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病民蛊国”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病民蛊国”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病组词四个字字有哪些、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民的成语有哪些、病的成语、最后一个字是民的成语是什么、古文中病什么意思等

古文中“疾”和“病”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疾”是症状比较轻、表层的病,“病”则是重病。疾病两个字都有病字头,都是生理或心理的问题。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有的放矢的“矢”,一个是甲乙丙丁的“丙”。
一、疾:
矢,是箭头,用箭头的尖端,刺激穴位就可以治疗的病,那就是比较轻的病,相当于表证。所谓“表”是指肌表,表证是指病变部位在体表,病情较浅。
表证的症状有怕冷、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脉浮等。一般说来,表证又可分为表寒证、表热证、其中,表寒证有怕冷、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鼻涕、口不渴、舌苔薄白;
表热证有发热、怕寒、有汗或无汗、口渴、咽红或咽喉肿痛、舌尖红等。治疗表寒证时应使用辛温解表中药;治疗表热证时应使用辛凉解表中药。
二、病:
“丙”,通“柄”,医治用具,需要带柄,可见病灶比较深。显然比“疾”要重。
人由疾而生病。由于人受箭伤或生病后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所以“疾”又引申出“痛苦”的意思。甲骨文字的字像一个人躺在床上出汗的样子(人和床都竖着写),表达的就是痛苦。
扩展资料:
《扁鹊见蔡桓公》中的“疾”和病: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疾”和“病”的差别。从“君有疾在腠理“一句可以断定,“疾”是症状比较轻的,表层次的。腠理就是皮肤、肌肉的纹理
但是有疾而不治疗,则由疾而生病。于是从开始的于是由疾在“腠理”变为“君之病在肌肤”,又变为“君之病在肠胃”,继而又深入骨髓
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产生痛苦,这也是。所以“居五日,桓侯体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病
百度百科-疾
百度百科-扁鹊见蔡桓公

民的成语有哪些

民生凋敝,读音mín shēng diāo bì,指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病的成语

治病救人
[zhì bìng jiù rén]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 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老弱病残
[lǎo ruò bìng cán]
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久病成医
[jiǔ bìng chéng yī]
病久了对医理就熟悉了。比喻对某方面的事见识多了就能成为这方面的行家。
一病不起
[yī bìng bù qǐ]
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 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最后一个字是民的成语是什么

最后一个字是民的成语有不羁之民祸国殃民富国安民广土众民忧国忧民
1、不羁之民
不羁之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jī zhī mín,意思为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白话译文:不受管辖的地方,不受束缚的百姓。
2、祸国殃民
祸国殃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huò guó yāng mín,危害国家;残害人民。用作贬义。多指当的人或集团。一般作谓语、定语。
出处: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臣观大学士严嵩,盗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
白话译文:臣观察大学士严嵩,窃夺柄,危害国家,残害人民,是天下第一大狗贼。
3、富国安民
富国安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fù guó ān mín,意思是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沟洫志》:“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
白话译文: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做对天下人都有利的事,清除对天下人都有害的事,维持数百年,所以叫做中策。
4、广土众民
广土众民,读音 guǎng tǔ zhòng mín,汉语成语,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出处:《孟子·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白话译文: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民,君子是想得到的,但他的快乐不在这方面。
5、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ōu guó yōu mín,意思是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战国时期刘向等人《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白话译文:寡人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心底里就盼望聘得贤士共治齐国。

古文中病什么意思

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词性变化
◎ 病 bìng
〈形〉
(1) 困难,不利 [difficult]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 秦。——《史记·商君列传》
(2) 枯萎 [withere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 病 bìng
〈动〉
(1) 生病 [fall ill]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
见一人病咽塞。——《三国志·方伎传》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恹恹(久病慵懒的样子)
(3) 担心,忧虑 [worry;be anxious]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4)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恼,困恼 [vex]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7) 损害 [harm]。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8) 疲累,倦困 [tire]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bingminguguo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