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葛屦履霜”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葛屦履霜”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履的成语有哪些、写出写出4个带“履”的成语。急急急、形容鞋子的成语、形容冬天的风的叠词、诗经中“葛屦”的全文翻译、百度知道提问问题等

写出写出4个带“履”的成语。急急急

郑人买履
如履薄冰
削足适履
步履蹒跚
西装革履
步履维艰
临深履薄
剑及履及
如履平地
履险如夷
戴圆履方、
分香卖履
履信思顺、
截趾适履
履霜坚冰
葛屦履霜
含霜履雪
章甫荐履、
整冠纳履
履舄交错、
步雪履穿
正冠纳履、
不衫不履
席丰履厚、
安常履顺
戴天履地
纳履踵决
承星履草
冠袍带履
如履如临

形容鞋子的成语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截趾适履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不衫不履 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倒屣相迎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冠袍带履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截趾适屦 切断脚趾去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 刻足适屦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屦贱踊贵 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履舄交错 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蒙袂辑屦 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 纳屦踵决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弃之如敝屐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裙屐少年 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 席丰履厚 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削足适履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以冠补履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遗簪坠屦 遗:遗失;坠:掉落;屦:鞋子。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 刖趾适屦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踵决肘见 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 布袜青鞋 见“青鞋布袜”。 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离蔬释蹻 离开蔬食,脱去木屐(一说为草鞋)。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 履穿踵决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纳履踵决 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弃如敝屣 敝:破烂的。屣:鞋。像扔破鞋一样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亦作“弃若敝屣”、“去如敝屣”、“如弃敝屣”。 弃若敝屣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弃之敝屣 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视如敝屐 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视如敝屣 敝屣:破鞋子。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鞋弓袜浅 见“鞋弓袜小”。 遗簪坠舄 指遗落在地的簪子鞋子。 刖趾适履 鞋小脚大,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正冠纳履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郑人实履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

形容冬天的风的叠词

白雪皑皑、白雪茫茫、冷冷清清风雨凄凄、(雪花)纷纷扬扬、(叶子)疏疏落落、(北风)呼呼作响……
如果把意思相近的都算成重叠词就多了:
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天寒地冻寒冬腊月 、漫天风雪 、数九寒冬、十冬腊月、风号雪舞、傲雪凌霜 、冰封雪盖、银装素裹、粉装玉砌、玉树银花、玉树琼枝积雪封霜粉妆玉砌凛若冰霜山寒水冷天凝地闭冰天雪窑冰天雪窖林寒洞肃寒蝉凄切燕雁代飞冰魂雪魄风刀霜剑雪虐风饕……
描写冬天的叠词 :
天寒地冻
大雪纷飞
寒风刺骨、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傲雪凌霜
寒冬腊月
银装素裹、
阳春白雪
朔风凛冽、
白雪茫茫、
冬裘夏葛
山寒水冷
风号雪舞、
岁暮天寒
冰冻三尺、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黄绵袄子
数九寒冬、
寒气逼人、
橙黄橘绿
万里雪飘、
冰魂雪魄
风雨凄凄
天凝地闭
寒蝉凄切
千里冰封、
葛屦履霜
寒风侵肌
春寒料峭
燕雁代飞
玉树银花、
积雪封霜
冰山难靠
冰雪严寒
风刀霜剑
粉妆玉砌
雪虐风饕
冬日可爱
冰寒于水
六出纷飞
滴水成冰

诗经中“葛屦”的全文翻译

魏风:周诸侯国名,姬姓,故城在今山西芮城县。公元前661年为晋献公所灭。《魏风》是魏国境内民歌,共七篇,大多产生于魏亡以前,内容上以讽刺揭露统治阶级为主。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题解] 这是刺“褊心”的诗。诗中“缝裳”的女子似是婢妾,“好人” 似是嫡妾。妾请嫡试新装,嫡扭转腰身,戴她的象牙搔头,故意不加理睬。这是心地褊狭的表现,诗人因此编了一首歌儿刺刺她。作者或许是众妾之一,或许就是这缝裳之女。婢妾的地位本是家庭奴隶,这诗多少反映出她们的处境。 [注释] 1、屦(句jù):鞋。纠纠:犹“缭缭”,绳索缠结缭绕之状。形容屦上的絇(音渠qú,屦头上的装饰)或綦(音棋qí,系屦的绳)。絇是一条丝线打的带子,从屦头弯上来,成一个小纽,超出屦头三寸。絇上有孔,从后跟牵过来的綦便由这孔中通过,又绕回去,交互地系在脚上。 2、履:践踏。葛屦是夏季所用(冬用皮屦),“可以履霜”是说它不透寒气,也就是形容它的工细精致。 3、掺掺(纤xiān):一作“扦扦(千qiān)”,形容女人手指纤细。这里的“女手”有所指,就是制葛屦的手,也就是缝裳的手。 4、裳:即下裙。这里以“裳”与“霜”叶韵,举裳也包括衣。 5、要:就是衣裳的腰。襋(即jí):衣领。两字都用作动词,言一手提领一手提腰。 6、好人:犹“美人”。在这首诗里似讥讽之词。以上二句是说缝裳之女将缝成的衣裳拿给“好人”去穿。 7、提提:《尔雅》注引作“媞媞(题tí)”,细腰貌。 8、宛然:迥转貌。辟:即“避”。“左避”犹“回避”。 9、象揥(替tì):象牙所制的发饰。女子用揥搔头,同时用来做装饰。 10、褊心:心地狭隘。 11、刺:讥刺。末二句诗人自道其作诗的用意。 [余冠英今译] 葛布鞋儿丝绳绑,葛鞋穿来不怕霜。巧女十指根根细,细手缝出好衣裳。一手提腰一手捏在领儿上,请那美人儿试新装。 只见美人儿腰肢细,一扭腰儿转向里,戴她的象牙发针不把人搭理。好个小心眼儿大脾气,待我编只歌儿刺刺伊。

百度知道提问问题

描写秋天的:
橙黄橘绿
指秋季景物。宋·苏轼《赠刘景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风萧萧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叫声等。
秋风萧瑟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秋风瑟瑟
瑟瑟:形容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缩
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秋风落叶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金风飒飒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飒飒:风声。例: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同义 金风送爽
金风送爽
金风:指秋天的风。秋风带来了凉意。
例:金风送爽,凉露惊秋。(鲁迅《述香港恭祝圣诞》)
金风玉露
指秋天的景物。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秋月春风
秋天的月亮,春天的花朵。比喻良辰美景、美好岁月。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亦作 秋月春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
同“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例:冬天去了,春天又回来了。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里。(于漪《我与〈千家诗〉》)
秋高气爽
形容秋季天空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例:
亦作 秋高气肃
同义 天高气清 天高气爽
天高气清 天高气爽 天高云淡
天高:天空高远广大。天气清朗,多用於秋天。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秋高气和
同“秋高气爽”。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秋高马肥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例:“其外市,则西至安集延、伊犁、哈密、喀尔喀,东至黑龙江,秋高马肥,被罽捆货而至。”(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
桂子飘香
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语出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霜天红叶
红叶:槭、枫等树叶,秋时变为红色,故称为红叶。
霜天:严寒的天气。
秋阳杲杲
盛暑炙热的太阳。周代以国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八月秋季开始,时值国历五、六月,正当盛暑。
秋阳:秋天的太阳。如:成熟的麦穗在秋阳的照射下闪耀着金光。
丹枫迎秋
丹枫:枫叶到秋天会变红,故称为丹枫。唐·李商隐《过楚宫》: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红衰翠减
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秋行夏令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例:“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赋》)
林寒涧肃
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一叶知秋
1)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2)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例:“叶落知秋,举一明三。”(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
同义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报秋 叶落知秋 落叶知秋
梧桐一叶落
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西风落叶
秋风吹,树叶纷纷下。形容秋天的景象。现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的情景。例:“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毛泽东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西风残照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语本唐·李白《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秋风萧萧;秋风萧瑟;秋风瑟瑟;金风送爽
春花秋月秋月春风秋月春花秋月寒江晴云秋月;天高云淡;红衰翠减;霜天红叶;
枫林尽染;一叶知秋;霜叶知秋;秋阳杲杲;丹枫迎秋;秋风红叶;天高气清秋高气爽
秋高气肃秋高马肥;金桂飘香;桂子飘香;稻谷飘香;无边落木萧萧下;春华秋实
北雁南飞;寒蝉凄切;梧桐叶落;玉露生寒
描写夏天的成语: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骄阳似火”。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gejulüshuang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