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以为口实”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以为口实”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苏撤的《墨竹赋》原文,谁有啊?、口实的引证解释、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翻译、带以的成语有哪些、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急求翻译、“传之以为口实”怎么翻译?等

苏撤的《墨竹赋》原文,谁有啊?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 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 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 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 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 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 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 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 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 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 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也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 “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 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 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 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 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 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口实的引证解释

1.口中食物。
高亨注:“须自求口中之食物。”引申为食品。亦指饮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明勑下以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李贤注引《汉官仪》:“口实,膳羞之事也。”《魏书·夏侯道迁传》:“好言宴,务口实,京师珍羞,罔不毕有。”
2.指俸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杜预注:“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
3.古代俸禄皆以米计,故又借指为粮食。
《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且关中之人百馀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胡三省注:“口实,谓粮食也。”
4.古代死者入殓时口中所含之物。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何休注:“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汉刘向《说苑·修文》:“口实曰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5.谓经常议论、诵读的内容。
《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孔传:“恐来世论道我放天子常不去口。”《南齐书·文惠太子传》:“太祖好《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讽诵,以为口实。”
6.引申为定论。
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昔者君子之处於世……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清李楷《序》:“乃世所援以为口实者: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予窃以为不然。”
7.指话柄;谈笑的资料。
唐刘知几《史通·因习》:“遂盗葛龚所作而进之。既具录他文,不知改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葛龚。’及邯郸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宋孔平仲《续世说·排调》:“举朝嗤笑,以为口实。”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九章:“前年躲警报在桤木沟同陈登云开过玩笑的那回事,不就是拿她--这个满身苕气的女人做过口实吗?”
8.借口。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无乃不堪任命,而翦为仇讎?”杜预注:“口实,但有其言而已。”《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司马尚曰:‘将军称兵犯阙,知者以为忠,不知者反以为叛,适令谗人借为口实,以将军之才,随处可立功名,何

求《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翻译

原文: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译文: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
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却为养生的人所;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
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筼筜谷在陕西洋县西北,谷中多竹。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曾在此谷中筑亭。
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兼好友,北宋画家,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曾画《筼筜谷偃竹》赠苏轼。
元丰二年(1079)正月,文与可病逝。七月,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看到文与可的这幅遗作,写了这篇题记。

带以的成语有哪些

以守为攻不以为耻、引以为憾、难以预料以防不测、引以为耻、忘乎所以、慷慨以赴、不以为然习以为常、一言以蔽、以死明志、以死相逼、以邻为壑不以为意以人为镜无以复加物以类聚以小见大、好整以暇、长此以往文以载道以点带面孜孜以求以牙还牙道路以目俭以养德以眼还眼以蠡测海出以公心难以为继降格以求授人以柄以暴易暴慨当以慷宽以待人
一、以守为攻 [ yǐ shǒu wéi gōng ]
【解释】: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出自】: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示例】:我军决定暂时以守为攻,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
二、不以为耻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释】: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出自】:邓析子《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示例】: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示例】: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四、不以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释】: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自】: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示例】: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五、以邻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解释】: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示例】: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做事从来不为别人着想,甚至以邻为壑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急求翻译

青龙二年春天,亮率领部众到达武功,分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在这的根基。这一年秋天病逝,黎民百姓对其追悼哀思,并且作为口口相传的事实。到今天梁州、益州的百姓,传述亮的事迹的话还经常能在耳边听到,即使甘棠歌颂召公、郑人歌颂子产,也远远不能相比。

“传之以为口实”怎么翻译?

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指传播这件事并把这件事作为话柄。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iweikoushi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