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尺蠖之屈”的拓展阅读资料(6)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尺蠖之屈”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尺蠖怎么读?、能屈能森是什么意思、带“屈”字的成语是什么?、“屈”读音是什么?、“尺蠖之屈”的拼音是什么?、“尺蠖之曲,以求伸也” 什么意思?出自何处?等

尺蠖怎么读?


【huo】

huò
〈名〉
(1)
昆虫名。尺蠖的省称 [looper;inchworm]。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颜色像树皮色,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
尺蠖,屈伸虫也。从虫,蒦声,一名步屈。――《说文》
麋筋斥蠖。――《考工记·弓人》
(2)
又如:蠖屈(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蠖屈不伸(如尺蠖之屈而不伸。喻人不得志);蠖屈鼠伏(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huò ㄏㄨㄛˋ
〔尺~〕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简称“蠖”,如“~屈”(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

能屈能森是什么意思

[néng qū néng shēn]
能屈能伸
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
中文名
能屈能伸
出 处
《越绝书·外传纪策考》
概 括
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
近义词
随遇而安
拼 音
néng qū néng shēn
目录
1 词目
2 拼音
3 出处与详解
4 成语解释
5 词语辨析
能屈能伸词目
能屈能伸
能屈能伸拼音
néng qū néng shēn
能屈能伸出处与详解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1、《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始有灾变,蠡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伸。”
3、宋·《野叟曝言》一二0回:“大丈夫能屈能伸,况且是心窝里敬服的人,该依着二叔的说话才无后悔。”
4、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总而言之,我们做官,总要随机应变能屈能伸,才不会吃亏。
5、栁青《创业史》一部二九章:“那些为了事业能屈能伸,能忍能让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1]
5、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这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能屈能伸成语解释
屈,是一种难得的糊涂,一种“水往低处流”的谦恭。在名利纷争中的“恕”,在困境中求存的“耐”,在负辱中抗争的“忍”,在与世无争中的“和”。
伸,是以退为进的谋略,以柔克刚的内功,以弱胜强的气概;是“不战而胜”的变通策略,是“无可无不可”的两便思维,是“有也不多,无也不少”的自如心态。
能屈能伸词语辨析
〖近义词〗随遇而安忍辱负重
〖反义词〗宁折不屈、宁折不弯一蹶不振
歇后语
大象的鼻子——能屈能伸
英译:Can take temporary setbacks
历史
〖示例〗
1、企鹅在上岸前,总是先扎入海中.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浮力越大.企鹅依靠这种浮力上岸.
所以 能屈能伸 又指先蓄势,后迅猛发展。
2、尺蠖是一种蛾的幼虫,样子有点像蚕,脚生在头部和尾部.行动时要将长在尾部的脚,移到了齐近头部的脚, 在头部的脚,再向前移去,如此反复。所以它前行,就是不断弯成弓形再放直。
3、韩信受胯下之辱,日后做成将军,更是说明了大丈夫只有能屈能伸,才能做成大事。
4、越王勾践为了重振国业,20年卧薪尝胆,亦是能屈能伸。[

带“屈”字的成语是什么?

1、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 处: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2、屈指可数 [ qū zhǐ kě shǔ ]: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出 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3、卑躬屈膝 [ bēi gōng qū xī ]: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 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4、负屈衔冤 [ fù qū xián yuān ]: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5、能屈能伸 [ néng qū néng shēn ]: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出 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始有灾变蠡其明;可谓贤焉;能屈能申。”

“屈”读音是什么?

“屈”读音:[qū]
字义:
⑴使弯曲,与“伸”相对 :~曲(qū)。~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
⑵低头,降服 :~服。~从。威武不~。
⑶ 冤枉,叫人不痛快 :冤~。委~。~辱。~才。~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
⑷理亏 :~心(亏心,昧心)。理~词穷。
⑸姓。
词性:
〈动〉
形声。字从尸,从出,出亦声。“尸”意为“不动的人体”。“出”指门。“尸”与“出”联合起来表示“身体卷缩折叠着被抬出门外”。
本义:身体卷缩折叠着被抬出门外。引申义:身体卷缩,四肢折叠。(身体)弯曲。
说明:一个人假如不愿意出门的话,那只有别人抬着他出门。如果不用门板,只是两三人抬着他的身体,那么他的身体必然是卷缩折叠状态的。
(1)同本义 [bend] 屈,拗曲。
《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易·系辞》 猬缩蠖屈。
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
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
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
(2)委屈;冤屈不可屈致。
《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
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
清· 张廷玉《明史》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困顿)。
(3) 屈服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4)治理,收治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诗·鲁颂·泮水》强迫力不胜,皆屈为僮。
柳宗元《童区寄传》
(5)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6)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
(7)理亏理屈词穷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屈 qū〈名〉
古邑名。考诸古代文献,屈邑有多处:
一是春秋晋国屈邑,在今山西省吉县,产名马。晋献公时,其庶子夷吾,受封于此。《春秋·左传·骊姬之乱》:“夷吾奔屈。”《春秋·左传·宫之奇假道》:“请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
二是春秋楚国屈邑,在今湖北省秭归县,楚武王熊通之子瑕之封地。王逸《离骚注》:“(楚武王)生子瑕,受屈为客卿,因以为氏。”林宝《元和姓纂·屈》:“楚公族,芈姓之后,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原之姓,源于此。
屈 Qū〈姓〉
屈 qū〈形〉
①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towering]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假借为
②“倔”。直傲不屈 [stubbo
组词:委屈、不屈、屈膝、冤屈、屈就等。
造句:
(1)她用不屈的精神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2)人民解放军在抗洪救灾中显示了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3)迄今为止,所有的词典我们都列出了词头词与其所有的屈折形式。
(4)他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在这里工作,真是屈才了!
(5)不过他总感屈才,他相信有朝一日定会时来运转

“尺蠖之屈”的拼音是什么?

尺蠖之屈”的拼音:[chǐ huò zhī qū]尺蠖之屈释义: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一种昆虫,爬行时屈伸其身体,状如尺的量物。信:通’伸’ 。近义:尺蠖求伸

“尺蠖之曲,以求伸也” 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尺蠖之曲,以求伸也”出自《易·系辞下》。原文:“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释义: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信:通”伸“。蛰:蛰伏,冬眠。译文:尺蠖用弯曲身体,是为了靠伸展前进;龙蛇冬眠,是为了保全性命。寓意: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人也要学会退让和忍耐,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chihuozhiqu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