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大信不约”的拓展阅读资料(7)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大信不约”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带先锋的成语有哪些、《学记》是否为孔子所作?、中国朝贡体系、大信不约的出处、大信不约是什么意思?、不什么大不什么的成语等

带先锋的成语有哪些

开路先锋: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急先锋:比喻冲锋在前或积极领头的人。

《学记》是否为孔子所作?

《学记》
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
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学记》的教育思想:
1.《学记》的教学原则
继志原则
《学记》还提供了另一个教学原则,即“继志”。它认为:善于唱歌的人让别人接续其音调,善于教人的人让人继续其志向。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做到言辞简约而意思通达,道理精微而说理完善,论证虽少却意旨明白,就能够让人领会其意图,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志向继承下去。
长善救失原则
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记》把人在学习上容易犯的毛病归纳为四种:贪多务得孤陋寡闻掉以轻心、遇难则退。这四种毛病,因人而异。做教师的人如果能了解不同的人的毛病所在,就能够纠正他们的错误。教的基本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长处,改正他们的弱点。
2、《学记》关于教学管理的观点
入学的时候,要举行祭祀先贤的典礼,目的是表示对“道”的崇敬之心。然后演习《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学以做官为目的。进学之后,击鼓集合,开箧讲书,以让学生敬重其学业。用“夏楚”二物来惩罚违反学规的学生,以约束其行为。不到大祭的时候,天子不举行视学的典礼,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完善自己的学业。平时经常查访,但不告诉学生,以让学生心于学业。年纪小的人只是听课而不向老师提问,以表示尊重长者。《学记》认为,这七个 方面,乃是教学管理的最高原则。
3、《学记》关于求师与尊师的观点
《学记》认为,如果一个人懂得教学之盛衰的原因,他就有资格去当一名教师了。因此,称职的教师不仅懂得教学的基本原则,还能根据这种原则而实施自己的教学。 《学记》认为:治学的人知道追求最高学问的难易且知道所治学问的优劣,就具备了旁征博引的说理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够做老师。只有具备了做老师的能力,才有能力做官长。只有具备了做官长的能力,才能够做一方之君。因此,教师在本质上是为学习做君主做准备的,故选择老师,就不能不慎重。
另一方面,治学的人最难做到的是尊重老师。只有真正尊重老师,“道”才能为人所尊信。也只有“道”为人所尊信之后,普通民众才知道治学。故此,贤明的国君是不把老师作为自己的臣下的。同要求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一样,作为学生,他在从事学习时也需要懂得学习的技巧。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的轻松,却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善于学习的人则刚好相反。善于向老师求教的人,先问简单的问题,然后再问复杂的问题。善于回答老师提问的人,亦根据问题的大小进行回答。
《学记》的价值 :
《学记》认为:单纯在立身行事上循规蹈矩,只不过能获得一点点好名声,并不足以得到民众的拥护;能够亲近贤人并能够关怀不在自己统治范围之内的人,虽然能得到民众的拥护,但尚不足以感化他们。因此,治理国家的人,如果要想感化民众、改变风俗,就必须借助于“学”。而要求“学”的根本原因,乃在于“人不学,不知道”。这个“道”,显然是指一种统治策略。所以古代的圣主贤君在建立国家、治理民众时,都把教人、学道当着头等大事来抓。只有通过“学”,才能够知道那些优秀的统治策略的优秀之处。正因为不断地“学”,才知道自己有不足;正因为通过“教”,才知道自己亦有困窘的时候。知道不足,才能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知道自己会有困窘的时候,才能够发愤图强。所以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中国朝贡体系

  朝贡体系,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
  雏形——畿服制度
  朝贡体系的雏形是古代中国的畿服制度。
  商朝
  早在中国商朝时期,统治者便已建立了“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的内外服制度,在这个制度当中,中国中原王朝的君主是内外服的共主。君主在王国中心地区(内服)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在直地区之外外服,则由接受中原王朝册封的地方统治者进行统治,内服和外服相互保卫。根据《尚书·大禹谟》的记载,九州之内的各地区,还负有进贡的责任。
  周朝
  周朝取代商朝之后,将这一制度细化,进一步发展出了五服、六服和九服的概念。特别是在《周礼·秋官·大行人》中,详细规定了各服的贡期和贡品的种类,还第一次提出了“九州之外,谓之番国”的概念,试图将这一制度推广到更广阔的中原王朝尚未实际掌控的地区去。   商朝的畿服制度带有强烈的原始部落军事联盟色彩,而周朝由于确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世界共主思想,将这一制度系统化和理想化,试图作为已知世界的准则。但是,由于周朝采用分封制度,后期又陷入诸侯纷争,所以这一制度基本仅停留在纸面上。
  确立——册封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原地区之后,建立起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央集制帝国。当时,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除了匈奴之外,并不存在可以与秦以及其后继的汉朝政全面抗衡的政。因此,除了以“敌国”身份对待匈奴之外,中原帝国便开始将先秦时期的畿服体系推广至已知的世界中去。
  汉委奴国王印在汉武帝击败匈奴,开通西域之后,由于在已知世界中不存在可以抗衡的对手,以中国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正式得以确立。在这时期的朝贡体系中,中原政和其他诸国以“册封”关系为主。即各外国需要主动承认中原政的共主地位,并凭借中央政的册封取得统治的合法性。中央政对各地方政往往直接封为“某某国王”,如“汉委奴国王”、“南越武王”、“疏勒国王”等。各受封国对中原政按照不同的要求负有进贡和提供军队等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汉朝仅仅册封其有能力控制或者自行前来投附的地方政,政策相当务实。对于其认为在可以控制范围内的政,如若敢于挑战汉朝的共主地位,就会遭到军事打击,汉武帝就因此先后击灭南越、朝鲜、并远征大宛。而在其控制范围之外的国家,如安息、大秦等,汉朝都承认其独立地位,并不试图进行册封。
  重组——羁縻制度
  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其后中原王朝崩溃,北方游牧民族大量进入华夏民族的中枢地带,原有的册封体系随之崩溃。直至589年隋朝重新统一之后,朝贡体系方得到恢复。但是,随着唐朝的崩溃,辽、宋、金、元等朝代相继而起,整个朝贡体系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网状特征
  在这一时期内,往往同时有多个政均声称自己是天下之主,要求周边诸国朝贡,各小国往往也同时向多个大国朝贡,更有一些国家一边接受朝贡,一边又向更大的政朝贡。这都使得这一时期的朝贡体系呈现出多元的网状特征。即便是在唐朝国力鼎盛之时,日本、渤海等国也力图成为次级的朝贡中心,甚至互称对方的使节是“贡使”。
  同时,这段时间内中原政往往采取“羁縻”政策取代原有的册封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封赐的不再仅仅是王号,而是和直官员相同的官职,比如南朝宋顺帝就曾封百济国王为“镇东大将军”,封日本为“安东大将军”。唐太宗时开始,更普遍封赐各内的地方首领官职,设立羁縻州、县,以体现其“华夷一家”的思想。如渤海被封为“忽汗州大都督”、疏勒被封为“疏勒都督”等等。
  元朝时,中国地区的皇帝名义上是全蒙古帝国的共主,国势空前强盛,但除高丽国王短期被册封为“征东行省丞相”外,统治者并未采用传统上的朝贡制度。
  唐朝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羁縻制度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如忠于中原政府、不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等,实际上中原政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一种是所谓的内国,如渤海、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着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一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通知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的册封,中原政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宋朝
  宋朝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第一种情况的羁縻州、县的控制,在部族首领之外,加派中原政府任命的监管官员,到元代逐渐演化成土司制度,实际上将其纳入了中原政的领土之中。
  鼎盛——朝贡制度
  明朝
  1368年,明朝建立,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明确规定了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实际上确立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他并且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由此最后确立了朝贡体系成为东方世界的通行国际关系体制。在这个体制中,中国中原政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的外藩。
  东非某小国随郑和船队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进贡的长颈鹿。15世纪前期,随着郑和强大宝船队对印度洋的巡航,以及永乐帝朱棣对北方蒙古势力的扫荡,朝贡体系达到了它的巅峰,在明朝陆海军的“威逼”和“厚往薄来”政策的“利诱”之下,向明朝政府朝贡的国家和部族一度达到了65个。在此同时,日本对琉球、朝鲜;朝鲜对女真,越南对占婆、南掌等国,也都提出了朝贡的要求,形成了数个次级的朝贡中心。
  这个时期,除了同明朝有直接接触的朝鲜、越南、缅甸等国外,在厚往薄来政策引导下,其他的一些国家对于明朝的朝贡,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贸易往来,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的海禁政策,使得朝贡几乎成为这些国家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唯一手段,这之中最有名的就是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
  清朝
  1644年,清朝建立了对中国大陆地区的统治,保留了明朝的朝贡体系,只是要求各国缴还明朝的封诰,重新领取清朝的封诰。清朝明确将和周围部族的往来分为理藩院和礼部分别管辖。蒙古、西藏等地与内地的往来视为国家内务;由理藩院管辖,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来往,视为独立的外国,由礼部管辖。
  崩溃——与条约体系的碰撞
  欧洲等国制度与我国的碰撞
  1648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主要国际交流体系。同时,殖民体系成为欧洲国家在与其他弱小部族交往时的主导体系。
  随着欧洲国家逐渐同东方世界直接接触,这几种国际关系体系之间的冲突便开始发生。年,俄罗斯沙皇派遣使节,要求顺治皇帝向其称臣,成为俄罗斯的殖民地。这种要求理所当然地被中国的统治者拒绝,而反过来要求沙皇前来北京朝贡。经过长期的武力冲突和外交斗争,中俄双方都开始认识到对方的实力,最后于1689年,两国按照欧洲国际公法的惯例,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之后又在1727年和1728年相继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实际上确立了两国的平等地位。
  同时,欧洲势力逐渐蚕食了中国周边的各小国,日本也在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后,停止了向中国的朝贡,并且进一步加强了对琉球的控制。这些都使得朝贡体系内的成员大幅减少。清朝中期,朝贡国减少到七个:朝鲜、越南、南掌、缅甸、苏禄、暹罗、琉球。
  但是,这并没有动摇朝贡体系的基础。因此,直到1793年,随着英国乔治·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到访中国,条约体系和朝贡体系方才发生了全面的碰撞。马戛尔尼提出的互派使节、签订通商条约等要求,均被乾隆帝以“不可更张定制”为由拒绝。
  碰撞产生的高峰事件
  在鸦片贸易上,两种不同体制之间的摩擦终于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终于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1842年,中国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首次以文字规定了中国和外国平等往来,朝贡体系的基础遭到了不可挽回的动摇。
  彻底衰败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朝贡体系被一个又一个条约削弱。1871年,中国清朝政府虽然一再以“大信不约”为借口拒绝同曾经的朝贡国日本签订平等条约,但是最后仍然被迫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朝贡体系开始破裂。随着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朝贡体系内最后的成员越南和朝鲜也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作用和影响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文化圈内,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日本江户时代即有所谓华夷变态之论,李氏朝鲜则甚以“中华”自居,视清朝为蛮夷。越南阮朝也自视为“中国”,别人为“夷”,自称“中国之于外夷,治以不”、“先王经理天下,夏不杂夷,此诚杜渐防微之意也。红毛人狡而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听其居留”。这里“中国”和“夏”就是越南,不是清朝。越南并在印度支那半岛全力“改土归流”、“以夏变夷”,强迫柬埔寨国王接受汉姓和将夷名“柴棍”改名“嘉定”(今胡志明市)等。

大信不约的出处

出自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著作《礼记》中的《学记》一章。

大信不约是什么意思?

【词语】大信不约【拼音】dà xìn bù yuē【解释】真正讲信义,不在于订约盟誓。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axinbuyue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