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行不及言”的拓展阅读资料(5)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行不及言”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言不达意和言不及义的区别、"知行合一 行胜于言"出处、有关于“言”和“行”的诗句、成语、故事、俗语、若言止于行,不若止于心!是什么意思、天若不怜,何必顺天而行;人若不怜,何必顾及人言;我自怜之,必当顺心而为、( )不及( )等

言不达意和言不及义的区别

1、二者的意思不同。言不达意意思是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言不及义意思是说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2、二者的出处不同。言不达意出自《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言不及义出自《论语·卫灵公》:“言不及义的解释'>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魏书·杨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圣明广访,敢献瞽言。”
3、二者的适用对象不一样。言不达意适用于形容思维混乱或语言组织能力差的人,言不及义适用于形容说话罗唆或者信口开河故意绕开话题的人。
扩展资料:
言不达意言不及义容易弄混的成语还有: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言不由衷: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言不达意
百度百科-言不及义

"知行合一 行胜于言"出处

出自:王守仁[明]《传习录》。
意思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实际行动胜过言辞,比言辞更能说明问题。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有关于“言”和“行”的诗句、成语、故事、俗语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释义: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出来。
出自:战国孔子弟子《论语·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孔子说:“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出来。”
2、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言思之,言之必思复之。
释义:先思考而后行动,先讨论而后践行,既然践行就一定要想到此事可以对人说,既然对人说了就一定要想到此语能够兑现。
出自:陈桐生译注《曾子·子思子》。
3、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释义: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
出自:战国孔子弟子《论语·子路》。
4、目者,心之符也;言者,行之指也。
释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语为行为的意向。
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
5、言行者,立身之基。
释义: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是立身处世的根基。
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若言止于行,不若止于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假如说了出来但没有去做到 不如当初就不要豪言壮语(以免被人耻笑)也就是说,言必行,行必果

天若不怜,何必顺天而行;人若不怜,何必顾及人言;我自怜之,必当顺心而为

其实讲的通俗点就是:如果命运对你来说并不是那么好,那么你完全不用逆来顺受;如果身边的朋友对你来说也不是那么如意,那么你大可不必在乎他们在评论你什么;你要对自己好点,想做什么,考虑好就去做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xingbujiyan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