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赴火蹈刃”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赴火蹈刃”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蹈字怎么组词、它们的近、反义词:【成仁取义】【出生入死】【赴火蹈刃】【亘古不灭】【患难相死】【好生恶杀】【好生之、成语 浑然天成、墨家思想是什么?、蹈还能组哪些词、刘邦灭了墨家等

蹈字怎么组词

蹈海 蹈厉 蹈 蹈和 蹈藉 蹈舞 蹈空 蹈履 蹈籍 蹈水 蹈死 蹈矩 蹈义 蹈涉 蹈瑕 蹈道 蹈虎 蹈迪 蹈扬 蹈虚 蹈青 蹈仁 蹈雍 蹈据 蹈践 蹈冰 蹈蹂 蹈腾 蹈武 蹈足 蹈中 蹈隙 蹈咏 蹈波 蹈用 蹈难 蹈弦 蹈辙 蹈祸 蹈德 蹈雅 蹈危 蹈险 蹈古 蹈凶 蹈背 蹈抵 蹈实 蹈正 蹈罪 蹈踵 蹈越 蹈方 蹈节 蹈跃 蹈壅 蹈刃 蹈躐 蹈躧 蹈利 蹈敌 蹈爨 蹈儛 蹈绳 蹈流 蹈

它们的近、反义词:【成仁取义】【出生入死】【赴火蹈刃】【亘古不灭】【患难相死】【好生恶杀】【好生之

成仁取义【近义词】:舍生取义、舍身成仁【反义词】:苟且偷生
出生入死【近义词】: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反义词】:贪生怕死
赴火蹈刃【近义词】:赴汤蹈火【反义词】:趋安避危
亘古不灭【近义词】:亘古不变【反义词】:瞬息万变
患难相死【近义词】: 患难相恤 【反义词】:树倒猢散
好生恶杀【近义词】: 好生之德【反义词】:嗜杀成性
好生之德【近义词】: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刀下留人【反义词】:、草菅人命人面兽心嗜杀成性
劫后余生【近义词】:九死一生死里逃生【反义词】:吉人天相洪福齐天
捐躯济难【近义词】:捐躯殉国]舍身取义捐身徇义慷慨捐生【反义词】:苟且偷安]苟且偷生
救死扶伤近义词】:治病救人【反义词】:落井下石
静水流深【近义词】:大像无形,大音稀声【反义词】:显山露水虚张声势
见危授命【近义词】:临危授命见危致命【反义词】:见利思义
枯木再生【近义词】:枯木逢春【反义词】:枯萎凋零
可杀不可辱【近义词】:可碎不可折【反义词】:五斗米折腰

成语 浑然天成

浑然天成 [hún rán tiān chéng] 基本释义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出 处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成语接龙成千论万 万头攒动 动魄惊心 心头撞鹿 鹿走苏台 台阁生风 风驰电赴 赴火蹈刃刃树剑山 山栖谷隐 隐忍不言 言约旨远 远泝博索 索隐行怪 怪雨盲风 风尘外物物极必返 返邪归正 正颜厉色 色厉胆薄 薄暮冥冥 冥漠之乡 乡壁虚造 造谣生事事不关己 己溺己饥 饥寒交切 切切此布 布衣蔬食 食指大动 动之以情 情深潭水

墨家思想是什么?

  儒家讲以德治国,崇尚模范作用;墨家走极主义治国道路,崇尚服从上级(尚同)。(“上之所是皆是,上之所非皆非”,这话大家恐怕很熟悉 ,就是来自墨子。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创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科学流派。墨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也有人考证说墨子大约出生在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左右,卒于周威烈王六年(公元前420年)左右。
  墨子出生何地,也有争议。《史记·孟荀列传》说他是宋国的大夫。《吕氏春秋·当染》则认为他是鲁国人。也有文章相传他原为宋国人,但后来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可能于当时的“士”阶层,但他本人曾经当过制造器具的工匠,具有丰富的生产工艺技能。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历史上最著名的巧匠鲁班还要高明,曾经在楚惠王面前与鲁班互比攻守城池的技术,结果斗败了鲁班。
  相传墨子初学于儒术,但由于不满儒术所提倡的繁琐的“礼”,学习大禹刻苦简朴的精神,因而自立新说,创建了墨家学派。墨子的学说对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学派是儒家学派的主要反对派。
  墨子的门徒很多,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他们组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政治性团体,纪律要求非常严格。这些人能够吃苦耐劳,勤于进行实验,作战十分勇敢,平时从事生产劳动。墨子及其门人为人们做好事,即使是牺牲了个人性命也在所不惜。因此《淮南子》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而且他们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过着极其简朴和艰苦的生活。
  墨子的一生都是在为扶危济困的正义事业而奔忙,班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相传他曾阻止强大的楚国进攻弱小的宋国,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后来鲁阳文君要攻打郑国,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说之以理,说服鲁阳文君停止攻郑。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多次访问楚国,献书楚惠王。但后来他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
  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吾言,用我道(听我的劝告,按我讲的道理办事)”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
  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思”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命、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墨子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极力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他更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献身精神。
  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提出“非乐”、“节用”、“节葬”的主张,反对当贵族的“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的腐朽生活。他意识到了劳动人类生活的基础,提出强调重视生产和“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主张。在政治上,他主张改善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倡“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并且提出“尚贤”和“尚同”的观点,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对于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墨子有较深的研究,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并且提出了“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墨学在先秦时期曾为一时之“显学”,可是到了汉代就衰落不显了。但是,墨家精神并未失传,汉代以后的侠士是墨家“兼爱”精神的继承者。中国的民间社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的侠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的真传。中国歌颂侠义精神的诗歌和侠士小说,其精神源头莫不与墨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儒学和道学。
  《墨子》
  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是《墨子》。《墨子》原本一共七十一篇,但留传至今的只有五十三篇,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等四篇合起来称为《墨经》。这四篇加上《大取》和《小取》两篇,称为《墨辩》。也有人把这六篇叫做《墨经》。
  《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书中不仅涉及到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范畴的广阔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多种知识,其中有些问题阐述严密,说理透彻,立论准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墨经》在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墨经》是墨子本人所著,还是他的后学门人所编撰的,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据《晋书》记载,晋朝鲁胜曾著《墨辩注》,认为《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等四篇是墨子自著。后人也有持这种见解的。但是从清朝后期孙诒让开始,不少研究者通过考证,怀疑这四篇不是墨子自己的著作。近来,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著作是墨子的后学集体编著的,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作品,而是经过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有人还进一步推测,墨子的二代和三代弟子,不少人可能先后参与编著,最后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后期。
  无论《墨经》是否墨子本人亲自编著,墨经中记录总结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手工业方面的许多重要知识,提出了古代物理学和书的许多概念的见解,显然是师承、发展了墨子注重实践知识和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墨子对我国古代早期自然科学的重大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墨经》中的科学

蹈还能组哪些词

高蹈 gāo dǎo
重蹈覆辙 zhòng dǎo fù zhé
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赴汤蹈火 fù tāng dǎo huǒ
手舞足蹈 shǒu wǔ zú dǎo
舞蹈 wǔ dǎo
蹈海 dǎo hǎi
发扬蹈厉 fā yáng dǎo lì
蹈厉 dǎo lì
蹈 dǎo xí
蹈矩循规 dǎo jǔ xún guī
蹈和 dǎo hé
履仁蹈义 lǚ rén dǎo yì
蹈藉 dǎo jí
凌蹈 líng dǎo
鲁连蹈海 lǔ lián dǎo hǎi
蹈舞 dǎo wǔ
高蹈远举 gāo dǎo yuǎn jǔ
躬蹈 gōng dǎo
蹈空 dǎo kōng
蹈履 dǎo lǚ
允蹈 yǔn dǎo
蹈籍 dǎo jí
蹈水 dǎo shuǐ
蹈死 dǎo sǐ
陵蹈 líng dǎo
蹈矩 dǎo jǔ
发奋蹈厉 fā fèn dǎo lì
蹈义 dǎo yì
蹈常故 dǎo cháng xí gù
奋发蹈厉 fèn fā dǎo lì
蹈赴汤火 dǎo fù tāng huǒ
迹蹈 jì dǎo
蹈瑕 dǎo xiá
蹈矩循彟 dǎo jǔ xún huò
蹈涉 dǎo shè
发扬蹈励 fā yáng dǎo lì
蹈矩践墨 dǎo jǔ jiàn mò
蹈规循矩 dǎo guī xún jǔ
履蹈 lǚ dǎo
蹈火赴汤 dǎo huǒ fù tāng
拾陈蹈故 shí chén dǎo gù
蹈道 dǎo dào
择地而蹈 zé dì ér dǎo
履盈蹈满 lǚ yíng dǎo mǎn
循蹈 xún dǎo
蹈虎 dǎo hǔ
跐蹈 cī dǎo
蹈虚 dǎo xū
蹈迪 dǎo dí
蹈青 dǎo qīng
蹈仁 dǎo rén
辞金蹈海 cí jīn dǎo hǎi
古典舞蹈 gǔ diǎn wǔ dǎo
履险蹈危 lǚ xiǎn dǎo wēi
履汤蹈火 lǚ tāng dǎo huǒ
蹈扬 dǎo yáng
蹈雍 dǎo yōng
蹈冰 dǎo bīng
蹈践 dǎo jiàn
蹈据 dǎo jù
蹈海人 dǎo hǎi rén
蹈锋饮血 dǎo fēng yǐn xuè
蹈蹂 dǎo róu
蹈厉奋发 dǎo lì fèn fā
如蹈汤火 rú dǎo tāng huǒ
蹈武 dǎo wǔ
蹈足 dǎo zú
蹈腾 dǎo téng
钦蹈 qīn dǎo
筑蹈 zhù dǎo
赴蹈 fù dǎo
蹈中 dǎo zhōng
蹈仁履义 dǎo rén lǚ yì
蹈故习常 dǎo gù xí cháng
操蹈 cāo dǎo
远蹈 yuǎn dǎo
凡蹈故 xí fán dǎo gù
赴火蹈刃 fù huǒ dǎo rèn
蹈隙 dǎo xì
蹈用 dǎo yòng
赴蹈汤火 fù dǎo tāng huǒ
輮蹈 róu dǎo
跨蹈 kuà dǎo
蹈难 dǎo nàn
足蹈手舞 zú dǎo shǒu wǔ
乘虚蹈隙 chéng xū dǎo xì
蹈波 dǎo bō
躬蹈矢石 gōng dǎo shǐ shí
践蹈 jiàn dǎo

刘邦灭了墨家

墨家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和儒家并称“显学”,而与道家,也成分庭抗礼之势,所谓“天下之学,不归杨则归墨”,讲的就是这种情形。可是,先秦时期如此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中经秦汉的转换,至汉初,却突然消失了。司马迁写史记时,对墨家已不甚了了,而以后则更少有人提及。人们只知其大概,对这一学派的真实情况,却少有了解。直到两千年后,清人在整理《道藏》时,才发现被误收入其中的墨子书,这才有了乾、嘉以来墨学研究的兴起。现在想来,还真该感谢那位粗心的《道藏》编撰者,正是他的误收,为我们保住了一部珍贵的学术典籍。
今天读墨子书,其内容之广博、思想之精深,不难发现。但是,墨家学派的突然消亡,却始终困扰着人们。对此,许多墨学研究者多有涉及,且口径大体一致,即墨家思想自身的局限性,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这些分析都有道理,但所有这些分析都没能回答墨家消失的突然性问题。先秦诸子学到了汉代,或显或隐、或盛或衰,大多有踪迹可寻,唯独墨家,却象谜一样消失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看来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其学说的分析,而要另谋出路。
我以为,墨家学派的突然消亡,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学派的组织特征与行为特征。
墨家是个有着崇高理想的学派,这个理想,便是公天下、兼爱天下。面对理想又该如何作为?墨家的宗旨是:“口言之,身必行之”,因此,墨家又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实践精神的学派。正是因为这种实践自已社会理想的需要,才使得墨家在先秦众多流派中,成为唯一一个有着严格组织的学派。墨者称自已的领袖为巨子,奉巨子为圣人。其实,墨子就是第一任巨子,他不仅是这个团体的思想领袖,还是这个团体参与社会实践的组织者。不仅如此,墨者们还有着严格的自律精神,他们“以绳墨自矫”,严格要求自已。所谓绳墨,即木匠用以取直的墨线。而正是这种“以绳墨自矫”、严格自律的特征,才是这个学派被人称作墨家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因为他们睑黑或是墨子受过黥刑。
将以上分析结合其它资料,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墨家的总体形象:这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与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有,他们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正是这种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墨者们具有一种勇敢的精神,为了公理与道义,他们可以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西汉初年的陆贾说:墨门多勇士。《淮南子》书则说,墨家中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些,都是对墨家献身精神的真实记载。而墨家对于社会实践的参与,又多以有组织的群体形式出现,于是这种献身精神,便很容易表现为一种集体行为。
据《吕氏春秋》记载,墨家巨子孟胜为楚国阳城君守封,他与弟子一百八十三人无一后退,全部战死!在当时的纷乱之世,这样的事件,于墨家想非一端。再看著名的墨子止楚攻宋。墨子反对战争而止楚攻宋,是作了两手准备的,一方面,他千里迢迢只身赴楚以止楚,另一方面,则派禽滑厘等三百弟子助宋守城以防不测。好在墨子止楚止住了,若楚王好说歹说不听呢?以楚之强而宋之弱,一旦楚王加兵於宋,不仅宋国难保,墨子与三百弟子的命运也很难说了。以墨家宁死不屈义无反顾的精神推想,他们不会有一人退却,宁可死。墨家有多少弟子呢?
我常想起秦汉之际的田横。田横,齐人,当初与刘、项同时起兵反秦,数年后,刘邦称帝而田横与五百壮士败亡海岛上。刘邦为长远计,派使者软硬兼施以召横,田横不得已,与二门客随使赴洛阳。走到离洛阳三十里的地方,田横对两位门客说:当初我与刘邦同时起兵,而今一为天子,一为亡虏,我深以为耻。刘邦其实是想看看我的面容,烦劳二位将我的首级献给刘邦。于是自杀。二门客如诺,献田横首于刘邦。刘邦大为叹息,于是以王礼葬田横并拜其二门客为都尉。葬毕,二门客在田横墓侧自掘坑,然后双双自杀。刘邦更为惊叹,派使者赴海岛召五百壮士欲加重用。而海岛上的五百壮士从使者口中得知田横已死的消息后,无一奉召,他们采取了另外一种回答刘邦、回应田横的方式---全部自杀!
我常想,田横是墨家吗?田横是巨子而五百壮士是墨者吗?如果不是,他们那种重义轻生、慷慨赴死的精神与行事,与墨家何其相似!如果是呢?他们大概便是一群最后的墨者吧!
以崇高的理想为目标,以严格的组织为规范,以甘愿为理想而献身为精神,这便是墨家的总体特征。当他们以集体的、群体的方式参与社会变革与实践时,他们能显示出一种力量。然而,悲剧性的结果可能恰好也就在其中:当这个群体遭受强力打击时,以他们对正义与理想的执着,以他们宁可死而决不后退的精神,其结果,便不是土崩瓦解而只能是寸草无生了。土崩瓦解尚可收拾,寸草无生则无以为继了!
墨家的突然消亡是否可以这样解释呢?
先秦墨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突然消失了,但他们的精神与行为风格却并没消失。你去读读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游侠列传》,游侠们那种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赴人之危厄、救人之急难等精神与行事,不就象墨家中人吗?只是他们的名称已不再是墨家或墨者,而是被称作---游侠!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fuhuodaoren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