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食不兼肉”的拓展阅读资料(7)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食不兼肉”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想要知道食不言顺是一句成语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疲,无竹使人俗."的意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叫什么名字、晏子相齐.食不重肉中的重什么意思、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宋代的谁在诗中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等

想要知道食不言顺是一句成语吗?

没有这个成语,只有食不言寝不语、名不正言不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疲,无竹使人俗."的意思

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拓展资料:
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译文: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嘉佑进士。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叫什么名字

于潜僧绿筠轩/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注释】
于潜——县名,在今浙江省,县南二高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僧名孜,字惠觉。
此君——晋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
扬州鹤——有一则故事说:四八谈论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三者得兼。这未免太狂妄了。东坡此句意思也是说:若对着竹子还大嚼猪肉,岂不是太狂妄了?世间那有扬州太守与骑鹤化仙两者得兼之事? 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既作风流太守就不可能成仙。同样的,赏竹雅士岂能对竹大嚼!
【赏析】
用「雅俗共赏」四个字来形容东坡这个人和他的作品是极恰当的。我们看过前面许多文雅的诗篇之后,再来看这首轻松谐趣的「打油诗」,大可解颐一笑!
诗人画家对于竹的喜好是自古皆然,但对于猪肉的爱好,却唯有东坡特甚。然而倘若是竹与肉二者不可得兼之时,该何取何舍呢?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了尚可补救,人俗了就无药可医了。其实对东坡而言,最好两者都不放弃,但是对竹大嚼猪肉,未免太煞风景了吧?扬州太守岂可骑鹤化仙?这原是不可得兼之事啊。偏偏东坡对于猪肉的喜爱是古今驰名的,他在黄州生活最苦的时候还发明了一道菜,叫「东坡肉」,这位虔诚信佛的居士,始终无法放弃他的美食的喜好,也从不否认自己凡俗的一面。从这首诗的幽默机智,不正可看出东坡的生活态度吗?我们看到这位爱竹又爱肉的大诗人,对朋友开玩笑似的发表竹与肉的高调,真觉得他又亲切又可爱。
东坡这个人是满腹学问又才气过人,但是也很爱说笑话,言谈之间平易近人妙趣横生,所以用「雅俗共赏」来形容他是最恰当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东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超凡绝尘处有如天上的谪仙,而天真朴拙处又像一个村夫。他不同于谪仙李白之侧,是他没有那种贵族式的尊贵骄气,他不像李白是真正的「谪仙」,他只是个平凡的「坡仙」而已。大多时候,他是很随便而平民化的,和什么人都谈得来。他有很多风趣的诗词和笑话,但本书中不多引,因为这究竟不是正宗的文学,也非东坡最大的特长。

晏子相齐.食不重肉中的重什么意思

这句话前面还有半句,连起来翻译比较顺畅:“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於君,桓公以霸,亦上僭於君。 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於民。” 管仲做齐国宰相时,有三归(君王才有),论起奢侈来超过君王,桓公靠着管仲得以称霸,这是靠着超越君王的威仪得到的; 晏子做宰相,一顿不吃两个肉菜,妻妾不许穿丝绸衣物,齐国依然可以繁荣,这是靠着与平民一般的简朴达到的食不重肉 (shí bù chóng ròu),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该句语出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於潜僧绿筠轩》,全诗原文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白话文释义: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并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
首句是借用晋王徽之典故,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生性喜竹,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原因,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是对“不可使居无竹”的进一步发挥。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食无甘味,充其量不过是“令人瘦”而已;人无松竹之节,无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人俗”。
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接着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
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这种人,往往自视高明,自以为得计,听不进奉劝,改不了秉性,所以诗人说这种“俗士不可医”——医之无效。
下段重开波澜,另转新意。由那种“不可医”的“俗士”站出来作自我表演,这就是修辞学中的“示现”之法:“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这个“旁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俗士”。
他听了诗人的议论,大不以为然;他虽然认为“不可使居无竹”是十足的迂阔之论,腐儒之见,但在口头上却将此论说成“似高、似痴”,从这模棱两可的语气里,显示了这种人世故、圆滑的特点;他绝不肯在论辩中作决绝之语而树敌。
尾句是诗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扬州鹤语出《殷芸小说》,故事的大意是,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有的是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是愿多置钱财,有的是想骑鹤上天,成为神仙。其中一人说:他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兼得升官、发财、成仙之利。
尾句的反语则是名节高的人难得厚富,厚富的人难得名高;做官的人无暇学仙,得道的人无暇做官;食肉的人无高节,高节的人不食肉;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宋代的谁在诗中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是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於潜僧绿筠轩》,全诗原文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白话文释义: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於潜僧慧觉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苏轼与僧慧觉游绿筠轩时,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此诗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并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借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的典故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是对“不可使居无竹”的进一步发挥。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食无甘味,充其量不过是“令人瘦”而已;人无松竹之节,无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人俗”。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
接着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
下文是诗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诗意谓:又想种竹而得清高之名,又要面竹而大嚼甘味,人间何处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等美事。
名节高的人难得厚富,厚富的人难得名高;做官的人无暇学仙,得道的人无暇做官;食肉的人无高节,高节的人不食肉;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shibujianrou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