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徙木为信”的拓展阅读资料(7)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徙木为信”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徙木为信是什么意思、一诺千金,一字千金,徙木为信各是什么历史典故、成语"徙木为信"的典故是怎样的、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这些故事所蕴含的传统...、徙木为信,一字千金,一诺千金的主人公各是谁、徙木为信给我什么启示等

徙木为信是什么意思

表示讲信义。
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徙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有人将信将疑把木头搬到北门,即赏50金,以示不欺。于是商鞅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
毛泽东早年在评论“徙木立信”这段故事时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
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

一诺千金,一字千金,徙木为信各是什么历史典故

我只知道徙木为信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是,为了取信于民,让自己的变法顺利推行而采取的措施.

成语"徙木为信"的典故是怎样的

徙木为信
令①既具②,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③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④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⑤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⑥下令,令行于民。
译文: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当时也把铜被叫做金,一金代表一斤铜,当时铜的价值很高),以表明他说到做到。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很快在全国推行。
注释:
①令:颁布法令
②具:完备。
③乃:旋即,不久 。
④徙:将物体搬
离原地。
⑤辄(zhé):就。
⑥卒:终于。

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这些故事所蕴含的传统...

在别人不相信自己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总会有一天别人会看到你的诚心,诚信。

徙木为信,一字千金,一诺千金的主人公各是谁

商鞅变法“徙木为信”,搬根木头五十金;一字千金是吕不韦“吕氏春秋”,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一诺千金: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 唐代·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

徙木为信给我什么启示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商鞅由于“徙木为信”,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毛泽东早年在评论“徙木立信”这段故事时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移动一根木头并非难事,关键是以此而树立的千金难买的威信,威信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ximuweixin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