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贪心妄想”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贪心妄想”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真心无妄念,真口无杂语,真耳无邪闻,真眼无错识的意思(每一句的意思)谢谢、佛教,人道既然是三善道中的,为什么人类整天处于贪婪妄想中呢?、请问佛教说的烦恼是什么?分别、妄想、执着又是什么意思?谢谢。、佛法无边:怎样断除妄想、佛教,人道既然是三善道中的,为什么人类整天处于贪婪妄想中呢?而有的畜生道的畜生却过的很舒服呢?、请问贪嗔痴慢和分别妄想执著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等

真心无妄念,真口无杂语,真耳无邪闻,真眼无错识的意思(每一句的意思)谢谢

慎思心诚就不会产生贪心妄想的恶念,慎言寡语就不会枉言,间听慎察就看人不会偏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讲得是为人处事得道理!就是教人做事做人要心诚,遇事要多思考,不能意气用事。与人沟通讲话要中肯诚信。不能信口开河。要宽容。不能得理不饶人。观察事物人要懂得旁听则偏,间听则明的道理。

佛教,人道既然是三善道中的,为什么人类整天处于贪婪妄想中呢?

无明障道,缺乏智慧福报,执着沉沦苦海不能觉悟,业缘循环的结果。

请问佛教说的烦恼是什么?分别、妄想、执着又是什么意思?谢谢。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不过,在佛教中所指的烦恼,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
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去除这些烦恼。如果一种方法不能断除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
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长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不是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
虽然烦恼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结为贪、嗔、痴三大类。
什么是贪?贪就是指想得到东西,心黏着对象。
什么是嗔?嗔就是心厌恶对象,不喜欢、讨厌、反感。从愤怒、凶狠、残酷,到忧郁、烦躁,都于嗔。
什么是痴?痴是心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这些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根据佛教,我们所谓的世间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么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眼睛所看的是颜色、光等。耳所听的是声音;鼻所嗅的是气味;舌所尝的是味道;身体所碰触的是触觉,如软的、硬的、滑的、粗的、轻的、重的、冷的、暖的,还有痛、痒等。意(心识)所思维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和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眼睛看到好看的、美丽的东西,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就生起。
当一个人见到不喜欢的东西,听到难听的声音,闻到很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或者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象是不好的、是坏的,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心理就是嗔。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总之,贪婪、追求、执着、痴迷,还有邪见、傲慢、虚荣等,都是于贪。发脾气、烦躁、妒忌、焦虑、憎恨等,都于嗔;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于痴。所有的烦恼都可归类为贪、嗔、痴。
贪、嗔、痴三种烦恼,佛教称为三不善根,即一切烦恼的根本。
所谓的烦恼,其实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这叫做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见到好的就想得到,见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叫做违犯性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一个人不良心理已经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生;由于贪心而去偷别人的财物,去抢劫;打架,骂人、骗人、搬弄是非;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赌。心里的烦恼已经显露在身体的行为、语言上,称为违犯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最粗的烦恼,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了。
第二个层面叫困扰性烦恼,即一个人的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表露出来,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你感到很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第三个层面叫潜伏性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没有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的烦恼。也即是说,现在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现在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静止不动地坐在那里入定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他的心很快乐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间,入定多长久就享受多长久的禅定快乐,完全没有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但是当他出定后,当他看到了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内心难免会产生贪爱,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被断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镇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作为佛教,即觉悟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这三个层面的烦恼。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说想断就断、轻而易举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而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一、想要去除违犯性烦恼,必须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德、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是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就不会做对他人会带来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二、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去除内心的烦乱,就应该修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就是内心的平静。佛陀曾教导我们很多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让心通过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教大家两种修定的方法,让我们的心注于特定的目标来培育平静。
第一种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过注呼吸来培育定力。当你回到家之后,可以抽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暂时放下生活的烦扰,暂时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都忽略它而已。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在这里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你能经常学习关注你的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三、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了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用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的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智慧成熟时,就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佛法无边:怎样断除妄想

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妄想本来就空。    比如说这是清净心,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这个是清净心,那我们就多了那一念贪心,贪心,这念贪心其实是多的。钱,自性本来空;贪心,本来也不可得。清净心里面哪有贪心?有了贪心就不叫做清净心了。    所以,我们不懂得:钱,空无自性;能缘的心(识心分别),也是空无自性。钱不存在——空;这念贪心——本来也空。我动一个念头,把这个贪心除掉,“除掉贪心”这个念,还是妄念;再第二念,把它除掉贪念,这个还是妄念;再另外一个念,再把这个妄念除掉……想要除掉那个妄念的,患了无穷的过患,永远除不掉那个妄念。    要了解:这个“贪”,本来就空。慢慢学习放下,慢慢学习放下,叫做桶底脱落。“贪”本来就不存在,不要说我要除掉“贪”,刚开始这个叫做勉强。我要除掉“贪”,这个观念是对的,但是你一直想要除掉“贪”,那是除不掉的,那个越陷就越深,越陷就越深,方法错误。想要除掉“贪”,这个是对的,但是那个妄念,越除就越多,没完没了。    所以,“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断除妄想重增妄:你想要断除这个妄想,就再增加一念妄想。趋向圣道亦是邪:动个念头,说我要趋向于圣道,我要修学佛道,那个就是修学魔道。

佛教,人道既然是三善道中的,为什么人类整天处于贪婪妄想中呢?而有的畜生道的畜生却过的很舒服呢?

既然是三善道,自然有其他道人道,是三善道中福报、品德最差的一个。。。之所以人道算善道,是因为人有【选择】人上的修罗道、天道,日子远比人日子好,人品也好,,,但是容易过的太安逸,而不知进取,不知为自己未来世做考虑三恶道中,地狱众生无选择,只能受苦,或被人救渡畜生道众生,绝大多数没有智慧,没有选择的机会。。。当然,有福报大的畜生,生在宗教场所附近能获得法益,可以改变命运,,或者是投胎成“神兽”也有智慧,再次就是投胎成宠物,没有选择机会,但是日子过的还不错饿鬼道众生,是人型生物,有智慧,有选择的机会,但是因为时时刻刻承受饥饿的痛苦,不脱生不能改变,所以也是恶道

请问贪嗔痴慢和分别妄想执著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贪嗔痴慢和分别妄想执著之间有何区别~
你问这些做什么~~~
你有很多时间来想其它的吗~如果修佛~就不要乐不思蜀的研究这些无用的问题~!
还不如多去诵经~持咒~
我在这不是说什么~只是说你问的这个问题~
佛教说过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被毒箭射到~去到医生那里~医生要帮他不毒箭拔出救他~
结果他不准医生拔~他说他要知道到底是谁射的毒箭,是隔壁的张三~还是李四~还是王二麻子~还要知道这个毒箭用的是什么毒~这个毒是从哪里提取的~才肯拔箭
就这样~~他死了
我们怎么有那么多时间追根究底啊~我们在研习佛法时~急于获救~要知道~人生是多变无长的~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tanxinwangxiang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