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行之惟艰”的拓展阅读资料(6)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行之惟艰”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形容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的成语有哪些?、大道至简其行维艰的出处、艰的成语有哪些、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是北面称臣的意思吗、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含有惟字的成语等

形容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的成语有哪些?

1、谈何容易 [ tán hé róng yì ] 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出 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回:说的,谈何容易,他肯由你要回,方才不带他们去了。
翻译:你说起来觉得容易,但是做起来不那么简单,他要是肯给你,刚才就不让人带走了。
2、谭何容易 [ tán hé róng yì ] 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
出 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盖做一富人,谭何容易,必至殚心极虑者数十年。”
翻译:想要富贵哪有那么容易,肯定要费尽心力思虑几十年才可以。
3、知易行难 [ zhī yì xíng nán ]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 处:《尚书·说命中》:言知之易,行之难。
翻译:说一件事情很容易,但是真的要行动起来就难了。
4、知之非艰 [ zhī zhī fēi jiān ]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
出 处:《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翻译:理解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5、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 ] 惟:惟独。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出 处: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一句话上来,真不免要汗流浃背了。”

大道至简其行维艰的出处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老子 《道德经》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尚书·说命中》

艰的成语有哪些

艰的成语:
艰苦卓绝
艰苦奋斗
艰苦涩滞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步履维艰
步履艰难
遗大投艰
艰难玉成
创业维艰
艰难困苦
行之惟艰
艰苦创业
艰食鲜食
物力维艰
稼穑艰难
行之非艰,知之惟艰
艰难曲折
险阻艰难
艰苦朴素
万险千艰
国步多艰
备尝艰难
艰难险阻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是北面称臣的意思吗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不是北面称臣的意思。艰:艰难。惟:惟独。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语出《尚书·说命》,记述了知和行的关系,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王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随父亲迁家至山阴,后来,他结庐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又创建阳明书院于越城,故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28岁中进士,历官庐陵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敕封新建伯。他一生的语录、书札及其他论学诗文,被后人收集编为《王文成公全书》(现名为《王阳明全集》)三十八卷流传于世。 王守仁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也是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一,王守仁的哲学理论是孟子以来儒家心性之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哲学命题是对当时程朱理学的反叛,最终确立和完善了他的“心学”体系。其“心学”崛起于海内,风行天下,成了明中晚期的主流思想。他提出的“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说,“良知”与“致良知”说,是以道德实践为其思想的生长点得出的,他以自己的为人为学双向圆融,致使儒家心性之学达到了实践与思想的高度统一。他的一生在内圣外王方面所建业绩于理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他兼有统军征战的豪雄性格和精神修养上的哲人气质,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用惊人的指点方式使人顿悟,这种性格气质使他极富创新精神。在青年时,他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亭前翠竹七日,病倒之后,他还是一直探求“格物致知”的真谛不辍。34岁时,他因上书反对阉党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在极艰苦的环境里,也还是在内心“格物致知”探寻着如何认识这个“理”。他当时的处境是万山丛棘,蛊毒瘴疠弥漫,栖居山洞,仅“驿丞一员,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苦熬度日,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但他“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当即做了一副石棺材,指天发誓曰:“吾惟俟命而已!”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时或歌舞谈笑,超然于尘世之外,苦练制心功夫,力图发挥“心”的作用来战胜险恶环境,以求自我解救。“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才知道圣人所体会的大道,其实是在自我的本性中就很圆满自足,以前在外物中求事物之理,其实是十分错误的。王守仁此时便否定了朱熹“求理于事物”的认识途径,肯定了“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此即王守仁的“龙场悟道”。他由此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心学命题“心即理”。这个命题还有一个补充命题:“心外无理”。并为其“知行合一”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何谓“心即理”?几年后,王守仁贬谪期满回到越中老家,他的学生徐爱问他如何理解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他答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这里王守仁所说之“理”可理解为侧重道德之理,因为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确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物上。心就是理,天下的理都在心中,就如你对父母的孝心是来自内心情感,本来就在你心中。就如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若心完全为善,自然会从行为上体现出来。王守仁认为理就在心中,并且在心外没有理,这个在人心中的理一旦发出来,便形成事物的理。为何说“心外无理”呢?他向徐爱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为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在这里“意之所在便是物”是个关键,“意”指意识、意向,“意之所在”当然指意识意向的对象,这个命题将“物”看作是离不开“意”,否定了“物”的客观独立性,他进而指出“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物非意之用乎?”在这里,“物”不仅离不开“意”,而且是“意”作用的结果,由此他得出结论“所以说某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即如你看一株花,你见着了花,花则在,若没见着,则无花。这就是物不在心外。王守仁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存在的界限,片面夸大和神化了人类认识的能动作用,以致用吾心之主观精神吞并了客观存在之物理,成了主观唯心主义。但王守仁“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的潜在能力,反对迷信等外在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主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对个人书法艺术的形成却道出了秘旨,一幅书法作品全然是作者个性、心灵的外在流露,是性情的抒发。是优是劣,除了书法的根底功夫之外,与作者的思想活动是紧密相关的,全由心来主宰,汉代杨雄将书法称之为“心画”,这说明古今一理。由此我们也可看出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包含着他的书法艺术观,在他所留下的信札与诗卷的笔走墨舞中,其思想性情是他“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的“心即理”最妙写照。    二      王守仁的第二个代表观点是“知行合一”说,这是他一生的“立教宗旨”。   “知行”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先泰《左传>昭公十年》就提出“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道家则认为“不行而知”,宋代的程颐则说:“人既能知见,岂有不能行。”朱熹则言:“知先行后。”南宋陈淳说:“致知力行二事,当齐头著力去做,不是截然为二事,先致知然后行,只是一套底事。”王守仁则继承了这些思想并提出了系统的“知行合一”说,以反对朱熹“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徙悬空口耳讲学”的学风。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王守仁所说的知行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内,“知”是指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认识,“行”则是指对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实践;“知行合一”就是研究封建道德的认识和实践二者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统一的问题。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的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实践中磨炼,要言行一致,要表里一致。应该看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主张,比他的前贤们有所进步。他将“吾心之良知”作为“知”,将“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作为“行”,而以“心即理”为前提,以“知行合一”为旨归,从而达到体认良知的目的。这种认识论,就其解剖自身(吾心固有的“良知”)以推求万事万物之理的认识方法来看,内中蕴含有“一般(事事物物)存在于个别(吾心良知)之中”的辩证因素。由此,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因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而达到前所未有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为宋明理学增添了一个新的范畴,为认识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世的唯物论知行观的建立,有启发作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还认为“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他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目的是要锄恶务尽,达到破“心中贼”目的。“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表明了从自然到道德的,再到圣人超道德的真知行。这标志着王守仁是从真正实践的角度来谈道德修养,是将儒家的道德本体彻底落实于实践生活的表现。而他对“知行合一”的层次规定与具体运用,又使儒家扬善惩恶的任务始于一念之微,而达于万事万变之间了,其间的步骤、特征也都达到了可具体操作的地步。这是王守仁道德实践揭示深刻、把握精到的表现,也是其对儒家道德实践之学的贡献。

含有惟字的成语

惟妙惟肖
所宝惟贤、
惟日为岁
惟日不足
我武惟扬
惟口起羞
惟上是从、
明德惟馨
人心惟危
惟天可表、
惟精惟一
惟明克允、
矢人惟恐不伤人、
用人惟才、
授职惟贤
祸福惟人、
口诵心惟
惟施是畏、
惟命是从
自惟至熟、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惟力是视
罪疑惟轻、
立爱惟亲、
深惟重虑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xingzhiweijian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