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无寇暴死”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无寇暴死”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猛将常遇春暴死军中的真实原因 常遇春怎么死的、常遇春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反映出民众什么愿望、寇的成語有哪些、杀寇决李溪染的母亲苗小伶怎么死的、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是什么意思等

明朝猛将常遇春暴死军中的真实原因 常遇春怎么死的

常遇春患上了“卸甲风”而暴死的。可以想象,柳河川地区白天天气炎热,常遇春又重甲在身;到了晚上气温凉爽,他不顾身上的汗水,立即卸去盔甲,引发 “中风”之疾;连带着多年伤病,身体达到了极限;加上大军远征,没有良医,遂不治身亡。
据文献记载,常遇春,1330年出生,濠州怀远人,相貌齐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元末天下大乱落草为寇的常遇春于1355年投奔当时势力极为弱小的朱元璋。每次作战常遇春都冲锋在前,勇猛敢战,是朱元璋麾下的一员猛将。
洪武二年(1369年)5月

常遇春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常遇春,明朝著名开国功臣,以勇猛善战著称,是明朝数一数二的名将。1369年,常遇春带兵出征塞外北元,途径柳河川时,突然暴死。常遇春之死虽然疑云重重,但细读史书可以发现,常遇春之死是死于疾病,并非被朱元璋害死。
一、常遇春之死的经过
常遇春,安徽凤阳怀远人,出身贫寒农家,在元末乱世中为了糊口落草为寇。红巾军起义爆发后,朱元璋带兵经过常遇春的家乡,常遇春慕名来投,成为朱元璋手下得力干将。
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常遇春几乎无役不予,在剿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军阀和推

"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反映出民众什么愿望

1.反映的是北宋时期,民众对宰相寇准的赞颂和尊重。
2.反映了人们对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寇准的敬重、怀念之情。
3.反映了人民希望官员可以做到为官清正。
扩展资料: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

寇的成語有哪些

负乘致寇 穷寇莫追 落草为寇 山木自寇 归师勿掩, 穷寇勿追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成王败寇 穷寇勿追 视为寇雠 赍粮藉寇 无寇暴死 穷寇勿迫 视如寇仇 败寇成王

杀寇决李溪染的母亲苗小伶怎么死的

剧情简介1937年初,大战一触即发,天津城内波云诡谲。天津守城将领陆有义的独子陆子峥,帅气逼人性格豪放,聪  明好斗亦正亦邪。李溪染是京剧名角的独子,处处和陆子峥争锋相对,两人是校内校外的竞争对手。《生活报》记者赵静,真实身份是天津地下党联络站负责人,眼下接到最新任务:日方有一批军火正偷偷运往天津。日军在天津的最大头目冈本将要把这批军火作为征服天津的利器。组织命令赵静要不惜代价夺取这批军火运,并往内地抗日前线。陆子峥与李溪染斗富,直接买下日本货船当众烧毁物资,

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是什么意思

想要天下太平,就要重新召唤寇准回来当官。
寇准主政期间,力排众议,北伐安爆为宋朝创造了延续一百多年的和平昌盛的发展时期,所以当时的民谣曰: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这句话反映了北宋时期民众对宰相寇准的赞颂和尊重,同时反映了百姓对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寇准的敬重、怀念之情,希望官员们可以做到寇准那样,为官清正。
扩展资料
寇准是两宋时期最鲜活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坎坷自起伏却又充满无上荣耀。
寇准在太平兴国五年中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wukoubaoshi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