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城下之盟”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城下之盟”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城下之盟的意思、成语“城下之盟”来自哪个典故?、城下之盟是何意?出自于哪?、“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成语城下之盟的意思、城下之盟成语意思等

城下之盟的意思

城下之盟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 处
《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例 句
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中国订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反义词
自食其力 自强自力

成语“城下之盟”来自哪个典故?

中华成语大词典 城下之盟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解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示例】: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近义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反义词】:自食其力、自强自力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英文】:a treaty signed under coercion 【日文】:城下(じょうか)の盟(ちか)い(一般に屈辱的な条约) 【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国攻打绞国都城,在坚固的城防工事下,楚军并没有得到什么便宜。楚将屈瑕对楚王建议智取绞国。第二天故意派打柴的士兵给绞兵活捉,第三天又是如此,但伏兵早已攻入绞国,绞国无法,只好与楚国订立屈辱盟约

城下之盟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城下之盟”指的是在敌人的武力威逼之下,被迫签订屈辱的盟约。【出处】此典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春秋时期,各国争霸。有一次,楚国派兵攻打绞国,楚军直逼绞国的南门。楚国大夫屈瑕(官居莫敖,又称莫敖屈瑕)说:“绞国只是一个小国,而且做事草率。做事草率,就缺少谋略。我看,我军砍柴的人外出打柴时,不用派兵加以保护。这样,可以引诱敌军出城。”楚王了屈瑕的建议。果然,绞军俘获了三十个楚军的砍柴人。第二天,绞军争抢着出城,在山上追赶着楚国砍柴人。没想到,楚军早已镇守在绞国的北门,并在山下设有伏兵。楚军大败绞军,逼着绞国签订了耻辱的城下之盟,然后班师回国。

“城下之盟”是什么意思?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解释】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 《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用 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示例】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哉。(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近义词】 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不由自主
【反义词】自食其力、自强自力。
【成语典故】:绞国是春秋时代的一个小国,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当时强大的楚国就是它的近邻。据《左传·桓公十二年》载,有一次,楚国侵略绞国,集中兵力攻打绞国国都的南门。绞国人坚决保卫,严守不出。楚军一时倒也攻它不下。“莫敖”(楚国官名)屈瑕说:“绞国人轻率,缺乏计谋,我们可以采取诱骗的办法引诱他们出城。让我们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护,他们见了一定会出来抓的。”带兵的将领,依计而行。绞国人果然出来,一下就抓去了30个楚国人。第二天,绞国人更加大胆,争着从北门纷纷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国人。楚军预先在山里设下埋伏,这时就一面堵住北门,一面伏兵齐起,把绞国打得大败。于是强迫绞国订立了“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指战败国在敌人兵临城下(或大军压境)的严重威胁下被迫订立的屈辱性条约。

成语城下之盟的意思

城下之盟_成语解释【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释义】: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城下之盟成语意思

城下之盟_百度汉语[读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解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例句]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中国订立~。[近义]身不由己[反义]自食其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chengxiazhimeng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