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蹈仁履义”的拓展阅读资料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蹈仁履义”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形容人仁义善良的成语、蹈字开头的成语、资治通鉴中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邪。是什么意思?、什么仁义的成语、带有履的成语、带蹈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是谁在用真诚与善良,勇敢与仁义、第二个字是仁字的成语等

形容人仁义善良的成语

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安宅正路 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出处:《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槌仁提义 指抛弃仁义。 大仁大义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蹈仁履义 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东征西怨 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含仁怀义 指有仁义之德。 出处: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积德累仁 积累功德与仁义。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久假不归 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绝仁弃义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履仁蹈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沐仁浴义 指受仁义的熏陶。 虐老兽心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出处: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司马迁《史记·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仁义道德

蹈字开头的成语

蹈矩循规
蹈厉奋发、
蹈仁履义
蹈常故、
蹈厉之志、
蹈节死义、
蹈火探汤
蹈其覆辙
蹈赴汤火
蹈人旧辙
蹈火赴汤
蹈故习常
蹈前人、
蹈覆辙、
蹈矩践墨
蹈矩循彟、
蹈锋饮血
蹈机握杼、
蹈刃不旋

资治通鉴中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邪。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贤达的人处于世上,会行大仁大义之事来教导世人,以自己的德行影响世人,区区外面的虚名又何足以传扬?
出自——西汉司马迁《资治通鉴》之《宋史·列传第九十五》。
宋仁宗宝元初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名早成。然而,他却不以此自满自傲,而是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一席话反映出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此后,他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司马光历来朴素节俭,不喜欢奢侈浮华的东西。考中进士后,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这件事,到了司马光晚年,被他写进家训来教育他的儿子司马康要注意节俭。
扩展资料: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想让李陵为出酒泉击匈奴右贤王的贰师将军李广利护送辎重。李陵谢绝,并自请步兵五千涉单于庭以寡击众,武帝赞赏李陵的勇气并答应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时却遭遇匈奴单于之兵,路博德援兵不到,匈奴之兵却越聚越多,粮尽矢绝之后,李陵最终降敌。
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说:“李陵侍奉亲人孝敬,与士人有信,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只领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杀敌一万多,虽然战败降敌,其功可以抵过,我看李陵并非真心降敌,他是活下来想找机会回报汉朝的。” 
然而,随着公孙敖迎李陵未功,谎报李陵为匈奴练兵以期反击汉朝之后,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诬罔之罪为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之死无异。 
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大概都是贤士圣人发泄愤懑而作。 
在那个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于太史公的使命,完成了《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迁

什么仁义的成语

仁义成语 :
仁至义尽
大仁大义
不仁不义
仁义道德
修仁行义
槌仁提义、
渐仁摩义、
假仁假义
含仁怀义
居仁由义、
内仁外义
沐仁浴义
蹈仁履义
取义成仁
仁浆义粟
仁人义士
绝仁弃义、
仁义之师

带有履的成语

成语和解释 1安常履顺 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 2步履维艰 步履:行动;维:文言助词,无实义;艰:困难。指行走十分困难,行动很不方便 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4截趾适履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5不衫不履 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6步履蹒跚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7戴天履地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8戴圆履方 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9分香卖履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10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1贵冠履轻头足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12冠袍带履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13冠上履下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14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15履霜坚冰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16履霜之戒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17履舄交错 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18履薄临深 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19履险如夷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20临深履薄 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21卖履分香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22如履薄冰 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3席丰履厚 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24削足适履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25以冠补履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26郑人买履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27杖履纵横 〖解释〗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28跋履山川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29步雪履穿 形容人穷困潦倒。 30承星履草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31戴清履浊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32戴霜履冰 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33戴玄履黄戴天履地。 34蹈仁履义 遵循仁义之道。 35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36孤履危行 谓行为孤高独特。 37含霜履雪 比喻品行高洁。 38黄冠草履 见“黄冠草服”。 39剑及履及 见“剑及屦及”。 40进退履绳 见“进退中绳”。 41据义履方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42履穿踵决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43履机乘变随机应变。 44履仁蹈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45履霜知冰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46履丝曳缟 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47履汤蹈火 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48履险蹈危 谓经历危险。 49履险若夷 见“履险如夷”。 50履信思顺 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51履盈蹈满 谓荣显至极。 52履足差肩 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53鸣玉曳履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54纳履踵决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55曝骨履肠 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56如履平地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57如履如临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58席履丰厚 见“席丰履厚”。 59行不履危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60刖趾适履 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61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62杖履相从 指追随左右。 63正冠纳履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64整冠纳履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65郑人实履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足不履影 比喻循规蹈矩。 66登锋履刃 〖解释〗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67登高履危 〖解释〗比喻诚惶诚恐。 68监市履狶 〖解释〗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69截趾适履 〖解释〗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70西装革履 〖解释〗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带蹈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蹈的成语 :
循规蹈矩
手舞足蹈
赴汤蹈火
重蹈覆辙
抵瑕蹈隙
凡蹈故、
蹈常故、
扑汤蹈火、
蹈锋饮血
履盈蹈满
辞金蹈海
临危蹈难、
蹈其覆辙
乘虚蹈隙
鲁连蹈海
高蹈远举
蹈人旧辙
择地而蹈
践律蹈礼、
羽蹈烈火
履险蹈危
拾陈蹈故、
复蹈前辙
应规蹈矩、
蹈厉之志、
蹈仁履义
蹈刃不旋
蹈机握杼、
蹈矩践墨
赴火蹈刃

是谁在用真诚与善良,勇敢与仁义

【大仁大勇】:形容为人仁义且勇敢。【蹈仁履义】:...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第二个字是仁字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仁字的成语

当仁不让
大仁大义
不仁不义
修仁行义
求仁得仁
槌仁提义、
渐仁摩义、
假仁假义
施仁布泽、
含仁怀义
居仁由义、
施仁布恩、
亲仁善邻
假仁纵敌
不仁起富、
内仁外义
见仁见智
沐仁浴义
渐仁摩谊、
蹈仁履义
不仁之器、
至仁无亲、
绝仁弃义、
深仁厚泽
色仁行违、
依仁游艺、
为仁不富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daorenlüyi.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