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得意忘言”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得意忘言”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得意忘言 是什么意思、中国哲学史中的得意忘言、庄子的“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的异同,请指点一下。、老子道德经里面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呢?、“得意忘言”是什么意思、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文学概论课论文 如何解释得意忘言和得鱼忘筌?、这句“得意忘言闭门处 墨池冰破冻虬飞 ”是什么意思呢等

得意忘言 是什么意思

得意忘言得意忘言 dé yì wàng yán 〖解释〗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出处〗《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示例〗迷方者执文泥象,知音者~。 ★明·杨慎《洞天玄记》开场

中国哲学史中的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于正始玄风贵无学派的主张,其根源在于“言不尽意”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王弼,我简单说下首先,王弼认为“言”、“象”、“意”为依次递进的关系,即“言生于象”、“象生于意”、“意以象著”、“象以言著”。他认为,一般的名言是不能完整的把握大道的,即“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名言用以指事造形,要求同对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而道是混成之物,非一般名言可以把握。其次,因此他认为名言只是达到认识所需要凭借的工具,而不能过分拘泥于此,所谓言不尽意,即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即本体表现为万有,但又拥有超越万有之上的特殊本体意义;言可达于万有,也就是达到本体之表现,却不能达于万有本身。体现了人始终存在的相对的认识手段与绝对的认识对象、有限的认识工具和无限的认识目标之间的矛盾;对于中国哲学言近而旨远的特殊意蕴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所以要把握本体,认识事物,对于名言的态度就应该是随用随忘,随取随遣。即走“得意忘言”的道路。言、象并不是意本身,它们的位阶在意之下,应当做到“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这就是“得意忘言”。以上,就是得意忘言的基本思路。参考资料:刘文英《中国哲学史》

庄子的“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的异同,请指点一下。

先说说区别,言不尽意字面翻译过来就是用语言是不能完美表达出某种意思,比如有时候你看到很震撼的美景,即便用尽所有形容词,仍然不能形容出所看到的美景,比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这种感觉。得意忘言,也是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样,这里的忘不应该是忘记的意思,比如道德经所传诉的东西,你也许理解明白了某句话,叫你用语言传达那种意思,你可能就做不到,这也就是得意忘言。相同之处,都是表达只可意会,不会言传,语言终究是一种交流工具,当然它的用途甚广,足以担当文明传承的媒介,但仍然有些东西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语言文字终究是需要的产物,在人类文明的开端,万物无名,它只是存在在哪里,后来人们开始命名,比如一个手机,所有手机都叫手机,如果连手机都不叫,那就是无名,之后所有的都叫手机,又开始区分命名,比如不同品牌的手机。都是表达意大于言,为了更加准确的表达这个意,才产生这个言。不知道能不能看懂,多思考一下吧。

老子道德经里面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的无为是在有作为之时,必须遵循自然原则,而不妄为。法天地的无私,法大自然,如江水大海的不争、善下。他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善于使用柔性的方式去改变社会,以无为为手段,达成无不为的目的不过,老子的无为思想,常受到人们的误解与引用错误,如潘清芳所说:“回归原典!”,唯有从原典深入的了解圣贤的思想,才能了解圣贤的真义所在,所以我们就能知道无为是顺道而行的不敢为,体天地无私的无以为及各遂其生,各得其所的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基本上还是有为的,只是圣贤不私为,只为天下而有为。

“得意忘言”是什么意思

【成语】:得意忘言【拼音】:dé yì wàng yán【解释】: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出处】:《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示例】:迷方者执文泥象,知音者~。 ★明·杨慎《洞天玄记》开场【近义词】:心照不宣【反义词】:格格不入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全诗是什么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出自唐代诗人太上隐者的《答人》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赏析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文学概论课论文 如何解释得意忘言和得鱼忘筌?

得意忘言,同近义词:自恃才高、得意忘形得鱼忘筌,同近义词: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这句“得意忘言闭门处 墨池冰破冻虬飞 ”是什么意思呢

吴昌硕题画诗:空山梅树老横枝,入骨清香举世稀。得意忘言闭门处,墨池冰破冻虬飞。我只能帮你做字面解释,诗中的“深意”靠自己领悟。得意忘言闭门处,墨池冰破冻虬飞。               ——我深深悟出了老梅树的意境但不能用语言表达,回到书斋关上房门,用画笔破开结冰的砚池饱蘸浓墨挥向画纸,一条冰龙(指苍劲的梅花树树干)跃然纸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eyiwangyan.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