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胸无成竹”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胸无成竹”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郑板桥为何“胸中无竹”?、成语典故胸有成竹说的是古代善于画竹的著名画家()。、作者说胸无成竹是什么意思、胸无成竹是不是词语、胸有成竹的含义是什么?、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等

郑板桥为何“胸中无竹”?

他信手画来,不拘泥形式,更注重意境和随感

成语典故胸有成竹说的是古代善于画竹的著名画家()。

B 文与可 北宋仁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四川省梓潼县人。他与苏轼是表兄弟,曾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他特别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他说:’我只不过把心中的竹子画出来罢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扩展阅读:http://baike.baidu.com/view/1003630.htm

作者说胸无成竹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说,突出一个“散”和“随”,如果按照心里已经有的东西来写,就不免僵化,而应当随意一些,率性而作

胸无成竹是不是词语

胸无成竹    【解释】: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出处】:清·郑燮《板桥题画·竹·胸无成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都从文章中演变出来的,可以算的。只是不常用

胸有成竹的含义是什么?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基本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详细解释【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成语“胸有成竹”讲的是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文章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特点的优秀散文。胸有成竹的出处为此文章,意思是做事之前,已有了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苏轼与画竹名家文与可同为’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物。’胸有成竹’这一成语就是苏轼称赞文与可的话,说文与可在画竹子之前,在内心已有画好的竹子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xiongwuchengzhu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