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参伍错综”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参伍错综”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参(叁)伍以变,错综其数”中“参伍以变”怎么理解?、伍的组词、以参开头的成语、错综错综复杂的拼音、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是什么意思、错综复杂是褒义还是贬义还是中性词等

“参(叁)伍以变,错综其数”中“参伍以变”怎么理解?

《周易》解疑系列之九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中)三、古天文学中的“参伍” 从古天文历法的角度诠释“参伍”,其基本依据一定要来源于古代天文历法的威著作,这就是历代史书的天文历志和天文学著。特别是天文历志,自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后,历代史书都在儒家思想的传承体系之中,其中的天文历志继承了孔子的天道观思想,并且创建历法都以孔子和《易传》为准则,以天文历志诠释《易传》符合孔子作易的原创思想。 首先看《史记》。作者司马迁是五帝颛顼时代著名天文学家重黎氏家族的后人,有古天文的家学渊源,且“世典周史”(世代为周朝大史)。在汉武帝时代,司马迁作为太史令曾参与创建两汉时代的第一部历法——太初历。其父司马谈“学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杨何”,是孔子传易的第九代嫡系传人。司马迁秉承其父遗志“正《易传》,继《春秋》”,显然他对古代天文历法和《周易》都有极深的造诣。 《史记’天官书》曰:“为天数者,必通三五。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这里说到了“三五”,司马贞索隐注曰:“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天官书》又曰:“仰则观象於天,俯则法类於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正义张衡注曰:“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众星列布,体生於地,精成於天”。按照这一观点,日月与阴阳于一体,在天为日月,在地为阴阳;五星与五行于一体,在天为五星,在地为五行。因此,“参伍”同于“三五”,在天为三辰五星,在地为阴阳五行。这一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的孔子时代。《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国语’鲁语上》曰:“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因此,把天道归结为三辰五星,地道归结为阴阳五行,以三辰五星和阴阳五行的变化作为“天下之至变”,由此衍生出万事万物的各种变化,这是古代天道观和天地之道思想的精华与核心。其认识由来已久。 再看《汉书’律历志》。西汉时期的历法是《太初历》,创建于汉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年的成、哀之世刘歆改进后称《三统历》。刘歆是西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古文经学派的创始人,对历法卓有建树,开启了中国古代历法中极为重要的天文表格和算法,给出精确度很高的五星会合周期,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刘歆秉承《易传》思想,运用其中的神秘数字,推演出《三统历》中的各种重要天文数据。其中的“参伍以变”是他创建《三统历》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在《汉书’律历志》中有:“《易》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镇星。三辰五星而相经纬也。”显然,刘歆也把“参伍”解释为三辰和五星,把“参伍以变”视为“天下之至变”。 东汉时期的历法是《四分历》。根据对《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历日考证,早在春秋后期就已经形成了《四分历》,又称“先秦四分历”或“古四分历”,一直应用到西汉初期。其中的回归年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故名四分,这一数据是通过长时间的观测相邻的冬至日间跨度取其平均值确定的,其閠法是十九年七閠,是根据孔子提出的“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的历法原则建立的。到汉武帝时代创建《太初历》时调整了回归年长度,由于误差较大,在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重新颁行《四分历》,称“东汉四分历”。值得注意的是,自春秋时起,虽然其他历法数据时有变化,但十九年七閠作为圣人孔子创建的置闰规则,长期使用近一千年之久,直到南北朝的刘宋时代才做了适当调整,可见其影响之大。正因为如此,东汉时代的历法与孔子和《易传》之间保持着重要的历史渊源。《后汉书’律历志中》曰:“今改行四分,以遵于尧,以顺孔圣奉天之文”,再次确认东汉的历法仍然遵循春秋时代孔子的作历原则。 《后汉书’律历志下》同样提到“参伍以变”。其中有:“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琁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这里提到的“圣人之作历”是指圣人创建历法,接下去所说的“观琁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都是创建历法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这些方法和过程最后归结为“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由此可见,“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反映了历法原则及其创建过程,只要把这些原则和过程解释清楚,就可以理解“参伍”一词,乃至“参伍以变……”这段论述的完整意义。 为了方便进行下面的解释,首先在这里介绍有关十二辰的概念。十二辰概念的出现,是为了确定历法中十二月和二十四节气的需要。大约在春秋时代或更早,沿天赤道把星空等分为十二个天区,称为十二次,依次以十二辰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次的起点是“节”,中点是“气”,共十二节和十二气,合为二十四节气。又,在地面上同样划分有十二个区域,其中以正北为子作为起点,依次以十二辰命名,则正东为卯,正南为午,正西为酉。地面十二辰的划分确立了北斗建辰的基准,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就可以确定月份。 关于“璇玑”,北斗七星从斗杓向斗柄依次是天枢、天璇、天玑、天、玉衡、开阳和摇光共七星,取天璇和天玑命名,故北斗也称璇玑。北斗七星围绕北天极旋转,每年一周,“璇玑之运”指北斗绕北天极的旋转。“三光”指日、月和二十八宿,“三光之行”即日、月在二十八宿体系中的运行状态。 “道”是黄道,“道之发敛”指日月五星沿黄道运行时靠近或远离地球时的位置变化。 “景”是圭表投影。圭表是古代用来测量日影长短的仪器,夏至日近则影短,冬至日远则影长,测量“景之长短”变化,就可以用来确定节气。 “斗纲”是北斗的天枢、玉衡和摇光三颗星连线所指的地面方向,以连线指向地面十二辰的位置来确定月份。称“北斗建辰”或“斗柄建辰”。如建子为周历正月,建丑为周历二月,建寅为周历三月等,依此类推。图1所示的连线指向正西的酉位,称北斗建酉,为周历九月,是秋分所在的月份。 “青龙”指岁星(木星)。在古代数术中有五方、五行、五星、天体五宫和十天干的对应架构,即 东方——甲乙——木——青龙——岁星; 西方——庚辛——金——白虎——太白; 南方——丙丁——火——朱雀——荧惑; 北方——壬癸——水——玄武——辰星; 中央——戊己——土——黄龙——镇星。 由于青龙和岁星同于东方甲乙木的架构之中,所以岁星又称青龙。古人认为岁星每十二年绕地球视运行一周,每年经过一个天区(十二次中的一次),所以,根据岁星在天区中的位置可以实现十二辰纪年,分别称岁星在子、岁星在丑、岁星在寅等。故“青龙所躔”即“岁星纪年”。 所以,前文所说的“昔者圣人之作历”的“圣人”是孔子,而“作历”则是指“先秦四分历”。所谓“以顺孔圣奉天之文”,是指后汉时期遵照圣人孔子教诲,奉行天意重新颁行四分历。《后汉书》中提到的“琁玑之运,三光之行,……”等作历方法,沿用了孔子作《易》时代的作历原则和方法,在这一时期的文献如《左传》和《国语》中可以见到。综上所述,“参伍”是历法概念,应该按照《史记’天官书》所云,解释为三辰和五星。

伍的组词

伍的组词
落伍
[ luò wǔ ]
落在队伍的后面,跟不上队伍。引申为思想行为都落在人后,不能跟着时代潮流一起前进,落后于时代
尺籍伍符
[ chǐ jí wǔ fú ]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什围伍攻
[ shí wéi wǔ gōng ]
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参见“十围五攻”。
什伍东西
[ shí wǔ dōng xī ]
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砥兵砺伍
[ dǐ bīng lì wǔ ]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 磨练军队。
退伍
[ tuì wǔ ]
1.军人服役期满或因故退出军队。 洪深 《赵阎王》第一节第一幕:“年轻不发财,老了等着退伍解散哪!” 赵树理 《三里湾·范登高的秘密》:“村里只留下一部分机动地,准备给无家的退伍军人安家的。” 2.指离开队伍。 鲁迅 《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
参伍错纵
[ cān wǔ cuò zòng ]
指交互错杂。同“参伍错综”。
耻与哙伍
[ chǐ yǔ kuài wǔ ]
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尺竹伍符
[ chǐ zhú wǔ fú ]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同伍
[ tóng wǔ ]
同一伍的人。古时军队五人为伍,户籍五家为伍。
入伍
[ rù wǔ ]
参加部队
什伍
[ shí wǔ ]
1.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 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礼记·祭义》:“军旅什伍,同爵则尚齿,而弟达乎军旅矣。” 郑玄 注:“什伍,士卒部曲也。” 孔颖达 疏:“五人为伍,二伍为什。” 唐 柳宗元 《贞符》:“然后强有力者出而治之,往往为曹於险阻,用号令起,而君臣什伍之法立。”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 艺祖 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以为兵,连营以居之,什伍相制,束以军法。” 2.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司马贞 索隐引 刘氏 云:“五家为保,十保相连。” 张守节 正义:“或为十保,或为五保。”《后汉书·左雄传》:“县设令长,郡置守尉,什伍相司,封豕其民。”《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五年》:“为之具田器,贷种粮,相其险易,聚为室庐,联以什伍,教以击刺,或乡为一团,里为一社。”
部伍
[ bù wǔ ]
1.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 司马贞 索隐:“《百官志》云‘将军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也。”《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元年》:“於是诸军汹惧,无复部伍,委弃器甲,所过焚掠,比至 相州 ,不复能整。”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智》:“ 玮 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 2.泛指军队。《南史·张敬儿传》:“部伍泊 沔口 , 敬儿 乘舴艋过 江 ,诣 晋熙王 燮 。”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二折:“诸将宜各严束部伍听命。” 清 徐昂发 《观打鱼戏为鸬鹚歌》:“潮波吞天一叶舞,野人指撝若部伍。” 3.伍长,军队的基层长官。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部伍兵阵》:“部伍者,一伍之伯也。”
阵伍
[ zhèn wǔ ]
1.行军,作战的队列。 2.队伍。
逃伍
[ táo wǔ ]
谓充军者逃离部伍。

以参开头的成语

参开头的成语 :参差不齐参差错落参辰卯酉参商之虞、参错重出、参前倚衡参伍错综参天两地参透机关希望

错综错综复杂的拼音

错综复杂拼音:[cuò zōng fù zá][释义]    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出处]    《周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是什么意思

具体解释如下:
1、错综复杂
意思:许多东西交叉牵连,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
拼音:cuò zōng fù zá
出处:周朝姬昌《周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译文:参加军队来的变化中,有许多东西交叉其中,头绪多情况复杂。
例句:要想做好工作,就得梳理清楚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2、盘根错节
意思:树根木节盘旋交错,不易砍伐。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出处:南朝宋时期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译文:如果没有遇到繁难复杂不易处理的事情,怎么能识别谁是真正的利器呢!
例句:在这座城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有很大的生存压力。
扩展资料:
1、错综复杂的近义词——扑朔迷离 [ pū shuò mí lí ]
意思: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出处:现代王蒙 《歌神》:“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译文:这些传说中的事物,尽管十分错综复杂,但却勾起了我的希望。
2、盘根错节的近义词——根深蒂固 [ gēn shēn dì gù ]
意思: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说根深柢固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有国家的母亲存在,就可以长久。也就是说,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这就是长生的道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错综复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盘根错节

错综复杂是褒义还是贬义还是中性词

中性词释 义 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   出 处 《周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斗争、矛盾等   示 例 1、秦牧《艺海拾贝·河汊错综》:“不管形式上怎样~,变化诡奇,实际上总有一个基本的道理贯串其间。  2、朱馨等《浅谈〈东方〉的艺术成就》:“《东方》正是在如此巨大的艺术结构中,贯穿了如此~的矛盾冲突的线索,把前方与后方、国际与国内、军队与社会、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的本质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串联起来。”   近义词 扑朔迷离盘根错节纵横交错   反义词 井然有序一目了然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cenwucuozong.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