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治国安邦”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治国安邦”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老子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真像【道德经】上所写的么、治国安邦的意思、老子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真的像【道德经】上写的那样么?、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治国安邦的“邦”是什么意思、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等

老子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真像【道德经】上所写的么

老子姓单名逨,西周人。那时候的人,只有一个名字,所以,老子幼年和年轻的时候,只叫单逨(此单读丹音,不读善音)。由于当时西周人还有一种习惯,对有官职的人员称谓是把官职的称谓与该人名联用的,故老子后来被称谓为“吴逨”(即虞逨)、“歴逨”。老子七十岁后周宣王没有死时,人们尊称他为“老逨”(因为过七十之人,应尊称为老),周宣王死后,人们尊称他为“老单”。“老子”的称呼则是很晚以后的事,时间是春秋末战国初。下面分别对单逨、吴逨、歴逨、老逨、老单和老子的称谓,叙述一下老子其事。
单逨,这个名字伴随他有生之年时间最长,从他出生起,他父亲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名字,以后一直伴随他进入半百之年约五十岁左右。
单逨的父亲叫单龚,是西周周厉王时的一名高级武官,追随在召穆公手下,成其为召公之心腹爱将。公元前854年,单逨就出生在单龚的家庭内,小时候就很讨人喜欢,聪明伶俐。召穆公知道后责令单龚带其子出入召公府,也同样博得召公的喜爱。
公元前842年,周厉王的儿子静才只五岁,厉王由于知其召穆公的“才华”最好,对古公亶父的《德》论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出神入化的“宣讲”,使不少的人深感钦佩,于是在悔恨自己某些过错之后,将其子静秘密送入召公府内,令其调教。召穆公得到这样的特殊委托后,遴选十二岁的单逨,作为静的“伴读”兼“侍卫”,加上自己的小儿子,组成了一个三人读书班子。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受迫,出奔于彘,国人知其太子静匿在召公府内,乃围之,逼召公交出静。召公不得已,以己之幼子代替王太子受其死,静方得免于难。小小的单逨,哪见过如此惨景,目睹这一切后,除了不知究里地目瞪口呆以外,却对这一不再重复的事件,深深铭记在心。从此,单逨和太子静朝夕相处,在召公府内受教十四年。这与太子静成为终生莫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成了生死与共的患难挚友,为他们历史上的“伟大合作”(长达六十一年的认识探讨、交流)开创了人类史上的独此一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历史上如果没有老逨就没有周宣王的“中兴”之举;反之也然,如果没有周宣王的重用老逨,也就没有老子的“丰功伟绩”。老逨和周宣王共同谱写了西周末年前的历史,这一点是被人们所忽视了的。也就是说是被历史上的“历史学家”们掩盖、淹没掉了的。
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后,召穆公和周定公立太子静为王,是为宣王,十四年的共伯和归其国于宣王,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辅政,单逨此时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卫”之职、王的“侍从”而已。但是,这种特殊的身份,也使得宣王和单逨共同学习、探讨、实践中的相互话题,越来越多,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深入、广大。对古公亶父老祖宗所留下的《德》论(亦名为《归藏》或行为规范篇的《为》篇)的认识程度,已经开始超过他们共同的启蒙的老师――召穆公了。数年之后,颇见成效,已能秉承古公亶父的遗志,法季历、文、武、成、康之遗风。(历史记载难见其真,可是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还是流露出来了――见《史记》。)各诸侯国无不刮目相看而宗周。此后召穆公和单龚相继均因年事过高,由其子承其职,共事于宣王。单逨虽然还隶于召公(新一代)手下,但却直接受命于宣王,经常被任命参加新的征战,如:伐西戎、伐荆蛮、伐淮夷、伐徐、伐鲁、伐姜戎……等,长达四十余年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之诸多经历,也深知民众的苦难与不易,更加从心眼里佩服老祖宗古公亶父所认识问题的穿透力和前瞻性。所以在和周宣王所有的对话和议论之中,其主题就是“民得”和如何保证“民得”。
公元前800年前后,单逨已过五十岁,开始步入政界高层(再不只是简单的军人),因为周宣王已任命其为“吴林”(管理四方的虞林,即管理周天子辖内的山林川泽的最高官员)。单逨由于这次赐封,曾作“盘”记述此事,嗣后又作“钟”等青铜器以谢乃父龚的养育之恩。“吴逨”的称谓也就从周宣王任命为“吴林”而开始了。
公元前785年,周宣王为了增强防御力量,命吴逨为“奠”定“长父”之“建长父侯于杨”的事情,“出捷”“于井阿”、“于历宕”,“不畏戎”,“以追搏戎”,而“敏于戎工”,故而赏赐他土地。吴逨对这次的赏赐也作鼎以记。
公元前784年,宣王四十三年,宣王和单逨都已经是老年人了。特别是吴逨已近七十岁了,彼此共同的认识已达到了崭新的高度,他们珍惜这时的认识,从而开创了一个特殊的工作,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历人”官职。(“历人”的官职仅在西周末周宣王四十三年设立过一次,周宣王死后的周幽王没有沿用,春秋和战国就更无法再设此官职。之后所建立的秦、汉政就根本不知道,我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官职,而仅是把此类事交由“史官”之类的人去办理。)周宣王在是年的六月任命吴逨为 “历人”,这也就使近70岁的单逨从“吴逨”变为了“历逨”。
那么单逨的“历人”官职是干什么的呢?这是一原来谁也不可能注意的问题。(虽然有郭沫若先生曾针对《尚书》中的“历人”的问题说过一次,那个“历人”与老子这个“历人”是不相干的两回事,那里也仅只是出现过一次,郭先生认为是奴隶的一种,虽不确切,但也与原文差之不远。)自从2003年青铜器出土后,我们当代的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针对四十三年逨鼎中的“历人”,认为是对国家高级官员的监察甄别,相当于现在的纪律检查。这虽然有其可能,但愚以为还不到位,且很不到位,这牵扯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已固有的历史认识,不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真正的历史,这样的历史障碍了我们目前的认识。如:周公旦的个人功绩问题;周公组织人员修典的问题;“仁、义、礼、智”意识形态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在西周金文中得不到支持和佐证,甚至得不到春秋、战国中的金文的支持和佐证。这也就是说,像上述的重要问题,居然得不到周王朝(东周和西周)八百余年官方文字认定(金文)的支持和佐证,能是可靠的吗?这显然暴露出,是“汉以来的文献的虚假伪劣之迹”的严肃问题,这难道是我们的历史上所应有的文献吗?于是,我们联系到所谓的“春秋笔法”:“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之人,正是搞乱我国历史真实面目的罪魁。
愚以为“历人”是西周末年意识形态成熟而欲做出总结的表现,这是周宣王和单逨对西周当时的历史和现实认识后所做出的重要而伟大的决定。促成这一决定的有如下条件:1、文字已通过甲骨文和金文的进展到西周末年,已有500年的历史了,不但有了经验,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且词源丰富。2、意识形态对“智”的摒弃也达到了明显的高度,有毛公鼎铭文中的“引其唯王智,乃唯是丧我国”为证。3、被汉以来人们吹捧得天花乱坠的“仁”字,居然在殷商、西周、春秋一例也找不到,直到战国中后期才仅见不成气候的“中山王鼎”之一例,(公元前300年略前),它能代表谁?西周人对“仁”的认识是:它直接酿成亲、疏之差,形成贵、贱之别,造成利、害的关系,于是达到是、非不分,促成真、假难辨。所以,由于“仁”的出现所带来(造成)的亲、疏、贵、贱、利、害、是、非、真、假等十恶在蚕食着社会中的人的心灵,且促使人们渐趋麻木,故十恶不赦也。4、从上述看到的“智”、“仁”的问题虽然被金文所淘汰(等同被官方斥为非法),但是战国期间出土的竹简上,并不是这样,道理在哪呢?原因是,战国时的竹简和现在的网上文章一样,有一些就不是官方的意思。那时候,竹简的“普及”,造成人们大量的运用,有好多话是自己自由“书写”,代表个人的看法,和现在私人的日记差不多,所以也等同时下的网上文章。5、自从《连山》出现以来,造成了推翻夏王朝的事实,所以在商王朝初期和中期乃至稍后,都很重视“文字”问题,基本上纳入国家统治者范围之内的事,只能服务于王,或为王所用。鉴于商王朝后期有的附国开始用甲骨文,从而也致使古公亶父也用甲骨文,写成了《归藏》,指导了自己“根据地”的建设,直接促使了商王朝的覆灭。西周建立政以后,同样注重文字的使用问题,也只限定在王使用的范围之内。西周中后期的金文之中渐趋向籀文转化,并且发展出现“四言句”的述事精炼的语言。从而形成韵味文字,促使了“诗”的出现,虽然“诗”是创造,但却是“非法”的。然而,正因为“诗”的出现,加速了文字(文化)的“普及”,国家也控制不了。文字的渗透力,何况还有殷末留下来的“贞人后裔”呢?(参见拙文《〈周易〉与〈连山〉、〈归藏〉、没有任何联系》。)
周宣王和单逨面对祖国的历史和现实,下定决心,从事这一工作,于是任命单逨为“历人”去组织、领导修订由原来祖传的“师传口授”的“口头文字”变成真实可看而不再变的文字记录。(这个工作,在单逨受命之前,没有得到王的允许或任命,是任何人无去作的,即若是西周的史官,也只能在王面前做一些事务性的册命而已。另外,关于西周以前的“史”官问题,也是一个为人们所误解了的问题,“史”官起源很早,远在殷商末时,“史”官就已经形成,这是在商末武乙削去“贞人 ”的职务后,所代替“贞人”的记事的官职。此职沿用到西周初的“大史”直到西周末年的“内史”,都仅是为王作记事和册命之事以记而已。西周时的“史”通“ 使”通“事”,无有记史的任何证据。这与春秋时各诸侯国所开始形成的“史官”记史无关,“史”官记史形成于春秋经战国、秦、汉才渐趋定性。)历逨所领导下的修订“文献”的工作,进行了三年,完成于公元前781年,(这是用甲骨文字刻写在龟甲上的,包括发展后的甲骨文,乃至向籀文(大篆)和进化文字的中间态)。可惜的是,在春秋末时,被人们“翻译”(转录)成竹简文字时,已经失去了原味,继之经战国、秦、西汉初、汉中后期时,特别是经刘向父子之手后,变异成隶书文字时,已经成了“儒家”味道的“文献”了。后来又经唐、宋、元、明、清各个具体时代时的厘订、刻印出来,又打上了各自时代的络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献”还有现代的印记呢?
公元前781年,宣王已经不行了,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苦于自己不能和“历逨”再共同相处了,于是把原来和历逨共同一起学习了六十年的老祖宗古公亶父所作的《德》论,鉴于它已有所损坏、残缺,必须重新修订、整理,这一任务只有交由历逨一人完成。为郑重起见,只好把自己的儿子(后来的周幽王)叫到身边,当面授于历逨,完成这件事。并且责令历逨以“教父”的身份代替自己,教导周幽王好好地继成发扬光大周王朝的基业,千秋永在。
自从老子担任“历人”的职务后,他已是近七十岁(69岁)的人了,大家按西周的习惯,除了称他为“历逨”外,也尊称他为“老逨”。周宣王死,周幽王继位后,对“历人”官职不予理睬,也就是没有对这一官职给予肯定,淡化了(名实都不存在了),人们除称“老逨”外,又称呼为“老单”,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春秋末近二百多年。所以后来致使人们讹变为“老耽”或“老聃 ”、“老莱”而流(留)传到现在。

治国安邦的意思

治国安邦 [zhì guó ān bāng][解释]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出自] 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老子为人处事治国安邦真的像【道德经】上写的那样么?

个人认为不会。他主张的那种顺其自然在政治上,是指对百姓不要苛政,让其安定发展。在个人修养上,是指不要有过多的贪欲,注重内在精神培养,否则会为其所害。无为不代表不作为,他的主张也是一种治国之道,比如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明代仁宣之治,都是让百姓安居乐业,顺其自然,轻徭薄役,休养生息,才使国家富强的。老子的学说相对于较为功利,激进的法家,儒家来说,相对平缓,而他的顺其自然的思想也对于今天有现实意义。老子的道德经里的某些句子总是被人误解,其实很多是现代人的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所以无需担心。以上皆是我的个人理解,若有理解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治国安邦的“邦”是什么意思

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出自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邦在“治国安邦”中指的是: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也指疆界,边界。
邦是一个汉字,读作bānɡ,本意是指粮食生产国。农业国,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也指疆界,边界。该文字在《诗·小雅·节南山》和《国语·周语》等文献均有记载。
基本定义:国:友~。邻~。~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国(国家)。~人(该国的人)。
释义:
〈名词〉形式的释义有:
1.形声。从邑,从丰,丰亦声。“丰”意为“春季三月,庄稼遍地,蓬勃生长”。“丰”与“邑”联合起来表示“靠种植庄稼自给自足的城邑”。本意:粮食生产国。农业国。古代诸侯的封国、国
古文形体
家。说明:在遥远的古代,城邦或国家也有了区位经济分工,既有农业国,也有靠贸易立国的类似于今日新加坡那样的国家,也有像湖北大冶那样靠采挖铜矿,靠输出铜矿石换取粮食的城邑。汉字有“鄮”字,从贸从邑,指今日的浙江宁波,宁波在古代就是类似新加坡那样的以贸易立国的古代城邑。
2. 同本意 [state]
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
利用为依迁邦。——《易·益》
协和万邦。——《书·尧典》
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
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
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
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
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
5. 泛指国家 [country;nation]
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丘迟《与陈伯之书》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
7. 疆界,边界 [boundary]。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
8. 国都,大城镇 [capital]
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
9. 泛指地方 [place]
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
10. 姓
〈动〉形式的释义有:
封,分封 [confer]
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常用词组:
邦交
拼音:bāngjiāo
[diplomatic relations;intercourse between nations] 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泛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邦联
拼音:bānglián
[confederation] 几个主国家组成的一种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

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1982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全面拨乱反正。在继承和发扬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实践需要和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制定出1982年宪法。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这部建国后的第四部宪法。这部宪法在结构上,除序言外,分为总纲、公民的基本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四章,共138条。1982年宪法是改革的产物,它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加强了对公民利的保障,宪法结构也作了符合世界宪法发展趋势的调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zhiguoanbang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