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孤秦陋宋”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孤秦陋宋”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茅盾的成语、带宋和李的成语、启蒙思想家是如何批判封建制度的?、“孤秦陋宋”是什么意思?、明朝有哪些思想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知识体系等

关于茅盾的成语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带宋和李的成语

宋才潘面
宋画吴冶
宋郊渡蚁
宋斤鲁削
宋襄之仁
宋玉东墙
杞宋无征
班香宋艳
郑昭宋聋
才过屈宋
东墙窥宋
孤秦陋宋
衙官屈宋
点开上述成语显示详细解释、典故出处等内容,简略示例如下:
【成语词目】:宋才潘面
【成语拼音】:sòng cái pān mìan
【拼音代码】:scpm
【成语解释】: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启蒙思想家是如何批判封建制度的?

一、政治上:反对君主制独裁。黄宗羲认为君主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制,主张限制君,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孤秦陋宋”是什么意思?

这是贬低秦宋时代没有文化和见识的词。孤陋,意指见识浅薄。出处记不得了。

明朝有哪些思想家

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2、李贽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廿六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门外。其祖先是元朝以后迁来福建。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
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3、王畿 (1498—1583),中国明代思想家。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师事王守仁。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
弱冠举于乡,跌宕自喜。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试礼部不第,闻王守仁回绍兴稽山书院讲学,返乡受业。
五年,会试中式,未参加廷试,回乡与钱德洪共同协助守仁指导后学,当时有“教授师”之称,为守仁最赏识弟子之一。七年,赴京殿试,途中闻守仁卒,奔广信料理丧事,并服心丧三年。
4、钱德洪(1496年—1574年),名宽,字洪甫,因避先世讳,以字行。号绪山。尝读《易》于灵绪山中,人称绪山先生。明朝中后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浙江余姚(现由宁波市代管)人。王阳明的学生,是王阳明之后儒家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于同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龙溪齐名。
5、黄宗羲(1610.9.24-1695.8.12),,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保证人民的基本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守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钱德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宗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知识体系

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一 课标要求
课标内容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要求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
说 明 本课的主题是“百家争鸣”,学习时应结合以往所学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与经济领域的相关知识和阶段特征,理解这一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及其意义。
“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墨家对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贡献”等知识点为课外阅读内容。
重 点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难 点 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二 知识体系线索
课题 百家争鸣背景 流派 基本特点 时间 代表人 著作 主要思想 评价 百家争鸣影响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封建经济产生发展,奴隶制经济瓦解崩溃
2地主阶级产生和力量壮大,奴隶主阶级衰落
3奴隶制没落,封建制出现
4许多思想家从不同阶级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见解
5诸侯割据争霸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
儒家 以“仁”为核心,提倡“德治”、“仁政” 春秋鲁 孔丘 《诗经》《尚书》《礼》《易》《春秋》 1政治思想:
A提出“仁” “礼”学说,建立礼乐文明社会
B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2教育:
开创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
编写六经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圣人”。
2“仁”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3维护周“礼”,是政治思想中保守部分。
4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化。 1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促进了当时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
3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发展提供渊源
战国鲁 孟轲 《孟子》 1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2给农民一定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尊称为“孟子”,被尊为“亚圣
战国
赵 荀况 《荀子》 1“天行有常”自然有自己规律
2“制天命而用之”,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3学习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儒家重要代表,尊称为“荀子”,其思想具有唯物性。
老庄之学
道家 以“虚无”的“道”为世界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方法 春秋楚 李耳 《道德经》 1哲学:
A用“道”说明宇宙万物起源和演变
2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规律
3政治:
A建立“小国寡民”社会
B“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 道家创始人,尊称为“老子”。其学说深奥,有朴素辨证思想,对后代政治思想影响很大。
战国宋 庄周 《庄子》 1哲学:
A“道”作为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B通过齐物我等达到天地万物为一
2政治: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 道家重要代表,尊称为“庄子”
法家思想
法家 政治实践中形成重“法”、重“术”、重“势”三流派,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强调变革,建立君主制中央集制,实行严刑酷法 战国魏 李悝 《法经》 1经济;
A“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
B创“平粜法”
C推行按军功授田宅制
2政治;
A严刑酷法
B确立集统治 法家重要人物,《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法典
战国秦 商鞅 《商君书》 1政治:
A废世卿世禄制,行军功爵制
B编户制
2经济:
A废进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B禁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C重农抑商
3文化:
A燔诗书,明法令
B学习法令,以吏为师 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战国韩 韩非子 《韩非子》 1政治:
A加强君主集
B奖励耕战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进行政治改革 2哲学:
A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B用“参验”方法检验言行与知识真伪 法家集大成者,尊称为“韩非子”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影响深远
墨家的主张
墨家 提倡刻苦俭朴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战国鲁 墨翟 《墨经》 1政治:
A“兼相爱,交相利” B“非攻”
C尚贤
D“尚同”
E非乐
F非命
G节用
2逻辑学与认识论:
A提出“三表法”
B提出“类”、“故”逻辑学术语
C建立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墨家创始人,尊称为“墨子”
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儒学的兴起
一 课标要求
课标内容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学习要求 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
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
说 明 要准确理解本课中“兴起”之内涵,将本课的内容放在整个题中加以考察,把握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及导致这些变化的社会根源。
“‘焚书坑儒’批判”、“东汉太学生议政运动”和“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为课外阅读内容。
重 点 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 点 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二 知识体系线索
课题 背景 过程 评价
焚书坑儒”批判 1秦朝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
2文化成为政治力附庸
3儒生批评时政
4李斯批评儒生要求实行分封主张,建议烧书 1焚书
A各国史书
B私藏《诗》《书》、百家语者
C私论《诗》《书》者死,私藏禁书者族
2坑儒
捕审坑杀460余人于 1粗暴否定先秦思想文化
2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3受到主流文化批判
罢黜百家 1大一统的巩固
2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3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1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士
2董仲舒倡导儒学,政策“更化”
A确定儒学独尊
B禁绝相异学术
C文化“大一统”
3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1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局面
2扼制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3儒学地位上升为正统思想
4加强对思想、文化和教育重视
太学的出现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王朝加强对思想、文化和教育重视 1汉武帝创建太学
2郡国皆立学校 1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3代表古代教育的方向
4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传播了文化
5打破贵族官僚垄断官位情形,使非贵族家庭子弟也有入仕机会。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小地主经济发展
2庶族地主力量壮大
3士族地主衰落
4九品中正制不适应需要 1隋唐实行科举制
2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
3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1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文化生活
2有益于中国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3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工具
4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5考试选官一定程度体现公平公正
6使知识分子成为官僚后备力量
7心从事科技研究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三 宋明理学
一 课标要求
课标内容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习要求 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
说 明 理学思想较为深奥,学习时无需深掘其内涵。如感兴趣,可阅读一些较浅显的课外读物,以帮助理解。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和“周敦颐与张载的思想主张及贡献”为课外阅读内容。
重 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 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二 知识体系线索
课题 阶段 时间 背景 表现 意义
人物 主张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困境 汉末至五代 1汉唐晚期社会动荡与国家分裂割据
2道教兴起、佛教传播 1威被严重削弱
2沦为笺注之学
复兴 先声 唐 韩愈 1反对佛道
2宣扬儒家“道统” 韩李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与理学创立的先声
李翱 从“性命之源”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理学创立 北宋 1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反抗,社会危机严重
2佛教、道教盛行
3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周敦颐 1用《周易》解释《太极图》
2建构包括万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 周、邵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以寻找统一的本原,为理学建立开辟道路
邵雍 重排《周易》六十四卦,揭示宇宙规律,解释人类命运
张载 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 1准确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2开创理学中的“气派”,是理学中 杰出唯物主义代表
程颢 1“天理”作为理学最高范畴
2“仁”是天理核心,修养的最高境界
3“仁”能化物于无形,并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精神满足 1程颢、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
2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程颐
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理学成熟 南宋 朱熹 1理气论: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2修养论:
A区分教育“小学”与“大学”两阶段
B“仁”是人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获得精神自由满足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3社会政治论:
A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
B掌握道的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力
C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4为《四书》作注 1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2朱熹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的一位思想家
3其思想学说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封建制主义政治制度起重要作用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理学发展 南宋 陆九渊 1“心即理”
2扫除人心之弊的“物欲”、“意见” 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思想言论有很大冲击力,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并深刻影响后世的思想体系
明 1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反抗,社会危机严重
2封建制度日益腐朽衰落
3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王守仁 1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
2“灵明”是天理、是本心、是良知
3“致良知”“知行合一” 王守仁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 课标要求
课标内容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习要求 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感受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说 明 明清之际儒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批判君主制、主张经世致用。要将本课内容放在整个题中加以考察,把握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探讨导致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一目为课外阅读内容。
重 点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 点 通过对这些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来分析思想文化的变化。
二 知识体系线索
课题 朝代 学者 著作 主要内容 评价 实质 相同点 活跃原因 影响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明 李贽 《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1“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2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圣人”言行为是非标准
3提出“绝假纯真”“童心说”
4诗文写作主张“真心”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封建社会末期产生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早期的启蒙思想。主 1政治上:
反对君主制
2文化上:
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不切实际的学风
3思想上:
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 1政治上:
A封建末世的封建君主制发展到顶峰,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B明清换朝之际,政治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2经济上: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产生。
3文化上:八股取士所形成的不务实际的学风,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4思想上:宋明理学的畸形发展, 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文字狱的盛行,停滞了思想的进步 1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近代民主思想兴起
2有利于形成脚踏实地的学风和学术氛围
3推动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明末清初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批判封建制制度
2提倡“法治”,反对“人治”
3提出君臣平等
4限制君,学校成决定是非最高机构
5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为中国近代反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明末清初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 1反对君主制
2提出“以天下之,寄天下之人”“众治”主张
3改革弊政
4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顾炎武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匹夫有责的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激励后世许多革命者。
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明末清初 王夫之 《船山遗书》
《读通鉴论》 1批判总结文化遗产
2传统哲学上提出超越前人见解
3“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
4提出尊重物质客观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王夫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清初 唐甄 《潜书》 1儒学贵在定乱除暴安百姓
2批判制君主
3抨击“官”
4提出抑尊、节俭、用贤、重民、明赏罚等为君治国之道 唐甄是清初经世致用的积极倡导者,其言论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其仍寄希望于贤君明主身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guqinlousong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