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克己复礼”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克己复礼”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现代违背克己复礼的、现代违背克己复礼的、能够做到克己复礼的历史人物(就是像柳下惠那样的)、读论语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后对孔子这个人,论语 的评价、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论语~克己复礼

现代违背克己复礼的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至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有广泛的影响和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他的“克己复礼”思想,要求与人相处时,言行举止要合乎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各种规范,并以“礼”为标准,从而实现人际和谐。因此,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汲取“克己复礼”思想的精华,对当今社会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 “克己复礼”的内涵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颜渊问孔子如何是仁?子曰:“约束、克制自己,使自己在言语行动上符合‘礼’就是“仁”。有一天,都这么做了,天下人就会归附到仁德那里去了,这样做全靠自己,还能凭靠别人吗?”   “克己复礼”的中心是归仁,“仁”既是《论语》的中心思想,也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必备的特征之一。怎么做到“仁”呢?孔子认为先要克己,“为仁由己”;后要复礼,以社会的礼制来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就是“仁”。孔子指出了具体的做法,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听,不符合礼制的事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做。   1.“克己”的内涵   对于“克己”的认识,各有不同,朱熹在《四书章句》中说:“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朱圣人将可“克”释为胜;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将“克”释为“能”,将“克己复礼”中的“己复礼”释为“自我复礼”。现代人普遍认为“克己”是对人性压制与束缚,是以群体的礼压抑个体的自由,是个体的意志对公众意志的服从,这是对“克己”的误读。这种解读的根源在于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与“论语”的本意是有所不同的。论语中“克己”更多的是指对自己的约束,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礼”作为约束的标准。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克”是约束的意思。   那么“己”是指个人?抑或是自我?还是个人不合理的利益和欲望?近现代以来,对于自我的研究越发精细,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自我”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儒学中的“己”也涵盖了这三个部分,本能的自我,如“克己”“修己”“正己”等之中的“己”;自然的中性的自我,如“无友不如己者”“人人有贵于己者”等;道德的自我,如“得己”“立己”“在诸己”“求诸己”等。显然,“克己复礼”中的“己”不是“自我”和“超我”,而是本我中非理性的成分,即不正当的私利和过度的欲望。   综合来看,“克己”指的是约束、克制自我本身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和过度的私欲。那么如何约束自己?其标准又是什么?在儒家看来,就是“礼”。   2.“复礼”的内涵   既然“礼”作为约束自己视、听、言、行的标准,那么“礼”究竟指的什么礼?“克己复礼”中的“礼”是众多研究争议焦点之一,特别是近代中国,许多思想界大家,如李泽厚、任继愈、杨荣国、匡亚明、蔡尚思等,将孔子讲的“复礼”理解为“恢复周礼”。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克己复礼”于修身养性的道德伦理的范畴内,应从“修身之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而“复”不是所谓的返回、恢复之意,而是“实践”和“履行”的意思;“礼”是君之礼、臣之礼、父子之礼、关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礼等,是用来体现“仁”的精神,形成秩序、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的行为规范。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孔子说的“礼”是在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人民困苦不堪的现状的一种思考,相较他心目中社会安定、有序的西周社会,不得不说周礼确实是令人向往的。但用社会发展的眼光,“礼”既包含了“周礼”的成分,也包含在那个动荡时代求得社会的安宁稳定、秩序、和谐所必需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成分。今天看来,“克己复礼”中“礼”的现实意义更像是当代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行为规范。   3.“仁”的内涵   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仁”是一个总的道德范畴,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可以视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仁”的核心是爱人,人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出发,爱己而爱人,推己及人。在“克己复礼为仁”中,“仁”是“克己复礼”的目的,是最终归宿,离开了“仁”的指引,“克己复礼”将变得随意和盲目。而“仁”不仅仅是“仁人”,还会使整个社会回归到有序、朴实;不仅每个人到达“仁”的道德境界,也是人际和谐,世道清明的社会现状。   孔子认为“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由于“仁”是观念的和精神的,是不可见的,而其表现形式“礼”却是生动、具体的,缺“仁”则不“礼”,不“礼”亦非“仁”。只有通过“礼”的整合,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才能得以化解,减少摩擦和冲突,社会等级秩序才能得以维持,“仁”才能得以实现。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展现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成长成才,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今,“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道德意识下滑,交往双方相互认同感减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价值观念。大学生不再信奉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他们有更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金钱的多少、位的高低成为其判断成功的标准,价值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可和践行。虽然大学生们都懂得基本的社会公德,也知道要诚信交往、坦诚相待,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奉行双重标准,忽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大学生道德水准的下滑,交往动机的功利化,双方或没有交往,或以利相交,交往双方的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2.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冲突增多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家中晴雨表,家长往往给予了他们极大地物质满足和全部的爱。在与长辈交往中,往往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一方面养成了敢作敢为的作风,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逐渐习惯于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与人交往更多地以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导致人际交往冲突增多。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忠恕”思想正是大学生所缺少的。   3.自我约束能力差,人际矛盾激化   现在部分大学生主观意识太强,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重视个性的张扬,但往往规则意识不强,言行过激,更缺乏自我理性约束,严重影响了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同时自己也陷入了人际冲突之中。如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以及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都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法律威严、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却在关键时刻不能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了巨大的危害。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约束能力较差,往往只顾自己所求,不顾及别人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对方的反感,矛盾激化。   三 “克己复礼”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克己复礼”强调通过自我道德的提升,并在交往中做到坦诚、宽容、克制、体谅,从而实现人的自身和谐和人际和谐。现在看来,不论是其思想内涵,还是其实践要求,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克己自修,学会理性控制   儒家把自我看作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个人道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主体的“克己”和“自修”。因此,“克己自修”是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克己修身。《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做人的根本。儒家认为,要达到“仁”,就要“克己”,并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言行合乎规范,做事合乎规矩。因此,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同时,要克服人性中最消极的东西,展示最美好的东西,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克己修和。相比之前,现在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交往时间,有了更广泛的社交对象,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拥有了更强的交往能力。同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遇到了更多的利益之争,如评优、入党等,对这些利益得之则喜,反之则怒,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就是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老师怀恨在心,言辞甚至行为过激,引起同学、老师间的矛盾激化,甚至造成社会悲剧。因此,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情理交融,既要投入真诚的情感,又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能为了私利而为所欲为。   2.加强礼仪学习,规范自己行为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因此,在繁杂的社会交往中,懂礼、守礼就成为人们交往活动的润滑剂。   首先,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必先有礼的修养。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广,交往内容更加丰富,交往的方式更加多样,快节奏、高频率的交往沟通对大学生交往礼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识礼懂礼,遵礼守礼,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加强礼仪规范学习。一方面,大学生要善于从传统礼仪思想中吸取精华,将那些仍具有普遍意义的礼仪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使之成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言行要遵循相应的“规矩”。此外,要把握“德”是“礼”的实质。礼仪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更是人们内在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也就是说要推行礼、乐,必须具备“德”和“仁”。良好的仪表仪态、诚心诚意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表现的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的人性、规范的人伦、高尚的人格等道德本质。只有把握礼仪本身所内含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礼仪学习才不会拘泥于形式的繁文缛节。   最后,注重实践,非礼勿行。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实行不仅体现在“礼”的观念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礼”的行为上,即通过仪态、语言、动作和活动表现出来。大学生要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加强学习,了解现代的种种礼仪要求,并在内心认可和接受。同时,在实践中要加强自律, 将“礼”变成行为,将“礼”变成习惯,使大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职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能懂礼受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践行“仁者爱人”,实现人际和谐   儒家的“仁”不只是个人修养问题,而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既包括了个人身心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大学生要以“仁爱”作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   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孔子曰:“仁者,人也。”(《论语·雍也》)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必须要懂得尊重别人,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交往对象,不论其地位高低、身份贵贱,要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优点,从别人的优点中吸取精华,从别人的缺点中看到自身的不足;要对人言行一致真心实意,用一颗真心去感染对方,带给对方快乐。   其次,要学会爱人、助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阐述了“仁”的本质。孟子曰:“仁,人心也”,并强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概括了在人际交往中奉行仁爱之道的内在根据。鲁迅也曾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谈什么爱与不爱。”爱人本身就包含着助人之意,不仅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要有同情心,要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将爱由自己、亲人而扩展到人际交往中的同学、朋友、老师等。在关心、爱护别人的同时,还要乐于助人。   最后,要善于推己及人。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能近取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既是个人内在仁爱之情的推衍,也是以自身利益和需要推断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并以此作为行为取舍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自己追求、希望得到的东西,应积极使别人也同样得到。自己厌恶、否定的,一定也不要施于别人。

现代违背克己复礼的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至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有广泛的影响和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他的“克己复礼”思想,要求与人相处时,言行举止要合乎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各种规范,并以“礼”为标准,从而实现人际和谐。因此,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汲取“克己复礼”思想的精华,对当今社会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 “克己复礼”的内涵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颜渊问孔子如何是仁?子曰:“约束、克制自己,使自己在言语行动上符合‘礼’就是“仁”。有一天,都这么做了,天下人就会归附到仁德那里去了,这样做全靠自己,还能凭靠别人吗?”   “克己复礼”的中心是归仁,“仁”既是《论语》的中心思想,也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必备的特征之一。怎么做到“仁”呢?孔子认为先要克己,“为仁由己”;后要复礼,以社会的礼制来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就是“仁”。孔子指出了具体的做法,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听,不符合礼制的事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做。   1.“克己”的内涵   对于“克己”的认识,各有不同,朱熹在《四书章句》中说:“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朱圣人将可“克”释为胜;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将“克”释为“能”,将“克己复礼”中的“己复礼”释为“自我复礼”。现代人普遍认为“克己”是对人性压制与束缚,是以群体的礼压抑个体的自由,是个体的意志对公众意志的服从,这是对“克己”的误读。这种解读的根源在于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与“论语”的本意是有所不同的。论语中“克己”更多的是指对自己的约束,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礼”作为约束的标准。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克”是约束的意思。   那么“己”是指个人?抑或是自我?还是个人不合理的利益和欲望?近现代以来,对于自我的研究越发精细,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自我”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儒学中的“己”也涵盖了这三个部分,本能的自我,如“克己”“修己”“正己”等之中的“己”;自然的中性的自我,如“无友不如己者”“人人有贵于己者”等;道德的自我,如“得己”“立己”“在诸己”“求诸己”等。显然,“克己复礼”中的“己”不是“自我”和“超我”,而是本我中非理性的成分,即不正当的私利和过度的欲望。   综合来看,“克己”指的是约束、克制自我本身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和过度的私欲。那么如何约束自己?其标准又是什么?在儒家看来,就是“礼”。   2.“复礼”的内涵   既然“礼”作为约束自己视、听、言、行的标准,那么“礼”究竟指的什么礼?“克己复礼”中的“礼”是众多研究争议焦点之一,特别是近代中国,许多思想界大家,如李泽厚、任继愈、杨荣国、匡亚明、蔡尚思等,将孔子讲的“复礼”理解为“恢复周礼”。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克己复礼”于修身养性的道德伦理的范畴内,应从“修身之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而“复”不是所谓的返回、恢复之意,而是“实践”和“履行”的意思;“礼”是君之礼、臣之礼、父子之礼、关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礼等,是用来体现“仁”的精神,形成秩序、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的行为规范。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孔子说的“礼”是在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人民困苦不堪的现状的一种思考,相较他心目中社会安定、有序的西周社会,不得不说周礼确实是令人向往的。但用社会发展的眼光,“礼”既包含了“周礼”的成分,也包含在那个动荡时代求得社会的安宁稳定、秩序、和谐所必需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成分。今天看来,“克己复礼”中“礼”的现实意义更像是当代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行为规范。   3.“仁”的内涵   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仁”是一个总的道德范畴,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可以视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仁”的核心是爱人,人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出发,爱己而爱人,推己及人。在“克己复礼为仁”中,“仁”是“克己复礼”的目的,是最终归宿,离开了“仁”的指引,“克己复礼”将变得随意和盲目。而“仁”不仅仅是“仁人”,还会使整个社会回归到有序、朴实;不仅每个人到达“仁”的道德境界,也是人际和谐,世道清明的社会现状。   孔子认为“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由于“仁”是观念的和精神的,是不可见的,而其表现形式“礼”却是生动、具体的,缺“仁”则不“礼”,不“礼”亦非“仁”。只有通过“礼”的整合,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才能得以化解,减少摩擦和冲突,社会等级秩序才能得以维持,“仁”才能得以实现。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展现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成长成才,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今,“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道德意识下滑,交往双方相互认同感减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价值观念。大学生不再信奉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他们有更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金钱的多少、位的高低成为其判断成功的标准,价值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可和践行。虽然大学生们都懂得基本的社会公德,也知道要诚信交往、坦诚相待,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奉行双重标准,忽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大学生道德水准的下滑,交往动机的功利化,双方或没有交往,或以利相交,交往双方的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2.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冲突增多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家中晴雨表,家长往往给予了他们极大地物质满足和全部的爱。在与长辈交往中,往往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一方面养成了敢作敢为的作风,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逐渐习惯于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与人交往更多地以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导致人际交往冲突增多。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忠恕”思想正是大学生所缺少的。   3.自我约束能力差,人际矛盾激化   现在部分大学生主观意识太强,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重视个性的张扬,但往往规则意识不强,言行过激,更缺乏自我理性约束,严重影响了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同时自己也陷入了人际冲突之中。如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以及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都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法律威严、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却在关键时刻不能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了巨大的危害。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约束能力较差,往往只顾自己所求,不顾及别人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对方的反感,矛盾激化。   三 “克己复礼”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克己复礼”强调通过自我道德的提升,并在交往中做到坦诚、宽容、克制、体谅,从而实现人的自身和谐和人际和谐。现在看来,不论是其思想内涵,还是其实践要求,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克己自修,学会理性控制   儒家把自我看作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个人道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主体的“克己”和“自修”。因此,“克己自修”是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克己修身。《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做人的根本。儒家认为,要达到“仁”,就要“克己”,并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言行合乎规范,做事合乎规矩。因此,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同时,要克服人性中最消极的东西,展示最美好的东西,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克己修和。相比之前,现在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交往时间,有了更广泛的社交对象,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拥有了更强的交往能力。同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遇到了更多的利益之争,如评优、入党等,对这些利益得之则喜,反之则怒,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就是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老师怀恨在心,言辞甚至行为过激,引起同学、老师间的矛盾激化,甚至造成社会悲剧。因此,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情理交融,既要投入真诚的情感,又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能为了私利而为所欲为。   2.加强礼仪学习,规范自己行为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因此,在繁杂的社会交往中,懂礼、守礼就成为人们交往活动的润滑剂。   首先,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必先有礼的修养。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广,交往内容更加丰富,交往的方式更加多样,快节奏、高频率的交往沟通对大学生交往礼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识礼懂礼,遵礼守礼,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加强礼仪规范学习。一方面,大学生要善于从传统礼仪思想中吸取精华,将那些仍具有普遍意义的礼仪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使之成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言行要遵循相应的“规矩”。此外,要把握“德”是“礼”的实质。礼仪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更是人们内在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也就是说要推行礼、乐,必须具备“德”和“仁”。良好的仪表仪态、诚心诚意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表现的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的人性、规范的人伦、高尚的人格等道德本质。只有把握礼仪本身所内含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礼仪学习才不会拘泥于形式的繁文缛节。   最后,注重实践,非礼勿行。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实行不仅体现在“礼”的观念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礼”的行为上,即通过仪态、语言、动作和活动表现出来。大学生要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加强学习,了解现代的种种礼仪要求,并在内心认可和接受。同时,在实践中要加强自律, 将“礼”变成行为,将“礼”变成习惯,使大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职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能懂礼受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践行“仁者爱人”,实现人际和谐   儒家的“仁”不只是个人修养问题,而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既包括了个人身心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大学生要以“仁爱”作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   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孔子曰:“仁者,人也。”(《论语·雍也》)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必须要懂得尊重别人,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交往对象,不论其地位高低、身份贵贱,要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优点,从别人的优点中吸取精华,从别人的缺点中看到自身的不足;要对人言行一致真心实意,用一颗真心去感染对方,带给对方快乐。   其次,要学会爱人、助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阐述了“仁”的本质。孟子曰:“仁,人心也”,并强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概括了在人际交往中奉行仁爱之道的内在根据。鲁迅也曾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谈什么爱与不爱。”爱人本身就包含着助人之意,不仅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要有同情心,要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将爱由自己、亲人而扩展到人际交往中的同学、朋友、老师等。在关心、爱护别人的同时,还要乐于助人。   最后,要善于推己及人。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能近取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既是个人内在仁爱之情的推衍,也是以自身利益和需要推断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并以此作为行为取舍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自己追求、希望得到的东西,应积极使别人也同样得到。自己厌恶、否定的,一定也不要施于别人。

能够做到克己复礼的历史人物(就是像柳下惠那样的)

东汉人杨震。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冒邑。冒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吏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到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荐举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请这位老上司以后再多加关照。
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说:“幕夜无知者。”意思是说晚上又有谁能知道呢?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扩展资料:
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
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读论语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后对孔子这个人,论语 的评价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所有的关于“仁”、“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美服务的。《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早在秦汉时期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日本〈大宝令〉还指定它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1594年,传教士利玛窦将它译为拉丁文后,它又被转译为意、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深。说到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孔子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他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当然,〈论语〉中也有一些思想是与历史潮流相背离的,如他政治上的复古倾向,他对等级、秩序的过分强调,他的内敛的人格价值取向等,这一切都不可否认的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用现代意识对之加以修正。但瑕不掩瑜,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是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的。

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言行举止符合于“礼”,就是仁。
出自: 《论语》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论语~克己复礼

孔子对礼是高度重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为仁。’’从建设理想社会的角度,孔子提出礼的层次性规范化理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代表国家行政人员及研究学问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规范性行为是义:忠于职守,清廉为政,学问泽人。他们的义,在于谋取社会民生之大义和大利。小人,从事社会生产劳动阶层的人员,他们立足本职去谋利,实质为社会增添财富。国家富足,民生康裕,直接动力源是小人利。在一定规范条件下的小人利,也是社会民生的大义和大利。提出礼的层次规范化理论,在文化史上孔子是第一人,理论上的应用、社会实践的历史沿流,已成儒学不易之义理,直至现今,仍然有存在之光辉。礼的层次规范化原理只会出现在孔子及儒学的理论中,决不会出现在老庄的道家体系中,也不会出现在佛教体系里,世界观体系及精神境觉决定其思想体系的优劣。<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kejifuli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