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乡曲之誉”的拓展阅读资料(2)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乡曲之誉”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古代怎么称呼自己的家乡、乡字在田字格怎么写、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是什么意思、故乡在历史上有哪些别称、“乡”字可以加什么偏旁?、誉的成语有哪些等

我国古代怎么称呼自己的家乡

故乡。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故里。
早思归故里,华发等闲生。——唐· 李中《送人南游》
家园。
薛能 《新雪》诗:“香暖会中怀岳寺,憔鸣村外想家园。”
桑梓。 
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离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故园。 
杜甫《上白帝城二首》诗:“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园人。”   
家乡。 
贺知章《回乡偶书》诗:“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梓里。 
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   
乡国。 
苏轼《游金山寺》诗:“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乡邦。 
鲍照《还都》诗:“君王还京国,游子思乡邦。”   
乡关。 
崔颢《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井。 
崔桐《醉李补阙雨中寄题》诗:“白发返乡井,微官有子孙。”   
乡曲。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老家。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至於我的老家在京里,我父亲的灵在庙里这话,我合邓褚两家,都不曾谈过,他是怎的知道,好不作怪!”
原籍。
《水浒传》第四二回:“这几时,官司如何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

乡字在田字格怎么写

“乡”字的笔顺:撇折、撇折、撇
◎ 乡
乡 xiāng
〈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乡’和‘飨’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飨”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township]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4)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countryside;rural area;country]
传一乡秀才。——宋· 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5)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6)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native place;home village]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8) 地方;处所 [place]
三世居是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9)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10)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 [an unreal delightful country]。如:梦乡;醉乡
(11)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 [villager]。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12) 用作动词,读 xiàng。通“向”。面对着 [face to]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 姓

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意思是:“我年少时自负有超常的才能,长大后却没有得到乡里人的赞誉。”

故乡在历史上有哪些别称

桑梓,梓乡,梓里,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种植桑树为了养蚕,种植梓树为了点灯(梓树的种子外面白色的就是蜡烛的蜡, 近代以前的人使用的蜡烛上的蜡都是靠梓树获得的)。东汉以来一直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故里,是指旧时的门巷故居,指故乡,老家。

“乡”字可以加什么偏旁?

“乡”字加偏旁的字有:鄊,鄕,蚃,飨,郷,蠁,飨,芗,壅,雍,罋,饔
乡,xiang,二人对食。
(1)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乡’和‘飨’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飨”的古字。
(2)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township]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汉语汉字,拼音:xiāng。
泛指小市镇,或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
详细解释
〈名〉
1.(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乡’和‘飨’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飨”的古字)。
2.“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3.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4.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传一乡秀才。——宋·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5.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6.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袁可立)戊子(1588年)举于乡,己丑成进士。——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乡音无改。——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魏禧《大铁椎传》
公(袁可立)非直断断为德于乡已也。——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7.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8.地方;处所 [place]
三世居是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9.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10.某种超现实的境界。如:梦乡;醉乡
11.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12.用作动词,读 xiàng。通“向”。面对着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读 xiàng。通“向”。原先,从前,以前。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司马迁 报任安书》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xiangquzhiyu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