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典

成语“孔孟之道”的拓展阅读资料(4)

导读

本文介绍成语“孔孟之道”的拓展阅读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为什么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甄嬛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每次都把皇上吃得死死的?、儒家不讲无为之道,这句话是对的吗?、美国既然是邪恶的侵略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盟友呢?、儒家忠恕之道有哪些道德原则?、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么?等

为什么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

孔子创立的“儒学”,至宋代逐步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孟子的家乡因为离得很近,被称为“孔孟之乡”,乃至整个山东,在外面都因山东人的宽厚仁义好客,被冠以“孔孟之乡”的美称。
在历史上的儒学体系里,有孟子之外的曾子、颜子、子思、荀子、后来也有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大儒名士,为什么单单就只有孟子与孔子并称呢?
一、历史上曾有“周孔之道”、“孔颜之道”
自汉代重视儒学以来,汉代官方立周公为“元圣”,孔子为“先师”。周孔之道’在唐代以前是儒学教育的别称,周公与孔子被合称为“周孔”。周公,西周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孔子,春秋时期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
周公创制礼乐,是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孔子是周公之后华夏优秀文明传统的集大成者。周公之道与孔子思想相结合,即周孔之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的主脉。周孔之道是世界观,礼乐文明是其社会实践的具体展现。
两周(西、东周)与两汉(西、东汉)是周孔之道与礼乐文明的产生、发展、成熟时期,出现了两次古代中国文明史上百家争鸣的活跃景象。华夏政治大一统时断时续,但是意识形态的大一统,则是由周孔之道构成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起了决定性作用。
汉代开始,颜回便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很长时间,在祭祀孔子时,人们都单独将颜回安排在孔子旁边配享,享受“亚圣”的礼遇,汉末名士祢衡在撰写颜子碑时,就有“亚圣德蹈高踪”之赞。据《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在诏书中格外强调:“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宋代大儒周敦颐也承认颜回乃儒家的“亚圣”,其在《周敦颐集》中,就有“颜子亚圣”的说法。这就是“孔颜之道”的来历。
二、孔孟之道是如何形成的?
即使是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在唐初亦未能进入经书之列,更遑论《孟子》。贞观之时,奉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而配享先师的只有两人,一为颜渊,一为左丘明。宋初国子监承唐制,仍祭孔颜。
中唐时代,韩愈出于对抗佛教日益兴隆的现实需要,提出了道统之说,把孟子放到了儒家道统的主干位置,孟子地位在文化界开始显赫。韩愈之后,南宋大儒朱熹又对孟子作出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定论。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对孟子赞叹有加,并且再次认定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
在朱熹的影响之下,孟子在民间和学界渐渐坐稳了“亚圣”这把交椅。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代表官方为孔子选定了四位配祀者,他们分别为兖国复圣公颜回、?国宗圣公曾参、沂国述圣公子思、邹国亚圣公孟子。自此以后,孟子正式取代颜回成为“亚圣”,而颜回则又拥有了新的尊称--“复圣”。
孟子思想中的思辨性、理论性,切合唐宋之后儒学应对佛道挑战的需要,自然日益受到重视。经过宋明理学家的不断推崇和诠释,“孔孟之道”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第二,孔子与孟子之间确乎存在思想的一致性。孔子之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蕴含不同的发展路向。孔门后学往往各得一端,但相较而言,孟子更能得孔学要领。孔子的学说包涵仁、礼两大内容,尤以仁学为重。而孟子恰恰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使孔子学说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在思想的理论深度上发展了儒学,由仁学进而提出“仁政”,在人性论上高举“性善论”的大旗。另外,在修养工夫论、人格境界论等方面,孟子都对孔学有所推进和延展。尽管孟子与孔子在性格、气质乃至思想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别并非本质的,并不妨碍二人在思想上的密切关联。历史地看,就对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而言,孔孟当推为魁首。后世孔孟合称,以“孔孟之道”来指称儒学,也并不是完全无视二者的区别。朱熹就曾直言:“孟子教人多言理义大体,孔子则就切实做功夫处教人。”可见连朱子也正视二者的理论风格之不同。况且,思想家的价值正在于其独创性。如果孟子完全同于孔子,那么孟子存在的价值就会失去,后世便不会有“孔孟之道”的说法了(宋立林《“合称孔孟之道”是历史误会吗?》)。
孔子与孟子谁更伟大?
山东一位著名学者说过:孔子很伟大,但因为孟子,使孔子更伟大。如果没有孔子,孟子一样很伟大,但如果没有孟子,孔子没这么伟大。历史上更有学者程子明确指出:“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出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三、邹鲁与孔孟、儒学的分辨
邹鲁地区,就是在产生这样大家、伟人的同时,由一代代伟人大家影响、带动、推动着文化氛围的持久、广泛、深入,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崇文重教、文化昌盛”的盛况。
邹鲁这个地方不仅仅在先秦时期因为产生孔孟,也产生了墨子、子思、产生了鲁班等人,也因为汉魏时代也产生过一系列诸如匡衡、韦贤父子等丞相,汉代的经学也是在邹鲁这个地方产生,并传承着孔孟延续的经学。司马迁《史记》载:“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班固《汉书韦贤传》也说:“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
南北朝时期,《梁书羊侃传》:“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后以“邹鲁遗风”谓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儒学产生于邹鲁地区,但是不能以“邹鲁”代指孔孟。因为邹鲁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是这里有产生文人大家的土壤及社会良性机制,二是这里不仅产生了孔孟儒学,而且产生了墨子墨学、科技伟人鲁班,后来还产生过脉圣王叔和、产生过玄学奠基人王弼等等,仅以孔孟代指,有以偏概全之嫌。从伏羲肇始的人文传统一直到汉魏时期,这里一直都是当时中华文化最辉煌的地域。
如今,我们复兴传统文化,不是要我们整天把孔子高高举起,不仅需要学院派们写写学术文章,更需要在民众当中兴起学习之风,兴起邹鲁之风。
邹鲁之风是一种学习的氛围,是一种能够产生大家伟人的土壤,是可以形成文化基因的机制。所以能够产生孔孟这样的圣人,产生包括儒学在内的符合社会管理规律的思想。
因此,不能以孔孟代指邹鲁,邹鲁也不能是儒学的代称,把这样的一种现象狭隘成一种思想,是没有领悟到这种机制的表现,于断章取义
四、分不开的孔孟,分得开的“邹”“鲁”
应该说,孔子与曲阜、尼山的关系,已经成为曲阜的自豪与优越,但细究邹鲁文化关系,又不得不承认,孔子不仅是“宗周”、崇拜周公,对鲁国文化的发展、飞跃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孔子的文化基因也是殷商文化、东夷文化与周文化融合的结果。而居东夷的“邾(邹)”国文化,其实就是殷商文化、东夷文化的代表,在孔子身上发生作用。
试举数例以证之:
1、孔子被称为“邹人之子”。《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十里西邹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2、最早的“邹国公”是孔子。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后来,孟子也被封过“邹国公”。
3、唐代以前的孔庙是在邹县设立的。唐《括地志》记载:“叔梁纥庙亦名尼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山东址”。由此推断,尼山孔庙建筑群应始建于北魏时期。这时的尼山建筑群,其功能主要是纪念孔子父亲。这个时代的“尼山”,尚于邹县。直到20世纪中期才因尼山水库管理方便划给曲阜。
4、孔子的文化体系中,“礼”来源于周公,“仁”则来源于代表东夷文化的“三邾”文化(文另论)。
5、孔子的母亲国应该是邾国。孔子的母亲是颜氏。颜姓后裔以邾武公之名——颜为姓氏。此即后世中国百家姓中颜氏的由来。颜氏在当时的“三邾”相当著名,孔子有八位高足就是?国的颜氏(唐颜真卿有“孔门八颜,皆?出也”的话)。邾武公死于前796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颜母家族此时得姓仅二百余年。颜母当时居住之地邹县“颜母庄”应该于邾国地望(邾国之地与鲁国“击柝之声相闻”),颜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受到鲁文化的影响,更会受到母国文化的影响。
另外,孔子死后,葬于邾国的母亲河“洙水”旁,似乎有一定的上述含义。
6、孔子向往的“君子之国”“君子之风”,在东夷。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桴浮於海。当有人向他指出东夷鄙陋时,他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即:那是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鄙陋的呢?孔子对东夷人及其文化是相当尊重的。东夷地区当有敦厚和平、好让不争的民风。这种民风在“礼失而求诸野”的中国已不可得,但仍为人们所向往,称之为君子之风。
相对于孔子与邾国,孟子则有鲁国的基因。
有家考证,孟子是鲁国“三桓”的后裔,孟子的母亲去世,孟子将母亲“归葬于鲁”,亦可证之。赵歧在《孟子题辞》中说,孟子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所以他将母亲归葬于鲁。杨向奎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因此,因孔子、孟子之功而并称的“邹鲁圣地”,本来就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文化圣地,却因为行政区划而有许多“灯下黑”现象,孔子不是曲阜的利,更是文化共享的资源,孟子也不是邹城的特产,他同样是鲁国贵族的后裔。“孔孟之道”因为合称而彰显文化的融合及继往开来,“孔孟之乡”更是因为合称而成为“文化圣地”的骄傲。
作者简介:
冯彬,“邹鲁文明”文化概念首倡者,邹鲁圣地孔孟故里人,1982年毕业于济宁师中文系,山东省尼山书院首批讲师,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师。

甄嬛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每次都把皇上吃得死死的?

我觉得是因为性格,《甄嬛传》,雍正皇帝喜欢驯马的宫女。这个宫女特别漂亮,很会驯马。雍正很有魅力。最后接受她为自己的后宫。这个女孩叫叶兰仪。
艺兰的脾气比较高傲。当雍正宣布接受她为后宫时,她并不高兴。宣智的苏佩成不仅等了很久,还因为愤怒而惹怒了他,所以苏佩成也把这位主人叫得太冷了。
艺兰跟着一个宫女变成了约定,让皇后非常嫉妒,但又瞧不起她。艺兰个性孤僻,从未和她的后宫们一起开玩笑。她说雍正也冷漠不讨好。因此,她对雍正感到好奇,引起了他内心征服的欲望,引起了对她的各种关怀,认为自己一定能得到叶兰的心。
事实上,在叶兰被雍正看到之前,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这个人是水果君主。当她还是个小宫女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快死的时候,果郡王救了她,从此她喜欢上了善良温暖的果郡王。(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健康)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健康)她答应进宫会见许多果郡王。后来燕子被她终身不孕后,她没有因为不能给雍正生孩子而伤心,反而非常平静。因为她不喜欢雍正当果君发现喜欢的人是甄嬛时,她对甄嬛怀有杀人之心。因为她认为甄嬛为了富贵抛弃了果郡王。但是在与甄嬛的接触中,她发现甄嬛戴着果郡王的凭证,了解了对果郡王的真心。之后她开始在后宫帮助甄嬛传。
当甄嬛怀疑两个孩子不是在雍正出生的时候,艺兰到处缠着两个孩子,使皇后对她非常愤慨,但没有办法。(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家人) (大卫,女性)当时雍正的身体逐渐衰弱,但他仍然宠着叶兰。看到艺兰就想起华妃。他对华妃有友谊。这样可以减少对支出的愧疚感。
果君王被雍正杀害后,艺兰对雍正产生了杀意。这时发现甄嬛的两个孩子是果郡王的亲骨肉。为了保护甄嬛的母亲,她不怕把自己扯进来。不断取悦雍正后,她也成为雍正最宠爱的人。因此,她在雍正的身上写下安陵容留下的香气,使雍正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并在雍正的身上下毒,给雍正下了很深的毒。
安陵容留下的这种美香,雍正使身体越来越虚弱,最终变得空荡荡,叶兰下了毒,最终雍正很快就去世了,甄嬛人从未输过。(另一方面)。
别人先不说。如果论口才,甄浩第二,谁也不敢说自己第一。
华妃那么盛气凌人,但每次在甄浩面前吃亏,不得不说华妃读书少,胡乱咋呼,一二三。
口才好并不意味着话多。即使你十年开一次口,说到点子上也会有效果。这就是能说会道
有些人整天说个不停,没用,只能叫唠叨。
甄嬛不是剧中说话最多的人,但绝对是口才最好的人。甄嬛出口几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刷了《甄嬛传》三次,吐血整理了她的说话技巧,请大家一定要看一看,鼓励我,同时别忘了学习和应用。(大卫亚设,北上广深)。

儒家不讲无为之道,这句话是对的吗?

无为 是道家讲的。其实儒家的教义在不同时间讲的也不同比如:1、天下大同:(这是孔子的思想,应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㓜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巳;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巳。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汉朝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讲的是君神授,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实现大一统格局3、宋代以后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美国既然是邪恶的侵略者,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盟友呢?

这太简单了,你在社会上看一看,哪有好人拉帮结伙的?其实坏人他也知道团结就是力量,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好人他不团结,坏人团结。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解释'>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如胶漆。
你知道什么叫法西斯吗?法西斯就是无条件的团结一致。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坏人先领悟到的。坏人团结一致就能把好人各个击破,很久很久以后好人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有好人团结起来对付坏人。
法西斯是罗马帝国整出来的概念,意思就是无条件的团结一致。所以罗马帝国能够建立庞大的帝国,靠的就是法西斯主义。罗马帝国自我毁灭以后,法西斯主义没有了市场。是美国的华盛顿再一次启用了法西斯主义。
这就是证据,华盛顿靠法西斯主义建立了美国。西方人以追求自由为目标。本来是不可能团结的。结果为了利益,坏人团结一致。坏人团结一致的结果就是所向披靡
所以好人也学会了团结一致。当坏人团结一致的时候好人不团结一致就会被坏人各个击破。大家都知道的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都是依靠团结一致才能够得逞一时。
所以美国有很多小伙伴儿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坏人总比好人更团结。因为坏人做坏事总是心虚的,拉帮结伙能够壮胆壮声威,坏人更容易因为利益而走到一起,拉帮结伙团结一致
坏人在国际上拉帮结伙搞帮派政治,在国内坏人同样也是搞帮派政治,在古代,无论东方西方政治都是一样的,都是个人政治。想做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打仗冲锋陷阵战功赫赫,再一个就是显示出卓越的治理才能。全靠文治武功。但是在近代西方却出现了党派政治。党派政治在传统政治结构中是一大忌讳, 尤其在中国,党朋之争是最被诟病的。帝王恨党朋比恨造反派更甚。造反派是公开要夺,党朋之争是架空帝王,令帝王有名无实。汉字的党造得非常明确——党是尚黑,一伙人在暗中勾结谋小集团私利叫做党。慈禧为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处理一百多官员,就是因为这些人存在利益勾连。
西方的党派是从左派右派发展起来的,政治上不同的派别,实际上是社会上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的反映。党派政治最大的弊端就是每一个党都只为自己群体的利益考虑。违背了天下为公的理念。请注意,西方也有天下为公的理念,亚里士多德说,政治是最高形式的善。
当坏人们纷纷成立自己的党派的时候,社会上最弱势最贫穷最无依无靠的那些人也学会了团结,从而建立了自己的党派,就是穷人党,无产阶级党,共产党。共产党就是好人学坏人而建立的党。
英文的党是Party,就是部分的意思。一切党派都只为自己集团的利益为考虑。这当然不符合天下为公。这让我想起战国时代的道家杨朱,杨朱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儒家主张天下为公,杨朱主张天下为私。党派政治其实就是天下为私的放大。党派政治的理念就是天下为私,作为个人在社会里是天下为私,在党派里是天下为公——天下为党,个人要为党而牺牲自己利益。所以政党政治并不是彻底的天下为私。如果中国人在杨朱时代就道家思想,也许~嘿嘿,历史不能假设。
东方人与西方人的观念是不同的。西方人是向外求,东方人向内求,所谓向内求,就是反求诸己
西方人认为人的自由是被赐予的。天赋人嘛。西方人的自由理念最早来自摆布经。上帝对亚当和夏娃说,那棵树上的果子你们不能吃,吃了会死的。然后上帝离开了。但是亚当夏娃最后还是吃了禁果。神学家(哲学用于解释摆布经的人叫神学家)解读这个故事,明确的能够看出上帝赐予了亚当夏娃选择的利,这就是自由。上帝告诉了亚当夏娃吃禁果的后果,然后就离开了。离开就意味着亚当夏娃能够自由选择。
中国人认为自由不是被赐予的,因为没有主宰,自有只能靠自己争取。如何才能获得自由呢?君子有君子获得自由之道。小人有小人获得自由之道。比如说财务自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取之无道。
自由能不能被赋予?这正是东西方的根本分歧所在。这个问题说深了一般人都不懂。简单的说唯心论认为自由是被赋予的,唯物论认为自由是自己争取的。我一向是批判唯物主义的,这次却要支持唯物论。因为自由是形而上的,要把一个形而上赐予,必须把与之配套的形而下一起赐予。比如我说你有财务自由的利,从理论上说你确实有财务自由的利,可是我并没有赐予你财务自由的利,只有我把钱也赐予你,你才真正有了财务自由的利。只是嘴上说赐予自由利,却没有把配套的形而下一起赐予,就是口惠而实不至
唯心主义认为生命是上帝赐予的,唯物主义认为生命是父母赐予的。结果是两个都不对。西方人说人高于主,从原理上来说人高于主完全正确。如果认真的把人还给每一个人,那么很显然国家就不可能建立。国家的建立就是践踏人。
孔孟之道是哲学的,是比西方哲学高出一等的大智慧。孔子当然提出了自由的概念,但是孔子在提出自由概念的时候,一并也推出了平等概念。所以西方人看不懂,可怜的是中国人自己也看不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包含了平等也包含了自由。孔子是有大智慧的人,有大智慧就知道物极必反律。所以孔子从来不把单个概念提出来,而是把与之对立的概念一起推出来。
因为平等和自由是对立的,平等是大家一样,自由是大家都不一样。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平等和自由该怎么选择?西方的做法就是右派选择自由,左派选择平等。儒家是中庸之道它选择了兼顾自由与平等。这样的选择就不会引起冲突。和而不同是儒家最先进的理念。
当然更重要的是几乎全人类都错误理解了自由,西方人只有康德一人正确的理解了自由,康德说,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是我自己的帝王。西方人只有康德一人感受到了自由。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东方的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庄子等等,都感受到了自由。绝大多数人对自由的理解就是不触犯法律。其实法律正好是这些人头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剑。
正确理解自由的人只有五个,就是儒释道墨加康德。康德定义自由: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西方人表达自由,非常繁琐。东方人表达自由非常简洁,自由就是心安。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均就是不平等,不安就是不自由。所以孔子总是把两种概念同时推出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就是心安的全部。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还不是真正的自由,还要远离颠倒梦想,才是真正的完全的自由。

儒家忠恕之道有哪些道德原则?

“忠恕之道”是儒家道德学说中重要的理论命题。“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忠恕之道,很大程度上是给个人一把维系社会和谐的标尺,并以此来定义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发挥自己在整个社会的作用。同样,这把标尺同样可以上升到一个社会政策的层面,社会政策虽不是现实中的自然人,但其地位和影响却绝不是单个个体作用所能比拟的。社会政策也应在忠恕之道方面有所体现,仁者爱人,同样仁政爱人,对每一位个体都应是讲求“忠”、“信”、“恭”、“敬”,都应做到极其负责和守信的精神,更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制度环境的好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行为。我们要求每一个公务员都能在金钱、力、美女等诱惑面前“坐怀不乱”,通过富有决心的变革来防范,忠恕之道恰恰可以作为这些防范性、技术性变革措施的内在精神和原则。“忠恕之道”是孔子所要追求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存在,寄托了孔子对于社会发展的理想。人们如果能够终身去这样做,就能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构建起和谐的关系。忠恕之道,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忠恕的思想是孔子学说中一个最为光辉的思想,一个几乎无需转化就可为现代社会所用的思想,一种我们公务员可以在今天继续发扬和光大的宝贵资源。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所谓孔孟之道,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
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孟之道之所以称为鸡汤理沦,是因为它看上去读起来都很华丽,但做人无法达到更无法在社会中施行,所以儒者只好借了她艳丽的外表来包裹本性的丑恶。不知道的可以学习了解,不能全盘否定,几千年的人学习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几千年有多少聪明人,孔孟之道就是思想化文化。
扩展资料:
儒学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仁道、文明、和谐、中道思想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广大的儒家文化圈,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以,孔子早已是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易经》的“以同而异”(求同存异理论来源)、“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出处)“和谐社会”(保和太和、万国咸宁)思想都成了世界共同遵循的治国方略。

版权声明:本文由乖娃娃学习网旗下成语词典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hengyu.guaiwawa.cn/kuozhan-kongmengzhidao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建议
苏ICP备2021055755号-2