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共为唇齿”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共为唇齿”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共为唇齿是何意·出自于哪?、为“为”字组词(成语)、求刘备未失荆州时地图,刘备哪时坐拥荆襄九郡更携有两川之地。是否是第一雄主?、成语,高手进、()为()声成语填空、共为唇齿是何意?出自于哪?等

共为唇齿是何意·出自于哪?

共为唇齿”比喻具有利害关系的双方彼此相互依存。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三国时期蜀国有一位老将军,名叫邓芝。他对于蜀吴联合共同抗击魏国有着很大功劳。原来刘备在世的时候,吴国孙曾派人到蜀国,商讨两国和好,一起抗魏。蜀国也派使者去过吴国回拜孙。可是刘备死了以后,与吴国那边和好的事情不再提了,为此诸葛亮很十分担心,怕吴国改变主意,不再与蜀国和好。一天,邓芝来见诸葛亮,说:“先帝故去,今主上幼弱,现在应该派人与吴国谈判,重修友好。”“你说的对呀,我每天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当使者去吴国,现在可找到了……”诸葛亮高兴地拉住邓芝的手说。“那是谁呀?”邓芝十分急切地询问。诸葛亮笑了:“就是你呀,你去吴国最合适!”邓芝到了吴国,孙称病不见他。邓芝猜到孙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了,可能吴国要依附魏国。邓芝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这才答应召见邓芝。孙坦率地告诉邓芝:“我是诚心愿意与蜀国和好,可是担心的是刘禅幼弱,国小势微,如果魏兵攻击,你们自身难保呀,我为这事忧虑啊,因此犹豫不决……”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今英杰,蜀国地势险要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固若金汤。假如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像唇、齿那样互相帮助,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如果吴国屈服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孙沉思良久,缓缓地说:“你说得很对,还是吴蜀联合为妙!”接着吴国拒绝了魏国的和谈要求,另派使臣与蜀国商谈和约。邓芝后来当上车骑将军,为蜀国屡建战功。

为“为”字组词(成语)

吃饱了没事啊!这么弱智的问题都有人抢着去答!一看都知道问这个问题的是个文盲,成语词典都不会用。给他整那么多上去他看不看的懂啊!

求刘备未失荆州时地图,刘备哪时坐拥荆襄九郡更携有两川之地。是否是第一雄主?

刘备势力最大的时候,刘备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荆襄九郡,最多的时候只有荆南四郡外加南郡,所有的地盘加起来都没有两个州,怎么也称不上天下第一雄主,天下十四州曹操都拥有了天下十个州外加半个扬州,半个荆州,当之无愧天下第一雄主。
孙刘加起来也只有半个荆州,半个扬州,益州和交州。
扩展资料
“荆襄九郡”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地理概念,尤其是在爱好三国时事的大众的历史认知中颇为流行。但是,该概念并不是时人语,而是后人在艺术创作中追叙当时形势而创造的一个词汇,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人们的历史认知。
一般认为,东汉时期荆州原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荆襄九郡是原有荆州七郡加上先后新置的章陵郡和南乡郡的合称。亦有人认为是荆襄九郡是“原有的荆州七郡加上从南阳郡和南郡两郡各分出一部分县设置的襄阳郡和章陵郡”。
实际上,“荆襄九郡”是元明时期杂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臆造出的历史地理概念,此概念并不成立。汉末三国时期,荆州从未下辖过九郡,史籍上只有“荆州八郡”的称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荆襄九郡

成语,高手进

资料:带“唇”和“输”的成语 唇齿相依 东气西输 带“云”和“有”的成语 彤云密布 胸有成竹 带“人”和“国”的成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天府之国 带“草”和“根”的成语 落草为寇 根深蒂固

()为()声成语填空

答案是 言为心声!释义: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共为唇齿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比喻两个人关系像嘴唇与牙齿的关系一样,缺一不可,互相依靠。【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三国时,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共同抗魏,派邓芝出使吴国。邓芝到了吴国,孙称病不见他。邓芝料到孙变了心,不打算与蜀国友好,可能要依附魏国,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孙。信上说:“我这次来不单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孙这才召见邓芝。孙直言不讳,说蜀国弱小不足以抗衡魏的攻击,一旦失败自己还保不了自己,怎能为他分忧。邓芝说:“吴、蜀两国四州之地,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诸葛亮乃当世英杰,蜀国有险要地势,十分牢固;吴国有三江之阻,也是固若金汤。如果把我们两国的优势合为一股,共为唇齿,进攻可以兼并天下,退却可以鼎足而立。这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吗?假如吴国屈服于魏国,那江南之地就不再是大王的了。”孙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原因也在于怕魏吞并了吴,加上邓芝的一席话,使孙痛下决心,拒绝了魏和谈的要求而答应联合蜀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gongweichunchi.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