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亦复如是”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亦复如是”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的意思、成语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怎么理解、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怎么理解等

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的意思

像敬天一样的孝敬父亲,像敬地一样的孝敬母亲,你的子子孙孙也都要做到这样。名词解释:汝:你; 是:这样

成语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

亦复如是 发音 yì fù rú shì 释义 复:又,再。也是这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示例 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功夫。换过左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 拿虚幻说成是睡觉中的梦境,可是也还是命名为虚幻。如果说是睡觉中的梦境,可是也没有离开虚幻。说不是睡觉中的梦幻,同样也是这么说的。

“亦复如是”是什么意思?

意思:复:又,再。也是这样。
拼音:yì fù rú shì
近义词: 亦复如此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造句:
(1)菩萨弟子亦复如是,其量无边不可称数.
(2)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
(3)弹指间第一骑已从二人身旁呼啸而过,紧跟着第二骑亦复如是
(5)释迦行于尘,无日,无食,不眠,不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南无阿弥陀佛
(6)人生亦复如是从婴孩、少壮、老耄直至死亡,性命本非吾有,生死不过往来。
(7)退而求其次取小珠亦复如是,用小剑去撬料必手到擒来
(8)生活亦复如是,也终于,我平静了一个多月的日子被打破了。

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怎么理解

你看到的大千世界,是空的,思想意识也是空的,都是一样的,心经里面说的意义其实就是说,一个字,观,这个观就是看到大千世界,就是空的,虚无的意思!是生命永远没有结束的意思,所以轮回是有的,六道众生都是苦的,即使有快乐也是稍纵即逝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怎么理解

阿弥陀佛
亦复如是”就是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下面主要说色即是空的意思
净空法师----讲解【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一段经文里面,是说明五蕴皆空的道理。佛法里面讲空,“空”不当作“无”讲,空要当作什么都没有了,那就不难懂了,也用不着世尊用二十二年的时间来解释它。难的不是离色相了解这个空义,也不是色相消失说它作“空”,而是讲“空”跟“有”是同时的,“空、有”是一桩事情,这的确是非常不容易领会的。世间人的观念,空与有是对立的,是相对的,有就不是空,空就不是有,这个我们世间人理解。如果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我们听了就很难接受了,就很难懂了,但是它是事实的真相。所以般若里面所讲的这个色与空,是即色之空,这叫真空。
即空之色呢,称之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为色是四大组合的现象,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合相”,“空”就是般若真空之理,法空是说的中道第一空,绝不是偏空。所以本经“五薀皆空”是主题,“色不异空”这底下四句,可以说是它的批注。
一切诸法,不但世间法,佛法也不例外,一切诸法都是一合相,都是幻有,都无自性,如果我们细心从这个地方去观察,不难了解到事实的真相。中论里面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我”是佛说的。“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个四句要合起来看,就是心经这四句话。
由此可知,佛所讲的“色”、讲的“空”、讲的“名”、讲的中道,实在都是说明一个事实,都是说明一桩事情,我们不能够领会,使我们把这四个名相,看作四桩事情,不晓得佛门讲一切,是说的一桩事情。从这一桩事情去体会,真相不难领会。色法如是,受、想、行、识跟前面这个意思完全相同。如果要细说呢?只要把色换成受、想、行、识就行了。譬如说:“色不异空”我们把这个“色”换成 “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于底下有个“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我们这样去念,多念几遍。古人常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不要落在意识里面。什么叫作意识呢?分别、执着!离开一切分别、执着,我们念,反复不断念这个四句,意思就能够体会到了。经文前面这个小标题里头,为我们说明色、空的关系。
第一句,是从假入空|就是“色不异空”这一句。第二句是从空出假|“空不异色”。“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体;“色”是讲一切现象,一切现象是依本体变现出来的。所以“体”既然不可得,“相”当然也不可得。体不可以执着,相当然也不可以执着。
第二句“空不异色”,从空出假;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万象,统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底下这个两句是空,假相即,说明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没有一法是例外的。所以佛在华严上说:“或一微尘,出大千经卷”,又说:佛在一毛孔…一毛孔中转DFL,都是这个意思。如果色空不相即,性相不相即,怎么可能有这种奇妙的现象呢?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了解这个事实了,佛在经上所说的种种不思议的境界,我们自然能够相信,能够接受。般若所说的“五薀皆空”的总纲领,对于我们念佛求生净土,有很重要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yifurushi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