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春祈秋报”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春祈秋报”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关于春的四字成语、形容秋天过去的成语、昌邑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动植物、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传说、里有春祈秋报,求下联、含春字的成语、春()秋() 夏()冬()、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什么意思。等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2]可见,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 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 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 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盛行不衰。 《尚书·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记载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左传》中也有不少日食预兆灾变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的前兆迷信尤多,如“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9]“剡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 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见则天下大水。”[10]传至后世,流行于各地的前兆迷信,诸如“乌鸦叫凶,喜鹊叫吉”、“猫头鹰叫孝”、“左眼跳福,右眼跳祸”、“鸡上屋兆凶”、“喷嚏兆灾”、“灯花兆喜”等,都是我们熟知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活动,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汉时就已流行[11],以弓箭镇邪,悬铜镜驱崇等,早在唐宋文献中已有记载[12]。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从山顶洞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仪礼·士丧礼》中的有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习俗不断地发展演变,长期延续。
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
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人们觉得这些习俗是不可捉摸和无法解释的,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这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原始信仰习俗在中国长期延续有其多重原因。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种联绵不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递途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种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原始民俗主体的原始信仰能够在后世大量保留和长期传承。
其二,由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发生的中国文化是以务实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世间关系的注重为特征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但未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而且本身就渗透了古老的巫术、祭祀成分。至于一些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生存,无法取代原有的信仰习俗。
其三,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并不平衡,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许多少数民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原始信仰习俗在各少数民族中是大量存在的。当某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时,也必然会带来许多原始信仰习俗,如辽、金、元、清政的建立便带来了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能不考虑到原始信仰的多方面影响,即使研究外来宗教也应重视外来宗教与本土原始信仰的冲突、融合所发生的诸多变化。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从传统的社会心理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规定。如本人上一辈的男性长辈就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就有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由着意强调血缘亲疏和系别的宗法社会派生的。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的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正是由称谓表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确立的尊卑、男女、长幼的不同地位而排定的。孔子强调“正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立意也就在此。
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看,亲集团乃至村落社区的多种民俗活动大多是围绕血缘关系这一轴心展开的。这一方面人们已谈得很多了,我们不妨从另一方面来看看。唐宋以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诸多变化和社交活动的不断扩大,一些人突破了家族和村落的范围,根据自己的信仰、长、志趣和特殊需要,相互交往,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动群体。如宋代文献中对此类家族、村落之外的民间结社、结会就有颇多记载[13]。应该说,这些游离于家族之外的社会交往和民间组织反映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但是人们还是笃信血缘的力量。异姓朋友常常通过“结义”的方式结成“义兄弟”,宋代的洪迈曾谈到这一现象:“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14]元、明时的戏剧、小说多有朋友“结义”的描写,如《单刀会》、《三国演义》就根据刘备、关羽、张飞的史事敷衍出一段“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并在后世成为“异姓兄弟”的楷模。旧时,浙江一带即有男子结拜组成的“十兄弟”,广州地区则有女子结拜组成的“金兰会”。明、清时的民间会党也常常模拟家族形式,以结盟方式入会,师徒间以父子相称,众徒间以兄弟相称。上述现象表明,人们始终认为,通过某种仪式使非血缘
的关系转化为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民间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
宗法观念影响下的社会心理的另一重大表现是,数千年来,“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时时重复做的一件大事是对去世先祖的隆重祭奠和顶礼膜拜,以此祈求祖先保佑后人人丁兴旺,家族昌盛。人们认为其他神灵都不如祖先神尊贵,因而各地都建有祠堂、家庙,各家都奉祀祖先牌位,而定期举行祭祖仪式则是民间最重要的信仰活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人如果不祭祖先,那是没有容足之地的。“孝亲”的另一表现是对在世长辈的绝对顺从和孝敬。在人们心目中,“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正如《孝经》中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5],因此,“百善孝为先”成为社会公认的准则,而“无父无子”、“六亲不认”的人,则为众人所不齿。
由尊祖孝亲又导出一个普遍的心理定势,即极端尊重传统,并因此形成了厚古薄今、因循守成的思想倾向。人们对待古已有之的传统惯制总是抱着谨慎恪守,不敢轻易背弃的态度,在评价事物时,总是以是否符合“古法”,是否传承有绪为标准,提出某种看法时,也总要引述古人、前人之语来加强自己说话的分量,民间长期流传的谚语、俗语常是劝戒他人时的有力法宝。民间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信奉的“祖师”,都讲究“家法”、“师承”,并有“祖师”创业授艺的神奇传说。如果木匠不标榜“师传绝技”,郎中不炫耀“祖传秘方”,便难以取信他人。
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的影响还通过礼仪制度的形式,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历史上,等级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的规范作为道德的内涵,而且还以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实质性的内容。历代王朝都用礼制规定社会秩序,人们按照自己的等级身份,而不是财产多寡过着相应的生活,以此保障尊卑贵贱不可逾越的道德信条。以生活用品的使用来看,礼制都作了周详完备的规定,诸如衣冠服饰、房舍家具、车马乘骑、日用杂品等,物无巨细,其种类、形制、质料、样式、色彩等,都有严格的等级差别,甚至小至门钉的数目、腰带的装饰,都有一定的规格,贵贱不能混淆。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社交往来、婚丧喜庆、吉凶祸福等,也都有一系列的礼仪规定。历代统治者还时常有“正礼俗”的举动,运用法制、哲理、教化等手段,将民间风俗纳入礼制的轨道。在礼制的约束下,人们不能超越自己的身份享用不该享用的物品,做出不合礼仪的举动,于是塑成了循礼蹈规、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形成了拘谨、守成、俭约、古朴的民俗风情。
三、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之中,各民族丰富多采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中国民俗的整体。从历史上看,各民族在文化上经历了长期的交流和融合。夏商时代,中原黄河流域是夏族,东部淮河流域是东夷,南方长江流域是三苗,西北黄湟一带是羌族,大漠南北是荤粥,至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商周各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和同化,形成华夏族。秦代,当时的东夷、南蛮、百越、诸戎、笮、@⑤、夜郎等族皆统一于秦王朝,其后,匈奴、乌孙、东胡、肃慎、扶余等族又逐渐统一于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与汉族杂处,于是出现了大规模的融合和同化。唐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得到加强和巩固,文化交流也有很大发展。五代十国和宋代,虽出现过多元割据的局面,但元代大一统后,不仅结束了宋与辽金的对峙,而且也统一了大夏、回鹘和大理等政,而各民族的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融合与交流。明清以后,更有所发展,当今我国已是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统一国家。当然,肯定各民族的交流、融合、统一,并不等于说各民族的民俗也是一致的,事实上,多样性、丰富性和民族间的差别性正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特征。
各民族民俗的差别是因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的。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看,有平原、深山、密林、水乡、沙漠、海岛,气候条件也东、南、西、北相差极大。东北山林中的民族与南海岛屿上的民族,西北戈壁的民族与江南水乡的民族,必然会在各方面存在重大差别。从历史发展看,各民族也不平衡。汉族的先民早在八千多年以前就发明了农业,夏商周以来,一直以农桑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与此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则实行不同的经济方式,如北方的匈奴、鲜卑、契丹、柔然、党项、蒙古等族,曾长期从事游牧经济,而东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则长期以原始的渔猎、采集为主要的经济方式。不同的经济方式必然形成不同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习俗。各民族的社会发展也不相同,汉族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而许多少数民族却长期处在原始的氏族社会,到近代,仍有不少民族处于奴隶制、半奴隶制、封建制、封建农奴制,甚至氏族社会阶段,而不同的社会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民俗。上述可见,各民族历史进程的不同,反映在民俗上,便构成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并存的特点。
从文化上看,各民族也有很大差别。我国大多数的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这些民族语言分别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等不同语系,而汉藏语系中又有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系中又有蒙古语族、通古斯满语族、突厥语族,语族之下还有不同的语支。宗教信仰也多种多样,如蒙古族、藏族信仰喇嘛教,傣、布朗、德昂等族信仰小乘佛教,回、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东乡、撒拉、保安等族信仰伊斯兰教,还有一些民族则保留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此外,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传统惯制等方面,各民族也有所不同。文化上的差别使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社会交往、人生仪礼、游戏娱乐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差别明显、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除民族间的差别外,同一民族也常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等不同而在民俗上产生地区间的明显差别。以汉族为例,由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便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民俗。这一点实际上在日益兴起的区域文化研究中,已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如上古时期,中原、荆楚、吴越,就有着不同的民俗。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除记载了各地的山川物产外,还叙述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如“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秦地,……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幽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河内……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楚……,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淫祀”;“吴、粤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16]。显然,班固已认识到民间风俗的区域性特点。宋代以降,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都市与农村、江南与西北、沿海与内地、交通要冲与边地僻壤,在生活习惯、民间风俗上都存在很大反差。因此,后世的地方民俗著、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以及笔记、游记等,都述及民间风俗的地区差别。实际上,某些人数较多、活动区域较大的少数
民族也有此类差别,如黑龙江地区的蒙古族与内蒙草原上的蒙古族,甘肃、云南的藏族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
中国民俗的上述特点,与某些民族比较单一,生态环境不那么复杂的国家的民俗,有很大不同。这告诫我们,在研究中国民俗时,切不可一概而论泛泛而谈,唯有在注意其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又十分注意民族和地区间的差别,才能认识中国民俗的全貌。
四、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我们谈中国传统民俗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汉族的传统民俗。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文化曾经历了多种变革,并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了许多外来文化,却又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联绵不断的发展系统。上述状况反映在民俗上,便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的特点。
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看,中国与其他民族一样,也是经过了原始的采集、渔猎经济后进入农耕时代的,而在农业生产中,其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也是不断进步的。与此相应,人们的衣、食、住、行、运输、贸易等,也不断地从蒙昧向文明发展。就社会状况而言,中国也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在此期间,具体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曾发生过多种变化。
再看宗教信仰,在原始信仰习俗长期延续的同时,还相继产生了道教,传入了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在岁时节日、游艺竞技等方面,也因历史变革和外来文化的传入而发生许多变化。因此,我们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可发现其既保持着固有的传统,显示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又时时变动,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如果深入分析,又可发现,中国传统民俗的变迁是不平衡,不同步的。在各类民俗事象中,衣、食、住、行等消费民俗堪称最活跃的部分。以饮食为例,《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周代佳肴仅“炮豚”、“牛炙”、“濡鱼”、“@⑥珍”等数种,做法都很简单,而且当时的平民很难享用肉食,故春秋时的曹刿有“肉食者鄙”的说法[17]。到了唐代,情况大不一样了,仅据韦巨源《食谱》和谢讽《食经》所载食品名目统计,就有一百儿十种。与此同时,胡饼、乳酷之类的胡食也在中原地区日益流行。宋代食品花式之丰富,制作之精美,已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吴自牧《梦粱录·分茶酒店》记载的各式菜肴将近三百种,《面食店》一篇记载的佐酒菜肴和花式面有一百多种。又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杭州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市食小吃类有41种,糖果类有42种,菜蔬类有20种,粥类有9种,凉水类有17种,糕类有19种, 蒸作从食类有57种,名酒类有54种。仅据上述记载,已足以使人目不暇接了。明清以来,各地的名菜佳肴和风味小吃更是数不胜数了。
服饰的变化也很大,传统的样式至战国时变为“胡服骑射”是人们熟知的,而到了唐代,采用和融合胡服样式已是普遍的现象。宋代服饰更形成了喜好“变古”的倾向,述说“风俗僭侈”,指斥“怪服、妖服”[18]的言论在宋代文献中可谓比比皆是。吴自牧在叙述杭州风俗时即称:“自淳@⑦yòu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19]。至明代中晚期,慕尚新异,追求艳丽己成为一股社会风尚[20],“士民竞以华服相夸耀,乡间妇女亦好为华服”[21]的现象使士大夫发出了“极乱世界”的惊叹。[22]
出行由乘车、骑马变为坐轿,住房、家具由简朴趋于奢华,也都反映出消费民俗的巨大变化。我们从正史《礼志》、《舆服志》及历代王朝对民间衣食住行“越礼逾制”一再下达的禁令和某些不得已的放宽,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惊恐和无可奈何
相对而言,民间信仰习俗则较为稳定,变化十分缓慢,历代王朝不断下令禁止民间“淫祠”却难以收效的事实,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问题。
还有一些民俗事象,虽形式上长期延续,但实质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点在传统的节日习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年节燃爆竹原是一种驱除鬼魅的手段,后世却被用来制造欢乐喜庆的气氛。宋代,人们已能制作双响的爆仗和连响的鞭炮,并创制了各式各样的烟花,除夕之夜,通宵达旦,声震如雷的爆仗、绚丽奇幻的烟花与鼓乐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元宵节源出以灯火祭神、礼佛的举动,后来也充满了观赏花灯的娱乐成分。立春宏道的《迎春歌》对当时热闹非凡的行春盛况作了十分生动的描述。端午节原为“恶日”,但自宋代开始,也被视为“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的佳景时节,除沿驱瘟避邪的旧俗外,人们还“递相宴赏”,“对时行乐”。

关于春的四字成语

1 春冰虎尾 2 春蚕抽丝 3 春蚕到死丝方尽 4 春蚕自缚 5 春风报罢 6 春风不入驴耳 7 春风得意 8 春风风人 9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10 春风和气 11 春风化雨 12 春风满面 13 春风夏雨 14 春风野火 15 春风一度 16 春风沂水 17 春风雨露 18 春风中坐 19 春光漏泄 20 春光明媚 21 春光如海 22 春归人老 23 春寒料峭 24 春和景明 25 春花秋实 26 春花秋月 27 春华秋实 28 春晖寸草 29 春回大地 30 春韭秋菘 31 春困秋乏 32 春来秋去 33 春兰秋菊 34 春露秋霜 35 春满人间 36 春梦无痕 37 春梦一场 38 春暖花开 39 春暖花香 40 春葩丽藻 41 春祈秋报 42 春秋笔法 43 春秋鼎盛 44 春秋积序 45 春秋无义战 46 春秋责备贤者 47 春秋之义 48 春去冬来 49 春去秋来 50 春去夏来 51 春色撩人 52 春色满园 53 春色恼人 54 春山八字 55 春山如笑 56 春蛇秋蚓 57 春深似海 58 春生秋杀 59 秋收冬藏的解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60 春事阑珊 61 春树暮云 62 春诵夏弦 63 春笋怒发 64 春蛙秋蝉 65 春夏秋冬 66 春宵苦短 67 春宵一刻 68 春意盎然 69 春意阑珊 70 春蚓秋蛇 71 春雨如油 72 春袗轻筇 ②1 长春不老 2 回春妙手 3 回春之术 4 九春三秋 5 青春不再 6 青春两敌 7 青春难再 8 伤春悲秋 9 阳春白雪 10 阳春有脚 ③1 笔底春风 2 笔下春风 3 不知春秋 4 齿牙春色 5 寸草春晖 6 大地春回 7 富于春秋 8 过耳春风 9 寒木春华 10 鸿爪春泥 11 虎尾春冰 12 九十春光 13 酒酽春浓 14 口角春风 15 腊尽春回 16 腊尽春来 17 丽藻春葩 18 料峭春风 19 料峭春寒 20 漏泄春光 21 漏洩春光 22 马耳春风 23 满脸春风 24 满脸春色 25 满面春风 26 满袖春风 27 满园春色 28 暮云春树 29 皮里春秋 30 琼岛春云 31 秋菊春兰 32 秋实春华 33 秋狝春苗 34 秋月春风 35 秋月春花 36 如登春台 37 如履春冰 38 如坐春风 39 洒酽春浓 40 时雨春风 41 桃李春风 42 文如春华 43 行得春风望夏雨 44 行下春风望夏雨 45 杏花春雨 46 杏林春满 47 一场春梦 48 一枝春 49 一枝春信 50 沂水春风 51 雨后春笋 52 月旦春秋 53 嘴上春风 ④1 白雪阳春 2 触手生春 3 大地回春 4 粉面含春 5 寒谷回春 6 枯木逢春 7 枯树逢春 8 枯枝再春 9 柳暖花春 10 满面含春 11 妙手回春 12 万古长春 13 万象回春 14 一室生春 15 有脚阳春 16 有女怀春 17 著手成春 18 着手成春 19 着手回春 ⑤1 吹皱一池春水 2 蟪蛄不知春秋 ⑦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一年之计在于春 ⑨1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⒂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形容秋天过去的成语

暗送秋波】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冰壶秋月】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冰壸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不知春秋】不知道当前是什么季节或局面。 【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韭秋菘】韭:韭菜;菘:一种阔叶蔬菜名。泛指时新蔬菜。 【春困秋乏】困:困倦;乏:疲劳。春秋季节天气容易使人感到困倦疲乏。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兰:兰草;秀:开花;败:衰败。兰草要开花,但秋风使之凋谢。比喻好人做好事而遭坏人陷害。 【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春秋积序】春秋:指时间、年龄。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春祈秋报】祈:迷信的人向神恳求。古时春秋两季祭祀土神,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季报答神功。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春秋之义】春秋时代通行的义法,即以王命为重,处理好上下、大小的关系。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秋收冬藏的解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春夏秋冬】指四季或一年。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多故之秋】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打秋风】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 【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独有千秋】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长或优点,可以流传千古。 【富于春秋】指年少,年轻。 【过耳秋风】吹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无实际作用的身外之物。 【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黑不溜秋】形容黑得很难看。 【蟪蛄不知春秋】蟪蛄:蝉的一种,也叫寒蝉、伏天儿,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因此知春而不知秋,知秋则不知春。比喻见识短浅。 【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华星秋月】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疾风扫秋叶】疾:猛烈。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兼葭秋水】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名垂千秋】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临去秋波】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凛若秋霜】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皮里阳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秋波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 【秋草人情】秋草逐日黄枯。比喻人情日益冷落衰败。 【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秋风扫叶】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秋风团扇】秋风起后,扇子就用不到了。旧时比喻不再受男子宠爱的女子。 【秋风纨扇】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秋高马肥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秋高气肃】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见捐】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早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后算账】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 【秋后算帐】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秋毫勿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毫之末】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豪之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千秋万古】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千秋万世】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婉言帝王之死。 【千秋万岁】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千秋万载】千秋:千年。形容经历的时间极为久远。 【千秋之后】人死后的婉称。 【秋实春华】比喻德行和才华。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秋水芙蓉】芙蓉: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秋扇见捐】见:被;捐:弃。秋凉以后,扇子就被抛在一边不用了。旧时比喻妇女遭丈夫遗弃。 【秋色平分】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秋水伊人】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狝春苗】狝:杀戮,打猎;苗:为保护禾苗而消灭那些害虫和野兽。指古时候春秋两季猎杀野兽。也用以形容大规模扫荡敌军或盗匪。 【秋行夏令】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寒江】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纯明净。 【秋月华星】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晴云秋月】晴空飘浮的白云,秋高气爽时的明月。比喻人胸襟高洁明朗。 【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一生一世像草生一秋一样非常短暂。 【伤春悲秋】伤:忧思,悲伤。因季节、景物的变化而引起悲伤的情绪。多形容多愁善感。 【山梁之秋】比喻得到良好的时机。 【霜气横秋】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微察秋毫】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望穿秋水】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万代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 【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危急存亡之秋的解释'>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秋先陨】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万岁千秋】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万载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同“万代千秋”。 【遗臭千秋】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同“遗臭万载”。 【月旦春秋】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 【月过中秋】指错过时机。中秋节时月亮最圆、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机。 【叶落归秋】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 【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阳秋可畏】阳秋:原作“春秋”。《春秋》为古代寓褒贬、别善恶的编年体史书,这种有褒有贬秉笔直书的笔法,使有问题的人觉得可怕。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一日三秋】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贻笑千秋】贻笑:让人笑话;千秋:久远的年代。不光彩的行为,让千秋万代的人讥笑。 【一叶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同“一叶知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字千秋】指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昌邑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动植物、矿产资源、民风民俗、民间传说

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端,东与莱州市、平度市以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市、安丘市毗连,西与潍坊市坊子区、寒亭区为邻,北濒莱州湾,市域纵长横窄中若蜂腰。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处32.5公里,窄处仅7.5公里,总面积1578.7平方公里。占山东省面积的1%。
市区位于市域中部偏西北,西距潍坊30公里,济南215公里。
昌邑市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截至2012年,昌邑市发现和开采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彭润土、粘土、石英、大理岩、花岗岩、重晶石、河沙、地下卤水、天然气、石油等。从矿产结构上分析,非金矿种类较多,储量较大,具有明显优势。
其中已开采的主要有:膨润土,境内南部广泛分布总计储量约2100万吨,其中大型矿床一处,中型一处,小型两处。石英岩:主要分布于饮马镇以北的吕山至青龙山一带,地质储量为3683万吨,且矿体厚度大,品位高,构造简单,现与香港合资开采。
卤水: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分三层,估计总储量在10亿立方米左右,开采历史悠久,前景广阔,目前已形成年产盐16万吨,溴2000余吨的能力。
扩展资料:
昌邑市居民大多数为汉族,另有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
2016年,昌邑市成立市演艺中心,承办“十艺节”部分展演节目,图书馆、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承办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等重要赛事11项,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16年,昌邑市完成道路、绿化、雨污分流等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9.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惠及面积达60平方公里。投资58.9亿元实施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45.3亿元,堤顶路工程总投资3.1亿元,已建成40公里。
行政村通油路率、集中供水率均达100%,投资12.6亿元改造电力设施,建成城市社区服务中心1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82个。新增成片造林13.2万亩,林木覆盖率26.8%。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昌邑

里有春祈秋报,求下联

上联:里有春祈秋报下联:内无花对月来上联:里有春祈秋报下联:中无花对月歌上联:里有春祈秋报下联:上无花对酒歌上联:里有春祈秋报下联:前无酒对月知

含春字的成语

2 春蚕抽丝 3 春蚕到死丝方尽 4 春蚕自缚 5 春风报罢 6 春风不入驴耳 7 春风得意 8 春风风人 9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10 春风和气 11 春风化雨 12 春风满面 13 春风夏雨 14 春风野火 15 春风一度 16 春风沂水 17 春风雨露 18 春风中坐 19 春光漏泄 20 春光明媚 21 春光如海 22 春归人老 23 春寒料峭 24 春和景明 25 春花秋实 26 春花秋月 27 春华秋实 28 春晖寸草 29 春回大地 30 春韭秋菘 31 春困秋乏 32 春来秋去 33 春兰秋菊 34 春露秋霜 35 春满人间 36 春梦无痕 37 春梦一场 38 春暖花开 39 春暖花香 40 春葩丽藻 41 春祈秋报 42 春秋笔法 43 春秋鼎盛 44 春秋积序 45 春秋无义战 46 春秋责备贤者 47 春秋之义 48 春去冬来 49 春去秋来 50 春去夏来 51 春色撩人 52 春色满园 53 春色恼人 54 春山八字 55 春山如笑 56 春蛇秋蚓 57 春深似海 58 春生秋杀 59 秋收冬藏的解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60 春事阑珊 61 春树暮云 62 春诵夏弦 63 春笋怒发 64 春蛙秋蝉 65 春夏秋冬 66 春宵苦短 67 春宵一刻 68 春意盎然 69 春意阑珊 70 春蚓秋蛇 71 春雨如油 72 春袗轻筇 ②1 长春不老 2 回春妙手 3 回春之术 4 九春三秋 5 青春不再 6 青春两敌 7 青春难再 8 伤春悲秋 9 阳春白雪 10 阳春有脚 ③1 笔底春风 2 笔下春风 3 不知春秋 4 齿牙春色 5 寸草春晖 6 大地春回 7 富于春秋 8 过耳春风 9 寒木春华 10 鸿爪春泥 11 虎尾春冰 12 九十春光 13 酒酽春浓 14 口角春风 15 腊尽春回 16 腊尽春来 17 丽藻春葩 18 料峭春风 19 料峭春寒 20 漏泄春光 21 漏泄春光 22 马耳春风 23 满脸春风 24 满脸春色 25 满面春风 26 满袖春风 27 满园春色 28 暮云春树 29 皮里春秋 30 琼岛春云 31 秋菊春兰 32 秋实春华 33 秋狝春苗 34 秋月春风 35 秋月春花 36 如登春台 37 如履春冰 38 如坐春风 39 洒酽春浓 40 时雨春风 41 桃李春风 42 文如春华 43 行得春风望夏雨 44 行下春风望夏雨 45 杏花春雨 46 杏林春满 47 一场春梦 48 一枝春 49 一枝春信 50 沂水春风 51 雨后春笋 52 月旦春秋 53 嘴上春风 ④1 白雪阳春 2 触手生春 3 大地回春 4 粉面含春 5 寒谷回春 6 枯木逢春 7 枯树逢春 8 枯枝再春 9 柳暖花春 10 满面含春 11 妙手回春 12 万古长春 13 万象回春 14 一室生春 15 有脚阳春 16 有女怀春 17 著手成春 18 着手成春 19 着手回春 春暖花开、春风送暖、春风拂面、春意盎然大地回春、、万木争春、 万象更新万紫千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 春风拂面 春意昂然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大地回春 春风宜人 春回大地 春和景明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如海 春深似海 春色迷人 春色撩人 春色弥望 春山如笑 春和景明 春日阳和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6292868.html?pn=0

春()秋() 夏()冬()

春花冬雪 春纱冬棉春诵夏弦 春暖夏凉秋收冬藏 秋爽冬寒春花秋月 春祈秋报冬温夏清 冬扇夏炉 L Z 要给分 这么难的题目 我查了好多资料

春祈秋报,农夫之常规什么意思。

你好!春季祈福,求风调雨顺,秋季应验获丰收,如农夫之耕作终有收成;指有付出就有回报 。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chunqiqiubao.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