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黄耳传书”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黄耳传书”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黄耳”传书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黄耳传书的《述异记》、黄耳传书这个词语来形容什么、黄耳传书的翻译、“黄耳”传书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黄耳传书是啥意思、《黄耳”传书》的译文、黄耳传书的《述异记》等

“黄耳”传书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也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黄耳传书的《述异记》

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任昉编写(460~508)撰,2卷。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他擅长写表奏书及应用散文。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唐以前未见著录,因此十分可疑。书前有无名氏序,说任昉“家藏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于秘书,撰《新述异记》上下两卷”,可见是沿用祖冲之的书名。严可均、陆心源校宋(?)本《初学记》引用有任昉《述异记》,似唐代已有此书。但书中有后魏孝昌、北齐河清年间的事,已在任昉身后,至少决不是原著。书中有许多材料见于其他古籍。所记多为异闻琐事,与《博物志》近似,故事性较差。《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或后人杂采类书所引《述异记》,益以他书杂记,足成卷帙”。 今本收文三百余条,与祖冲之的《述异记》一样,也是记怪异之事,极少涉及当时很普遍的佛家内容,但题材要比祖冲之《述异记》广泛丰富得多。神话传说、山川地理、古迹遗址、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奇禽珍卉等,无所不记,内容相当庞杂。其中资料类的条目,与张华《博物志》相近,但比《博物志》资料丰富。如精卫填海、武陵桃花源等,都将历史上数种说法加以排列,再做取舍。另外书中辑录的一些民谣民谚,亦可看出当时社会风气、民俗人情。另外不少条文还征引前人一些诗赋文章,这些诗赋文章有的已失传,更显其资料的可贵。有据南宋临安府尹家经籍铺本翻刻的《随庵丛书》本。 今有:任昉《述异记》,吉林大学出社1992年。

黄耳传书这个词语来形容什么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黄耳传书的翻译

译文:晋朝的诗人陆机,养了一只汤宗元种狗,叫“黄耳”。陆机在京城(洛阳)当官,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他的狗说:“你能带书信跑回家乡取消息回来吗?”狗很开心,摇摆它的尾巴。
陆机立即写了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脖子上。狗经过门给马车通行的道路,日夜不停息地赶路。家人看到陆机的信,又回信给陆机。
狗立即上路,一路翻山越岭,直奔京城。家乡和洛阳之间相隔几千里远,人走路来回需五十天,而狗只用了二十多天。后来狗死了,陆机在家乡埋葬了它,取碑文名为“黄耳冢”。
扩展资料:
风筝通信
风筝用于通信,是南朝梁时的事。梁朝末年侯景叛乱,围攻京城,内外消息断绝。这时,京城内有一小孩向朝廷建议用风筝向外报信。
太子萧纲听从了这个意见,扎了一个很大的纸鸢〔yuān〕风筝,在风筝背面绑上告急书信,用几千丈长的绳子放出,写明谁若获得此书求得援军赏银100两。萧纲放了几次纸鸢,都被侯景派人射下,梁朝终未得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耳传书

“黄耳”传书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也告诉我们无论何时都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黄耳传书是啥意思

【成语故事】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离开家乡浙江会华亭到京城洛阳做官。他很久没有收到家信,就写好一封信装入竹筒套到猎犬黄耳的脖子上,让它送到浙江老家,聪明的黄耳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华亭并索取回信,来回只用25天时间。释义】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黄耳”传书》的译文

黄耳传书 黄耳传书 ( huáng ěr chuán shū ) 解 释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亦作“黄犬书”、“黄犬寄书”、“黄犬传书”。 出 处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京师洛阳,一直没通家信,怀疑有不测。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竟摇着尾巴,连连发出声音,似乎表示答应。陆机大为惊诧,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放它出门。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为了感谢“黄耳”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村人呼之为“黄耳冢”。

黄耳传书的《述异记》

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任昉编写(460~508)撰,2卷。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他擅长写表奏书及应用散文。最早见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唐以前未见著录,因此十分可疑。书前有无名氏序,说任昉“家藏书三万卷,故多异闻,采于秘书,撰《新述异记》上下两卷”,可见是沿用祖冲之的书名。严可均、陆心源校宋(?)本《初学记》引用有任昉《述异记》,似唐代已有此书。但书中有后魏孝昌、北齐河清年间的事,已在任昉身后,至少决不是原著。书中有许多材料见于其他古籍。所记多为异闻琐事,与《博物志》近似,故事性较差。《四库全书总目》认为“或后人杂采类书所引《述异记》,益以他书杂记,足成卷帙”。 今本收文三百余条,与祖冲之的《述异记》一样,也是记怪异之事,极少涉及当时很普遍的佛家内容,但题材要比祖冲之《述异记》广泛丰富得多。神话传说、山川地理、古迹遗址、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奇禽珍卉等,无所不记,内容相当庞杂。其中资料类的条目,与张华《博物志》相近,但比《博物志》资料丰富。如精卫填海、武陵桃花源等,都将历史上数种说法加以排列,再做取舍。另外书中辑录的一些民谣民谚,亦可看出当时社会风气、民俗人情。另外不少条文还征引前人一些诗赋文章,这些诗赋文章有的已失传,更显其资料的可贵。有据南宋临安府尹家经籍铺本翻刻的《随庵丛书》本。 今有:任昉《述异记》,吉林大学出社1992年。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huangerchuanshu.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