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深仁厚泽”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深仁厚泽”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章泽轩名字什么意思、“深”有几种意思?、汉奸这个词的解释和来历?谁发明的?、形容仁厚的成语、厚泽这个词名字如何解释?、“深”有几种意思?等

章泽轩名字什么意思

繁体 简体笔画 繁体笔画 姓名学笔 画 五行 偏旁部首 拼音 章 章 11 11 11 火 立 zhāng 泽 泽 8 16 17 水 氵 zé 轩 轩 7 10 10 土 车 xuān 名字打分: 名字章泽轩评分:文化印象95 分。五格数理75 分。用字的意义: 泽:泽字的本义是指水汇聚或水草丛生的地方,又引申指恩德或恩泽。(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355,540次) 《说文解字》释云:光润也。从水睾声。轩:轩字的本义是指一种曲辕有番的车,为卿大夫及诸侯夫人所乘坐,又因饰物不同而分为鱼轩、犀轩、朱轩等。后来,又引申为高起、高仰、飞举,常见词语轩轻、气宇轩昂等即有此义。(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25,690次) 《说文解字》释云:曲輈藩车。从车干声。 美名总评: 字义泽表示光亮、恩惠、仁慈;轩表示飞扬、高大、高扬,意义优美。音律章、泽、轩的读音是zhāng、zé、xuān,声调为阴平、阳平、阴平。字型章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泽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7画;轩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0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1-17-10,五格俱佳。意蕴该名字可以趣解为:“仁慈 • 高扬”。成语遗风余泽 鸿轩凤翥扩展了名字的意境。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遗风余泽 鸿轩凤翥(解释)    深仁厚泽 器宇轩昂(解释)    温润而泽 轩然霞举(解释)泽被后世 气宇轩昂(解释)    山吟泽唱 轩昂气宇(解释)    岗头泽底 鸿轩凤翥(解释)趣味解释: 光亮 • 飞扬仁慈 • 高扬泽润 • 轩举润泽丰美 • 鸿轩凤翥光泽 • 轩特 恩惠 • 高大泽及 • 轩翥泽雨 • 轩秀润泽 • 轩朗惠泽 • 轩峙名言名句: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曹植《洛神赋》 小轩窗,正梳妆。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未知《古诗十九首》 名人用字: 毛泽东:(1893~197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详细江泽涵: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拓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许晓轩: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余品轩:(1906—1981),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安徽省六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结构解析 外格 11(阳木)  1章 11泽 17轩 10天格 12(阴木)人格 28(阴金)地格 27(阳金)总格 38 (阴金) 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12解析 意志薄弱,难酬志向,百忍尚可得和平。 地格27解析 足智多谋先苦后甜数。 人格28解析 四海漂泊,豪杰气概,终世浮躁。 外格11解析 稳健吉顺富贵荣达数。 总格38解析 磨铁成针刻意经营数。 三才解析(天人地) 成功运虽不佳,但只要注意多反省自己,不断进步,则会有不错的前程。 基础运解析(人地) 性格过于刚硬固执,容易陷入与人不和,或者孤独。天格为7或8时,注重身体健康。 成功运解析(人天) 虽然困难,努力奋斗也可成功,但一般身心劳累,易遇不平。 人际关系(人外) 诸事困难重重,个性略刚强,若能柔和从事勤勉工作,能得众人真心尊敬,声望远播。

“深”有几种意思?

“深”的基本字义有七项: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久,时间长;程度高的;形容程度深;声音低沉;思想感情不外露;变严重的。
一、深的释义
1、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
2、久,时间长,如:深夜。
3、程度高的,如:深思。
4、形容程度深,如:暮色深深。
5、声音低沉,如:深深的哀鸣。
6、思想感情不外露。
7、变严重的。
二、说文解字
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从水罙声。
译文:深,河川。源出桂阳南平,向西流入营道。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罙”是声旁。
三、组词
深情、深厚、深奥、深造、深渊等。
四、字形演变(如图)
扩展资料:
一、深情
1、深厚的感情。
2、感情深厚。
二、深厚
1、(感情)浓厚。
2、(基础)坚实。
三、深奥
(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
四、深造
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五、深渊
很深的水潭。比喻危险或困苦的境地。

汉奸这个词的解释和来历?谁发明的?

如果是几天前你问我这个问题的话,我会和上面回答的差不多,但是前几天看见一个原创帖子里将的就是这个的来源,给你看.
“汉奸”这个词,字典这样解释:原指汉族的投敌者,后泛指卖国求荣、效忠外敌的叛逆者。
  当前,“汉奸”的所指对象包括秦桧、范文程、洪承畴、施琅……这些在明末清初背叛自己的民族的汉人。甚至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即“只有汉族才有那么多汉奸”。
  关于“汉奸”这个词的来由,有此一说:汉奸一语,肇于汉初御胡,行于两宋抗金,复兴于清末列强侵华,大盛于伪满及抗日时期矣。按汉奸,据清人《汉奸辨》云“中国汉初,始防边患,北鄙诸胡日渐构兵。由是汉人之名,汉奸之号创焉。”可见于汉时乃指媚胡之人。
  “汉奸”的构词法相当奇特。由于“奸”字有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的义项,譬如“奸臣”。现在的人也往往认为,“汉奸”的字面解释就是出卖汉族利益的人的意思。
  但是,我们仔细考究“汉奸”这个词的历史典故,却会发现,用“汉奸”来称呼那些背叛汉族的人,其实是错误的。
  最先引起我疑惑的是清末《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文》: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
  该说满清一朝是最最防汉抑汉的,怎么慈禧也开始用起“汉奸”这个词了呢?难道说,满洲八旗的汉化真的如此彻底,连宣称“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慈禧也在宣战文中维护汉人的正统,将背叛满清政的人视为“汉奸”?
  这事越想越叫人蹊跷,幸而有朋友一语惊醒梦中人。朋友告诉我,“汉奸”这个词是从《清史稿》开始才出现的,从前的二十四史,以及我们手头掌握的清以前的资料,均没有这个词的记载。甚至连明朝灭亡后那些矢志抗清的明遗们,也没有用“汉奸”儿子问候过范文程、洪承畴、施琅之流。
  亲自用各种工具搜索并翻阅文献,果然和朋友所说的一样。“汉奸”这个词,在满清以前的确不见踪影。就连秦桧、张邦昌之流也没有被如此形容过。
  更加蹊跷的是,《清史稿》中出现的八处“汉奸”,称呼他们为“汉奸”的人的身份也相当特殊:汉八旗岳钟琪、张允随、董教增,雍正乾隆的重臣方显,满人琅玕。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作为满清统治集团的一员出现。
  如果“汉奸”的本义真的是汉族的投敌者的话,为什么率先使用这个词的并不是那些明遗,而是满清的统治者们呢?这是否意味着,比起明遗们,满清统治者们更加痛恨“汉奸”?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仍然是《清史稿》中的“汉奸”搜索结果:前七处均是对参与西南少数民族抗清活动的汉人的称呼,只有最后一处的“汉奸”和欧洲列强有所牵扯。
  与其说这些“汉奸”们伤害了汉族的利益,还不如说这些“汉奸”们妨害了满清的统治。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汉奸”最初的真面目,并不是什么汉族的投敌者。恰恰相反,最初的那些“汉奸”们,都是联络西南少数民族共同抗击满清暴政的汉族志士,是那些不甘为奴一心推翻满清统治的先驱。如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生在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恐怕同样会被称为“汉奸”。
  正如现代汉语中的大量外来词汇一样,“汉奸”也是一个外来词汇。尽管它的用字和构词都是典型的汉语系,但是,这个词却是从满清统治者口中说出的,是站在满清统治者立场和角度。
  汉唐宋明没有必要在叛国者之前加上“汉”字,因为对汉唐宋明的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汉”,既不需要格外强调叛国者的族,更不可能将“汉”加于“奸”之前来羞辱天汉的精魂。
  而恰恰是以防汉抑汉为国策的满清统治者,深深地恐惧着汉人的反抗力量,在他们的严重,所有的汉人都是天然的叛国者,或者至少是可能的天然的叛国者。这“国”,自然就是满清国。“汉奸”有两层含义,第一,只有汉人可能成为“汉奸”,第二,“汉奸”是妨害满清政的人。
  满清二百多年的统治,磨灭了汉人的骨气,也磨灭了汉人久远的记忆。正如汉人们渐渐将满清当成自己的国家一样,他们也渐渐遗忘了“汉奸”这个词的本来意义。不知道上文中《汉奸辨》的作者究竟是哪位清人,是否也正是如此。
  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后,强大的历史惯性和汉人的集体失忆,使得“汉奸”这个原本用来形容联合各个少数民族反抗满清统治的汉人志士们的悲壮词语,变成了那些背叛汉族、背叛中国利益的宵小们的用名称。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附录:《清史稿》中的“汉奸”词条——
列传八十三·岳钟琪
(雍正)十三年,师征大金川,久无功。三月,高宗命起(岳)钟琪,予总兵衔……上以军事谘锺琪,锺琪疏言:“……而广泗信用土舍良尔吉及汉奸王秋等,恐生他虞。”……
列传八十四·张广泗
……(岳)钟琪亦劾(张)广泗玩兵养寇,信用良尔吉及汉奸王秋,泄军事於敌……
列传九十四·张允随
(乾隆)十二年,授云贵总督。疏言:“苗、倮种类虽殊,皆具人心……至苗民为乱,往往由汉奸勾结……”
列传九十五·方显
雍正四年……总督鄂尔泰议开苗疆,改土归流,云南东川、乌蒙、镇雄诸土府既内,贵州苗未服。……鄂尔泰召显问状……因条上十六事,曰:别良顽,审先后,禁骚扰,耐繁难,防邀截,戒姑息,宥胁从,除汉奸,缴军器,编户口,轻钱粮,简条约,设重兵,建城垣,分塘汛,疏河道…...
列传一百四十四·董教增
嘉庆四年,以道员发四川,明年,授按察使……奸民与争界,焚夷巢,倮夷纠凉山生番为变,教增率兵往,议者多主剿,教增不可,廉得汉奸构衅者十一人,夷匪首事者六人,集众诛之……
列传一百四十五·觉罗琅玕
(嘉庆)七年,维西夷恒乍绷与其党腊者布作乱……琅玕驰抵剑川,恒乍绷遁走。八年……琅玕已擒斩汉奸张有斌,临江扎筏,声言渡兵江外,倮倮震悚……
志一百二十九——
秋七月,犯江宁……英人要求各款:一,索烟价、商欠、兵费银二千一百万;一,索香港为市埠,并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一,英官与中国官用敌体礼;馀则划抵关税、释放汉奸等款……

形容仁厚的成语

深仁厚泽】:shēn rén hòu zé,指深厚的仁爱和恩惠。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宅心仁厚】:zhái xīn rén hòu,宅心:居心。指人忠心而厚道。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宅心忠厚】:zhái xīn zhōng hòu,宅心:居心。忠心而纯厚。亦作“宅心仁厚”。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大仁大义】:dà rén dà yì,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作宾语、定语;指仁义。
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平等对待。
【脸软心慈】:liǎn ruǎn xīn cí,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谦恭仁厚】:qiān gōng rén hòu,指态度谦逊恭谨,为人忠诚老实。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同仁一视】:tóng rén yī shì,同仁:同样的亲切。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一视之仁】:yī shì zhī rén,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宽仁大度】:kuān rén dà dù,大度:气量大,能容人。为人宽厚,心胸豁达。作谓语、定语;指气量很大。
蒲鞭之政】:pú biān zhī zhèng,蒲:香蒲,一种草本植物。以蒲为鞭,柔软不能伤人。旧时称官吏宽厚仁慈。作宾语;指仁治。
使羊将狼】:shǐ yáng jiàng láng,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这要坏事。作谓语、宾语;指不足以统众。

厚泽这个词名字如何解释?

用字分析
厚:不刻薄,待人好:厚道。宽厚。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厚纸。厚重。
泽:水积聚的地方:沼泽。金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恩惠:恩泽。
成语释名
得天独厚 高官厚禄 厚德载物 厚积薄发
深仁厚泽 泽被后世 三江七泽 温润而泽
唐诗宋词
气和皆有感,泽厚自无疆。 -张九龄《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 -张九龄《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有诏征草泽,微臣献谋猷。 -王昌龄《放歌行》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王维《苦热行》

“深”有几种意思?

“深”的基本字义有七项: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久,时间长;程度高的;形容程度深;声音低沉;思想感情不外露;变严重的。
一、深的释义
1、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
2、久,时间长,如:深夜。
3、程度高的,如:深思。
4、形容程度深,如:暮色深深。
5、声音低沉,如:深深的哀鸣。
6、思想感情不外露。
7、变严重的。
二、说文解字
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从水罙声。
译文:深,河川。源出桂阳南平,向西流入营道。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罙”是声旁。
三、组词
深情、深厚、深奥、深造、深渊等。
四、字形演变(如图)
扩展资料:
一、深情
1、深厚的感情。
2、感情深厚。
二、深厚
1、(感情)浓厚。
2、(基础)坚实。
三、深奥
(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
四、深造
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五、深渊
很深的水潭。比喻危险或困苦的境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shenrenhouze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