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铜壶刻漏”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铜壶刻漏”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漏刻的计时方法发展的过程是什么?、铜壶滴漏怎么做、漏刻计时法是怎样被发现的?、“漏”是什么意思?、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漏刻的计时方法发展的过程是什么?等

漏刻的计时方法发展的过程是什么?

漏刻计时法,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100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有了漏刻,人类的计时开始摆脱依赖天象,开创了人类制造计时器的新纪元。
汉代时曾把它改造为120刻,南朝梁时期改为96刻、108刻。漏刻计时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96刻制的改革,清代初期定为正式的制度。
燕肃是北宋时期科学家,一生有很多成就,人们称他为“巧思的人”。他造的莲花漏,在当时的很多州使用。
燕肃精通天文历法,他深感当时计算时间的仪器不够准确,而且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亟待制作新的刻漏,于是他决心发明一种新的计时器。他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造出新的计时工具莲花刻漏。
莲花刻漏较旧刻漏有很大改进,它由上、下两个水池盛水,上池漏于下池,再由铜鸟均匀地注入石壶。石壶上有莲叶盖,一支箭首刻着莲花的浮箭,插入莲叶盖中心。
箭为木制,由于水的浮力,便能穿过莲心沿直径上升,箭上有刻度,从刻度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刻和什么节气了。
根据全年每日昼夜的长短微有差异,又把二十四节气制成长短刻度不同的48支浮箭,每一个节气昼夜各更换一支。这种刻漏制作简单,计时准确,设计精巧,便于推广。
经过试验之后,宋仁宗于1036年将其颁行全国使用。
莲花漏颁行后,受到各方面的称赞。朝官夏竦称其“秒忽无差”,全国各地“皆立石载其法”,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也对此大加赞赏。
燕肃每到一处,就把莲花漏的制造方法以碑刻的形式进行介绍、传播,并制成样品加以推广。这种热心传播科学技术的精神,值得钦佩。
其实在此之前,我国使用漏刻计时器已经好长时间了,可以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时刻中的“刻”用来表示时间,就涉及我国古代滴水计时的文化史实。
在机械钟表传入我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简单地说,漏刻计时的原理是通过水慢慢地从小孔漏出,利用容器内水面的升降来计算时间。
漏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计时器。“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计量单位,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刻”就是在这种文化事实中具备了表现时间的职能的。
漏刻在我国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有本书叫《漏刻经》,上面说,漏刻起源于黄帝时代,夏商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书·天文志》一书也认为,漏刻是黄帝观察到容器漏水,从中受到启发而发明的。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够制作陶器,陶器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残漏,导致水的流失。水的流失需要时间,这种现象给人以启发,用水量变化来表示时间的流逝,由此就逐渐导致了漏刻的产生。
进入周代以后,漏刻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朝廷中设有门负责漏壶计时的官吏,称为“挈壶氏”。以后历代都有门管理漏刻的机构和人员,制度越来越完善。
历代漏刻计时所使用的百刻制,据推测最早就是商代制订的,所以古人有时候又把“刻”称为“商”,这是商代漏刻得到发展的有力证据。
最初的漏壶是单只的,壶的底部开一小口,壶中放一支刻有刻度的木杆,观察水位退到哪一刻度,就能知道是什么时间了。由于早期漏壶的使用大多与军事有关,所以这种木杆被称为“箭杆”,这种方法称为“淹箭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箭插在箭舟上,箭杆上刻有时间线,当壶中水满时,箭杆靠木块的浮力升得很高,随着水的流失,箭舟往下沉,箭杆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刻度线,就可以读出什么时间了。这种方法又称为“沉箭法”。
沉箭漏壶的计时精度比淹箭漏壶稍高,但也不够准确,原因在于水的流速与壶中水位高低有关,水位高时,水的流速就快,随着水的流出,壶内水位也就逐渐下降,水的流速也就慢了下来,因此木箭下降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即沉箭漏壶在使用过程中其计时精度会越来越低。
为了提高漏壶的计时精度,聪明的古人又发现了新的计时方法浮箭法。
最早的浮箭漏壶是单级的,它是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供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受水壶中放箭尺,通常称为箭壶。
由于泄水壶的水不断地注入箭壶,木箭上的时刻标记就不断地从壶中显露出来,人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时刻了,这就是单级浮箭壶。
单级浮箭漏只有一只泄水壶,由于人工往供水壶里加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加水前后水位有一定的变化,导致流往箭壶的水流量不稳定,因而计时误差相对较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木箭上的时刻标志做成不均匀的,但这又需要有其他高精度计时仪器的校验,当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另一种方法,是不断给泄水壶添水,使其水位能大致保持在某一高度,以此减少其排水速度的变化。
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在泄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再加一只补偿壶,使补偿壶在向受水壶供水的同时,又不断得到泄水壶流进来的水的补充,从而使补偿壶的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二级补偿浮箭漏壶。
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曾经这样描写当时二级漏壶的使用情况:
漏壶用铜制成,有两个泄水壶,它们分别在底部开口,第一个泄水壶流出来的水流入第二个泄水壶,第二个泄水壶再排给受水壶。
由于昼夜长短不一,可以让受水壶也有两套,分别在白昼和黑夜使用。
由此可知,二级漏壶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
二级漏壶可以大幅度提高漏刻计时精度,于是就出现了有3只泄水壶连用的漏刻。
晋代名士孙绰在一篇文章中最早记载了三级漏壶的存在:“累筒三阶,积水成渊,器满则盈,承虚赴下。”所谓“累筒三阶”,就是指的3只连用的圆形泄水壶。
至唐代,著名学者吕才又将连用的泄水壶数增加至4只,从而导致了4级漏壶的诞生。宋代经学家杨甲的《六经图》,也记载了吕才漏壶。
古人为了提高计量精度,除了增加漏壶的级数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改进,那就是分水壶的发明。
第一个使用分水壶的人,就是上面提到的宋代科学家燕肃。分水壶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漏壶的水面稳定性问题。
我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有用水银的,有用沙子的,还有用半机械的。
元末明初的詹希元制造了一种机械计时仪器五轮沙漏钟,又称为“轮钟”。
五轮沙漏钟名字中虽然有“沙漏”两字,但它并不是以流沙的多少来计时,而是以沙作为动力来带动齿轮系统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机械钟。
五轮沙漏钟的工作原理是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至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
詹希元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组机械传动装置,这些机械装置能使五轮沙漏上的两个小木人每到整时能够转出来击鼓报时。
五轮沙漏钟以沙代水,克服了冬季水易冰冻的缺点,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其初轮、二轮、三轮、四轮以及小齿轮等一套减速轮系,可以克服沙流速过快的缺点。
可惜的是,詹希元生不逢时,这样先进的计时器问世仅有几年,由于元明代交替之际的政局动荡而没能推广开来。
五轮沙漏钟脱离了天文仪器的辅助,是我国早期机械钟的代表。
不管是燕肃的莲花漏,还是詹希元的五轮沙漏钟,以及其他一些计时工具的发明,都是我国漏刻计时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
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交泰殿中的铜壶滴漏,是1745年制造的,这是我国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漏壶。
铜壶滴漏的漏壶全都用精铜制造,每个漏水的小管子都雕刻成龙头形状,水从龙口流出,最上层的漏壶置于楼阁形建筑的上层,旁边有楼梯可以上下,楼阁建筑与宫殿结构相同。做工雕刻极为精细,平水壶面镌有乾隆皇帝的御制铭文。
漏刻的出现,使人们不需要频繁观测天文就可以随时知道当时的时刻。它使我国古代计时减少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是古人在探索时间计量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铜壶滴漏怎么做

过程也不算复杂
材料和道具:剪刀、塑料瓶、锥子/针
1、先拿个空塑料饮料瓶,用剪刀,把塑料瓶的剪成两部分。
*瓶盖的一边约三分之一,下面的是三分之二。
2、在瓶盖上用锥子/针钻出一个小孔来。
3、最后把瓶盖这部分倒扣在刚才剪下来的另一半上,刚好架住。
4、这样滴漏基本完成了,然后灌上水,观察水的位置,计算时间,在塑料瓶上面刻上刻度。就全部完成了。
*那个瓶盖上的小孔注意别太大,最好一分钟刚好滴60滴,所以先钻小一点,反复测试。
PS: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点我ID和我联系,我这还有一些成品图。

漏刻计时法是怎样被发现的?

漏刻计时法,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100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有了漏刻,人类的计时开始摆脱依赖天象,开创了人类制造计时器的新纪元。
汉代时曾把它改造为120刻,南朝梁时期改为96刻、108刻。漏刻计时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96刻制的改革,清代初期定为正式的制度。
在我国古代,发明了很多计时方法,其中,漏刻最为普遍。
燕肃是北宋时期科学家,一生有很多成就,人们称他为“巧思的人”。他造的莲花漏,在当时的很多州使用。
燕肃精通天文历法,他深感当时计算时间的仪器不够准确,而且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亟待制作新的刻漏,于是他决心发明一种新的计时器。他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造出新的计时工具莲花刻漏。
莲花刻漏较旧刻漏有很大改进,它由上、下两个水池盛水,上池漏于下池,再由铜鸟均匀地注入石壶。石壶上有莲叶盖,一支箭首刻着莲花的浮箭,插入莲叶盖中心。
箭为木制,由于水的浮力,便能穿过莲心沿直径上升,箭上有刻度,从刻度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刻和什么节气了。
根据全年每日昼夜的长短微有差异,又把二十四节气制成长短刻度不同的48支浮箭,每一个节气昼夜各更换一支。这种刻漏制作简单,计时准确,设计精巧,便于推广。
经过试验之后,宋仁宗于1036年将其颁行全国使用。
莲花漏颁行后,受到各方面的称赞。朝官夏竦称其“秒忽无差”,全国各地“皆立石载其法”,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也对此大加赞赏。燕肃每到一处,就把莲花漏的制造方法以碑刻的形式进行介绍、传播,并制成样品加以推广。这种热心传播科学技术的精神,值得钦佩。
其实在此之前,我国使用漏刻计时器已经好长时间了,可以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时刻中的“刻”用来表示时间,就涉及我国古代滴水计时的文化史实。
在机械钟表传入我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简单地说,漏刻计时的原理是通过水慢慢地从小孔漏出,利用容器内水面的升降来计算时间。
漏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计时器。“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计量单位,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刻”就是在这种文化事实中具备了表现时间的职能。
漏刻在我国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有本书叫《漏刻经》,上面说,漏刻起源于黄帝时代,夏商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书•天文志》一书也认为,漏刻是黄帝观察到容器漏水,从中受到启发而发明的。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够制作陶器,陶器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残漏,导致水的流失。水的流失需要时间,这种现象给人以启发,用水量变化来表示时间的流逝,由此就逐渐导致了漏刻的产生。
进入周代以后,漏刻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朝廷中设有门负责漏壶计时的官吏,称为“挈壶氏”。以后历代都有门管理漏刻的机构和人员,制度越来越完善。
历代漏刻计时所使用的百刻制,据推测最早就是商代制定的,所以古人有时候又把“刻”称为“商”,这是商代漏刻得到发展的有力证据。
最初的漏壶是单只的,壶的底部开一小口,壶中放一支刻有刻度的木杆,观察水位退到哪一刻度,就能知道是什么时间了。由于早期漏壶的使用大多与军事有关,所以这种木杆被称为“箭杆”,这种方法称为“淹箭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箭插在箭舟上,箭杆上刻有时间线,当壶中水满时,箭杆靠木块的浮力升得很高,随着水的流失,箭舟往下沉,箭杆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刻度线,就可以读出什么时间了。这种方法又称为“沉箭法”。
沉箭漏壶的计时精度比淹箭漏壶稍高,但也不够准确,原因在于水的流速与壶中水位高低有关,水位高时,水的流速就快,随着水的流出,壶内水位也就逐渐下降,水的流速也就慢了下来,因此木箭下降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即沉箭漏壶在使用过程中其计时精度会越来越低。
为了提高漏壶的计时精度,聪明的古人又发现了新的计时方法浮箭法。最早的浮箭漏壶是单级的,它是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供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受水壶中放箭尺,通常称为箭壶。
由于泄水壶的水不断地注入箭壶,木箭上的时刻标记就不断地从壶中显露出来,人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时刻了,这就是单级浮箭壶。
单级浮箭漏只有一只泄水壶,由于人工往供水壶里加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加水前后水位有一定的变化,导致流往箭壶的水流量不稳定,因而计时误差相对较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木箭上的时刻标志做成不均匀的,但这又需要有其他高精度计时仪器的校验,当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另一种方法,是不断给泄水壶添水,使其水位能大致保持在某一高度,以此减少其排水速度的变化。
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在泄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再加一只补偿壶,使补偿壶在向受水壶供水的同时,又不断得到泄水壶流进来的水的补充,从而使补偿壶的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二级补偿浮箭漏壶。
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曾经这样描写当时二级漏壶的使用情况:
漏壶用铜制成,有两个泄水壶,它们分别在底部开口,第一个泄水壶流出来的水流入第二个泄水壶,第二个泄水壶再排给受水壶。
由于昼夜长短不一,可以让受水壶也有两套,分别在白昼和黑夜使用。
由此可知,二级漏壶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二级漏壶可以大幅度提高漏刻计时精度,于是就出现了有3只泄水壶连用的漏刻。
晋代名士孙绰在一篇文章中最早记载了三级漏壶的存在:“累筒三阶,积水成渊,器满则盈,承虚赴下。”所谓“累筒三阶”,就是指的3只连用的圆形泄水壶。
至唐代,著名学者吕才又将连用的泄水壶数增加至4只,从而导致了4级漏壶的诞生。宋代经学家杨甲的《六经图》,也记载了吕才漏壶。
古人为了提高计量精度,除了增加漏壶的级数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改进,那就是分水壶的发明。
第一个使用分水壶的人,就是前面提到的宋代科学家燕肃。分水壶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漏壶的水面稳定性问题。
我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有用水银的,有用沙子的,还有用半机械的。元末明初的詹希元制造了一种机械计时仪器五轮沙漏钟,又称为“轮钟”。
五轮沙漏钟名字中虽然有“沙漏”两字,但它并不是以流沙的多少来计时,而是以沙作为动力来带动齿轮系统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机械钟。
五轮沙漏钟的工作原理是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至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
詹希元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组机械传动装置,这些机械装置能使五轮沙漏上的两个小木人每到整时能够转出来击鼓报时。
五轮沙漏钟以沙代水,克服了冬季水易冰冻的缺点,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其初轮、二轮、三轮、四轮以及小齿轮等一套减速轮系,可以克服沙流速过快的缺点。
可惜的是,詹希元生不逢时,这样先进的计时器问世仅有几年,由于元明代交替之际的政局动荡而没能推广开来。五轮沙漏钟脱离了天文仪器的辅助,是我国早期机械钟的代表。不管是燕肃的莲花漏,还是詹希元的五轮沙漏钟,以及其他一些计时工具的发明,都是我国漏刻计时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交泰殿中的铜壶滴漏,是1745年制造的,这是我国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漏壶。
铜壶滴漏的漏壶全都用精铜制造,每个漏水的小管子都雕刻成龙头形状,水从龙口流出,最上层的漏壶置于楼阁形建筑的上层,旁边有楼梯可以上下,楼阁建筑与宫殿结构相同。做工雕刻极为精细,平水壶面镌有乾隆皇帝的御制铭文。
漏刻的出现,使人们不需要频繁观测天文就可以随时知道当时的时刻。它使我国古代计时减少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是古人在探索时间计量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漏”是什么意思?

部首笔画部首:氵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五笔86:INFY 五笔98:INFY 仓颉:ESMB笔顺编号:44151312524444 四角号码:371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F0F基本字义1.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光了。~风。渗~。~泄(a.水、光等流出或透出;b.泄露)。~电(跑电)。 2. 泄露:走~消息。~底(泄露内情)。透~。 3.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遗~。挂一~万。~网之鱼。 4.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 5.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详细字义〈名〉1. (形声。从水,屚( 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 同本义 [water clock]漏尽钟鸣,箭驰风追。——《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以铜受水,刻节。——《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 3. 又如:漏下(漏刻的水面已经下落);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黎明时分);漏夜(深夜);漏板(古代报更用的铜板);漏刻(古计时器) 4. 孔隙,孔穴;漏洞 [leak]禹耳参漏。——《淮南子·修务》 5. 又如:漏目(漏洞);漏眼(漏洞,毛病);漏窗(具有各种漏空图案的窗孔);漏风掌(漏风的巴掌。五指分开的巴掌) 6. 破绽 [hole]。如:漏子 7. 时刻,时间 [time]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汉书·佞幸传·董贤》。注:“传漏,奏时刻。” 8. 病名。流脓、流血不能收口的病 [pus]。如:痔漏;崩漏 9. 通“蝼”。臭味 [mole cricket’s smell]马黑脊而般臂,漏。——《礼记·内则》〈动〉1. 房顶漏雨 [leak;let out]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漏天(如天泻漏);漏屋(漏雨的房屋) 3. 泄露;泄密 [let out;divulge a secret]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韩非子》 4. 又如:漏师(泄漏军中的机密大事);漏语(泄漏机密);漏露(泄露);漏信(走漏消息) 5. 遗漏;疏忽 [leave out by mistake]号为罔漏吞舟之鱼。——班固《汉书》 6. 又如:漏刃(从刀下漏过);漏名(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的漏署姓名);漏略(遗漏疏忽);漏逸(遗漏阙失);漏迹(遗漏的痕迹);漏夺(漏脱) 7. 逃脱;逃避 [escape]。如:漏网 8. 诱骗;引诱 [inreigle;trap;lure]因此特说些风话,漏你下手。——《水浒传》 9. 遮,藏 [hide from;cover]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元·佚名《鸳鸯被》〈形〉1. 简陋 [simple and crude]。如:漏屋(简陋的房屋);漏败(简陋破败)。漏星堂(比喻破屋) 2. 通“陋”。狭小 [narrow]虽隐於穷阎漏屋。——《荀子·儒效》常用词组1. 漏疮 lòuchuāng[anal fistula] 痔漏;肛瘘的通称 2. 漏电 lòudiàn[leak electricity] 由于绝缘不好而使外层导电,也指漏电的某一点或线路 3. 漏洞 lòudòng(1) [hole;leak; leakage]∶小孔或缝隙堵塞漏洞 (2) [flaw;weak points; hole; loophole]∶法律、法令、条约或协议中制订得不周密的地方,破绽要堵住立法中的明显漏洞 4. 漏洞百出 lòudòng-bǎichū[full of holes;be full of inconsistencies; its loopholes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比喻说话、作文或办事中的破绽或不周到的地方很多 但如果人知道你原是留学生,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百出。——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5. 漏兜 lòudōu[reveal true nature]〈方〉∶不留神而泄漏底细把事说漏兜了 6. 漏斗 lòudǒu[funnel] 一种器皿,一般为空心圆锥状,具有一从圆锥尖端伸出的管子 7. 漏风 lòufēng(1) [air leak]∶风从缝隙中透过 (2) [speak indistinctly for having one or more front teeth missing]∶牙齿脱落以致说话跑气 刚拔完牙,说话总是漏风 (3) [leak out]∶比喻秘密被泄露出去不许漏风 8. 漏缝 lòufèng[leak;crevice; crack] 容许水或光逸出的裂缝、罅隙或裂纹壶底有个漏缝 9. 漏鼓移则番代 lòugǔ yí zé fāndài[take turns as drum beat to announce the watches at night] 过了一更鼓时间就轮流替换。漏,古代用滴水以计时间的器具,名铜壶滴漏。鼓,打更的鼓。番代,轮换 10. 漏光 lòuguāng[light leak] 由于封闭不紧而使光线透入 11. 漏壶 lòuhú[water clock;clepsydra;hourglass; an ancient device for measuring time] 古时计时器。传世的漏壶为铜制,分播水壶、受水壶两部分。播水壶一般有三个,置于台阶或架上,均有小孔滴水,最下层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划分一百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度,以表示时间 12. 漏孔 lòukǒng[leak;small opening;hole] 缝隙;漏洞 13. 漏气 lòuqì(1) [blow-by]∶在运行中气体通过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间隙漏泄 (2) [blow]∶[气胎]因自然破裂而走气 14. 漏勺 lòusháo[colander;strainer] 炊事用具,是有许多小孔的金勺子 15. 漏失 lòushī[error] 纰漏,失误 16. 漏水 lòushuǐ(1) [dribble] 成滴状或细流状流下的液体 (2) 蒙蒙阵雨或细雨般的淋浴 (3) 成滴状的降下或漏下我们要不要叫一位管工来修理这几处漏水 17. 漏网 lòuwǎng[escape from the net;escape undetected; manage to slip out of the net] 比喻罪犯、敌人等侥幸逃脱法网 18. 漏隙 lòuxì[chink;crack] 漏洞缝隙他那些话漏隙多得很 19. 漏泄 lòuxiè(1) [leak]∶[水、光线等]流出或透出汽缸漏泄 (2) [reveal secret;divulge]∶泄漏;走漏漏泄试题 20. 漏夜 lòuyè[the dead of night;late at night] 深夜 21. 漏液 lòuyè[blow-by] 在运行中液体通过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间隙漏泄 22. 漏卮 lòuzhī[a leaky wine vessel] 古时指有漏洞的盛酒器,比喻酒量大,没有限度 23. 漏子 lòuzi(1) [loophole][口]∶空子,言行的不周密之处这事办得有没有漏子捅漏子 (2) [funnel]∶漏斗 24. 漏嘴 lòuzuǐ[unintentionally divulge sth.secret] 走嘴,不留意说出不想说的话说话尽漏嘴,矛盾重重

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

漏壶的最早记载见于《周礼》。这种计时装置最初只有两个壶,由上壶滴水到下面的受水壶,液面使浮箭升起以示刻度(即时间)。保持上壶的水位恒定是滴漏计时准确的关键。这个问题后来是互相衔接的多级(3~5级)水壶来解决的。宋朝王普所著《官术刻漏图》(公元1135)曾描述一种莲华漏,后该书失传。根据宋朝杨军的《六经图》(公元1155)转述:莲华漏由4个壶组成。天池壶、平水壶逐级向平水小壶供水。平水小壶上有溢水口,可是多余的水泄入减水桶以保持水面恒定。在莲华漏中还采用一个浮子式阀门作为自动切断阀。当受水壶水位升至满刻度时,浮子式阀门就会自动阻塞上级水壶的出水孔,切断水滴。

漏刻的计时方法发展的过程是什么?

漏刻计时法,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100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有了漏刻,人类的计时开始摆脱依赖天象,开创了人类制造计时器的新纪元。
汉代时曾把它改造为120刻,南朝梁时期改为96刻、108刻。漏刻计时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96刻制的改革,清代初期定为正式的制度。
燕肃是北宋时期科学家,一生有很多成就,人们称他为“巧思的人”。他造的莲花漏,在当时的很多州使用。
燕肃精通天文历法,他深感当时计算时间的仪器不够准确,而且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亟待制作新的刻漏,于是他决心发明一种新的计时器。他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造出新的计时工具莲花刻漏。
莲花刻漏较旧刻漏有很大改进,它由上、下两个水池盛水,上池漏于下池,再由铜鸟均匀地注入石壶。石壶上有莲叶盖,一支箭首刻着莲花的浮箭,插入莲叶盖中心。
箭为木制,由于水的浮力,便能穿过莲心沿直径上升,箭上有刻度,从刻度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刻和什么节气了。
根据全年每日昼夜的长短微有差异,又把二十四节气制成长短刻度不同的48支浮箭,每一个节气昼夜各更换一支。这种刻漏制作简单,计时准确,设计精巧,便于推广。
经过试验之后,宋仁宗于1036年将其颁行全国使用。
莲花漏颁行后,受到各方面的称赞。朝官夏竦称其“秒忽无差”,全国各地“皆立石载其法”,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也对此大加赞赏。
燕肃每到一处,就把莲花漏的制造方法以碑刻的形式进行介绍、传播,并制成样品加以推广。这种热心传播科学技术的精神,值得钦佩。
其实在此之前,我国使用漏刻计时器已经好长时间了,可以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时刻中的“刻”用来表示时间,就涉及我国古代滴水计时的文化史实。
在机械钟表传入我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简单地说,漏刻计时的原理是通过水慢慢地从小孔漏出,利用容器内水面的升降来计算时间。
漏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计时器。“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计量单位,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刻”就是在这种文化事实中具备了表现时间的职能的。
漏刻在我国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有本书叫《漏刻经》,上面说,漏刻起源于黄帝时代,夏商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隋书·天文志》一书也认为,漏刻是黄帝观察到容器漏水,从中受到启发而发明的。
早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能够制作陶器,陶器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残漏,导致水的流失。水的流失需要时间,这种现象给人以启发,用水量变化来表示时间的流逝,由此就逐渐导致了漏刻的产生。
进入周代以后,漏刻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朝廷中设有门负责漏壶计时的官吏,称为“挈壶氏”。以后历代都有门管理漏刻的机构和人员,制度越来越完善。
历代漏刻计时所使用的百刻制,据推测最早就是商代制订的,所以古人有时候又把“刻”称为“商”,这是商代漏刻得到发展的有力证据。
最初的漏壶是单只的,壶的底部开一小口,壶中放一支刻有刻度的木杆,观察水位退到哪一刻度,就能知道是什么时间了。由于早期漏壶的使用大多与军事有关,所以这种木杆被称为“箭杆”,这种方法称为“淹箭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箭插在箭舟上,箭杆上刻有时间线,当壶中水满时,箭杆靠木块的浮力升得很高,随着水的流失,箭舟往下沉,箭杆也随之下降,通过观察刻度线,就可以读出什么时间了。这种方法又称为“沉箭法”。
沉箭漏壶的计时精度比淹箭漏壶稍高,但也不够准确,原因在于水的流速与壶中水位高低有关,水位高时,水的流速就快,随着水的流出,壶内水位也就逐渐下降,水的流速也就慢了下来,因此木箭下降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即沉箭漏壶在使用过程中其计时精度会越来越低。
为了提高漏壶的计时精度,聪明的古人又发现了新的计时方法浮箭法。
最早的浮箭漏壶是单级的,它是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供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受水壶中放箭尺,通常称为箭壶。
由于泄水壶的水不断地注入箭壶,木箭上的时刻标记就不断地从壶中显露出来,人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时刻了,这就是单级浮箭壶。
单级浮箭漏只有一只泄水壶,由于人工往供水壶里加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加水前后水位有一定的变化,导致流往箭壶的水流量不稳定,因而计时误差相对较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把木箭上的时刻标志做成不均匀的,但这又需要有其他高精度计时仪器的校验,当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另一种方法,是不断给泄水壶添水,使其水位能大致保持在某一高度,以此减少其排水速度的变化。
经过多年实践,人们在泄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再加一只补偿壶,使补偿壶在向受水壶供水的同时,又不断得到泄水壶流进来的水的补充,从而使补偿壶的水位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二级补偿浮箭漏壶。
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曾经这样描写当时二级漏壶的使用情况:
漏壶用铜制成,有两个泄水壶,它们分别在底部开口,第一个泄水壶流出来的水流入第二个泄水壶,第二个泄水壶再排给受水壶。
由于昼夜长短不一,可以让受水壶也有两套,分别在白昼和黑夜使用。
由此可知,二级漏壶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
二级漏壶可以大幅度提高漏刻计时精度,于是就出现了有3只泄水壶连用的漏刻。
晋代名士孙绰在一篇文章中最早记载了三级漏壶的存在:“累筒三阶,积水成渊,器满则盈,承虚赴下。”所谓“累筒三阶”,就是指的3只连用的圆形泄水壶。
至唐代,著名学者吕才又将连用的泄水壶数增加至4只,从而导致了4级漏壶的诞生。宋代经学家杨甲的《六经图》,也记载了吕才漏壶。
古人为了提高计量精度,除了增加漏壶的级数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改进,那就是分水壶的发明。
第一个使用分水壶的人,就是上面提到的宋代科学家燕肃。分水壶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漏壶的水面稳定性问题。
我国古代还出现过一些与漏刻结构原理类似的计时工具,有用水银的,有用沙子的,还有用半机械的。
元末明初的詹希元制造了一种机械计时仪器五轮沙漏钟,又称为“轮钟”。
五轮沙漏钟名字中虽然有“沙漏”两字,但它并不是以流沙的多少来计时,而是以沙作为动力来带动齿轮系统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机械钟。
五轮沙漏钟的工作原理是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至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
詹希元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组机械传动装置,这些机械装置能使五轮沙漏上的两个小木人每到整时能够转出来击鼓报时。
五轮沙漏钟以沙代水,克服了冬季水易冰冻的缺点,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其初轮、二轮、三轮、四轮以及小齿轮等一套减速轮系,可以克服沙流速过快的缺点。
可惜的是,詹希元生不逢时,这样先进的计时器问世仅有几年,由于元明代交替之际的政局动荡而没能推广开来。
五轮沙漏钟脱离了天文仪器的辅助,是我国早期机械钟的代表。
不管是燕肃的莲花漏,还是詹希元的五轮沙漏钟,以及其他一些计时工具的发明,都是我国漏刻计时发展史上的重大革新。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应用最广的计时装置还是漏刻。
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交泰殿中的铜壶滴漏,是1745年制造的,这是我国保存至今仍然完好的漏壶。
铜壶滴漏的漏壶全都用精铜制造,每个漏水的小管子都雕刻成龙头形状,水从龙口流出,最上层的漏壶置于楼阁形建筑的上层,旁边有楼梯可以上下,楼阁建筑与宫殿结构相同。做工雕刻极为精细,平水壶面镌有乾隆皇帝的御制铭文。
漏刻的出现,使人们不需要频繁观测天文就可以随时知道当时的时刻。它使我国古代计时减少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是古人在探索时间计量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tonghukelou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