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买田阳羡”的拓展阅读资料(3)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买田阳羡”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买田阳羡吾将老翻译、宜兴属于哪个市?、求翻译???、宜兴风光简介、买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求 苏轼《浣溪沙(送叶淳花)》的解释等

买田阳羡吾将老翻译

菩萨蛮【作者】苏轼 【朝代】宋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赏析:词分上下两片。上片直抒胸臆,歌颂阳羡山水的美好,表达向往自然的愿望。开头两句点明当初终老阳羡之原因,是因为阳羡的山水实在太美了。诗人对阳羡山水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他视宜兴为第二故乡情感的真实流露。三四两句承此而来:因此,他要驾一叶小舟来往于山水之间,尽情畅游,享受山水之乐了。下片用一个“仍”字回应上片之“从初”,通过引述前贤,进一步表达现在自己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决心。诗人既然选定了“聊从造物游”之路,就不愿再静坐书斋著书立说了,要学一学当年的陶渊明,唱着“归去来兮辞”,回归自然,躬耕田园。“有书”两句表面上写的是懒得“著’ “书”,其实质是表达厌恶官场生活之意,一个“漫”字,将诗人倾慕清静自在的田园生活乐趣之欲望表露无遗。

宜兴属于哪个市?

宜兴于江苏省无锡市。
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吴。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扬州。
隋开皇九年(589),改称义兴县,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常州。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1912)荆溪县撤销,并入宜兴县。
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常州区,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苏州区,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镇江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年3月起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扩展资料
截至2018年底,宜兴市辖2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5个街道:宜城街道、屺亭街道、新街街道、新庄街道、芳桥街道;13个镇:丁蜀镇、张渚镇、西渚镇、太华镇、徐舍镇、官林镇、杨巷镇、新建镇、和桥镇、高塍镇、万石镇、周铁镇、湖㳇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占宜兴市的五分之一,宜兴市市区,是宜兴的两个主城区之一。
2、西渚镇位于中国著名陶都--宜兴市的西南。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沪、宁、杭大三角中心,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西渚镇总面积66.6平方公里。
3、湖㳇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大三角的中心,因“太湖第一源”、“太湖之父”而得名,更以“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天世界”、“紫砂源地”而名闻遐迩
参考资料来源:宜兴人民政府网-宜兴概况

求翻译???

照片中壶身刻字右起竖读为: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出自苏轼的《菩萨蛮·阳羡作》。希望能帮到你。

宜兴风光简介

江南水乡,人杰地灵 陶都宜兴东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沪、宁、杭的中心,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新兴城市。宜兴古称阳羡,荆溪,自秦始皇设阳羡郡起,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在该地曾先后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陶片、唐五代的青瓷窑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残片;早在宋代,褐黑色的建窑茶具已深受各位饮家所珍赏,所以到明代时宜兴紫砂壶名家辈出,紫砂茶具遂广受欢迎。 由宜兴到鼎蜀镇一段,风景迤俪,如鼎山、庚桑、善卷、慕蠡诸洞、东l?、西l?水区、国山碑、周孝候墓<BR>、蛟桥诸名迹,风光秀丽独特,溶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竹海绿涛满倾,蔚为壮观;茶洲清香四溢,生机勃勃湖光山色相映,也别具神韵。 唐代,宜兴郡以好茶闻名全国;从唐肃宗到明太祖的六百年间,常州阳羡茶均为上等好茶;并且设立了“<BR>贡茶院”。明太祖洪武年间废除团茶政策,遂带来了制茶方法的改革,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又并列了一个陶都——宜兴。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宜兴景点详细介绍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素以陶瓷工艺扬名。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为陶中上品。宜兴制陶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宜兴陶器发明创造于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成熟于晋宋,大放异彩于明清。相传春秋时代的范蠡与西施,亦曾在此制陶。如今宜兴陶业中心鼎蜀镇,已由过去的家家做坯、处处皆窑的集镇,变成了拥有二十多家工厂、近两万名工人机械化生产的多品种陶瓷工业基地。 宜兴又以茶叶、毛竹生产基地著称。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这里的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宜兴现已列为太湖中大风景区之一,是对外开放的旅游胜地,旅游机构、旅游设施正在不断齐全。明天的宜兴,将更加灿烂辉煌!

求 苏轼《浣溪沙(送叶淳花)》的解释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一生波澜跌宕。如果要问:苏东坡,他的“一生之梦”是什么?他的“一生之寄”是什么?答案是:朝廷-阳羡。
  鸡黍之约。北宋嘉?潭?年(1057年),苏东坡22岁,随父偕弟出川赴京赶考,与弟苏辙同时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在皇帝宴请的琼林宴上,与同桌的同科进士宜兴的蒋颖叔(之奇)、单锡、武进的胡完夫相谈甚欢,结成莫逆。席间,蒋之奇讲述家乡人情风物之美,富于幻想的苏坡不禁神迷心醉,当即便与蒋之奇、单锡相约,将来退休同住宜兴,比邻而居,共赏如诗如画的荆溪美景。
  这时苏东坡,是春风得意风华正茂的新科进士。他的梦是男儿当为朝廷“奋厉当世”,退休后赴“鸡黍之约”。是啊,连仁宗在殿试苏氏兄弟后,回宫时也兴冲冲地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黄墅买田。熙宁七年(1074年),苏东坡39岁,时任杭州通判,以转运使檄奉命往常州、润州(今镇江)、苏州、秀州(今嘉兴)赈济灾民。公事完毕,来到宜兴,客居湖氵父单锡家,一住数月。因苏东坡将外甥女嫁给了宜兴才子单锡,苏单两家已是亲家。单锡陪苏东坡遍游宜兴,还陪苏东坡到离善卷洞不远处的黄墅村去步田(苏轼托蒋之奇买的田)。
  这时的苏东坡,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求外任。政治上的寒意使他格外感到宜兴的暖意――优美的景色、丰饶的物产、淳朴的民风、知己的朋友……这不正是自己理想的归隐之地吗?“鸡黍之约”后的17年,他兴奋地吟唱:“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菩萨蛮》)“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浣溪沙》)
  蜀山造屋。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49岁,此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5年后得到赦免,量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去汝途中,他又来到宜兴求田问舍,作终老宜兴的准备。然后他上表乞居常州(实宜兴),允准后举家来到宜兴已是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因为黄墅之田,“未足伏腊”,还不够一年的吃用,他在宜兴闸口永定里人邵民瞻的帮助下,又在氵鬲湖边的塘头买得一处田地。他还在丁蜀的蜀山购地筑草堂安家,并赠邵民瞻西府海棠花种、为邵氏园题额“天远堂”。
  这时的他,经历了“乌台诗案”无中生有的陷害,经历了几近死罪的“牢狱审讯”,经历了撤职监管的“贬谪黄州”,虽不减“致君济民”之志,但更觉宜兴是一片梦想中的乐土――“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归宜兴留题竹西寺》)“逝将归老,殆是前缘。”(《楚颂帖》,又名《桔颂帖》)――那是一种远方的游子回到了家乡,漂泊的灵魂找到了归宿的深情啊!
  归宿田里。苏东坡66岁,在贬谪地琼州遇赦北归,来到常州时一病不起。他准备前往宜兴,因为回四川眉州老家?老家既无田产,也无亲人。到做过两任长官、百姓想他念他的杭州?杭州生活费用高,又无田产。到弟弟住地苏辙的颖昌?此时京都政局骤变,还是远离“北事”为好。最好的去处还是宜兴。一是有田产在宜兴;二是儿子苏迈、苏迨等在宜兴;三是好友单锡、蒋之奇、邵民瞻等在宜兴。
  这时的他,经历了哲宗新政再次获罪;经历了贬谪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县),一年中竟连贬五次;经历了贬至岭南惠州,62岁时再贬至琼州(今海南海口)。退隐宜兴,归宿田里,这可是他一生之寄啊!然而,归宿阳羡、隐居田里,竟成了他一生未竟之梦!这一年七月,苏东坡病逝常州。
  巨星陨落,四方震悼,山河同悲。“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呜呼!苏东坡!呜呼!阳羡之梦!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maitianyangxian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