文无加点
文武并用
文武差事
文武皇皇
文武兼备
文武兼济
文武兼全
文武兼资
文武两全
文武全才
文武如雨
文武双全
文武之道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献之家
文星高照
文行出处
文修武备
文修武偃
文选烂,秀才半
文业砚田
文以载道
文友诗敌
文圆质方
文责自负
文章盖世
文章经济
文章巨公
文章钜公
文章绝唱
文章魁首
文章山斗
文章宿老
文章星斗
文章憎命
文章憎命
文章宗工
文章宗匠
文昭武穆
文阵雄帅
文治武力
文质彬彬
文质斌斌
文致太平
文子同升
文子文孙
文字狱
文宗学府
文治武功

文房四友指什么?

文房四友:笔 墨 纸 砚 文人四友:琴 棋 书 画
毛笔字的书写用具,主要是笔、墨、纸、砚,通常称“文房四宝”。要学书法,就得了解这些文具,知道如何选择,怎样保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十分必要的。

  毛笔,相传是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也有的说“虞舜造笔”。
  其实,毛笔的历史比蒙恬、虞舜都早得多。原始文化的仰韶彩陶上,就有用毛笔绘制的纹饰,露锋之处,一根根笔毛的痕迹都清清楚楚。它的历史比文字还早,距今至少有6000多年了。
  汉字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且饮誉世界,同采用了毛笔这种特制的书写用具有莫大关系。毛笔笔头是用羊、狼、鼠、兔等的须毛制成,因其柔软,可轻可重,可粗可细,方才可能写出天成人妙的奇异点画,形成出神入化的艺术妙境。毛笔其他质料的工具,也可以写出各种漂亮的字体,但是却难以取得有如毛笔书法这样高的艺术成就。
  毛笔制作积几千年之经验,而最负盛名的当推湖笔。湖笔因产于古代湖州而得名,创始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历史。
  毛笔有软毫、硬毫和兼毫之分。
  软毫:性柔软,易濡墨;制作原料多选取羊毛,故俗称羊毫。书家有的认为用羊毫易练出笔力,主张初学者以选用羊毫为宜。我的体会是,中小学生习字,多从中楷开始,宜先求工整。羊毫虽佳,却难掌握,用兼毫较为合适。
  硬毫:性强劲,不能多含墨;选取黄鼠狼尾毫为主制成,故俗称狼毫。练习小字,为求工整,宜用硬毫。
  兼毫:中性,刚柔兼济,是兼用羊毫与其他兽毫配制成的。野兔豪毛色近于紫,故兔豪又称紫毫。依比例,有七紫三羊、三羊七紫、五羊五紫,则称紫羊兼。
  如何选笔?
  一是大小软硬要合于实用。一般说,写大字用大笔、软笔;写小字用小笔、硬笔。
  二是笔尖要圆如锥,捺如凿,具备圆、尖、齐、健四个特点。圆,是笔头圆聚饱满;尖,是指笔尖锋颖如锥;齐,是将笔尖润开捺平即捏扁,锋如凿刃一样平齐;健,指笔锋有弹性,劲健有力。可将新笔蘸些唾液润开,在大拇指甲上来回绕圈儿。若圆转自如,绕罢提起,笔尖自然收束,回复尖挺,就可以。
  如何护笔?
  新笔启用,笔头上有胶,须先用温水(不能用热水)浸泡,让其发开,名曰发笔。注意不可硬捻,更不能用牙咬开。小楷笔可发开笔头的2/5,中楷笔可发开1/2,大楷笔可发开2/3。一般说,毛笔不宜全发开,全发开则软弱无力。发开多少合适,终归要看使用起来是否合适。
  毛笔用过后,大字笔要用清水洗净,不留宿墨,再将笔头理顺,笔头向下,悬挂起来。小字笔,要用笔套保护起来,以防笔豪胶结。若长期不用,则要放入匣或囊中,放入樟脑,以防虫蛀。

  墨,相传周宣王时“邢夷始制墨”。有学古考证,邢夷当为刑夷,换言之,即古代有了刑罚之后就有了墨。古籍记载,舜时有五刑,其中之一为墨,就是在犯人额上刺绞,用墨涂上,也称黥刑。这样,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已有墨了,约有4000年历史。商代甲骨背面也发现多有墨书。秦汉墨丸也有出土。
  古代用墨非常考究。汉代隃麋(今陕西千阳)以制墨而闻名,故隃麋成为古墨的代称。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所著《笔陈图》说:“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10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当时制墨,不仅讲究墨烟,讲究用胶,还要放入珍珠、麝香等药物,以增强墨的光泽,颜色,除祛异味,令有香气。唐末出现了以制墨而名闻于世的墨工奚超、奚廷圭父子。
  奚氏后南迁安徽歙县,奚廷圭被南唐后主李煜任命为皇家的墨务官,赐姓李,故后世又称李廷圭。李廷圭所制之墨,香味浓郁,光泽如漆,当时就与黄金等价。宋时已成为文林珍宝,已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感叹了。宋人何薳著《墨记》、晁贯之著《墨经》,出现了制墨的著。近世有人统计,历代古人制墨所用药物,仅见诸记载的就有50多种。不难想见,古人是多么重视墨这一用品了。
  墨的常见品种,按制作用的主要原料,大致可分为三类:
  松烟墨。主要是用松木烧烟,掺入适量的胶、药材和香料制成。而松烟墨又以徽墨为上上之品。
  油烟墨。即用油类烧烟制成,通常多用桐油、麻油、菜籽油,以及石油。制墨时亦掺入适量的胶、药材、香料。
  油松墨。以油烟及松烟混合制成。由于混合的比例不同,墨质有所不同。
  如何选墨?
  墨质优劣,从色泽与声音可以分辨出来。色泽以紫光为上,墨色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为下。轻轻击墨,音清者为上,音浊者为下。研于砚,其声细者为佳,粗者为次。
  如何磨墨?
  磨墨要用清水。清水以含有微量盐灰的水为优,次井水,次自来水,次蒸馏水。注意不要用茶水,也不要用热水。
  研磨时,墨要保持平正,要重按轻推,圈大力匀,平稳而缓慢。初研,水宜少,磨浓了,再加水,再磨浓。墨磨得要浓淡适度,太浓易使笔锋胶涩难用,太淡又易透纸。
  墨湿而再干,则易碎裂。可在墨外裹上一两层纸。用时不污手指,也可保护墨不碎裂。
  平时练字,为了方便,多用墨汁。墨汁过浓。可倒出少许与清水在砚中调和。注意不要往墨汁瓶中加水,那会使墨汁中的胶质腐坏发臭。

  纸,相传为东汉蔡伦所发明。考古发现,早在蔡伦之前200年,西汉初期已有粗糙的麻纸了。但在已发现的多种古纸中。凡比蔡伦时代为早的纸,如西安灞桥纸、陕西扶风纸,名为麻纸,实为絮团,上面都没有写字;而在蔡伦之后的纸张,如新疆罗丰泊纸,甘肃武威旱滩坡纸,却都是用之于书写的,上有墨迹可证。因而可以说、蔡伦是古代造纸术的革新家,古麻纸经蔡伦革新制作技术,才便于书写了。称其为纸的发明者,也是不过分的。
  纸的品类多不胜举,但用之于毛笔书法的纸张,历来以宣纸最著名。
  据考证,宣纸创始于南朝,当时有凝霸、银光之名。
  宣纸的集中产地在安徽泾县。泾县唐时宣州管辖。后世泾县等地纸张也集中到宣城外销,故有宣纸之名。
  宣纸质地绵纫,纹理细密,宜于表达书画艺术的妙趣。同时,抗拉力强,不易虫蛀,便于长期保存,故有“千年寿纸”之誉。
  宣纸品类名称很多,如单宣、夹宣、罗纹宣以及珊瑚宣、虎皮宣、玉宣等等。以纸质区别,可概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类。
  生宣,易吸水,渗墨,同时要注意墨的浓淡相宜。
  熟宣,是生宣经加明矾、骨胶等处理而成,不易吸水,纸质较硬。
  半熟宣,也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介于中性,能吸水,而不易渗化。
  宣纸是书画用的较为贵重的纸,初学写字,用纸不必太考究,要选用比较糙而涩的纸为好,通用的有元书纸、毛边纸、白麻纸均可。但不宜用过于光滑的纸张,如油光纸、拷贝纸等。纸糙涩容易练出笔力,光滑则用于练笔不利。

  砚,始于何时?古人不知,就将之归功于人文初祖的黄帝。东汉李尤撰《墨砚铭》就说:“书契既造,砚、墨乃陈。”意思是发明了文字,就有了砚和墨。其实,在世上还没有文字之前,已有了砚。砚,最初是用于绘画,用以研磨颜料的。西安半坡发现有先民制陶时用以研磨颜料的石磨盘,且有研磨痕迹。这是已知的原始石砚,距今约六七千年。比古史传说的黄帝时代还要早一两千年呢!
  1.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那里有座斧柯山,山下有水名端溪,山上出端石,制砚最佳,名曰端砚。
  端砚,以紫色者为佳,紫如猪肝者最佳。发墨快,不损毫,有墨不易干,天寒不易冻。
  2.歙砚
  歙砚,因所用砚材出之于唐代歙州而得名。歙州所辖多县均产歙石,但以龙尾山(在今江西婺源)所产歙石最佳,故又称歙砚为龙尾砚。
  歙石一般色泽黝黑,略显青碧,用碧云形容其色泽是很贴切的。歙石中质地优异的多有金星、金晕等。金星、金晕,大的似豆,小的似鱼子。这金色的星、晕,是硫化铁的点滴物,硬度大,既易挫墨,又易伤笔,但光泽闪耀,灿若飞星,惹人爱怜。砚工精心布置,妙用瑕瑜,将星晕处雕作砚床,而将无星晕之中心雕为砚堂。有若俏色玉雕,变瑕为瑜,相得益彰
  3.洮砚
  产于古代洮州。今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为洮砚的集中产地。洮砚是以洮石制成的。洮石出之于临洮大河中,故以洮名。洮砚石质坚而润,发墨快,蓄墨久而不下,固之成为名砚之一。
  洮砚以绿洮、红洮最为著名。绿洮是用绿漪石制成。深绿的称鹦哥绿,淡绿的称柳叶青,色绿带波,优美自然。红洮古称野鸭血:今称玫瑰红。色红雅丽,细润纯净。
  三大名砚的共同特点:砚石质地坚润而细腻,坚而不燥,腻而不滑。
  坚润不燥则易于发墨。细腻不滑则出墨块。
  初学写字,选购石砚,只要石质不大光滑,而又不过于粗糙,就可以使用。但要选有砚盖的砚。这样的砚,便于蓄墨,可免于风吹墨汁干涸。砚用后,要洗净。在砚心少贮清水以养砚。尤要防沾油污。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wenfangsihou.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