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四史》不包括下列哪部史书?、二十四史,那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毛主席为什么一生看无数次《二十四史》,谢谢、“一部二十五史,从何说起”这句话是谁说的、二十四史哪一部写的最好,哪一部写的最差。、二十四史是哪几本书等

《二十四史》不包括下列哪部史书?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二十四史,那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

二十四史中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通史是《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毛主席为什么一生看无数次《二十四史》,谢谢

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喜欢阅读传统的经、史、子、集著作,“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这是青年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态度。他对史籍的爱好,贯穿于他的一生。
  毛泽东读得最多的、批注最多的历史书籍是《二十四史》。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有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的《二十四史》。这部《二十四史》,是1952年工作人员根据他阅读中国古籍的需要而添置的。这是一部大字木刻线装本,毛泽东生前特别喜爱,每次去外地视察工作,参加会议和调查研究时,他老人家都嘱咐工作人员带上这部史籍,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读到哪里。从50年代到60年代、70年代,无论在外出的火车上、飞机上,无论在住地的会客厅里、书房里、办公室里、卧室里,无论白天、黑夜,工作人员随时都可以看到他老人家凝神静气地读《二十四史》的身影。
  如果说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开始阅读《二十四史》还只是单本、篇章,那么从1952年之后,毛泽东读乾隆武英殿的《二十四史》,就是全面、系统地研读了。这部《二十四史》,毛泽东整整读了24年。
  1975年,毛泽东已经82岁高龄,而且眼睛患白内障,逐渐看不清东西了,医生建议他每天不看书或少看书。他对医生的话毫不在意,每天照样看书。实在不能看了,就让身边工作人员给他读书。1976年5月,毛泽东的病情不断加重,身体素质越来越差。6月初,他突患心肌梗塞,经及时挽救,脱离了危险。之后不久,毛泽东许多时间都处在昏迷半昏迷状态,靠鼻饲生活。据医疗组的护理记录,1976年9月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11次之多,共计2小时50分钟。毛泽东读过多遍的这部《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南史》等分册就一直放在他的身边,这部书一直陪伴着他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下功夫读《二十四史》呢?笔者认为,《二十四史》这部巨著记载的我国长达4000多年的社会历史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来治国安邦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宝库。此外,毛泽东苦读《二十四史》至少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从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没有出国留学的思想渊源来看,是为了解中国古今学说制度之大要。当年他的同代人中有不少人都出国求学了,他的同学也劝毛泽东出国磨砺,但毛泽东最终还是留了下来,留在了

“一部二十五史,从何说起”这句话是谁说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二十四史哪一部写的最好,哪一部写的最差。

最差很明白是《元史》 最好的难说前四史里自己选一本吧《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元史》问世后,很多学者对它表示了不满,钱大昕则是不满者中持激烈否定态度的一个。他指出:“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开国功臣,首称四杰,而赤老温无传。尚主世胄,不过数家,而郓国亦无传。丞相见于表者五十有九人,而立传者不及其半”“本纪或一事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两传”。 明朝的徐一夔也说:顺帝在位三十六年的事,既无“实录”可据,又没有参考书,只凭采访写成,恐怕史事未必核实。对于《元史》的批评,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

二十四史是哪几本书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即: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bessswcsq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